「七十有三,八十添四,一百藏零」,這幾個年歲的講究您知道嗎

2021-01-13 國風講壇

人的一生中,總會經歷活力十足的青春年少,成熟穩重的中年,閱盡人事的晚年,人在年少輕狂的時候往往會不知天高地厚,總是那麼無畏無懼,而人愈到晚年,反而心裡會有了許多顧忌與敬畏。在農村的一些老人說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有生命的坎要度過,過得了那就還能存活於世,過不了就說明此生就此終結了。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七十有三,八十添四,一百藏零」,說的就是生命的關卡,這句老話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何會有如此說法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探討一下。

「七十有三,八十添四」這樣的說法其實跟另一句老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清自己去」有異曲同工之處,大概意思就是說人到了七十三和八十四這兩個歲數那可都是生命裡至關重要的關卡,就看自己熬不熬得過了,熬不過就只能認命,熬得過那自然是皆大歡喜。這是因為在人們看來,古代的聖人孔子和亞聖孟子都只活到了73歲和84歲,聖人壽命尚且如此,生為凡人的芸芸眾生怎敢與聖人比高壽呢?所以,在古人看來,普通人很少能達到如此高壽的,正因為古代兩位聖賢的影響力較為深遠,所以後來人們就把兩位聖賢的壽終年歲73和84當作一個人生命裡的重要關卡。那麼,在民間是比較忌諱這兩個年歲的,農村一些老人到了73或者84這兩個年歲,當有人問起的時候都會避開說自己74歲或者85歲,就算過壽也會直接越過這兩個年歲。

那麼,「一百藏零」又作何解釋呢?古人認為,人活到一百歲已是人的極限,這個時候就要低調了,所以在農村,一些百歲老人有這方面講究的都會對別人說自己99歲,不會貿然告訴別人自己100歲,代表自己還未到大限,還有無限可能。

其實這樣的說法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只能說是古代勞動人民流傳下來的一種民俗文化,當然,也寄託了人們對於長壽健康的追求與嚮往。

不知您有何看法?歡迎關注和留言討論,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俗語流傳千年而不衰,自然有它真正存在的道理,有些俗語是關於農業生產,有的關於做人處事,有的卻是關于禁忌及忌諱,農村看似自由隨意,但實際有好多講究的事情,比如閏月給父母買紅衣服、出嫁回娘家夫妻不同床、大年初一不打掃垃圾等等,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又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您了解北方人做壽有哪些講究嗎?
    這其中有很多講究還是要了解的。做壽的條件按照老北京的風俗,只有超過五十歲才稱「做壽」,否則只能叫「過生日」。家庭輩分最高的人才有資格大張旗鼓地「做壽」。家中其他人,只要祖父母、父母輩中還有一人健在,都不能堂而皇之地辦壽,否則會被別人嘲諷,譏為不孝。
  • ​您知道 期頤之年 等是咋回事嗎?
    您知道  期頤之年  等是咋回事嗎?  髫年:女孩七歲  齠年:男孩八歲  垂髫:童子未冠,頭髮下垂謂之齠;  總角:角,小髻。總,束髮上分,人之童年;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禮記》「人生十年月幼學」;  豆蔻:「娉娉婷婷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女子十三四歲;  舞勺之年:13~15  舞象之年:15~20  金釵之年:12歲(女孩)  及笄:《禮記》「女子十又五而笄」(結髮為笄,表成年);  束髮:男孩成童
  • 農村老話「六十不借債,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門」什麼意思?
    農村的老話很多都是幾百年傳下來的警世格言,它不僅縕含著很深的文化意義,而且有很深的現實意義。「六十不借債,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門」,其實也不是完全「不準」,而是從另一個側面來約束老年人的行為,不該做的儘量的不能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 世人只知道「人生七十古來稀」,卻不知上一句有多苦,字字都是淚
    過了70,身體雖大不如前,但人生的境界卻該是最高的,看透人情冷暖,遵從己心,畢竟又有句話叫做「人生七十古來稀」。「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世人皆知,但不少人都不知上一句有多苦,可謂字字都是淚,但真的讀懂了才算是活明白了。這句話出自杜甫的名篇《曲江二首》,是杜甫在最窮的時候寫下的一組詩,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曲江二首.其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
  • 「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有沒有道理,非常實用
    古時候民俗俗語俗話,儘管許多 淺顯易懂,但一些使我們煞費苦心難以了解透亮,既然可以歷經上千年歲月滄桑而經久不衰,毫無疑問有它的大道理。如「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沒留飯」,這句俗語該怎麼解釋呢?「六十不交言」這句話的意思是勸誡年青人,不必與六十多歲的老人深入交流,更沒必要造成語言上的矛盾。
  • 傻瓜說 旁觀者(四):八十年代真的好嗎
    那時,高官子弟最常見的「腐敗行為」是做「官倒」(這個詞現在很陌生了),就是憑關係搞到些計劃內的緊俏物資指標(比如鋼材、家電等等),價格便宜,然後轉手把指標按計劃外價格賣出去。今天看來這都很小兒科……但是據這些就把八十年代編造一個十分美妙的時期,是絕對不符合事實的。八十年代是一個物質匱乏的時代——它比極端匱乏的文革好,但也非常匱乏。僅此一點而言,「美好的八十年代」就值得商榷。
  • 中國有多少八十歲以上的老人靠每月一百多元的養老金生活?
    目前中國80歲以上老人大約是2900多萬人,靠領取100多元養老金生活的人數並沒有準確數據。你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中國有多少八十歲以上的老人靠每月一百多元的養老金生活?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是超過2.5億人,65歲以上老年人口是1.76億人。中國的8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有多少人,有兩個數字可以佐證一下。第一,按照民政部發布的2019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享受高齡補貼的老年人2963.0 萬人。而目前高齡補貼的年齡門檻一般就是80歲以上,8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才能領取高齡補貼。
  • 長輩去世有什麼禮節 老人去世有什麼講究嗎
    老人去世的時候不同地方是有不同的習俗的,而且大家對於習俗的要求都不一樣,各地的講究也是不一樣的。那麼,長輩去世有什麼禮節及其老人去世有什麼講究呢?很多的年輕人其實都不太懂,下面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一、長輩去世有什麼禮節 為去世的長輩操辦喪事往往都要請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因為喪禮上有很多流程要走,這些年輕人可能不懂。
  • 有多少農村老人能活到八十歲?原因是什麼?
    現在農村八十、九十歲的老人,越來越多,隨處可見,這不是個別村莊,而是農村普遍現象。很早以前,人們常說,「人過七十古來稀」,人能活到七十歲,這種年紀的人很少,相當稀缺,如今這句流傳幾千年的神話,徹底被摧毀,相反,八,九十歲的農村老人越來越多,究竟是什麼原因獲得如此高的長壽?
  • 八十年代時期的這幾位女星太美了,你追過她們幾個嗎?
    她12歲初中沒畢業就考入廣東省舞蹈學校,五年時間專攻中外民間舞蹈,畢業後分配到海南自治州歌舞團。圖中是譚小燕八十年代時的照片。張曼玉(Maggie Cheung),1964年9月20日生於香港,祖籍上海,國家一級演員,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大使。圖中的張曼玉盡顯青澀的美麗。八十年代時期的這幾位女星太美了,你追過她們幾個嗎?
  • 耄耋怎麼讀,耄耋是什麼意思,耄耋之年是指多少歲?
    八九十歲也可以稱為耄。耋[dié],《爾雅·釋言》註:「八十為耋。」即:八十歲可稱為耋。把上面幾種說法合起來,我們可以知道,「耄耋」是指人的高壽,大約是八九十歲了。三、出處,出自哪裡出自《漢·曹操·對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壽終。
  • 農村老人70大壽,一直有過九不過十的說法,有什麼講究嗎?
    很多農村都延續了老早的風俗和傳統,這些觀念慢慢影響了村民的衣食住行,比如「四年椽,十年檁,十五當梁夠標準」這說法,另外農村過壽也有講究和禁忌,不是什麼年齡段都可以過得。農村老人70大壽,一直有過九不過十的說法,有什麼講究嗎?
  • 四歲寶寶被捂成「套娃」?孩子添衣有講究,家長千萬不能忽視
    網上也有一個關於孩子穿衣的視頻,一個四歲的孩子穿著很多衣服去上學,課間休息時,老師發現所有的孩子都在操場上做運動,只有這個孩子站著不動。老師仔細一看,發現孩子身上穿了很多衣服,因為孩子穿著這些衣服很難走路,所以老師決定幫他整理衣服。
  • 李敖為何說此人「三十一歲做學閥,八十四歲在武俠小說中死去」?
    李敖大師罵魯迅這年是2005年,魯迅已作古已近七十載了。李敖大師罵金庸,說金庸信佛是一種「偽善」,原話是這樣:「佛經裡講『七法財』、『七聖財』、『七德財』,雖然『報恩經』……等等所說的有點出入,但大體上,無不以捨棄財產為要件……你有這麼多的財產在身邊,你說你是虔誠的佛教徒,你怎麼解釋你的財產呢?」
  • 【親愛的小孩】莫忘初心之 四歲的添添的松鼠食堂
    四歲的添添習慣性的把左手拇指塞進嘴巴裡,右手去摸媽媽的耳朵。這是他最踏實的姿態。每一個媽媽大約都貪戀有娃在懷不捨得醒來的早晨。添添媽媽說餵奶才是她最最懷戀的時光,雖然每天晚上睡不好覺,但一轉身就摟到懷裡吃上奶就睡的幸福感實在是太強烈了。那是真正的親密無間,真正的被需求。
  • 老人做壽講究忌諱多,多少歲該做壽?作小輩的別太隨意
    按照我們傳統的規定,到了60歲,過生日就不能說是過生日了,而是過壽。過壽是從六十歲開始,一甲子=60年,有了1甲子的人才能過壽,也叫做做壽。那麼在給家裡老人做壽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比方說六十、七十、八十的時候,就可以說是六十大壽、七十大壽和八十大壽等。但是做大壽是有講究的,民間有「做九不做十」的說法,也就是說逢十的整壽必須提前一年做壽,也稱「做九頭」。六十歲的壽辰要五十九歲生日的時候做,以此類推,為什麼這麼規定呢?這又和諧音有關係了,古人認為十與「死」發音相近,這是很不吉利的;而九呢則和「久」同音,這就比較吉利了。
  • 不知七十壽辰祝壽詞?這幾句長輩準笑開懷,快收藏吧
    家裡長輩過五十、七十、八十歲數的時候,晚輩都會舉辦做壽。祝壽,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
  • 您知道天津衛的四碟撈麵怎麼吃嗎?
    今天是夏至,老天津衛食俗有吃撈麵的傳統,可您知道天津衛的面究竟怎麼吃嗎?今天,廣播君就跟您說一說這天津衛的四碟撈麵和撈麵席。麵條是北方傳統麵食,吃法發展至今按其不同的製法可分為切面、掛麵、抻條面、伊府麵等。天津人娶媳婦、聘閨女、過生日、喬遷新居必吃麵條。結婚辦喜事的麵條都帶有紅粉皮以示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