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少女遠嫁法國,38歲被送上斷頭臺,瑪麗王后奢華短暫的一生

2020-12-14 照見古今

每個女孩或多或少都做過這樣的夢:未出嫁前,受盡父母寵愛;出嫁後,能一直被丈夫捧在手心。這種夢想往往很難實現,正因如此,才有了那麼多才子佳人、愛恨情仇的故事。然而出生在奧地利的瑪麗·安吉瓦內特,卻輕而易舉就實現了這個夢想。

未出嫁前,她是奧匈帝國女皇泰伊莎最受寵的女兒;從嫁給法國王儲,到成為王后,一直都被路易十六捧在手心,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可惜她38歲時就被法國民眾送上了斷頭臺。她的一生為何短暫如曇花一現?她之所以年紀輕輕就殞命,和她奢華放縱的生活有沒有關係呢?

盛開在凡爾賽宮的玫瑰

作為女皇泰伊莎最受寵的女兒,瑪麗·安吉瓦內特被母親嫁給了法國的路易王儲,作為兩國握手言和的見證。

瑪麗從小在父母的庇佑下長大,性格被養得天真爛漫,胸無城府。當她離開維也納,來到宮廷禮節繁瑣的凡爾賽宮時,十分不適應這裡的生活。

即便是有母親時不時寫信忠告她的言行舉止,她依舊我行我素。公然蔑視法國蔚然成風的情婦風俗,和國王的情婦杜巴麗夫人交惡。

這讓她在當太子妃時,名聲就被人傳得非常難聽。1774年,路易十五撒手人寰,留下一堆爛攤子給路易十六。

即便是成了王后,瑪麗也沒有自覺擔負起王后的職責,依舊過著太子妃時的生活。她對政治一點都不感興趣,每天只關心如何裝扮自己。

當她順利完成了傳宗接代的任務,就徹底將心思放在了假髮、帷帽、高跟鞋,以及收集更多鑽石珠寶上。

18世紀中晚期,瑪麗獨創的羽毛頭飾、帆船頭飾,成為整個上流社會女子競相模仿的裝飾;當時法國流行一種陰柔嫵媚的洛可可風裝扮,在瑪麗皇后的不懈推動下,洛可可風被發展成奢華的代名詞,宮廷內外處處充斥著洛可可風的裝飾。

而瑪麗皇后本人,除了想盡辦法保住自己"第一美人"的稱號外,日常活動就是看戲劇、看賽馬,和志同道合的朋友駕雪橇,甚至參加賭博。

無論走到哪裡,瑪麗皇后永遠是人群中的焦點,眾多貴婦、豪門女子一擲千金,只為和瑪麗皇后見上一面,以便學習她的穿衣打扮。

瑪麗皇后以其獨特的時尚嗅覺,前衛的裝扮風格,成為凡爾賽宮內一支最耀眼的玫瑰花。

當能力和環境不匹配,凋謝就成了必然

和熱鬧無休止的凡爾賽宮相比,法國民眾的生活可謂是水深火熱。前有從1785年到1788年的旱災不斷,後有路易十六無腦地支持美國獨立,加重人民的賦稅。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波旁王朝岌岌可危。

然而瑪麗皇后對這一切渾然不覺。她從不幹政,更無政治眼光。當國民議會提出要限制國王權力,廢除封建制度時,她看不清形勢,盲目地和丈夫一同拒絕了這個提議。

1785年,"項鍊事件"爆發。這件事的起因是一位伯爵夫人利用紅衣主教想要皇后而策劃的一場陰謀。

騙局被揭露,瑪麗皇后盛怒之下,不顧大臣的勸阻,極力讓人處死了紅衣主教。雖然瑪麗皇后是無辜的,但是她在宮內奢靡無度的生活被人揭露開來,人們編排了各種關於瑪麗皇后的言論,使她迅速淪為眾矢之的。

1792年,法國對奧地利宣戰。瑪麗皇后再也坐不住了,她趁機勾結奧地利,企圖藉助他們的力量,鎮壓法國內部愈演愈烈的革命運動。事情敗露後,直接引發了巴黎起義。

憤怒的人們急於給自己的怒火找一個宣洩口,當他們湧入凡爾賽宮,看到依然高高在上的瑪麗皇后時,終於知道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什麼了。

1793年1月,路易十六被處死,同年10月,瑪麗皇后也被推上了斷頭臺,兩人相隔9個月,先後奔赴刑場。

瑪麗皇后實在是被家人保護得實在太好,即便是成為皇后,也一直是小女兒心態。她永遠只關心自己的喜好,對關乎自己身家性命的政治,竟能全然拋諸於腦後。

當瑪麗皇后坐在凡爾賽宮內揮金如土,接受上流名媛們的吹捧,享受著皇宮的奢侈生活,卻無視民眾的疾苦時,就註定了必然慘澹的結局。因為她所享受的這些禮物和待遇,早就被命運標好了價格。

相關焦點

  • 她是法國末代王后,窮奢極欲比肩慈禧,年僅38歲被送上斷頭臺
    她是法國末代王后,窮奢極欲比肩慈禧,年僅38歲被送上斷頭臺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大清,溥儀作為末代皇帝,一生經歷了大起大落。雖然作為皇族命運悲慘,但起碼人生安全得到了保障,晚年還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園丁,被改造成了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 她是莫扎特都想娶的大美人,14歲嫁給法國國王,38歲被送上斷頭臺
    你能想像作為法國的太子妃、未來的王后,居然不怎麼會說法語嗎? 在嫁給路易十六之後,瑪麗開始了她驕奢淫逸的享樂生活。 據傳大臣對瑪麗王后說,法國底層人民生活艱難,很多人連麵包都吃不上了,於是瑪麗反問道:他們為什麼不吃蛋糕? 這個段子雖然是編造的,但足以見得法國人對其的不滿和憤怒。 就這麼一位昏庸無能的王后,在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後,卻表現出了她驕傲堅強的另一面。
  • 奧地利公主遠嫁法國成王后,因奢侈無度太敗家,結局令人感慨
    瑪麗·安託瓦內特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后,是奧地利最受寵愛的公主,她被稱為絕代艷后,她38歲死於法國的斷頭臺。她是法國大革命裡最受人唾棄的女人,但也受到雨果、史蒂芬·茨威格等很多人的同情。她是個生活極度奢侈的王后,又是個天真毫無城府的王后。她的一生短暫,也傳奇。今天來說說她的故事。
  • 法國末代王后太奢侈!拖鞋拍出35萬天價,大革命時被推上斷頭臺
    法國末代王后太奢侈,一雙拖鞋拍出三十五萬天價,大革命時被推上斷頭臺。瑪麗王后的一生跌宕起伏,被譽為法國赤字王后,至今都被釘在了恥辱柱子上。瑪麗·安託瓦內特出生在公元1755年,父親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母親是奧地利女王。含著金湯匙出身極其尊貴,作為王室最小的女兒備受寵愛,從小就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 法國王后被推上斷頭臺,不小心踩了劊子手一腳,說出一句話,流傳至今
    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有太多不同,有一位美麗又悲情的斷頭王后,他曾經是奧地利的公主,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這個人就是瑪麗安託瓦內特。 而在瑪麗11歲的時候,法國王室就已經向其求婚,在三年之後,他剛剛14歲就已經離開了自己的國家來到了法國,成為了法國王太子妃。在1774年,路易十五因為感染天花而去世了,此時路易十六即位,而瑪麗也成為了王后。要知道那一年他僅僅18歲,不知道該怎樣去做好一個國家的女主人,也正是如此,才導致他後來有如此悲情的結局。
  • 「赤字皇后」瑪麗,是怎麼花光國庫,一步步將自己送上斷頭臺的?
    就這樣,11歲的奧地利公主瑪麗·安託瓦內特被選為法國皇太子路易·奧古斯特·德·波旁(也就是後來的路易十六)的未婚妻。 三年之後,14歲的瑪麗踏上了法國的大地,成為這個片土地的女主人。雖然她母儀天下,但是她並沒有母儀天下的資本,她生性好玩,熱衷於舞會,宴會,喜歡結交朋友,而且喜歡漂亮的衣服。
  • 王后被送上斷頭臺時,不慎踩了劊子手的腳,她下意識地說對不起
    其實,它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而瑪麗安東尼特就是它的曾經擁有者。01瑪麗安託瓦內特,是路易十六的王后。1755年生於維也納,是羅馬帝國弗蘭茨一世和奧地利女皇瑪利亞特裡薩最小的女兒,從小受盡寵愛,卻難逃政治聯姻的命運。11歲就被求婚,14歲嫁給路易十六,成為他的王太子妃。
  • 王后被送上斷頭臺,無意踩了劊子手一腳,說了一句話至今成為美談
    瑪麗在1755年生於維也納,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茨一世與皇后所生的最小的一個女兒,她非常美麗,據說7歲時在舞會上遇見了6歲的莫扎特,被年幼的音樂家請求得到一個吻來作為彈奏《小星星》的獎勵,女皇聽了笑得前俯後仰。
  • 法國王后上斷頭臺時,到底對劊子手說了什麼,令人肅然起敬呢?
    法國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是法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處決的王后,她在上斷頭的時候,說了一句話,令人肅然起敬。那麼,瑪麗王后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到底說了什麼呢?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法國政權進入瘋狂的「輪盤賭」,波旁王朝、吉倫特派、雅各賓派,輪流上臺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 38歲王后被砍頭,斷頭王后原來是背鍋俠?
    在法國有這樣一幅畫作,法語名字叫《L'exécution de Marie-Antoinette》,譯成中文是《處決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描繪的是1793年10月16日,法國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王后被送上斷頭臺的情景。
  • 法國瑪麗王后:一個靠買買買敗光國庫,最終走上斷頭臺的女人
    法國瑪麗王后生前佩戴過的珠寶首飾,在蘇富比拍賣行拍出了珠寶歷史上的最高總價。 ● 鑽石耳環這一對鑽石耳飾是她丈夫路易十六所送,兩顆大的梨形切割鑽石分別14.25克拉和20.34克拉,是來自印度或者智利的稀有鑽石。
  • 她是法國末代公主,父母先後被送上斷頭臺,金枝玉葉被迫淪落風塵
    她是法國末代公主,父母先後被送上斷頭臺,金枝玉葉被迫淪落風塵 十八世紀的歐洲爆發了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革命,首先起源於英國,之後在整個世界蔓延開來。公元1789年法國爆發了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統治,法國王室隨之覆滅。
  • 瑪麗·安託瓦內特——法國末代王后的傳奇人生
    這是瑪麗·安託瓦內特王后出生時的樣子,她的一生富有奢靡,卻終於斷頭臺上。她是「赤字夫人」,是「斷頭艷后」,是法國史上最悲劇的女性之一。1766年,為滿足政治上的需求,法國王室正式向11歲的瑪麗·安託瓦內特公主求婚。1770年,瑪麗·安託瓦內特未滿十六歲,便成為了法國王室的王太子妃。
  • 法國的傳奇皇后:瑪麗皇后的一生,背後牽著著多少故事
    1793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被送上斷頭臺,曾經耀眼奪目深受民眾喜愛的瑪麗王后,這個時候萬人唾罵。她被執行死刑時,路易十六已經先她一步離去,而她的兒子、女兒背叛了她,在她身上安上令人不齒的罪名。當時好像所有人覺得,只要這個女人死了,我們的國家就有救了。
  • 整個法國都養不起的瑪麗王后?大仲馬為其寫了三部小說!
    1766年,為政治上的需求,法國王室正式向11歲的瑪麗·安託瓦內特公主求婚。但是直到1770年,瑪麗·安託瓦內特14歲時,才終於踏上法國國土,成為法國王儲,路易·奧古斯特·德·波旁(即日後的路易十六)的王太子妃。1774年,路易十五駕崩,路易十六即位。
  • 瑪麗•安託瓦內特:吃土少女的終極形式
    她出生在一個美好的時代——充滿少女味道的洛可可藝術是她那個時代的審美潮流。而她,也以她的「吃土」本性,讓洛可可藝術達到巔峰,是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時尚教母」。她在38歲時候,慘死於斷頭臺上。對於她的一生,眾說紛紜。著名作家史蒂芬•茨威格為她寫過一本傳記,名字叫——《斷頭王后》。
  • 在法國大革命中被處死的路易十六王后瑪麗做了什麼背負滿身罵名
    瑪麗·安託瓦內特,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因為生活奢侈無度,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成為反皇室份子樹立起來吸引民眾仇恨的靶子,1793年10月被送上斷頭臺,死時39歲。從1494年開始,法國和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為了歐洲霸權大戰連連,兩敗俱傷,出於政治需要兩國希望通過聯姻的方式實現和平,最早決定嫁給路易十六的人是瑪麗的姐姐約翰娜,但是1762年約翰娜突然病逝,瑪麗作為哈布斯堡家族唯一的未婚皇女就成了替補,完全是趕鴨子上架。1770年4月,年僅14歲的瑪麗·安託瓦內特就離開了家鄉奧地利,遠離家人,以王太子妃的身份投入了充滿欺騙和陰謀的法國宮廷生活。
  • 因為珠寶被推上斷頭臺的悲情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
    人人都知道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是個「赤字王后」,揮霍了整個國庫,所以最後被推上斷頭臺,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女人的生活裡都有什麼,這取決於她生活的圈子。瑪麗·安託瓦內特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茨一世與皇后最小的女兒,14歲嫁到法國。
  • 買空國庫、放縱偷情、誓死不降,法國艷后的奢靡一生……
    瑪麗·安東尼特這位18世紀的法國王后,以她絕世豔名和短暫而傳奇的一生曾被無數藝術作品演繹。若是她能穿越到這個秀場,以她一貫的買買買作風,想必是要包場買斷咯。可少女瑪麗正是對浪漫充滿幻想的年紀,很難在丈夫身上找到戀愛和心動的感覺。
  • 14歲法國絕代艷后:「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
    雖牢牢掌握著法國的大權,但對政治一竅不通,整日沉湎於買首飾、開舞會,將法國一步步推向了革命的邊緣。今天我們扒一扒這位王后的傳奇一生。0214歲聯姻1766年,瑪麗·安託瓦內特11歲了。就在此刻,命運的齒輪開始悄悄轉動。和其他姐姐一樣,她也逃不過政治聯姻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