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倒錯之淫蕩主體(與神經症對比)

2021-03-05 無意識研究


一、拉康之《康德與薩德》 

為了寫這篇讀後感[1],真花費了我不少的時間,直面淫蕩可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倒錯現象時刻伴隨著我們,我們要麼沉浸其中,要麼避而遠之,總之,與之有某種「私密」的聯繫。作為拉康的第三種主體結構(另二者是神經症和精神病),它佔據了三位一體的分量。

無論如何,拉康卻認為薩德的《臥房裡的哲學》實際是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的姐妹篇。拉康認為康德Man fühlt sich wohl in Guten(「人覺得自己在善中是幸福的」)。由此,康德通過對善的尋求,把我們引入了他的「實踐理性」。即,善與法條聯繫在一起。

因此,我們回頭看看老薩,這位實踐理性的絕對實踐者——如何即便關到監獄也要繼續他的倒錯實踐,並以此揚名的。《臥房》「我有權享受你的肉體」, 「而我將行使這項權利,只要沒有任何阻止我的事物話」。即只要沒有大他者,那個法條的制訂著,那麼我就佔據那個位置。拉康沒有指出這點,他太隱晦(淫穢)了。即,一個大他者(上帝)保衛了某種善,建立了道德法條與法律。擔保了善和所謂的幸福,而薩德同志明晰地看到這點,並非常「認同」與此!即如果大他者存在,那麼我這麼做,就違反了法條,我理應受罰,我接受這個法條;但是我沒有受罰的時候,你,必須依照我的意志,被我享用!

我們必須重新把這裡說一下,才能繼續,這個認同法條不是遵守法條,如果我總是不付地鐵票,而我被抓之後也主動交納罰款,那麼,我也正好是法條的維繫著。這麼做和那些總是買票,深怕被抓的人有著本質的不同,後者希望逃票,但礙於法則,他們如此地恐懼,以至於每次都買了。這種恐懼,通過超我,拉康說,《理性》中可以推測出這部著作中獲取的色情(érotisme)。超我控制淫蕩,但因此,超我生自於淫蕩。超我指涉了淫蕩的必然存在!在強迫症那裡:當我如此恐懼法律,我又沒有犯法,我僅僅是想到了而已,那到底問題何在呢?

他的欲望,或者應該有個修飾詞:無意識的,我如此地欲求著某種東西,我知道不能,我必須以所有的意志去抹去這種思想,以便防止我真的做了,我如此地知道這是我的欲望,而我卻又虛偽地用超我去控制它,因此,我付出了一切的代價去遮蓋我那淫蕩的欲望。

很好,那麼倒錯者給出了完全不同的闡釋!他毫不虛偽,他直達主題,他為了享樂願意付出一切代價,他,就等著大他者來懲罰他。薩德主義(虐待狂)具有原發的受虐本質,所以弗洛伊德才說受虐狂才是根本的。但薩德可不傻,這種付出一切代價的享樂,拉康稱為享樂意志(V)。

 神經症主體符合以下的四元關係:

 主體(ES)在大他者(法則的頒布者)那裡,接受一個規則,並在這個規則上幻想而具有無意識的欲望。如果我們的生活沒有受到任何規則的約束如何來的欲望和幻想呢?因此,這個原發的邏輯啟動了主體,賦予了張力,衝動被整合為力比多,指向自我或者他人,如此的主體,萬萬不可損害法則,因為損害法則就意味著丟失欲望的本源而不知所措。

 拉康給出的薩德主體(S)的享樂圖示

那,我們看看薩德兄,仍然是四個元素,但是大他者(A)不見了,並非不見了,而是成為了某種他人(a),而且這個他人具備對象小a(欲望產生的對象,而非欲望的那個對象,後者是繼發的贗品)。為什麼呢?法則的制定者本身變成了一個具體的人,通過這個被虐待者,法則具象化,因而,法則如果要實施,就是說要抓到這個施虐的淫蕩主體,那麼也在此刻,因此,引發幻想的對象a和接受法則的主體仍舊構建起欲望(d)和幻想,然而,施虐主體卻成為未劃槓的主體S(淫蕩的它我,ES),法則的大他者(A),欲望,和欲望的原因(對象a)被分離。薩德的堅「牆」就在這裡。又比如,冷戰時期,大多數人處於神經症,核武器是一種威懾的武器,即佔據大他者的威懾和法則的制定者的位置,它威懾了戰爭,卻永遠不能爆發,除非有個倒錯者出現,希特勒因此是倒錯的,如《破壞性剖析》中弗洛姆表述的。

二 病理結構的考慮

     那麼,倒錯者在結構上佔據怎樣的位置?如果說,精神系統的根本建立,有賴於父親將母子分離,孩子把父親納入精神的一元,作為超我,那麼,未曾建立的就是孤獨症:在這裡,所有的人和外部事物任何客體沒有任何區分,孤獨症最多把媽媽當成一個基本需要,如同饅頭,而無法產生互動,我們是不會和桌子產生互動的;建立失敗的就是精神病,由於這個父親和規則建立的失敗,超我和無意識毫不遮掩地產生在意識中,意識的分裂彰顯,同時,精神病主體把物當成人,他可以和凳子聊很久很久,互訴衷腸;在倒錯者那裡,這個父親和規則隨時在那裡,他期待這個規則的維繫本身;神經症,則規規矩矩成為規則的遵守者,因此,神經症的欲望是大他者的欲望。

     看似簡單的分類,實際囊括各種現象,如同神經症包含恐懼症,癔症,強迫症,疑病神經症,抑鬱症等,精神病包括各型精神分裂,雙相,妄想症,妄想痴呆,內因性抑鬱(melancolie)等;倒錯廣義上包含:戀物癖,易裝癖,裸露癖,窺視癖,同性戀,摩擦癖、性窒息癖等等。這些分類相較於精神病學家而言,折磨著精神分析家的神經。有時候,前者頗有要將和內科看齊的態勢,似乎病名越多越有價值,後者卻回到醫學的基礎,即精神的解剖圖景:如老弗的第一第二拓比結構。倒錯現象最早在弗洛伊德的《性慾三論》加以詳盡討論,性倒錯作為普遍的現象不僅僅在精神病和神經症那裡出現,現在我們看到,它簡直可謂深入人心。無論如何,它涉及的本質是性的,就和法則的規定者打照面而言,精神病也有參與,在犯罪心理學的領域,有一些人,他殺人僅僅為了獲取殺人的快感,他不需要殺自己恨的人,陌生人就可以了。那麼,在這裡為何把倒錯劃分為一個介於精神病和神經症之間的分類就不能僅僅以此來考慮了。倒錯者對別人有過度的性的要求,因而,自慰現象則是神經症性的。倒錯者和神經症的關聯是區別與和精神病的劃分的基礎,就是說,在這裡,他和神經症一樣知道A(大他者)是被閹割的[2],是缺失的,在精神病那裡,A如此等同於法條,以至於A佔據的時候,會殺人越貨,而倒錯者通過他人的身體獲得的試圖讓A顯現,本身是一種假面,因此弗洛伊德專門討論了戀物,在戀物那裡,這個物件被崇高化,倒錯在規則的邊緣,他沒有逾越核心的規則,但是在一個邊緣區挑戰和維繫規則,這個區域僅僅是性的【享樂意志】,或者所有的需求的物體和行動都被劃分為性的:如性窒息癖。

然而,如果要過渡到神經症,那麼,還需要通過俄狄浦斯情結,因為俄狄浦斯情結不僅僅是通過認同了父親的規則,接受閹割,同時,還有主體對性對象的選擇。倒錯者對性對象的從母親過渡了,所以不是精神病的亂倫,但是中途固著成了物體,或者別的過度享樂:如上述的那些癖,則無法進入神經症的力比多受到符號界的更進一步分化,隱喻和換喻,而能以更為「文明」的程度:比如姐弟戀有效地替代了亂倫。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必須區分日常的倒錯現象和嚴格病理意義的倒錯,這點上我們必須回到《性慾三論》,弗洛伊德發現,幼兒和孩子那裡,任何客體都能帶來巨大的快樂,但是隨著道德的建立,所有人都漸漸限定自己的色慾化的享樂,漸漸變成,比如異性戀,同時,能引發其關注的異性實際也不多,因此,異性戀本身就是一種倒錯的固化。在這裡,我們可以順便指出同性戀的特殊位置,拉康(後期)在某種意義上已經不把同性戀劃分為病理的倒錯類別了,因為性認同本身僅僅和異性戀的認同一樣,他用作為符號身份認同,產生拉康著名的性別公式,來區分了我們的精神和身體,同時,因為身體本身的解剖進而引發的符號認同的某些複雜關係,比如社會的認可和普適道德標準的矛盾,這超出我們的討論範疇,見此前博文。   

倒錯和神經症,通過戀物的物體和恐懼的對象比較,弗洛伊德給出了更多的精確的關聯,這裡二者都是引發強烈情感的重要物體,只是方式不同,一個產生享樂,一個產生強烈的焦慮,這裡拉康給出了倒錯的機制:否認,通過這個戀物客體,戀物癖否認了A的閹割,因而希望和A照面,因為這種照面的想像關係,倒錯者(施虐狂)本身想像自己位於A的位置上試圖確保享樂;而神經症知道這個閹割,但遵守它的運行法則, 則處於二者之間,他並不否認,因為沒辦法,它實實在在就在那裡,但他卻不清楚其運行法則, 因此,恐懼症的物件作為這個法則的具體化:只要有這個的地方我都不能去。

弗洛伊德因此認為,神經症是對倒錯的否認,由於這種否認,倒錯的無意識幻想被壓抑並且僅僅在幻想中呈現,這裡是弗洛伊德對嚴格意義的倒錯和一般的倒錯現象的區分,一個是人格意義上,後者是表現的現象或者說社會道德下觀察的普遍現象;亞布拉罕指出了倒錯和神經症的密切聯繫,如在癔症那裡時不時會出現典型的受虐幻想,同時,在施虐關係中,被虐對象被簡化為享樂的洩慾工具,人的精神的欲望被減縮為如同基本需要一樣,對象變成食物,這導致癔症典型的症狀:噁心。神經症通過幻想不時回應大他者的欲望,試圖滿足這個幻想也滿足大他者,而嚴格意義的倒錯者「一直」致力於滿足大他者,即維繫前述之母親的石祖,保持大他者沒有缺陷,拉康給出了一個例子,一個倒錯者在妓女在他臉上大便出來的時候最為興奮,尤其在那一刻,他會大叫:merde(大便)!同時這個merde的聲音同mère de,就是「母親的」。拉康說,這裡清晰地表明在母親那裡沒有yin 莖,倒錯者自己賦予她一個,以便否認這個事實。這就是倒錯者的行為所嘗試做的事情。這裡同時我們看到yin莖和石祖是不同的,yin莖具有一定的石祖功能,因為是進行符號的性認同區分的生理基礎,但是倒錯者也讓我們看到,yin 莖是不可以繼續被維繫的,但石祖是可以的:它繼續保有幼年兒童幻想中母親具有的yin莖的功能。石祖可以是符號優勢的一切事物:事業,名望,甚至一輛車。廣告中,四處都是誘人的倒錯客體。因此,倒錯的享樂獲取代價是和法則聯繫,即將他與全能母親閹割的法律,當母親去找父親,去工作,為了某種x的原因(即石祖),而離開他的時候,他感到自己不是石祖,無法滿足母親,於是不斷彌補這個母親的欲望,因此拉康戲稱倒錯者(perversion)就是père-version(父親的變體)。倒錯者一直要去佔據母親的石祖擁有者:父親——那個法則的制定者,因此倒錯者試圖與A打照面或者位於A的位置。因此,在倒錯者那裡,和母親的分離是失敗的。然而,這種分離失敗和精神病的和母親的分離失敗有本質的不同,這涉及另一個父親的名字的概念,本文就不繼續深入了。

最近在川大東門遇到一個穿著絲襪的胖子,易裝癖如何作為倒錯登錄的呢?易裝癖者直接佯裝大他者:沒有被閹割的具有yin莖的女人。相反,暴露癖透過他展示自己有yin莖,而女人沒有,但同時賦予對方的目光如此的重要角色,以至於無法控制,不得不暴露獲取極大的享樂,對方的目光加上自己的yin莖才能具有石祖的價值,進而獲得享樂!因此,這裡也展現了倒錯者隨著不同的症狀帶有的石祖與yin莖的具體的關係不同罷了,同樣,我們可以看到窺視癖的特質,通過窺視而不是yin莖去做愛來獲得這種完整石祖的享樂,這些都證明戀物對象的石祖功能,展現出石祖和yin莖的差異。具有石祖和分配享樂的這種A的極上權力被分配給了暴露癖的觀看者,和窺陰癖的對象。性窒息癖更是賦予了對象無上的權力並由此獲得性高潮。這些整體的倒錯具有一樣的上述的核心結構:即「否認」A被閹割了,需要A來賦予石祖,並進而獲得至上的享樂和快感。在神經症那裡,顯然不是如此。後者通過建構幻想,然後通過各種象徵性的行為付諸行動加以替代,或者壓抑變成症狀,甚至升華。於此,我們展現了狹隘意義的倒錯的淫蕩主體的結構及其各種變體的機制。雖然倒錯者很少來進入分析,但由此可以幫助我們進而理解精神病與神經症的結構,以及它們的各種亞級的變體:如各種類型的恐懼症,強迫症狀,神經症的核心幻想,內因性抑鬱及躁狂症乃至雙相障礙與欲望的原因:對象a的關係,精神病和A的更亂倫的關係等等病理現象的結構,及其衍生出的與精神症狀學的關係。

三、回到神經症的臨床 

   

   目前為止,在中國,我們的主要臨床仍然是神經症,因此從狹隘的倒錯主體回到神經症也許更多人感興趣,首先我們遇到的就是恐懼症,恐懼症如同神經症中各種倒錯者的鏡像。小漢斯的個案展示了他對馬的恐懼,由於防禦了整個世界保護了他的幻想和防禦閹割,而倒錯者遇到同樣情況則是對馬作為至上的對象,圍繞其不但構造幻想行為,進而獲取享樂。這種差別在於恐懼症意識到母親的被閹割,但是過渡到父親那裡的時候遇到了障礙,恐懼症那裡的父性嚴重缺乏,父親無法支撐起屏蔽這種閹割的威脅的功能,由此正常的個體可以具有進一步的防禦,從父親過渡到老師進而是逐漸承擔起整個社會角色。恐懼症的父親在主體那裡失敗了,退回到倒錯時期的母親,但問題是他已經意識到母親的這種閹割而無法去彌補,導致了一種廣泛的焦慮,如倒錯者尋找客體去否認母親的閹割,恐懼症者尋找客體去防禦認識這種閹割的擴大化的威脅,離開但症狀如弗洛伊德所說具有基本的防禦和痊癒的功能,藉由看似煩惱的症狀限制以免更糟的情況出現:如廣泛的焦慮和人格解離。倒錯者正向認同符號的母親(被閹割的母親),恐懼症者負向認同符號的父親(被閹割的父親)。正是各級病理結構和亞級的病理變體以及最後的具體症狀之間具有這種關聯:限制焦慮的程度和防禦的功能,症狀的瓦解不是直接的,而是變動的,因為消除症狀必然首先引發症狀避免的更強的焦慮的出現,而找到更好的出路:大的結構上的病理變遷如從精神病到倒錯,倒錯到神經症;亞級結構如恐懼症到強迫或者癔症的變遷,亞級變遷的這個說法其實意義不大,就如同表面的症狀隨著時間和外部機緣巧合也會不斷變遷一樣,(見博文:《從一例強迫症症狀出發談各種神經症症狀的病理學》),對於神經症,最重要是通過反覆的對無意識加以符號化的工作和反覆修通,達到所謂的分析的終止:主體對核心幻想的穿越,這則是需要與分析家反覆工作從而在主體那裡建立起相應的精神器官或者瓦解與鞏固某些功能的(即精神分析所謂人格的改變),因此,神經症主體需要一種非常特別的方式來走出這種即不能倒錯:對自己的欲望讓步,超我就會歸來,但他也不能被法則完全囚禁的狀態,因為衝動總是無法被完全象徵化的。

精神分析的臨床展現出了這樣的一個維度:當一個存在遇到另一個存在,主體的衝動才能找到完全超越符號和意義的一種投資;正是因此,愛和意義無關,超越於語言,它只存在於詩的維度。這首詩,並非一定是語言的,它更多的是一種行動,這種具有詩意之美的行動正是主體願意壓上了他所有的賭註:愛情超越語言,直指我們的存在。同樣,是分析中的產生的對愛的全新認識,讓主體從過往的回憶的夢魘中走出,並且再度拾起去愛的勇氣。

 fin.

參考文獻:

[1] 《康德與薩德》,收錄於《拉康文集》

[2] 如果沒被閹割又何須用法則保障呢?見《圖騰與塔布》弗洛伊德對此關係的深入探討。

 



相關焦點

  • 倒錯在何處?
    弗洛伊德使用了在當時已被接受的性倒錯在醫學上的意義——排除性器官接觸的性現象,以及/或者兩個自願的成年人採用本屬於不同性別的人的性交行為,他在杜拉個案和《性學三論》中強調,所有的精神神經症擁有強大的、即使被壓抑的倒錯傾向,兒童的性慾構成,由於其被混亂的局部衝動所支配,是多形倒錯的(Freud 1905d:231–232; 1905e [1901]:50)。
  • 『精神分析辭彙』167.遺棄型神經症 168.焦慮型神經症
    帶有這種神經症的主體稱為遺棄焦慮患者。 傑爾曼•傑克士在其著作《論遺棄型神經症》中,認為有必要隔離出此類在傳統疾病分類架構下無法被定位的神經症(α)。 遺棄型神經症患者之症狀,表面看來並不具嚴謹的特殊性:焦慮、侵略性、受虐狂、無價值感。事實上,這些症狀與精神分析通常揭顯的衝突無關(特別是非關伊底帕斯衝突),而是屬於一種根本的情感不安。
  • 神經症人的思維世界
    神經症不是最嚴重的心理問題,但卻是很痛苦的。反倒是最嚴重的心理問題——精神分裂症患者由於喪失了自知力並不覺得痛苦。神經症患者雖然長期生活在痛苦中,卻一般不會自殺。神經症者對自己有很高的期待,無法接受現實的自己,因此內心充滿了矛盾和衝突,總是在和自己戰鬥。神經症者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對愛的渴望無限「貪婪」,過分索取的結果是耗儘自己的支持系統,於是安全感和歸屬感更加缺失。
  • 女孩異性恐懼症之源:過度的性壓抑
    女孩春情發陳期出現帶著邪惡與陰影的意念的目光,主體的自覺意識和自我意志都不能控制,確實是非常令人尬尷,非常令人羞愧,非常令人恐懼的。而過激的性妄想、性恐懼造成對異性接觸的特別敏感,就是所謂異性恐懼症。
  • 好文 何謂神經症?
    他們之後會被小孩對於象徵性替代品的難以滿足之要求所泛濫,直到他們制止他的那一天為止。這樣做的後果,既必然,又可怕。我們都是有需求的生物。我們生來就有需求,而我們大多數的人經歷了一輩子的掙扎之後,依舊會在許多需求未被滿足的情況下而死。這些需求並非過度——填飽肚子、保持溫暖乾爽、以自己的步伐成長發達、被擁抱愛撫、被刺激。這些原始的需求,就是嬰兒的核心現實。
  • 官氣十足的淫蕩
    於是,他在七個未成年的少女身上實現了一種快速相遇與切換的史詩之美。由於最小的女孩不過13歲,這給他機械式的性交營造了一種銀幕般的變態背景。 46歲的唐永軍是以會同縣宣傳部副部長的身份完成這一切的,而之前,他曾當了十五年的老師。此次被人舉報的僅是其2016年10月以來的嫖宿經歷。一個人的世界一旦變髒,便只會更髒。也許這一特殊的性癖早在他曾經的課堂上就養成了,卻無人深究。
  • 手淫和強迫症焦慮症等神經症的關係(來訪者反饋)
    一個目的是為了自我警醒,一個目的是寫出來讓跟我有相似經歷的朋友引以為戒,認識到手淫與神經症的關係,並有所覺悟。 我於2014年10月曾經住院治療,之前三個月的情況不太好,焦慮、強迫的現象逐漸嚴重。現在回想起來,這跟我2014年手淫較多有很密切的關係。2014年我一個人生活的時間較多,工作較為枯燥時,下班後有時會看些AV作為刺激,然後有手淫。
  • 談神經症的恢復過程
    下面主要和大家說說自己神經症的恢復情況,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 先介紹一下本人的基本情況。我從小身體不好,體質差,性格內向,身體瘦弱,屬於被邪淫傷得很重的人。以前意淫極重,來戒色吧前就已經出現了瀕死感,特別是夜裡經常怕死,睡覺時常想著第二天會不會起不來了。很榮幸讓我發現了戒色吧,當時才知道自己原來得了神經症。
  • 實現、承擔絕對差異的絕對主體或許實際上是瘋狂的 | 德勒茲與無意識
    神經症(neurosis)的基礎在《尼採與哲學》一書中,德勒茲指出,奠定神經症基礎的不是壓抑的性慾
  • 什麼是抑鬱神經症?我們該怎麼預防呢?
    生活中怎麼預防得抑鬱性神經症預防得抑鬱性神經症首先一個要自己對自己的一個了解,自己是不是有這樣的基質在這兒,我們生活中要自己去調理,要自己去放鬆,如果自己覺得有心裡不舒服,有情緒不穩定的時候,那我們一定要找一些朋友一起去互相的去交流
  • 認識性倒錯Paraphilia
    ,但很少人會因為這種病主動求醫,甚至連很多精神科醫師對至少十幾二十種的「性倒錯」的定義及精神病理(psychopathology)也不見得清楚;然而,隨著社會的日益西化,性觀念的開放,網路世界的無遠弗屆,以及「狗仔隊文化」、「八卦文化」的風行,「性倒錯」或疑似「性倒錯」的個案也從幽暗的角落漸漸被搬上檯面。
  • 《鐵皮鼓》,如何面對一個淫蕩的母親?
    我們通常對於酗酒、暴烈、蠻橫的父親已經習以為常,即使是有一些亂倫的情節,大體也能接受,這是典型的家庭悲劇要素。經常被推上了靶心的男人,難以使人激動。  同時,你也很難發現一個淫蕩的母親。對母愛不斷地、極致地神話之後,母親儼然成了全人類所神聖不可侵犯的形象,她們身上統一齊整地具備了賢良、忍讓、犧牲……等一切被升華了的人類的優點。
  • 一個「淫蕩」女人的風景
    一個「淫蕩」女人的風景          《尋歡作樂》這本小說堪稱是毛姆一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舞曲
  • 《血觀音》:荒誕的棠家三代女人,折射出的「神經症人格」啟發
    影片從棠家三代女人扭曲的人性的性格極具諷刺和批判性,折射出神經症人格對人性價值觀,讓30年後的我們懂得,愛,或許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求得的難易程度不同,才讓我們更加知道親情和真愛的不易和真貴。我們就結合《血觀音》這部影片,來剖析一下棠家三個女人身上這三種神經症人格的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去矯正這些性格缺陷。
  • 古代淫蕩皇帝:南朝宋前廢帝劉子業
    皇帝都是蛇精病!《中國古代最淫蕩的皇帝》系列俗文,將極權之巔壞皇帝的淫蕩生涯描繪給你,字字根於史書,絕無半句虛言!現時有人認為所謂的同性、戀童、群交、亂倫、春藥、器具等駭俗之事都來自於西方,其實我們老祖宗早就玩得嫻熟有加,史書詳盡錄述。相繼會有漢哀帝、漢成帝、齊文宣帝、劉宋孝武帝、梁東昏侯、劉宋廢帝、隋煬帝、武則天、元順帝、明武宗、同治帝、太天平國天王等人粉墨登場,敬請關注期待。
  • 【深夜保健室】男人約炮好棒棒,女人約炮就淫蕩?
    02 男人約炮好棒棒,女人約炮就淫蕩?我記得看完的當下感覺頗為氣惱,認為這個敘述一點也不公平,拿去和同樣身為女性的朋友討論,只見她聳聳肩,露出莫可奈何的表情說:『可是這說的似乎也沒錯喔,男人跟女人的生理構造,確實是鑰匙跟鎖啊!』
  • 注意照片中的主體表現
    品圖論技 想辦法:調換前景與主體的虛實關係,將焦點對準人物主體,清晰表現其動作神態,而以虛化的前景作為陪襯。 說道理:與其說該作中的景物虛實關係不恰當是一個問題,不如說這是作者有意為之的一種創新拍攝手法,所以我們這裡也不是單純地找問題,而是就這種反常規的虛實關係運用方法進行一下探討。見仁見智,不分對錯。
  • 巧用色彩對比強調畫面、突出主體,色彩構圖的「對比」都有哪些?
    色彩對比的含義色彩對比主要指色彩三要素(色相、純度、明度)的對比,即色相對比、純度對比、明度對比。一、色相對比色相是各種色彩的名稱和相貌,色相可以用來區分不同的顏色名稱,例如紅色、橙色、藍色、黃色、綠色。通俗講,色相對比就是指兩種同相貌顏色的對比。
  • 清純比淫蕩更色情
    日本色情的特點在於它首先不是表現女人的「淫蕩而那些致力於「淫蕩」的作品是在表現男人需要的另一個色情世界:女人們香豔妖嬈,如狼似虎,和貞潔世界的「良家婦女」截然不同。這種對女人簡單粗暴的劃分可以讓男人安心,因為這是兩個世界,紅燈區的豔火燒不到家裡——就讓拉斯維加斯的故事留在拉斯維加斯吧。  日本色情也在這個二元世界觀內,但它走出了另一條路,那就是,極力要把男人的貞潔世界「玷汙」給男人看。
  • 老話「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是這樣嗎?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品讀這個俗語: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這句俗語說:「評論一個人是否淫蕩,要根據這個人做的事情來判斷,那些心中有邪惡想法的人,如果不在行動上去傷害他人也算不上淫蕩,因為人無完人,只要我們行為端正便好。」另外,這句俗語中所說的「淫」字的意思,比現代人們所理解的意思更為廣泛,它泛指人們有極其邪惡的想法和做出過分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