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釀酒廠推出「碳中和」豌豆金酒

2020-12-16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微特稿】蘇格蘭一家釀酒廠近日推出全球首款以豌豆為原料釀製的金酒。與用麥子、玉米等作物釀造的金酒不同,這款豌豆酒比較環保,釀造過程中減少的二氧化碳數量超過產生的二氧化碳。一瓶700毫升的金酒在釀造過程中相當於吸收1.54千克二氧化碳。

位於蘇格蘭因弗基勒鎮的釀酒廠Arbikie與英國阿伯泰大學和詹姆斯·赫頓研究所合作釀製出豌豆金酒。法新社報導,酒廠用蓋爾語詞彙「納達爾」命名這款酒,意為「自然」。酒中放入檸檬葉、柑橘葉,有「新鮮的果香味」,口感「細膩、順滑」,可用於調製雞尾酒。

詹姆斯·赫頓研究所農業生態學家彼得羅·揚內塔說,豌豆金酒對環境的破壞比麥子等原料釀製的傳統金酒「小得多」,在氣候變化、水、空氣等14項環境指標中,有12個指標的表現優於傳統金酒。

釀造豌豆金酒能減少二氧化碳,主要是因為把蒸餾後所剩酒糟變為動物飼料可以減少進口黃豆,減少一些地區為種植黃豆毀壞森林的情況。另外,豌豆擅長從空氣中捕獲對植物生長有重要作用的氮元素,改善土質,從而減少自身和其他作物對合成氮肥的需要。合成氮肥容易汙染水 、空氣和土壤。(完)(王逸君)

關鍵詞:豌豆金酒(pea gin)、「碳中和」(carbon neutral)

相關焦點

  • 蘇格蘭除了單一麥芽威士忌還有——哈裡斯島海風味金酒
    如今,蘇格蘭威士忌執行官西蒙·厄蘭格正打算為哈裡斯島打出一個新招牌——哈裡斯金酒。哈裡斯金酒與同廠的The Hearach單一麥芽威士忌一道成為島上的龍頭產品。哈裡斯島釀酒廠的獨特在於其作為英國第一家「社會釀酒廠」的身份:由私人、政府的公共資金和當地企業共同贊助,目的在於留住島上人口,並帶動旅遊業發展。
  • 百齡壇17年蘇格蘭威士忌彌爾頓達夫釀酒廠限量版卓越呈現
    年彌爾頓達夫釀酒廠限量版。作為百齡壇標誌性釀酒廠限量版系列產品之一,百齡壇17年彌爾頓達夫釀酒廠限量版將是繼去年推出17年斯卡帕釀酒廠限量版之後的又一卓越呈現。百齡壇17年彌爾頓達夫釀酒廠限量版百齡壇17年由全蘇格蘭40多種不同麥芽和穀物威士忌調配而成,由首席調酒師桑迪•希斯洛普(Sandy Hyslop)傾心釀造。
  • 日本威士忌之後,日本金酒或將成為中國烈酒愛好者的新寵
    記者 | 劉雨靜編輯 | 昝慧昉1日本威士忌近幾年在中國市場深受洋酒愛好者追捧,在全球也增速明顯——歐睿數據顯示,在日本國外市場,日本威士忌銷量目前正以年均9%的速度增長,超過美國威士忌、蘇格蘭威士忌等其他品類的兩倍
  • 金酒品牌排行:世界十大金酒品牌盤點
    金酒也叫琴酒、杜松子酒,是世界八大蒸餾酒之一,金酒因蒸餾工藝和芳香調料的不同而風格各異,令人大開眼界,口齒生津,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添加利金酒添加利金酒(Tanqueray)  添加利金酒產自英國,是一種幹型倫敦金酒。這種金酒通過二次蒸餾獲得,在第二次蒸餾時加入植物香料。
  • 亨利爵士金——最與眾不同的金酒
    ·用13種植物釀成,其中包括玫瑰花瓣和小黃瓜·用馬車頭式蒸餾器蒸餾·用蘇格蘭低地的軟水釀造而成·小批量釀造,每批僅釀製450公升為什麼在蘇格蘭釀造?亨利爵士金酒是由釀造威士忌聞名於世的ISC年度最佳酒廠—格蘭父子洋酒公司在蘇格蘭西南部海岸的Girvan鎮的酒廠裡釀製的。偏軟的低地水源為穀物酒精和植物精油提供了完美的載體。亨利爵士金酒與鄰近的威士忌酒廠共用水源,而威士忌酒廠對水源的要求非常之高。
  • 蘇格蘭威士忌協會發布新規!
    近期,蘇格蘭威士忌協會(SWA)對蘇格蘭威士忌技術文件進行修訂,對哪些木桶可以用於陳釀或熟成蘇格蘭威士忌有了更清晰的界定,新文本如下:酒精必須在新橡木桶熟成或只用於陳釀葡萄酒(蒸餾或強化)、啤酒、麥芽酒或烈酒的酒桶熟成,但以下情況除外:· 用核果類釀造的葡萄酒、啤酒或烈性酒
  • 世界十大最著名Gin金酒品牌
    植物學家金酒產自蘇格蘭,它是通過直接蒸餾9種植物的精油加入到酒精蒸汽中,然後這股蒸汽會穿過一個裝有22種植物香料的籃子;這樣,最後得到的酒精溶液就包含了31種植物的氣息。添加利金酒產自英國,是一種幹型倫敦金酒。這種金酒通過二次蒸餾獲得,在第二次蒸餾時加入植物香料。添加利金酒最早於1830年在英格蘭生產,二戰後酒廠搬到蘇格蘭。
  • 蘇格蘭威士忌的抗爭史
    威士忌起源於15世紀的愛爾蘭,之後經由艾雷島(Islay)傳進蘇格蘭,隨後迅速發展,奠定了「國飲」的地位。到了18世紀初,博物學家託馬斯·彭南特在蘇格蘭遊歷時,就寫道:「在糧食緊缺的時候,那裡的居民竟然瘋狂到用做麵包的原料去釀威士忌。」彼時英國與荷蘭大打貿易戰,禁止進口荷蘭的金酒,於是無酒可喝的英國人便開始去蘇格蘭買威士忌,又促進了其發展。
  • 衛兵、爵士、植物學家,金酒品牌大觀
    一箱箱的金酒順著海潮飄進美國領海,再由當地接頭打撈賣入黑市和「低語者」(speakeasy) 吧檯。蒸餾廠一直營運至 1941 年倫敦遭到德國空襲全毀後才搬至蘇格蘭 Cameronbridge 蒸餾廠。
  • 當金酒「跨界」威士忌:每一瓶都出自大師之手的CAORUNN GIN
    無論你想實現什麼風格,只要選好配料並確定比例,毫不誇張的說,你可以將金酒和各樣烈酒進行「跨界」,品嘗兩者搭配的奇妙風味。 如今,就有一瓶誕生於蘇格蘭斯佩塞地區——在著名的威士忌產區出現的金酒產品,卡瑞恩金酒。作為蘇格蘭斯佩塞區出現的第一瓶金酒,卡瑞恩金酒幾乎把產區內一切有當地特色的植物香料用了一遍,連蘇格蘭地區的水也沒有放過。
  • 蘇格蘭威士忌廠初體驗,微醺在酒香中!
    他們只能通過偷工減料的方式來生產威士忌,蘇格蘭威士忌的名聲也日趨「敗壞」。 1823年英國國會通過頒布《消費法》為合法蒸餾廠營造比較寬鬆的稅收環境,同時又大力「圍剿」非法蒸餾廠,從而極大地促進了蘇格蘭威士忌產業的發展。
  • 朗姆酒、利口酒…威士忌酒廠的隱藏菜單竟然這麼多
    兩個品牌分別於2017年和2018年成立,合作的酒廠也跟威士忌一個路子,從厲害的老廠到完全不知名的後起之秀,甚至那些早已經消失關廠的,反正不按常理出牌就對了。當然還有一些有趣的酒款,比如和超市巨頭ASDA在去年聖誕節推出的Gingle All The Way;以及和Maverick Drinks合作,以「烤肉」為靈感的金酒Maharaja Gin。
  • 別只盯著威士忌了,馬住這幾款2020最佳金酒!
    這款金酒簡直就是休假時的必備,能讓你元氣滿滿。酒廠的釀酒師收集了大量他們能找到的植物原材料,來設計他們他們的金酒,並且採用小批量生產的方式來保證質量。最有趣一點,瓶子上的標籤畫很可愛!推薦飲用:可以搭配薑汁啤酒、冰塊、蜂蜜來調和酒精度:43%產地:蘇格蘭Williams Chase Elegant 48
  • 最近,聽說蘇格蘭島嶼上的威士忌酒廠過得不太好
    作為非必要產業,所有威士忌酒廠都在3月29日之前關閉了。島嶼區也不例外,這對當地經濟無疑是種打擊。要知道蘇格蘭有一萬多人在威士忌行業工作,其中大約有7成多都在偏遠地區,尤其是高地和島嶼。
  • 蘇格蘭百富推出大衛.斯圖爾特酒廠生涯系列威士忌
    蘇格蘭斯貝塞地區2016年4月18日電 /美通社/ -- 為慶祝蘇格蘭百富單一純麥威士忌首席釀酒大師大衛·查爾斯·斯圖爾特David Charles Stewart (DCS)在酒廠工作超過50年,蘇格蘭百富推出至今為止最為意義重大的威士忌系列之一 -- 大衛·斯圖爾特酒廠生涯限量系列(以下簡稱「DCS」系列)。
  • 必富達:源自倫敦的高檔金酒
    」 2011年——必富達(40%)獲金酒大師賽「銀獎」 2012年——必富達(40%)獲國際葡萄酒和烈酒大賽「金酒類獎盃」 2012年——必富達(40%)獲國際烈酒挑戰賽「銀獎」 2012年——必富達獲國際葡萄酒和烈酒大賽「同類最佳金獎」 被「The World’s 50 Best
  • 中國潮流酒吧的秘方 英國金酒特調雞尾酒
    馥鬱、甘洌、純淨、柔潤、內斂、清新……這些都是英國金酒所承載的豐富口感。經過英國幾百年來的傳承及改良,金酒從歷史中對抗瘧疾的「藥酒」演變出更為多元化的口感。正因為風味多變,現今全世界約60%的知名雞尾酒,都採用英式金酒為基酒進行調製,以呈現出更加高級、複雜的韻味。故英國金酒也被調酒師與酒客們稱為——「雞尾酒的心臟」。
  • 風靡Ins的高顏值金酒:比情人更上頭!
    18世紀中期來自於英國釀酒世家的品牌獨創人Johnny Neill受到家庭冒險精神的啟發,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標誌性混合酒:Whitley Neill(惠特利尼爾)手工金酒。值得一提的是,惠特利尼爾金酒以家族傳承的手工釀造技藝為主。加入具有異域風情的天然植物和香料,八款風味金酒,每一款都別具風情。
  • 致臻如一,手工匠心 -- 蘇格蘭百富傾力推出單桶陳釀系列
    單桶陳釀對釀酒過程中所含的手工技藝要求極高,蘇格蘭百富威士忌一個多世紀以來秉承的五大極致手工技藝,包括自種大麥、地板發芽(蘇格蘭百富是蘇格蘭本島唯一至今仍親自種植大麥並保留手工地板發芽技藝的酒廠),並輔以專業的銅匠,專門維護已經使用了百餘年的銅質蒸餾器。亦有專屬的手工桶匠團隊,維護對釀酒至關重要的橡木桶。
  • 實現碳中和 我們對2060年的承諾-認識碳中和
    畢馬威近期將發布碳中和系列文章,介紹碳中和的意義及影響。本系列文章共三期,本次為第一期,主要介紹碳中和的基本認識。背景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