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第213~228句
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立志。
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
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
蔡文姬,能辯琴。謝道韞,能詠吟。
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
晏雖幼,身已仕。有為者,亦若是。
—出自《三字經》、王應麟
原本解釋
宋朝有個梁灝,在八十二歲時才考中狀元,在金殿上對皇帝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所有參加考試的人都不如他。
梁灝這麼大年紀,尚能獲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驚異,欽佩他的好學不倦。而我們應該趁著年輕的時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無量。
北齊有個叫祖瑩的人,八歲的時候,就能吟詩,後來當了秘書監著作郎。另外唐朝有個叫李泌的人,七歲時,就能以下棋為題而作出詩賦。
他們兩個人的聰明和才智,在當時很受人們的讚賞和稱奇,我們正值求學的開始,應該效法他們,努力用功讀書。
在古代有許多出色的女能人。像東漢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辨琴聲好壞,晉朝的才女謝道韞,則能出口成詩。
像這樣的兩個女孩子,一個懂音樂,一個會做詩,天資如此聰慧;身為一個男子漢,更要時時警惕,充實自己才對。
唐玄宗時,有一個名叫劉晏的小孩子,才只有七歲,就被推舉為神童,並且做了負責刊正文字的官。讀書學習,要有恆心,要一邊讀,一邊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學習上,才能真正學好。
劉晏雖然年紀這麼小,但卻已經做官來,擔當國家給他的重任,要想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只要勤奮好學,也可以和劉晏一樣名揚後世。
作者見解
上章內容分割的問題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四句為一整段。看到這我也才發現我切割段落有那麼點問題,關於蘇洵之事已經被分到上一章節。下面也就不補過來,也作此說明是為了讓讀者們好了解:
作者(我)之見解,只是萬千人們想法之一也,只可做參考而拋磚引玉。切勿思緒盲從覺得我說的是真理,就一定是對的。請各位朋友學會做一個聰明的讀者。下面讓我們轉到正文去。
1.梁灝(82歲中狀元)
此人之狀況,因為王應麟也不知道未來社會是個什麼狀況所以記載下來。當今來看雖然有點不太合題但也能用。通過原本解釋(譯文)我們可以知道梁灝82歲才考中狀元,我們現在的選拔、從業和以前是有區別的。梁灝努力的精神可以學習。以及我也想到一些其他的話題,不妨講給你們聽:
古代讀書人讀書之原因有幾:
(1)光宗耀祖。
古代是談尊卑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果有出息了,整個家族都是沾光的。現今社會由於細化到家庭為單位,吹吹牛也是可以的。我此處並不是說家族就好,家族是勢力的前身。行善是好事,如果後輩們沒教好作惡就遺禍千年。
(2)讀書人只有這一個途徑,只有一個去處。
古代,你讀了書(入儒學乃儒生)再去從事其他行業是被人看不起的,古代統治者愚民政策實行導致各行各業瓜分的很明確,讀書人是國家官員儲備。如果成功還好說,如果不成功是很尷尬的。並且讀書人學習內容也被限定死,即便說某個求生為生計想辦法也很難做出其他什麼事,畢竟隔行如隔山。
(3)為國為民。
有大才者是這麼想的,也很容易做到,為官為民。
(4)升官發財為己
這些人不能說錯,人性而已。人為了追求幸福過上好日子努力有什麼過錯嗎?但問題就存在於有些人坐在不該坐的位置用權利去魚肉百姓,為禍一方。
當官為財者也分倆類:
(1)貪財之天才
此類人即便考中狀元為官,也會繼續努力學習。因為很多時候也是有些合規矩的獲得錢財的辦法,比如拜訪什麼的。不貪如何和上面官員保持友好關係?大家看電視看的多,想必也對一個人印象很深:
和珅
此人如何?學問是有的,做人的學問也是精通,常在皇帝和文官們中間和稀泥,另外也斂斂財。此人為「官油子」是個好下屬,堅決執行領導分派的任務。可能有人說清朝腐敗和和珅有關係,是有但並不全是。在無和珅之前難道就沒有腐敗嗎?帝制國家想要治理好,和皇帝有很大關係。因為所有的權利官員的生死全部在於皇帝,一言定生死。皇帝如果沒經天緯地之才,國家在其手上還是會慢慢衰落的。
(2)貪財之庸才
這類人也算個混子,當了官之後基本便不怎麼學習了,而是想方設法的撈錢然後找個大腿抱,再享受。如果能升官官更好如果不行,保住性命(官位)魚肉百姓過過享受日子也是可以的。
庸才裡也是有些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不成器,純粹是混吃等死。關於好官怎麼想立場如何是沒必要說的,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們將話題再轉回來。
梁灝對知識的專精和熱愛值得讚揚,但其身後事是堅持為官本分還是作惡就得看道德方面的修養了。單就事論事的話,其人在學習上其82歲尚且如此,並能達到如此地步,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2.祖瑩(八歲)、李泌(七歲)
所謂從小看老,一個孩子小時候性格如何很大程度上會是未來的一種預示。當然了這也並非說是絕對,大器晚成的噴也有。祖瑩、李泌有此大才,我想和家庭教育是有很大關係的,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另外就是生的好了。(笑哈哈,這個我是沒法去論述怎樣才能能生個生而知之且某些方面超強的天才兒子的)此處也需要提另一個事情:
傷仲永
傷仲永之悲傷,還望父母多知曉。並非說小時候有才就意味著可以亂來,父母不明事理是很容易坑掉你孫子輩的未來的。我們不能太短淺只看一代或者眼前利益,謀多代者是父母需要去努力的方向。育兒需要慎之又慎,雕玉豈可馬虎?關於大人所謂的虛榮對於家庭未來能有多大作用?一時之樂而已,能常樂否?
父母需要多在引導孩子熱愛學習方面下功夫,考試分數其實只是一個標準而已(有沒有認真學習)。分數低並不能意味著你的孩子未來就沒有成就。還希望父母在育兒能多些耐心。少一些逼迫,也少把自己焦慮和對孩子未來擔憂的痛苦發洩在孩子身上。其作用有多大還望父母心理揣摩揣摩。
3.蔡文姬(女兒身)、道韞(女兒身)
此二人乃女輩楷模,大才也。看到她們我一拍大腿大吼道:誰說女子不如男?就我覺得在那個時代,很多很多的男性都是不如蔡文姬、道韞的。
新時代重男輕女的思想我們應該學會慢慢摒棄或者做出一定的改變(心裡輕重比例和程度)。
之所以出現重男輕女的現象。是因為男女身體是有差異的,以前家庭困難很大程度的重擔壓在男人身上,女人賺錢的能力並沒有男的強。其次女人要外嫁,所謂女大不中留想必就是這個道理。很多家庭父母之所以非要生個兒子或者爺爺奶奶想抱孫子只是想:
此孫子長大了照顧兒子,為兒子防老做準備。
也別說,一些爺爺奶奶想問題可真遠,為自己的兒子著想,孫子都沒出生就把主意打在他身上。爺爺奶奶是看不到自己兒女老的時候過得好不好的,所以很多人只是說提前做做打算,逼逼自己兒子生個孫子。但我覺得一個好女兒可以比男人做的更好:
(1)武則天、花木蘭、戚繼光之妻
這三位女性都是女人需要仰慕和學習的人。武則天之所以稱帝是為了向天下人證明女人也可強大,她的行為是對男尊女卑的思想的宣戰。是為全中國之女性的悲哀憤怒的吶喊。把一群迂腐的男人臉都打腫了,把男尊女卑之封建思想狠狠的踩在地上踐踏。
花木蘭代父從軍,戚繼光之妻乃將門虎女。我們可以知曉其實有時候有些傑出女性在武力值謀略上是比較高的。很多男人在其面前也只能佩服,此二人英氣迸發,英姿煞爽。
(2)蔡文姬、道韞
在才學上、在自我(道德)修養、在禮儀禮貌方面,女人通過學習是可以超過男人的。其實這也是很多女人們需要去努力的方向。
不知道現代社會哪裡吹了一股風,女權問題在網絡上傳的很多。所謂有舍有得,還是一樣一些女性能放下對男性的偏見追求自己的提升。有一定的底蘊了,男人們圍著你轉而不是你提這要求那要求。你什麼都不說,也有人為了討好你拿出來給你們。你們喜歡討、搶還是拿?想必很多人都能容易想清這個問題。
一個優秀的女性是很多男性瘋狂的對象。我說的是修養問題,只是文憑學識的女性其實內心也是空泛的。只能說這些女性沒有男人生活也可以過得有滋有味。但在教育孩子這一套上是個雛鳥,雖然說比普通女性可能好那麼一點,但也沒好多少。
高學歷文憑對於女性來說其實是一種約束,一種思想禁錮。一個家庭的和睦是應該倆個人夫妻感情是否好,而不是財力學歷的比較。如果女人們拿這個做標準。那麼男人比你有錢,你就會覺得卑微,男人沒你有才甚至有錢,你就可能反過來踐踏他的尊嚴。對於家庭這種價值的比較是很卑微的,你們的後代如何教的好?
我們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其實只是說對了一半,女人的優質教育其實才是祖國的未來。因為她們除了扮演女人的角色也扮演著媽媽的角色。
4.劉晏(七歲,被賜官)
這等天才,有點暴力美學的味道。他的某些方面是很多人不能及的。是的我只是某些方面,其實他並非全能,孩子永遠不了解人心之險。但我們大人可以通過禮儀禮貌來教導孩子規避掉這些危險,關於惡之事孩子小的話其實是不是個提前和他說的,因為他會長大他自己會學到會懂。你提前說,他不僅不懂還有可能對生活失去興趣和信心,是一件很不好的事。
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是可以用來教育孩子的。但此話不能細說,因為大人說話也不太容易想清楚後續後果。這只是給孩子樹立榜樣和目標,並不是一項強制選項,什麼你分數不好你就沒用沒出息的話請不要說。適當的輕量的懲罰和鼓勵孩子學習就行。不需要過分打擊孩子。很多時候問題不在於他學不學,而在於他不懂學習對他有什麼好處/用處,現今社會的誘惑那麼多孩子很容易保持不住自己。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為孩子啟智和引導。
結尾語
本篇文章舉了四個例子作為人們學習的楷模或者方向。不管是表面還是背後隱藏的事情,都需要我們去想清。梁灝、祖瑩、李泌、蔡文姬、道韞、李晏這些人所代表的精神都需要我們去學習。我個人對於這些案例就感興趣的還是蔡文姬和道韞,當然也可能有身為異性的原因在其中。
男女平等
在於(求學)知識的權利平等,在於對社會做出的貢獻平等。在於家庭的重要性平等。男女身體的差異必然會導致男女分工不同,但我覺得女性們應該老老的抓住自己可以享受的權利來彰顯女權,而不是只吶喊卻不通過努力爭取又或者窺探男人們本該享受的權利。說句實話,一個好老公其實在一個家庭中地位並沒有多高,孩子第一,老婆第二,父母嶽父嶽母第三,自己最後。實在是沒什麼地位,無非過過嘴癮享受下當爸爸當老公,偶爾炫耀下自己之外也沒什麼事可以做。還望聰明知性的女人們能有所了解。
關於育兒方面的事情,恩,恐怕就是樹立榜樣了,另外需要多注意孩子的心理成長。畢竟現今社會想吃飽還是很容易的。人們心理的病並不是知識不夠用,而是每個人道德修養還不夠高(為了多一分利益,道德就不顧)。我們還不了解我們民族的偉大,我們也不了解自己的使命。希望各位能好好學習學習。
以上就是我的見解,希望能給朋友們帶來思想上的啟發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