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收至湯汁濃稠,勾芡後即可上桌。
技術關鍵:
收汁時一定要不停地轉鍋,否則濃稠的湯汁很容易燒糊。
酥羊肉此菜有兩個亮點:第一,羊肉泥不再汆丸子,而是裹入豆油皮壓成「餅」,油炸至熟;第二,用洋蔥、香菜炒了個孜然麻辣味的料頭,蓋在炸肉上豐富滋味。
批量預製:1.羊腿肉4000克、肥羊尾油100克分別洗淨瀝乾,絞成肉末,納盆後加蔥泥1200克,花椒水450克,生抽50克,孜然粉、辣椒麵各45克,美極鮮味汁、料酒各40克,鹽30克,老抽25克攪勻,待羊肉吃進水分,放雞蛋10個、澱粉450克抓勻成餡。
2.豆油皮改刀成長30釐米、寬16釐米的片。取一張豆油皮,在半邊抹勻肉餡,然後將另外半邊覆蓋其上,用澱粉糊封口,製成厚1釐米的生坯,放入託盤冷藏保存。
走菜流程:1.鍋入寬油燒至180℃,下入一條羊肉卷生坯中火炸1分鐘至熟,撈出瀝油,改刀成條,擺入盤中。
2.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洋蔥絲50克、紅菜椒條30克、香菜段25克大火炒香,調入鹽3克,孜然粉、辣椒粉各8克翻勻,起鍋蓋在羊肉條上即可走菜。
製作圖示:1.羊肉製成餡。
2.羊肉餡碼放在豆油皮上,捲起後抹上澱粉糊。
3.封口製成生坯。
鍋巴牛肉作者:謝昌勇 批量預製:牛柳5000克頂刀改成片,漂去血水,用毛巾吸乾水分,放入盆中分次加蔬菜水1500克攪打至全部吸收,加複製醬油200克、白胡椒粉30克、蛋清400克、紅薯粉100克抓勻,倒入色拉油浸沒,入冰箱冷藏醃製2小時。
走菜流程:1、鍋入寬油燒至七成熱,下水晶鍋巴100克浸炸至酥脆起泡,撈出待用;再放入預製好的牛柳片300克炸至金黃,撈出控油。
2、鍋留底油燒至五成熱,下青、紅二荊條辣椒圈各15克煸香,放入蒜香牛肉醬10克炒出香味,下二荊條辣椒碎35克、孜然粉30克,之後馬上放入炸好的牛柳片和鍋巴大火翻勻即成。
蒜香牛肉醬製作(20份量):
鍋入菜籽油500克燒至五成熱,下泡椒末、金銀蒜(按1∶1的比例調製)各150克,薑末50克煸幹水汽,下入阿香婆牛肉醬250克、阿香婆香辣醬200克、郫縣豆瓣醬、李錦記海鮮醬各100克、芝麻醬、花生醬各60克中火炒至香味溢出,改小火熬15分鐘,納盆晾涼,入攪拌機打碎,封入保鮮盒冷藏保存即可。
紅酒桶牛仔骨作者:李志永此菜是「黑椒牛仔骨」的升級版,用紅酒桶作為盛器,將煎好的牛仔骨和加熱的鵝卵石裝入其中,上桌後先淋紅酒再澆黑椒汁,在鵝卵石的炙烤下滋啦作響,氣氛熱烈、香氣四溢,80%的食客都要嘗試這道菜。
批量預製:牛仔骨25斤改成核桃大小的塊,納盆後加青木瓜汁(青木瓜、清水按照1∶1的比例入榨汁機攪成蓉,濾掉渣滓即可)3800克、洋蔥汁(洋蔥、清水按照2∶1的比例入榨汁機攪成蓉,濾掉渣滓即可)2500克、黑胡椒碎、味精各1250克拌勻醃製1個小時。
走菜流程:1、鍋入黃油40克燒化,下蒜片20克煸出香氣,倒入牛仔骨700克煎炒至七成熟,盛出待用。
2、鍋入底油燒熱,下洋蔥片250克炒幹水分,盛出備用。
3、鍋入寬油燒至八成熱,下鵝卵石750克炸1分鐘,放入木桶中墊底,上面均勻鋪一層炒好的洋蔥片,再倒入煎好的牛仔骨,蓋上蓋子,帶家樂牌黑椒汁50克、紅酒30克走菜,上桌後由服務員打開蓋子,先淋紅酒、再淋黑椒汁即可食用。
製作流程:1、鍋入黃油燒化,下蒜片煸香,倒入牛仔骨煎炒至七成熟,盛出待用。
2、鍋入寬油燒至八成熱,下鵝卵石炸1分鐘,放入木桶中墊底。
3、上面均勻鋪一層炒好的洋蔥片。
4、倒入煎好的牛仔骨,蓋上蓋子,帶家樂牌黑椒汁、紅酒即可上桌。
技術關鍵:
1、洋蔥片中水分較多,如果不經過炒制就放在鵝卵石上,受熱後易出水,會影響成菜的口感。
2、上桌後,倘若先淋黑椒汁再澆紅酒,紅酒會將包裹在牛仔骨上的黑椒汁衝到桶底;如果先淋紅酒,酒汁或被牛肉吸收,或滲到鵝卵石上後蒸發出香氣,此時再添黑椒汁將酒香牢牢包裹住,食之舌尖充滿回味。
仔姜饞嘴蛙作者:張建製作:成都筷不離手糯香餐廳 張建
這款「仔姜饞嘴蛙」味道特別足,究竟有何奧秘呢?原來,此菜除了加入鮮仔姜之外,還「重用」了一款自製仔姜油,二者強強聯手,味道豈會不濃?成菜湯色紅亮,蛙肉鮮嫩,仔姜味厚重,推出以後就受到了食客的追捧,每天的銷量都能達到40份左右。
材料:用料:
牛蛙750克,仔薑絲50克。
調料:
自製仔姜油35克,小米辣20克,郫縣豆瓣15克,泡椒碎10克,青椒段10克,姜蒜米共10克,花椒粒5克,雞精、味精各5克,鹽、料酒、藤椒油、香醋各3克。
製作:1、牛蛙宰殺治淨,去皮、去內臟,衝淨血水後剁成小塊,加鹽、料酒、胡椒粉抓勻醃製5分鐘。
2、鍋入自製仔姜油燒至四成熱,下蒜米、花椒粒爆香,下入郫縣豆瓣小火炒至吐出紅油,然後下泡椒碎、仔薑絲、小米辣(從中間一切二)炒香,將醃好的牛蛙下入鍋中翻炒均勻,倒入清水浸沒原料,加鹽、雞精、味精、料酒,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繼續煮3分鐘,下入青椒段稍煮,最後淋入藤椒油、香醋,起鍋裝盤即成。
自製仔姜油:
鍋入生菜籽油5000克煉熟,下入仔姜碎1500克、鮮紅小米辣圈250克小火熬20分鐘,待鍋內原料充分出香後,起鍋倒入不鏽鋼盆中,加蓋燜1天,打去料渣即可使用。
鹹菜豬肉蒸菜心將醃漬的疙瘩鹹菜與五花肉拌勻,再跟菜心同蒸,使略嫌寡淡的蔬菜立馬變得油潤入味。
製作流程:1、菜心400克擇洗乾淨,擺入平盤待用。
2、疙瘩鹹菜75克洗淨切碎,與豬肉末150克一同納盆,加花生油8克、鹽4克、醬油、蔥薑末各3克一同拌勻。
3、將混合好的鹹菜肉末均勻地蓋在菜心上,旺火足汽蒸4-5分鐘,取出撒蔥花4克,淋蒸魚豉油3克及少許熱花生油激香即成。
幹煸紅燒肉作者:成都 於誠五花肉經過兩次煸炒,第一次去掉油分,第二次吸入味道,成菜入味十足,口感絲毫不膩。
批量預製:五花肉5000克洗淨改刀成大塊,下入水中(水中加八角、花椒、蔥姜、鹽,另添糖色40克上底色)小火煮30分鐘至熟透,撈出改刀成小塊備用。
走菜流程:1、炒鍋滑透,下入五花肉塊400克小火煸幹水分,待肉塊表面變得焦黃時盛出,將鍋中的餘油倒出,僅留25克備用。
2、將油燒至五成熱,下入郫縣豆瓣碎30克小火炒出紅油,打去渣滓(否則炒好的五花肉上會有許多碎渣,影響賣相),在油中下入青花椒10克、幹辣椒40克、薑絲30克爆香,放入五花肉塊及蔥白段20克煸炒1分鐘,加入清水40克、糖5克繼續煸炒2分鐘,待水分全乾、肉塊棕紅,起鍋瀝油盛入碗中,點綴香菜5克即可上桌。
製作關鍵:
1、煮五花肉時不要加入過多香料,就讓豬肉以原生態的味道成熟,這樣在後面生煸的過程中,才會儘可能吸收到花椒和辣椒的香氣。
2、在煮五花肉時添入少許糖色,之後生煸時,五花肉上色更均勻、更迅速。
3、肉塊在製作時需要經過兩次生煸,第一次是為去除水汽,第二次是熗進香味。
4、第二次煸炒五花肉時,中途需要淋入少許清水給鍋降溫,避免肉塊因長時間幹煸而變糊。
蔥燒排骨 作者:蔣國營這道菜先用蔥白煸出蔥油,再下入滷至斷生的排骨炒制,上菜前用微波爐打三分鐘,讓蔥油充分浸入排骨。這款用「蔥燒」技法製作的排骨,頗受家庭食客的喜愛。
批量預製(15份量):豬肋排15斤斬塊洗淨後投入鍋中,加清水沒過,放入蔥段、薑片各100克,大火燒開後調入料酒100克,撇淨浮沫,10分鐘後下入鹽、味精各100克,改小火繼續煮20分鐘,撈出控水,涼透後均分成15份,入保鮮冰箱冷藏備用。
走菜流程:鍋下底油燒至三成熱,下入蔥白段70克小火炸香,待顏色微微變黃、蔥香濃鬱後下入一份煮過的排骨,中火翻炒,調入生抽15克、胡椒粉1克炒勻,加少許老抽調色,起鍋盛入碗中,封上保鮮膜入微波爐打3分鐘,裝盤上桌即可。
山楂果香紅燒肉作者:楊宏偉燉肉時放入鮮山楂,走菜前放入罐頭山楂,給紅燒肉賦予了清腸胃、降血脂、抗氧化的功效,成菜果香味濃,肥而不膩,入口即化,酸甜獨特。
批量預製:1、帶皮豬五花肉20斤燒掉毛茬,刮洗乾淨,改成大方塊,冷水下鍋(加適量薑汁、料酒)焯透,撈出擺入方盤內壓平、涼透,切成3釐米見方的小塊。
2、取一湯桶放入肉塊,添清水沒過。
3、鍋下火麻油200克燒至五成熱,加入冰糖1500克、蔥薑片200克、八角30克,待冰糖燒化後烹入土醬油1250克熬開,倒入湯桶內,放鮮山楂1000克、袋裝話梅325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燒90分鐘,至湯剩一半、肉塊軟糯時停火,打出山楂、話梅等料渣,然後每350克肉塊加適量原湯分裝入小碗保存。
走菜流程:取一份五花肉蒸透,連同原汁倒入鍋中,加入罐頭山楂12粒以及少許罐頭原汁,中火加熱1分鐘,盛入熱砂鍋即可走菜。
辣椒仔煎烹蝦作者:宋金寶
粵菜常用調料「辣椒仔」辣度高、色紅亮、清爽不膩,用來代替北方的普通辣椒醬和明蝦搭配,採用「炸烹」的手法,成菜色澤紅亮、香酥甜辣。
材料:原料:
去頭明蝦200克,洋蔥100克,青、紅椒條各50克。
調料:
美國辣椒仔12克,鹽2克,白醋30克,白糖20克,紅油10克。
製作流程:1、洋蔥切絲。去頭明蝦開背去掉沙線,加適量鹽、味精、雞精、料酒醃入味,拍生粉,入六成熱油中炸至外皮酥脆,撈出控油。
2、鍋留底油燒熱,下入白醋、白糖、辣椒仔、鹽炒勻,加20克清湯稀釋熬濃,下入洋蔥絲、青紅椒條、明蝦快速翻勻,淋紅油後出鍋裝入鐵板即可上桌。
美國辣椒仔真身
製作關鍵:
明蝦拍粉不要太厚,否則口感不夠酥脆;要用清油炸蝦,否則色澤不夠清爽。
來源:大廚微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