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與河北石家莊的河北倫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倫奇」)籤訂協議,負責銀川區域的舊衣物回收業務。去年年底,劉先生在走訪銀川各小區的過程中,在興慶區康馨園的舊衣物回收箱上看到一個聯繫電話,便與對方取得了聯繫,併到對方位於塔橋村的倉庫去看貨,準備收購一批舊衣物。
「不同成色的衣服價格不一樣,八九成新的衣服1公斤2元,半新的1公斤1元左右,差一點的1公斤0.6元。」劉先生與對方口頭達成協議,以1.7萬元收購7.5噸品質較好的舊衣物。
拉貨當天劉先生付了1萬元首付款,剩下7000元給對方打了欠條。隨後,劉先生將這7.5噸舊衣物和之前在其他地方收購的1.5噸舊衣物,一起運回了石家莊。沒想到的是,河北倫奇在分揀這批舊衣物的過程中發現僅有1噸屬於合格品。
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入行不久,前期在考察市場價格得知,品質較好的舊衣物收購價是平均1公斤2元,而河北倫奇的回收價是平均1公斤6元,「本想著1公斤舊衣物能掙4元左右的差價,但現在僅有1噸屬於合格品,最終我只拿到了3000多元。」劉先生說。
當記者詢問收購的舊衣物賣到石家莊去做什麼,劉先生告訴記者,一部分好的衣物拿出來捐贈,品質不好的衣物則廢物利用做材料。
劉先生介紹,交易過程中沒有任何文字協議。事情發生後,他又到銀川多個小區了解舊衣物收購情況,發現舊衣物回收箱有藍色和綠色2種。「我跟藍色箱子上的電話聯繫過,對方說是政府投放回收的,不賣給我,綠色箱子是個人投放的,把居民不要的衣物收集起來再去賣錢。」劉先生說。
記者採訪發現,大多數居民都不知道投放在舊衣物回收箱的舊衣物最後是如何處理的,少部分居民認為這些舊衣物可能是捐給貧困山區需要衣物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