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人員流動頻繁,又值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浙江省衛健委專家提醒,學會戴口罩和洗手,不把疾病帶回家!廣大人民群眾要正確認識呼吸道傳染疾病,切實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注意保持室內環境衛生和空氣流通,儘量減少到空氣不流通或人流密集的公眾場合活動,如有發熱、呼吸道感染症狀,請及時到當地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首席記者俞茜茜記者金晶陳彥汝通訊員陳曉華童言
純乾貨!
什麼時候應該戴口罩?口罩怎麼戴?
戴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傳播的有效手段,選擇醫用外科口罩,能夠很好地預防呼吸道疾病。
浙江省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穆德廣介紹,在醫院裡,醫護人員佩戴口罩主要起到自我防護、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佩戴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最為常見。普通棉紗口罩是很多年前的產物,原先的棉紗口罩很厚重,材料不夠緻密,防護作用不太好,隨著時代發展,如今在醫院裡已經基本看不到棉紗口罩了。
流感高發季節
市民應該選擇哪種口罩?
市面上有一類海綿口罩,近年來頗受年輕人的喜愛。
穆德廣主任說,這類口罩的防護性其實和普通的棉紗口罩類似,由於緻密性不夠好,防塵保暖是可以的,但要預防呼吸道感染比較困難。如果要預防呼吸道感染,建議還是選擇醫用口罩。
日常防護有必要佩戴N95口罩嗎?
穆德廣主任說,如果是去一般的露天公共場所、不與呼吸道病人近距離接觸,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就夠了,沒有必要佩戴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不必過度防護。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會接觸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或是接觸肺結核等呼吸道傳播疾病的病人,還是需要佩戴防生物的N95口罩,才能起到有效的防護。
什麼時候應該戴口罩?
去醫院看病、探望病人時,尤其是去醫院的發熱門診或呼吸科就診時,應該戴上口罩;
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去超市、商場、影院等人員密集的場所建議戴口罩;
為防止將疾病傳染給他人,有發熱、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疾病症狀時應及時戴口罩;
霧霾天氣在室外活動時,建議戴口罩。
口罩的正確佩戴方法
使用一次性醫用口罩佩戴時,要將折面完全展開,將嘴、鼻、下頜完全包住,然後壓緊鼻夾,使口罩與面部完全貼合。
戴口罩前應洗手,或者在戴口罩過程中,避免手接觸到口罩內側面,減少口罩被汙染的可能。
分清楚口罩的內外、上下,淺色面為內,應該貼著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屬條(鼻夾)一端是口罩的上方,不可戴反,更不能兩面輪流戴。
摘下口罩要注意什麼?
穆德廣主任說,口罩相當於過濾網的作用,將外界的細菌病毒附著在口罩外側面,如果用手去觸摸,這些細菌病毒就會附著在手上,容易造成二次汙染。因此,取下口罩時,要用手捏住系帶取下來,注意不要用手觸摸口罩外側面。
此外,要定期更換口罩,一般建議2—3小時更換一次。
戴口罩的4個注意事項
1.注意醫用口罩的有效期
一般醫用外科口罩的生產有效期是3年,醫用防護口罩的生產有效期是5年,一旦超過口罩有效期,其過濾材料的過濾效率及防護性能會降低,使用過期的醫用口罩無法有效阻隔病毒病菌的感染。使用醫用口罩前,一定要確認生產日期和有效期。
2.佩戴醫用口罩前後一定要洗手
3.口罩不宜長期佩戴
在人口密度不高較通風的場所可以不用佩戴口罩。
4.醫用口罩不用時折好放在自封袋保存
不建議口罩摘下來直接塞口袋裡或包裡,這樣容易造成醫用口罩二次汙染,一定要疊好放入清潔的自封袋中,並且將接觸口鼻的一面朝裡折好。
戴眼鏡的朋友戴口罩如何不起霧?
戴著口罩戴眼鏡,一呼氣,眼鏡就起霧了,有網友感慨:「每天出門都在調整眼鏡的位置,要是騎車就更危險了。」
那戴眼鏡的人怎麼戴口罩?記者也諮詢了幾個醫生,醫生們都說:「這個問題很難解決。」
浙江醫院急診科孫醫生說,雖然在外科口罩上有固定鼻梁的塑形鐵絲,可以儘量貼緊鼻子,但事實上,若處在一個相對密封的空間,或走進一個較熱的環境,戴著口罩時,眼鏡還是容易起霧。目前來看,並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起霧了就拿紙巾擦一擦。
有網友推薦一款「防起霧的眼鏡布」,說擦一下一天都不會起霧。記者在某購物平臺查詢「防霧眼鏡布」,看到不少買家都評價「好用」「效果顯著」「對於冬天戴口罩、吃火鍋簡直是福音」,但也有買家評價說:「每天必須擦一次,不然第二天還會起霧」「時間久了效果就會減弱」。加上由於這類眼鏡布不允許洗滌,有網友說,一塊眼鏡布用不了1個月就得換。
記者有位在北京的朋友也買了這款「防霧眼鏡布」,她是在配眼鏡時經商家介紹購買的,每天她就當常規眼鏡布定期擦拭眼鏡。「效果還是不錯的,擦一擦,從外面走進來就不會起霧了。」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