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味中藥——半夏

2021-02-12 錦坤藥業

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乾燥塊莖。

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半下、和姑、地文、守田、水玉、仙半夏、主田、地雷公。

主產於四川、湖北、河南、江蘇、貴州等省。

夏、秋二季採挖,洗淨,除去外皮和鬚根,曬乾。

本品呈類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徑1~1.5cm„表面白色或淺黃色,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周圍密布麻點狀根痕;下面鈍圓,較光滑。質堅實,斷面潔白,富粉性。氣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清半夏

呈橢圓形、類圓形或不規則片。切面談灰色至灰白色,可見灰白色點狀或短線狀維管束跡,有的殘留外皮處下方顯淡紫紅色斑紋。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呈角質樣。氣微,味微澀、微有麻舌感。

姜半夏

呈片狀、不規則顆粒狀或類球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質硬脆,斷面淡黃棕色,常具角質光澤。氣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法半夏

呈類球形或破碎成不規則顆粒狀。表面淡黃白色、黃色或棕黃色。質較鬆脆或硬脆,斷面黃色或淡黃色,顆粒者質稍硬脆。氣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

本品辛散溫燥,有毒而力較強,入脾、胃、肺經,善祛脾胃溼痰。內服能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為治溼痰、寒痰、嘔吐之要藥。外用能消腫散結,可治癭瘤痰核及痛腫等。

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1)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

(2)胃氣上逆,噁心嘔吐。

(3)胸脘痞悶,梅核氣,癭瘤痰核,癰疽腫毒。

內服:煎湯,5~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以生品研末調敷。內服用制半夏,不同炮製品功效有別。法半夏長於燥溼,姜半夏長於降逆止嘔;清半夏長於化痰;竹瀝半夏長於清熱化痰。生半夏外用。

本品溫燥,故陰虛燥咳、出血證忌服,熱痰慎服。生品毒大,一般不作內服。反烏頭,不宜與附子、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同用。

本品有鎮咳、鎮吐、調節胃腸功能、利膽、抗癌、抗早孕等作用。

中藥半夏,在很久以前曾以「白霞」為名。這其中包含著一段動人的故事。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叫白霞的姑娘為了生活的需要,常在田野裡割草剜菜。有一次,她在田野裡挖了一種植物的地下塊莖,就試著在嘴裡咀嚼,想拿它充飢。誰知吃下後吐了起來,她趕快嚼塊生薑止嘔,嘔吐止住了,就連久治不愈的咳嗽也好了。

於是,白霞就用這種藥和生薑一塊煮湯給鄉親們治咳嗽病,竟然屢治屢效。但這種植物塊莖含漿液豐富,要清洗好多次才能使用。一天,白霞又在河邊清洗這種藥,不慎滑入河中喪命。當地人民為了紀念她,就把這種藥命名為「白霞」。後來,人們又發現白霞在夏秋季節採收,加上時間的推移,就逐漸把「白霞」寫成「半夏」了。

在我國宋朝,有位判官楊立之回到楚州時得了喉癰,白天吃不下飯,晚上痛得睡不著覺,異常痛苦,請了許多醫生,吃了許多中藥都沒有效。

恰好這時名滿朝野的太醫楊吉老來楚州辦事,楊立之的兩個兒子聽說後,趕快把他請了過來。楊吉老仔細診察了楊立之很久後才對他的兒子說道:「你父親的病非常蹊蹺,必須先吃一斤生薑片,才可以用藥,否則便無法可治!」說罷就去辦自己的事了。

楊立之的兩個兒子聽後,感到很為難,說:「喉嚨已經潰爛、疼痛不止,怎麼能吃生薑呢?」但也沒有別的方法了,只好試一試。結果楊立之吃了生薑後並沒有什麼異樣,也沒感到什麼辣味兒。在他吃夠半斤生薑的時候,疼痛、腫脹就有所減輕,等到吃夠一斤生薑的時候,膿血就完全消失了。這時他覺得生薑也有辣味兒了,吃飯、喝湯已經無礙,喉癰已經好了。

第二天,判官親自去拜謝楊吉老,感謝他的救命之恩,並奇怪他是如何將自己的病治好的。楊吉老說:「你在南方做官,很愛吃鷓鴣,鷓鴣愛吃生半夏,而生半夏有較小的毒性,你吃鷓鴣吃得多了、久了就容易引起生半夏中毒。生薑能解生半夏的毒性,所以僅用生薑就把你的病根兒除了,也不用再服其他的中藥了。」

相關焦點

  • 每天學一味中藥,半夏!
    炮製品有: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類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徑0.8~1.5釐米。表面白色或淺黃色,頂端中心有凹陷的莖痕,周圍密布棕色凹點狀的根痕;下端鈍圓,較光滑。質堅實,斷面白色,富粉性。氣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性溫,味辛,有毒。歸脾經、胃經、肺經。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燥溼藥。
  • 每天學一味中藥,海藻!
    (《外臺》崔氏海藻散)2、治肉癭、石癭:海藻、貝母、陳皮、昆布、青皮、川芎、當歸、半夏、連翹、獨活、甘草各3克,海帶1.5克。水煎服。(《外科正宗》海藻玉壺湯)3、治肝經癭瘤:海藻、昆布各60克,小麥120克(醋煮炒幹),龍膽草60克。上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臨臥白湯送下,並噙化咽之。
  • 每天學一味中藥——燕窩
    ❶ 每天學一味中藥——柴胡❷ 每天學一味中藥——川芎❸ 每天學一味中藥——蟬花❹ 每天學一味中藥——絲瓜絡❺ 每天學一味中藥——麝香❻ 每天學一味中藥——神曲❼ 每天學一味中藥——鵝不食草❽ 每天學一味中藥——蛇蛻❾ 每天學一味中藥——紅芪
  • 每天學一味中藥——白首烏
    ❶ 每天學一味中藥——蓮子心❷ 每天學一味中藥——川芎❸ 每天學一味中藥——蟬花❹ 每天學一味中藥——絲瓜絡❺ 每天學一味中藥——麝香❻ 每天學一味中藥——神曲❼ 每天學一味中藥——鵝不食草❽ 每天學一味中藥——蛇蛻❾ 每天學一味中藥——紅芪
  • 【中藥小知識】學一味中藥——半夏!
    曬乾,為生半夏;一般用薑汁、明礬制過入煎劑。炮製方法    1.生半夏:揀去雜質,篩去灰屑。    2.法半夏:取淨半夏,用涼水浸漂,避免日曬,根據其產地質量及其顆粒大小,斟酌調整浸泡日數。泡至10日後,如起白沫時,每半夏100斤加白礬2斤,泡1日後再進行換水,至口嘗稍有麻辣感為度,取出略晾。
  • 每天學一味中藥——杜仲
    ❶ ❹ 每天學一味中藥——絲瓜絡❺ 每天學一味中藥——降香❻ 每天學一味中藥——神曲❼ 每天學一味中藥——鵝不食草❽ 每天學一味中藥——蛇蛻❾ 每天學一味中藥——紅芪黃皮棉紙雷火灸 | 三年陳艾 手工卷制
  • 每天學一味中藥——安息香
    ❶ 每天學一味中藥——熟地黃❷ 每天學一味中藥——地黃❸ 每天學一味中藥——蟬花❹ 每天學一味中藥——絲瓜絡❺ 每天學一味中藥——降香❻ 每天學一味中藥——神曲❼ 每天學一味中藥——鵝不食草❽ 每天學一味中藥——蛇蛻❾ 每天學一味中藥——杜仲
  • 每天學一味中藥——天冬
    ❶ 每天學一味中藥——佩蘭❷ 每天學一味中藥——桑白皮❸ 每天學一味中藥——爐甘石❹ 每天學一味中藥——絲瓜絡❺ 每天學一味中藥——五加皮❻ 每天學一味中藥——神曲❼ 高手在民間——特效方【一】❽ 高手在民間——特效方【二】❾ 高手在民間——特效方【三】
  • 每天學一味中藥——鹿茸
    ❶ 每天學一味中藥——僵蠶❷ 每天學一味中藥——桑白皮❸ 每天學一味中藥——青皮❹ 每天學一味中藥——絲瓜絡❺ 每天學一味中藥——降香❻ 每天學一味中藥——神曲❼ 高手在民間——特效方【一】❽ 高手在民間——特效方【二】❾ 高手在民間——特效方【三】
  • 【中藥學堂】:半夏
    相關名: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半下、和姑、地文、守田、水玉、仙半夏、主田、地雷公。飲片清半夏呈橢圓形、類圓形或不規則片。切面談灰色至灰白色,可見灰白色點狀或短線狀維管束跡,有的殘留外皮處下方顯淡紫紅色斑紋。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呈角質樣。氣微,味微澀、微有麻舌感。姜半夏呈片狀、不規則顆粒狀或類球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質硬脆,斷面淡黃棕色,常具角質光澤。
  • 每天學一味中藥,山楂!
    (《簡便單方》)③治痰積:山楂90克,石鹼9克,半夏(皂角水浸透,曬乾)30克。上為末,粥糊丸,服三十丸,白湯下。(《丹溪心法》小阿魏丸)④治痢疾初得:山楂30克,紅白蔗糖各15克,好毛尖茶葉4.5克。將山楂煎湯,衝糖與茶葉在蓋碗中,浸片時,飲之。
  • 每天學一味中藥,槐花!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❹每天學一味中藥,荷葉!❺學會這招,通經絡,暖全身,這個冬天難感冒!❻手心的溫度,竟能治好多病!❼每天學一味中藥,番瀉葉!❽恢復免疫力的方法:補氣!❾每天學一味中藥,銀杏葉!
  • 每天學一味中藥,銀耳!
    ❼每天學一味中藥,半夏!❽除溼千萬別吃薏米了!它是真正的"祛溼黃金",標本兼治,根除頑固溼邪!❾春節期間,五個養生常識要記牢,幫你健康過大年!
  • 每天學一味中藥,秦皮!
    (《河北中藥手冊》)3、治急性肝炎:秦皮9克,茵陳、蒲公英各30克,黃柏9克,大黃9克。水煎服。(《山西中草藥》)4、治麥粒腫,大便乾燥:秦皮9克,大黃6克。水煎服。孕婦忌服。(《河北中藥手冊》)❺每天學一味中藥,乳香!❻養肝就是養命!萬萬不可錯過的養肝秘籍!❼「夜班族」,身體狀況與中藥調理!❽每天學一味中藥,樟腦!❾不是反對你吃水果,而是阻止你毀掉身體!
  • 每天學一味中藥,番瀉葉!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部分圖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❺每天學一味中藥,地骨皮!❻不論脾有病,胃有病,一味特效中藥,讓你從此不再有脾胃病!❼手腳冰冷是一種病,比起一般的頭疼腦熱更具威脅!❽每天學一味中藥,牡丹皮!❾男人的龍脈,女人的鳳骨!脊柱不好,性命難保!
  • 每天學一味中藥——蘇木!
    全家男耕女織,生活美滿,不幸於天癸年半夏時節,叔娘患五穀病早歿,葬在懷山下一塊生地旁,兩邊各種墓頭回一棵。時過二冬,叔父攜孩兒苦丁,九月經淡婆婆為媒,另娶榧子之妹紅娘子為妾。時年三七,戴銀花,吊白礬,身穿鳳凰衣,胸前戴紅花,足穿銅綠鞋,腰上葦根桑蛸,手握金泊,做著紫河車,車前吹著彩雲曲,駕臨蘇家。豈知,人知隔肚皮,虎骨隔毛衣。
  • 每天學一味中藥,乳香!
    ❸每天學一味中藥,蘆薈!❹什麼才叫養生?這是一篇驚醒無數人的文章,值得一讀再讀!❺神情恍惚食慾不佳,吃點百合湯!❻每天學一味中藥,瓦楞子!❼每天一把補藥,反而讓腎越來越虛!竟然是這點沒做到!❽打通大腸經方法全解,太實用了!❾每天學一味中藥,五靈脂!
  • 每天學一味中藥,安息香!
    ❼每天學一味中藥,半夏!❽除溼千萬別吃薏米了!它是真正的"祛溼黃金",標本兼治,根除頑固溼邪!❾春節期間,五個養生常識要記牢,幫你健康過大年!
  • 每天學一味中藥,荷葉!
    (《綱目》)4、治吐血、咯血:荷葉不拘多少,上一味,焙乾,搗羅為散,米飲調下6克。(《聖濟總錄》青金散)5、治陽乘於陰,以致吐血、衄血:生荷葉、生艾葉、生柏葉、生地黃各等分。上研,雞丸子大。每服一丸,水煎服。(《婦人良方》四生丸)6、治產後崩中不止:荷葉30克(七月七日者),鹿角膠60克,搗碎炒令黃燥。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6克。
  • 每天學一味中藥,地膚子!
    (《中藥臨床應用》除溼消疹湯)②治陰囊溼癢:地膚子、蛇床子、苦參、花椒各等量。煎水外洗。(《湖北中草藥志》)③治腎炎水腫:地膚子10克,浮萍8克,木賊草5克,桑白皮10克。水煎去滓,每日3次分服。(《現代實用中藥》)④治丹毒:地膚子、金銀花、菊花各30克,荊芥、防風各15克。水煎服。(《陝甘寧青中草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