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鎮館之寶都來了!快到金沙遺址看大足石刻

2020-12-21 瀟湘晨報

2020年8月16日,是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飾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十五周年紀念日。由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主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昨日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幕,使這個紀念日更具經典傳承的特別意義。此次展覽通過90餘件(套)展品,集中呈現了大足石刻獨特的美學內涵、精湛的雕刻工藝以及先進的文保成果。與大足石刻以往的外展相比,本次特展不僅是文物展品數量最多的一次,更是大足石刻博物館的三大鎮館之寶--釋迦牟尼佛像、觀音像和香爐,首次在成都的集體亮相,從更加豐富全面的角度,向觀眾展示大足石刻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的風採。

據悉,「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和兩地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背景下,誕生的首個展覽成果。據記者從金沙遺址博物館處了解到,本次展覽將持續展出至2021年1月3日。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胡敏娟

【來源: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大足石刻鎮館之寶來成都了,千佛壁首次揭開神秘面紗
    巴蜀文化,從岷山深處走來穿越成都平原,跨過巴山疊嶂匯入中華文明的浩瀚汪洋川渝自古便是一家「我的金沙遺址你的大足石刻」構成底蘊豐富的巴蜀文化走廊今年6月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三大鎮館之寶」首來成都千佛壁首次露面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這次的特展「三大鎮館之寶」——釋迦牟尼佛像、觀音像、香爐首次在成都集體亮相!
  • 重慶大足石刻來成都「重磅」開展 最重展品:720公斤的釋伽牟尼佛像
    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的大足石刻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其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廣泛、保存完好,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nbsp&nbsp&nbsp&nbsp今日,「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將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展,展覽將持續到明年1月3日。
  • 三大鎮館之寶齊亮相 領略世界文化遺產風採
    原標題:一站領略世界文化遺產風採   本次特展,大足石刻博物館的三大鎮館之寶——釋迦牟尼佛像、觀音像和香爐,首次在成都集體亮相,從更加豐富全面的角度,向觀眾展示大足石刻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的風採。
  • 大足石刻精美絕倫石窟藝術獨樹一幟
    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的大足石刻,是唐、五代、宋時所鑿造,明、清兩代也有繼續開鑿。現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算得上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
  • 於會文調研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建設時強調 擦亮大足石刻品牌 以文化...
    12月15日,區委書記於會文調研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建設工作,並主持召開工作推進會。他強調,要有序化、清單化、漸進化推進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建設各項工作,擦亮大足石刻品牌,以文化激發城市活力。 當天,於會文實地察看了香國公園、「十裡荷棠·山灣時光」、大足石刻遊客中心、大足石刻學術報告廳等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情況,併到寶頂佛祖巖和北山多寶塔等地,了解文物保護工作情況。 於會文指出,文化遺產是城市的靈魂,保護好大足石刻這個世界文化遺產,是每一個大足人的歷史使命。
  • 巴蜀笑星李伯清推介大足石刻文化
    看大足石刻揭示重慶人和成都人的區別》為題,用其擅長的散打評書風趣地講述成都人和重慶人的細微區別,令人叫絕的是,李伯清不光觀察入微、表達幽默,而且使用大足石刻作為評書對應的配圖。文章開頭,李伯清就開門見山地拋出「成都人和重慶人的區別」這個話題,有令人信服的發言權,「早年間,我在成都和重慶都生活了多年,所以總有人問我,重慶人跟成都人有啥子區別?
  • 大足石刻小佛灣啟動本體修復
    新華社重慶5月13日電(記者周文衝)記者從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獲悉,大足石刻寶頂山小佛灣摩崖造像保護修繕工程日前正式啟動本體修復。小佛灣摩崖造像是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近千年自然營力和人為因素等影響下病害纏身。
  • 千年石刻亮相「紅牆影廊」 「中華之美·大足石刻」主題攝影展在...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7日19時訊(記者 劉岱松)今(7)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大足區獲悉,由大足區委宣傳部、大足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的「中華之美」首屆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主題攝影展已在北京北海公園「紅牆影廊」亮相, 為隆冬的北京增添了一抹靚麗風景。
  • 如數家珍,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都知道嗎~
    《國家寶藏》節目截圖 除了上面這三件國寶,陝歷博還有一些重量級的鎮館之寶 可想把所有文物都看遍,難度可能有點太大。
  • 天貓618來了!全球博物館獻出「鎮館之寶」
    疫情還沒結束,想看詩和遠方怎麼辦?可以在天貓逛世界博物館!數據顯示,過去3個月,有4410萬人在天貓逛博物館。按照北京一家博物館5月日均接待526人來推算,天貓上博物館的訪問人次,達到了線下接待人次的33倍。在天貓逛博物館是什麼體驗?
  • 大豐大足等你來
    第一道:景區主題活動「玩個夠」寶頂山、龍水湖、隆平五彩田園作為外地遊客來足體驗我區文化、自然、田園的「門面擔當」,這個假期,均推出了系列活動,目的就是讓遊客感受大足文化,欣賞大足美景,體驗大足鄉村。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寶頂山景區除了能觀賞到崖壁上精美的千年石刻造像,還能10月1日—8日的上午10時30分、下午的14時30分兩個時段欣賞重慶市歌舞團帶來的《為美好發聲》公益演出,共16場。
  • 大足石刻讓年輕設計師們「腦洞大開」,服飾創意大賽好精彩
    《石刻》《CHIC DAZU》《輪迴》《破界》《石窟之美》……24日上午舉行的「2019大足石刻服飾設計創意效果圖大賽」頒獎禮上,一件件奇思妙想的獲獎作品讓人眼前一亮。重慶市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梁明玉教授對此也讚不絕口,「年輕設計師們基於大足石刻進行的思考和創造讓我們看到古今藝術的對話交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裡,重慶大足石刻享有盛譽。
  • 「中華之美」首屆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主題攝影展覽在京舉辦
    12月25日,「中華之美」首屆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主題攝影展在北京北海公園「紅牆影廊」精彩亮相,為隆冬的北京增添了一抹靚麗的風景。本次展覽由中共重慶市大足區委宣傳部、重慶市大足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五洲傳播出版社文化交流中心指導,重慶市大足區美術館(非遺中心)、文化館、圖書館、攝影家協會、北京國藝光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市北海公園管理處聯合承辦。
  • 重慶大足石刻,是重慶唯一世界文化遺產,擁有國寶級雕像千手觀音
    不過重慶有個5A級景區,能讓人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陶冶情操,那就是位於大足區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唐宋時期遺留下來的石窟藝術產品,與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同名,屬世界八大石窟,也是重慶唯一擁有的世界文化遺產,但相對於其他同級別的5A景區,這個歷史遺留下來的藝術瑰寶顯得格外低調,無爭議,繁華,獨隱綠水青山。
  • 在快手「雲遊」大足石刻 「千手觀音」魔錶用技術實力助推文化傳承
    來源:金融界網站「託著這千斤重的石塔,竟一個粉絲都沒有,我太難了」,「本尊在寶頂山修行已 841 年,手的數量已為世界之最,我若不紅,佛祖難容」,文殊菩薩在線求粉,千手觀音爭當首席網紅。這是「重慶大足石刻景區」在快手官方號發布的一支「眾神」出演短視頻,號召用戶在快手「雲遊」大足石刻,近 500 件珍貴石刻文物將躍然「小屏」之上。受疫情影響,延續了 840 年的「寶頂香會」暫停舉辦,重慶市民這次借快手直播重回每年都要去拜一拜的石窟、寺廟,也讓全國各地的網友借直播瞻仰大足石刻這座聞名世界的歷史遺蹟。
  • 成都西門的神秘遺址,曾發現眾多頂級國寶,門票70元也是人氣不減
    跟著歷史去旅行 第197站:四川·成都 金沙遺址博物館(西周)!眾所周知,成都和四川地區是古蜀文明的發祥地,不過蜀文化一直撲朔迷離,直到三星堆和金沙遺址的發現,才讓真實的古蜀文明重見天日,尤其是這處金沙遺址,更是將成都的建城史推進到了3000多年前。
  • 四川大竹和重慶大足,哪個要厲害些?
    那麼,四川大竹和重慶大足,它們怎麼區別呢?兩者誰又厲害一些?說實話,剛到四川和重慶,確實分不清楚大竹和大足這兩個地方來著。後來有位朋友教了一下,說只要記住了一個地方,大足石刻,這個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地,就知道大足和大竹的分別了。
  • 世界5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頻繁出現在教科書上,中國的是這件!
    世界5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頻繁出現在教科書上,中國的是這件! 1.大英博物館——羅塞塔石碑:羅塞塔石碑高1.14米,寬0.73米,製作於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國王託勒密五世登基的詔書。這快石碑解讀出已經失傳千餘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義與結構,而成為今日研究古埃及歷史的重要裡程碑。
  • 重慶大足石刻:持色千年的礦物顏料,為何會輸給劇毒合成顏料
    「大家現在所看見的這幅『柳本尊行化圖』,上面的顏色,上千年來,依舊沒有褪盡……」重慶,大足縣,寶頂山石刻。關於大足石刻的故事,在導遊的講述中,仿佛一副畫卷徐徐展開。而當我第一眼看見那一整面刻滿了佛教雕像的石壁時,當時我的心裡,只來得及發出一聲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