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會文調研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建設時強調 擦亮大足石刻品牌 以文化...

2020-12-21 瀟湘晨報

12月15日,區委書記於會文調研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建設工作,並主持召開工作推進會。他強調,要有序化、清單化、漸進化推進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建設各項工作,擦亮大足石刻品牌,以文化激發城市活力。區長李步彬,區委副書記羅曉春,區領導蔣朝彬、廖文麗、王志、張明、錢虎、雷科陪同。 當天,於會文實地察看了香國公園、「十裡荷棠·山灣時光」、大足石刻遊客中心、大足石刻學術報告廳等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情況,併到寶頂佛祖巖和北山多寶塔等地,了解文物保護工作情況。 於會文指出,文化遺產是城市的靈魂,保護好大足石刻這個世界文化遺產,是每一個大足人的歷史使命。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今後大足石刻保護與利用的工作目標。要進一步提高對建設大足石刻文化公園重大意義的認識,圍繞擦亮大足石刻品牌這一中心,利用大足豐富的文化和自然資源打造全域的公園城區。 於會文強調,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建設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也是一項民生工程,全區上下不能有絲毫懈怠,各部門、各鎮街要共同努力,各平臺公司要一起給力,有序化、清單化、漸進化推進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建設各項工作。要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制定《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明確路線圖、時間表、秩序冊,打造「吃住行、遊購娛、農商旅、產學研」有機融合的區域文化旅遊休閒中心。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主體責任,以新思維、新理念等改革創新的方式謀劃項目,並從政策、資金、人員等方面提供堅實保障,在大足走向新發展道路這一壯美畫卷上繪出新的篇章。 李步彬還就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重點項目推進、巴蜀旅遊文化走廊建設提出具體要求。

【來源: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千年石刻亮相「紅牆影廊」 「中華之美·大足石刻」主題攝影展在...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7日19時訊(記者 劉岱松)今(7)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大足區獲悉,由大足區委宣傳部、大足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的「中華之美」首屆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主題攝影展已在北京北海公園「紅牆影廊」亮相, 為隆冬的北京增添了一抹靚麗風景。
  • 「中華之美」首屆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主題攝影展覽在京舉辦
    12月25日,「中華之美」首屆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主題攝影展在北京北海公園「紅牆影廊」精彩亮相,為隆冬的北京增添了一抹靚麗的風景。本次展覽由中共重慶市大足區委宣傳部、重慶市大足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五洲傳播出版社文化交流中心指導,重慶市大足區美術館(非遺中心)、文化館、圖書館、攝影家協會、北京國藝光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市北海公園管理處聯合承辦。
  • 巴蜀笑星李伯清推介大足石刻文化
    看大足石刻揭示重慶人和成都人的區別》為題,用其擅長的散打評書風趣地講述成都人和重慶人的細微區別,令人叫絕的是,李伯清不光觀察入微、表達幽默,而且使用大足石刻作為評書對應的配圖。文章開頭,李伯清就開門見山地拋出「成都人和重慶人的區別」這個話題,有令人信服的發言權,「早年間,我在成都和重慶都生活了多年,所以總有人問我,重慶人跟成都人有啥子區別?
  • 大足石刻精美絕倫石窟藝術獨樹一幟
    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的大足石刻,是唐、五代、宋時所鑿造,明、清兩代也有繼續開鑿。現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算得上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
  • 大足石刻小佛灣啟動本體修復
    新華社重慶5月13日電(記者周文衝)記者從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獲悉,大足石刻寶頂山小佛灣摩崖造像保護修繕工程日前正式啟動本體修復。小佛灣摩崖造像是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近千年自然營力和人為因素等影響下病害纏身。
  • 快到金沙遺址看大足石刻
    2020年8月16日,是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飾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十五周年紀念日。由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主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昨日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幕,使這個紀念日更具經典傳承的特別意義。
  • 在快手「雲遊」大足石刻 「千手觀音」魔錶用技術實力助推文化傳承
    這是「重慶大足石刻景區」在快手官方號發布的一支「眾神」出演短視頻,號召用戶在快手「雲遊」大足石刻,近 500 件珍貴石刻文物將躍然「小屏」之上。受疫情影響,延續了 840 年的「寶頂香會」暫停舉辦,重慶市民這次借快手直播重回每年都要去拜一拜的石窟、寺廟,也讓全國各地的網友借直播瞻仰大足石刻這座聞名世界的歷史遺蹟。
  • 重慶大足石刻,是重慶唯一世界文化遺產,擁有國寶級雕像千手觀音
    有時候,在喧囂的城市生活久了,積累的壓力往往會讓我們疲憊不堪,因此,出去旅遊已經成為人們最喜歡的減壓方式,但是現在遊客越來越多,各大景點往往人滿為患,非但沒有緩解壓力,反而更加疲憊。不過重慶有個5A級景區,能讓人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陶冶情操,那就是位於大足區的大足石刻。
  • 大足石刻鎮館之寶來成都了,千佛壁首次揭開神秘面紗
    巴蜀文化,從岷山深處走來穿越成都平原,跨過巴山疊嶂匯入中華文明的浩瀚汪洋川渝自古便是一家「我的金沙遺址你的大足石刻」構成底蘊豐富的巴蜀文化走廊今年6月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攜帶著獨特的巴蜀文化基因給遊客帶來「點石成金」的文旅體驗金沙遺址 石虎金沙遺址與大足石刻這對「點石成金」組合併不是初次見面在千年前它們早已有過合作三千多年前,生於斯長於斯的古蜀金沙人披沙揀金,鑄造太陽神鳥金飾
  • 大足石刻讓年輕設計師們「腦洞大開」,服飾創意大賽好精彩
    《石刻》《CHIC DAZU》《輪迴》《破界》《石窟之美》……24日上午舉行的「2019大足石刻服飾設計創意效果圖大賽」頒獎禮上,一件件奇思妙想的獲獎作品讓人眼前一亮。重慶市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梁明玉教授對此也讚不絕口,「年輕設計師們基於大足石刻進行的思考和創造讓我們看到古今藝術的對話交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裡,重慶大足石刻享有盛譽。
  • 重慶大足石刻來成都「重磅」開展 最重展品:720公斤的釋伽牟尼佛像
    一座美神薈萃的石雕畫廊、人間情趣的藝術殿堂、三教融合的石窟典範——重慶大足石刻將向成都市民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長劉賢高介紹,此次金沙與大足牽手,正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合作背景下結出的碩果之一。今年6月,金沙遺址博物館與大足石刻研究院籤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兩地文化遺產保護進程。
  • 大豐大足等你來
    第一道:景區主題活動「玩個夠」寶頂山、龍水湖、隆平五彩田園作為外地遊客來足體驗我區文化、自然、田園的「門面擔當」,這個假期,均推出了系列活動,目的就是讓遊客感受大足文化,欣賞大足美景,體驗大足鄉村。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寶頂山景區除了能觀賞到崖壁上精美的千年石刻造像,還能10月1日—8日的上午10時30分、下午的14時30分兩個時段欣賞重慶市歌舞團帶來的《為美好發聲》公益演出,共16場。
  • 佛緣橋:大足石刻1000個神佛傳說裡唯一愛情故事,塵緣原是佛安排
    01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景區日前恢復開放,迎來了「疫」後的第一批遊客。徜徉在景區,人們無不感嘆大足石刻群規模之宏大、雕刻之精美、內涵之豐富。仰望崖上神龕,一尊尊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雕像,用儒、釋、道三教數千年以來的經典傳說故事,講述著行善、修身、孝老、因果等主題,讓人們在遊覽中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禮。有人統計,大足石刻演繹的神佛故事,有上千個之多。
  • 重慶市大足區政協專題視察文化設備設施生產小記
    9月24日,重慶市大足區政府副區長錢虎,在區政協組織的市區政協委員專題視察該區文化設備設施生產情況座談會上表示。大足是石刻之鄉,也是石雕之鄉,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石刻傳統文化,如何將其做大做強?大足區政協決定傾力助推。當天委員們先後視察了生產音響設備的大足鼎豐機械有限公司和以石雕、木雕、玉雕等為主的大足石刻文創園。
  • 重慶大足石刻:持色千年的礦物顏料,為何會輸給劇毒合成顏料
    「大家現在所看見的這幅『柳本尊行化圖』,上面的顏色,上千年來,依舊沒有褪盡……」重慶,大足縣,寶頂山石刻。關於大足石刻的故事,在導遊的講述中,仿佛一副畫卷徐徐展開。而當我第一眼看見那一整面刻滿了佛教雕像的石壁時,當時我的心裡,只來得及發出一聲驚嘆。
  • 四川大竹和重慶大足,哪個要厲害些?
    這導致很多人初聞名字的時候,實在是分不清楚所說的究竟是大竹還是大足,都會問上一遍,確保對方說的是四川的大竹還是重慶的大足。重慶大足地理圖其實這還好,如果換在重慶還沒變成直轄市之前,大竹和大足都是四川的,更不好區分了。
  • 植入海棠文化元素 提升大足旅遊形象
    掌上大足訊(記者 毛雙)5月29日,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廖文麗以「海棠飄香」為題進行講座,探討了大足海棠文化的歷史淵源,提出將海棠文化植入大足旅遊文化中,從海棠的觀賞、食用價值等入手,積極開發相關產品,推動我區旅遊業的發展。
  • 建設扶貧車間 開展技能培訓 社保扶貧兜底 大足 人社扶貧捂熱民生...
    旺季時,夫妻倆一個月能掙到3000多元,大大改善了家庭生活。據介紹,梯子村就業扶貧示範車間採取「花椒規模種植+花椒定點加工」的運營模式,把就業扶貧車間一些技術難度不高、簡單易學、易操作的花椒施肥、噴曬農藥、花椒除草等工作交給普通村民和貧困戶,讓他們就近就業。目前,該扶貧車間常年用工人數達20人左右,其中貧困戶固定用工10人,每人年均增收達2萬餘元。
  • ...新樂章——川渝八市區政協攜手助推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小記
    今年,圍繞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川渝兩地在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中頻頻開展互動交流和務實合作:巴蜀世界遺產聯盟、巴蜀石窟文化旅遊走廊聯盟雙雙成立,川渝各市區間不斷開通文化旅遊直通車、籤訂文旅發展合作協議……共同擦亮著巴蜀文化新名片。
  • 大足這個地方相傳建於1144年,不僅山高景美還有神奇傳說!
    據考證,這個「天元」並非古代帝王的年號,而是宋代的人們,把宋高宗即位後的第一個甲子年稱為「天元」,「是專門為頌揚宋高宗所為的」(陳明光《大足石刻「天元甲子」紀年考析》)。由此可知,這窟造像的時間是宋南渡後第一個甲子年,也即南宋高宗紹興十四年(11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