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小佛灣啟動本體修復

2020-12-14 中國日報網

新華社重慶5月13日電(記者周文衝)記者從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獲悉,大足石刻寶頂山小佛灣摩崖造像保護修繕工程日前正式啟動本體修復。

小佛灣摩崖造像是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近千年自然營力和人為因素等影響下病害纏身。去年6月,小佛灣摩崖造像保護修繕工程啟動。經過近一年的前期實驗,工程已進入本體修復階段。

小佛灣摩崖造像保護修繕工程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聯合實施。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研究員張可介紹,保護修繕工程將堅持現狀保護和最小幹預原則,預計2023年完工。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始建於初唐,至兩宋達到鼎盛。其5萬餘尊石窟造像代表了公元9世紀至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被譽為世界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1999年,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大足石刻鎮館之寶來成都了,千佛壁首次揭開神秘面紗
    巴蜀文化,從岷山深處走來穿越成都平原,跨過巴山疊嶂匯入中華文明的浩瀚汪洋川渝自古便是一家「我的金沙遺址你的大足石刻」構成底蘊豐富的巴蜀文化走廊今年6月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為巴蜀地區燦若星辰的石刻藝術奠定了基礎上周日,金沙和大足「點石成金」組合「出道首秀」《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特展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展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展90餘件展品盡顯精湛雕刻工藝
  • 探秘重慶文物修復那些事
    6月5日,大足石刻小佛灣千佛壁修復現場,工作人員正在用棉籤清理石質文物表面的積塵。六月二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工作人員正在修復書畫。5月13日,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工作人員正在修復一件青銅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大足石刻研究院、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這4家文博單位修復文物的類型,涵蓋了我市的館藏文物、革命文物、石窟寺造像、考古出土文物。將「文物醫生」修復的這些文物匯聚一堂,就是一場巴渝珍寶的盛宴。大足石刻,重慶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6月5日11時30分,小佛灣豔陽高照,氣溫接近30℃。
  • 於會文調研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建設時強調 擦亮大足石刻品牌 以文化...
    12月15日,區委書記於會文調研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建設工作,並主持召開工作推進會。他強調,要有序化、清單化、漸進化推進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建設各項工作,擦亮大足石刻品牌,以文化激發城市活力。 當天,於會文實地察看了香國公園、「十裡荷棠·山灣時光」、大足石刻遊客中心、大足石刻學術報告廳等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情況,併到寶頂佛祖巖和北山多寶塔等地,了解文物保護工作情況。 於會文指出,文化遺產是城市的靈魂,保護好大足石刻這個世界文化遺產,是每一個大足人的歷史使命。
  • 大足石刻精美絕倫石窟藝術獨樹一幟
    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的大足石刻,是唐、五代、宋時所鑿造,明、清兩代也有繼續開鑿。現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算得上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
  • 千年石刻亮相「紅牆影廊」 「中華之美·大足石刻」主題攝影展在...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7日19時訊(記者 劉岱松)今(7)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大足區獲悉,由大足區委宣傳部、大足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的「中華之美」首屆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主題攝影展已在北京北海公園「紅牆影廊」亮相, 為隆冬的北京增添了一抹靚麗風景。
  • 巴蜀笑星李伯清推介大足石刻文化
    看大足石刻揭示重慶人和成都人的區別》為題,用其擅長的散打評書風趣地講述成都人和重慶人的細微區別,令人叫絕的是,李伯清不光觀察入微、表達幽默,而且使用大足石刻作為評書對應的配圖。文章開頭,李伯清就開門見山地拋出「成都人和重慶人的區別」這個話題,有令人信服的發言權,「早年間,我在成都和重慶都生活了多年,所以總有人問我,重慶人跟成都人有啥子區別?
  • 重慶大足石刻來成都「重磅」開展 最重展品:720公斤的釋伽牟尼佛像
    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的大足石刻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其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廣泛、保存完好,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nbsp&nbsp&nbsp&nbsp今日,「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將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展,展覽將持續到明年1月3日。
  • 在快手「雲遊」大足石刻 「千手觀音」魔錶用技術實力助推文化傳承
    這是「重慶大足石刻景區」在快手官方號發布的一支「眾神」出演短視頻,號召用戶在快手「雲遊」大足石刻,近 500 件珍貴石刻文物將躍然「小屏」之上。受疫情影響,延續了 840 年的「寶頂香會」暫停舉辦,重慶市民這次借快手直播重回每年都要去拜一拜的石窟、寺廟,也讓全國各地的網友借直播瞻仰大足石刻這座聞名世界的歷史遺蹟。
  • 快到金沙遺址看大足石刻
    由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主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昨日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幕,使這個紀念日更具經典傳承的特別意義。此次展覽通過90餘件(套)展品,集中呈現了大足石刻獨特的美學內涵、精湛的雕刻工藝以及先進的文保成果。
  • 中國對這座千年石窟的修復,讓義大利文物保護專家點讚
    保護刻不容緩,國家文物局於2008年正式啟動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並將工程定為全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  到2014年底,工程已進入衝刺階段。石質修復組組長陳卉麗,卻被修復中的最後一隻手難住了。  這是主尊右邊前伸的主手,自腕部殘缺,現存手掌及掌中紅布帕為後人用水泥補塑,是一隻「假手」。
  • 大足石刻讓年輕設計師們「腦洞大開」,服飾創意大賽好精彩
    《石刻》《CHIC DAZU》《輪迴》《破界》《石窟之美》……24日上午舉行的「2019大足石刻服飾設計創意效果圖大賽」頒獎禮上,一件件奇思妙想的獲獎作品讓人眼前一亮。重慶市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梁明玉教授對此也讚不絕口,「年輕設計師們基於大足石刻進行的思考和創造讓我們看到古今藝術的對話交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裡,重慶大足石刻享有盛譽。
  • 「中華之美」首屆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主題攝影展覽在京舉辦
    12月25日,「中華之美」首屆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主題攝影展在北京北海公園「紅牆影廊」精彩亮相,為隆冬的北京增添了一抹靚麗的風景。本次展覽由中共重慶市大足區委宣傳部、重慶市大足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五洲傳播出版社文化交流中心指導,重慶市大足區美術館(非遺中心)、文化館、圖書館、攝影家協會、北京國藝光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市北海公園管理處聯合承辦。
  • 重慶大足石刻,是重慶唯一世界文化遺產,擁有國寶級雕像千手觀音
    不過重慶有個5A級景區,能讓人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陶冶情操,那就是位於大足區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唐宋時期遺留下來的石窟藝術產品,與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同名,屬世界八大石窟,也是重慶唯一擁有的世界文化遺產,但相對於其他同級別的5A景區,這個歷史遺留下來的藝術瑰寶顯得格外低調,無爭議,繁華,獨隱綠水青山。
  • 一位文物修復師與千手觀音的故事
    大足石刻研究院保護工程中心主任、研究館員陳卉麗就是這樣一個人。12月10日,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跟隨國家文物局組織的「文物保護看基層」(重慶)主題宣傳活動,在大足石刻見到了她。與記者想像的不一樣,陳卉麗個子不高,帶著眼鏡,說話非常有條理,一講起千手觀音,她就滔滔不絕,充滿激情。
  • 大豐大足等你來
    今年中秋國慶「雙節合一」,大足區誠意滿滿,端出三道「盛宴」,給你一場說走就走的「家國情懷 石刻綻放——國慶中秋大足之旅」。大足石刻寶頂景區華嚴三聖像主要有五大優惠:一是寶頂山景區實行川渝市民半價遊。從7月4日起至今年12月31日,四川、重慶籍居民購買大足石刻景區門票享受掛牌價5折優惠。從國慶節開始,大足石刻景區面向山東籍居民推出5000個免票預約名額及景區門票5折優惠活動,將持續至年底。
  • 佛緣橋:大足石刻1000個神佛傳說裡唯一愛情故事,塵緣原是佛安排
    01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景區日前恢復開放,迎來了「疫」後的第一批遊客。徜徉在景區,人們無不感嘆大足石刻群規模之宏大、雕刻之精美、內涵之豐富。仰望崖上神龕,一尊尊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雕像,用儒、釋、道三教數千年以來的經典傳說故事,講述著行善、修身、孝老、因果等主題,讓人們在遊覽中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禮。有人統計,大足石刻演繹的神佛故事,有上千個之多。
  • 成渝中線高鐵站臺規模正式確定,大足和銅梁都成為了大贏家
    而這其中,大足和銅梁站都出現在了名單當中。 資料顯示,大足石刻站站房面積為15000平方米,銅梁站站房面積為15000平方米,兩座城市的站臺規模相當,也是沿線城市中規模較大的兩個站點。
  • 重慶大足石刻:持色千年的礦物顏料,為何會輸給劇毒合成顏料
    「大家現在所看見的這幅『柳本尊行化圖』,上面的顏色,上千年來,依舊沒有褪盡……」重慶,大足縣,寶頂山石刻。關於大足石刻的故事,在導遊的講述中,仿佛一副畫卷徐徐展開。而當我第一眼看見那一整面刻滿了佛教雕像的石壁時,當時我的心裡,只來得及發出一聲驚嘆。
  • 四川大竹和重慶大足,哪個要厲害些?
    這導致很多人初聞名字的時候,實在是分不清楚所說的究竟是大竹還是大足,都會問上一遍,確保對方說的是四川的大竹還是重慶的大足。重慶大足地理圖其實這還好,如果換在重慶還沒變成直轄市之前,大竹和大足都是四川的,更不好區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