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兩國氣候變化專家的一封公開信

2020-12-17 中國報導

編者按

12月12日,2020氣候雄心峰會以視頻方式舉行。氣候雄心峰會由聯合國及有關國家倡議舉辦,旨在紀念《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進一步動員國際社會強化氣候行動,推進多邊進程。

以此次峰會為契機,中英兩國氣候變化專家——英國氣候變化委員會主席德本勳爵和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周大地教授聯名發表了公開信。信中指出,中英兩國均已制定雄心勃勃的碳排放目標,並存在很多共同之處。兩國可通過開展獨特的合作,引領全球抗擊氣候變化。

△ 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的重要講話,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

△ 12月12日,在英國倫敦,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講話。

作者簡介

德本勳爵 Lord Deben 英國氣候變化委員主席

周大地 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

回顧中英兩國這一年來各自在氣候領域取得的進展,有理由讓我們對於中英的氣候合作抱有信心。這一年裡,中英兩國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碳排放目標,在未來幾個月的重要氣候談判之前,我們相信中英可以在氣候領域開展獨特的合作。

2019年6月,英國成為首個以法律形式確定淨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作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將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但是近期目標也非常重要。若要實現《巴黎協定》規定的目標,就必須在2030年前提高溫室氣體減排速度。2030年目標非常清晰,向企業和投資者釋放了強有力的信號,並將促進低碳經濟發展。

作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的輪值主席國,英國宣布將加速推進脫碳時間表,並承諾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至少減排68%,成為氣候雄心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中國在12月12日的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了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的一系列新舉措: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我們必須為全球氣候進一步不可避免的變化做好準備。隨著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氣候風險也在不斷增加。過去十多年來,中英兩國的科學家和政策研究人員開展了密切而富有成果的合作,致力於加深國際、國家和地方層面對氣候風險的認識。如今,中英兩國繼續攜手合作,共同應對氣候風險,尋找氣候解決方案。我們通過開展研究,對氣候變化的必然後果未雨綢繆,並推動政府制定更具雄心的氣候減緩政策。未來,在所有排放情景下,直接風險和系統性風險將不斷上升,決策者應對此做好準備。

日益頻繁和嚴重的氣候影響對人類系統的穩定構成威脅。氣候風險是指氣候危害的嚴重性、人類對氣候危害的暴露度、脆弱性或韌性缺失之間的相互作用。正如新冠肺炎疫情所表現的那樣,氣候破壞可通過「風險級聯」中複雜的經濟社會系統進行傳播。這種情況難以預料,但會對人類造成嚴重後果。

當前全球能源體系正在進行低碳轉型,但目前進展緩慢,這一現象必須改變。太陽能和風能等清潔能源具有天然且不斷擴大的經濟優勢,目前成本優勢已超過化石燃料,對此我們要充分加以利用。

在此次能源革命中,中英兩國可相互借鑑對方經驗,包括在應對低碳工業挑戰的同時,通過碳捕集和發展綠色氫能等低碳燃料,關停燃煤電站、發展可再生能源、發展電氣化交通、供熱和製冷等。例如,中國無與倫比的陸上風電產能和設施規模,以及世界領先的海上風電產業,都為合作開發新一代風力渦輪機提供了重要機遇。

2021年,中國和英國在氣候領域進行合作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包括雙邊合作(通過像我們這樣的項目,分享對氣候變化相關風險的科學分析和理解),以及在格拉斯哥氣候峰會和中國生物多樣性峰會等多邊活動中的合作。本著這種精神,中英兩國的科學家和政策分析人員將密切合作,以提高我們對氣候變化、其後果和補救措施的集體認識,並鼓勵就氣候義務採取進一步行動。在歷史性的《巴黎協定》籤署五周年之際,我們可以鞏固日益增長的共識,即我們現在必須採取決定性的步驟來應對氣候變化。

2020年註定令人難忘——全球遭遇疫情悲劇,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因疫情遭到根本性破壞——但這段經歷也可以孕育出積極行動。

當前,全球領導者紛紛思考如何刺激疫情後經濟復甦,為加速低碳轉型帶來了機遇。對於政府而言,後疫情經濟復甦需要投資,而投資將產生就業,綠色基礎設施應成為投資重點。全球正從風險重重的化石燃料驅動型基礎設施向更加清潔、更可持續的能源系統轉型,在此背景下,綠色基礎設施是安全的投資。清潔能源技術每年將拉動1萬億至2萬億綠色基礎設施投資,在全球創造1500萬至2000萬個就業。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引領的綠色復甦將助力政府實現包容性和可持續增長。

2020年讓我們感受到世界全球化程度之深、人類面臨威脅和危害的風險之大——這些威脅和危害是不分國界的。今年,我們面臨的威脅是新冠病毒,但氣候變化帶來的一系列危害將更令人擔憂。我們必須從疫情中吸取教訓,更加胸有成竹地迎接將對全球產生複雜連鎖風險的氣候危害。承認氣候威脅的嚴重性,並為之做好準備——這將是我們從新冠肺炎疫情經歷中可以獲得的持久而積極的啟示。

圖片來源:新華網

責編:王翔 何晶

總監製:趙珺

▼ 我們的微店

相關焦點

  • 趙明在榮耀7周年生日當天發表了一封公開信
    新榮耀CEO趙明在榮耀7周年生日當天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表示新榮耀打造的首款新品將很快和大家見面,而榮耀也將在未來繼續打造卓越的智能產品。以下是趙明公開信原文:全球的榮耀用戶和朋友們: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榮耀的關愛和支持!今天,榮耀迎來了七周歲生日,而今年榮耀開啟全新徵程,也讓這個生日有了不同以往的意義。
  • 舌尖上的氣候變化:義大利或將進口義大利麵
    因為氣候變化,義大利或將無法種植做這種麵食所必需的基礎原料:硬質小麥。近日,英國氣象局將發布一份報告:義大利的硬質小麥產量將從2020年起開始減少,到本世紀晚些時候,這種作物基本上會在義大利消失。英國科學家警告稱,未來一段時間,地中海地區氣溫上升,雨量減少,將導致該地區的農作物,特別是硬質小麥加速減產。
  • 專家:中印孟等國家氣候敏感性更加突出,氣候變化造成的損失更大
    作者: 莉季婭· 斯坦欽科 氣候學家們早就警告氣候變化將逐漸導致更多洪水,特別是在東南亞。世界資源研究所(WRI)的研究人員給出了最新估計,到2030年河道防洪年度支出將約17萬億美元。武漢大學氣候變化與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齊紹洲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就上述數據評論道:「無論是江河湖海沿邊沿岸的大面積洪澇災害還是城市的內澇,在帶來直接的財產乃至生命損失的同時,還通過影響糧食生產和供應、交通、電力、員工健康、原材料供應和產品銷售等影響到企業正常生產和經營利潤,降低消費和投資,進而提高銀行貸款的違約率和保險公司的巨災保險賠償率、降低證券投資組合收益率
  • 中美省州對話會在廣州舉行 冀合作應對氣候變化
    中新社廣州11月22日電 (蔡敏婕)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氣候行動:中美省州合作」專題對話會22日在廣州舉行。海內外與會代表和專家認為,氣候變化應該成為中國和美國合作的重要領域,應探討新形勢下多種合作機制,進一步推動雙邊合作。
  • 「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耄耋之年的他仍牽掛著美中關係變化
    傅高義是數十年來研究當代中國和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專家之一。他曾說:「我想更近距離地了解中國,也讓更多外國人了解更加真實的中國。」傅高義在哈佛校園有「中國先生」稱號,被視為美國少有的精通中日兩國事務的學者。他最近一部著作是《中國與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2019年出版,試圖在追溯歷史中尋找中日複雜關係的根源。
  • 一封退黨公開信衝上美國熱搜
    在一封寫給美國共和黨領導人的「退黨」公開信中,米切爾表示他其實很支持美國總統川普的許多政策,在過去4年的兩個任期裡他95%的時間都在眾議院裡支持了川普,並在今年大選中投票給了川普,因為他覺得川普當局的很多政策對美國有積極意義,而民主黨的許多政策則過於極端激進,不符合他的原則。他還說自己在過去這些年裡也積極地為共和黨籌集了很多競選經費。
  • 專家警告:塑料汙染對環境破壞力堪比氣候變化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29日報導,近日專家警告,對塑料包裝的過度依賴與氣候變化一樣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數據顯示,全球每分鐘售出100萬個塑料瓶,這一數字2021年預計將增加20%。據《衛報》透露,去年僅有不到一半的廢棄塑料瓶被回收利用。
  • 通貝裡「蒞臨」歐盟委員會:你們的氣候法案不行
    ,一旦通過,歐盟委員會將把氣候目標納入法律,歐盟27個成員國需要承諾在2050年將其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減少到零。 4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宣布「氣候法」的時候表示,這是「未來30年的指南針」,是「歐洲綠色協議的核心」。 但是,這一「氣候法」並沒有得到許多氣候活動人士的青睞,他們一直呼籲歐盟設定一個2030年的目標,並具體說明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 文化:學習英語翻譯應該兼顧中英兩國文化的積澱和聯繫實際場景
    這句英文的正確翻譯應該是兼顧中英兩國文化的積澱,聯繫實際可能存在的場景,進行一寫補充和加工處理,尊重字面但又不能拘泥於字面,進行大膽的中英兩國文化的糅合,畢竟表達原作者的真正意圖才是終極目的。所以這句話筆者認為,較為恰當的翻譯應該為:當你準備爬到另一座山的頂部時,腳下的這座山往往是這次行動的起點。結合字面意思,補充可能存在的場景,比較適合中國文化的習慣。
  • 自我驅動的改變魏建軍發表了一封公開信:長城汽車明年如何生存
    經濟日報-7月16日今天,在長城汽車成立30周年之際,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發表了一封公開信:《長城汽車如何挺過明年》。 在這封信中,最常出現的詞是「危機」、「變化」和「變化」。這些重複的話語顯示了魏建軍開拓創新的決心和堅持到底的勇氣,也關係到長城汽車的未來。 長城汽車在過去的30年裡發展迅速。
  • 陳新光:中國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世界典範
    2016年3月,《巴黎協定》達成後,中美兩國發表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宣布雙方在4月22日聯合國《巴黎協定》開放籤署日籤署協定,呼籲其他各方儘快完成籤署和批准程序,以使《巴黎協定》儘早生效。2017年,在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因美國氣候政策出現變化而面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中方在多個重要國際場合表明堅定支持《巴黎協定》的態度和積極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2018年卡託維茲氣候大會前夕,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上,中國與法國、聯合國在峰會期間聯合舉行氣候變化會議,發表新聞公報,共同表態支持卡託維茲大會如期達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
  •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雄心和決心(和音)
    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各國都應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團結一心,提振雄心,增強信心,努力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倡議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形成各盡所能的氣候治理新體系,堅持綠色復甦的氣候治理新思路,並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
  • 從A到Z 這26個關鍵詞將載入中英關係史冊
    B- 雙邊關係邁上新臺階 (Bilateral ties lifted to a new height) 2015年10月20日,習近平主席在英國議會發表講話,強調中英要加強交流互鑑,增進兩國人民相互理解、支持和友誼,推動兩國合作再上新臺階。21日,習近平主席與卡梅倫首相舉行會談,決定共同構建中英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 史蒂芬·金、阿特伍德等作家籤署公開信反對J.K.羅琳
    10月9日,史蒂芬·金、阿特伍德、尼爾·蓋曼等北美作家共同籤署了一封支持跨性別者和非二元性別人士的公開信,以反對J.K.羅琳對跨性別者的爭議言論。這封公開信的目的是想讓人們意識到出版業中廣泛存在的跨性別恐懼症。
  • 給豐巢寫公開信的小區再發聲:謀求溝通
    給豐巢寫公開信的小區再發聲第一封對豐巢公開信在網絡走紅後,今早中環花苑業委會再發一封公開信,在表達溝通解決的態度同時明確訴求。
  • 關於《哈潑斯》公開信的公開信
    這封回應《哈潑斯》公開信的公開信,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在7月10日發表的。它對《哈潑斯》公開信所引的例子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認為這一公開信是站不住腳的,它的籤署者們作為社會精英,並沒有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對自身在壓制邊緣化人群的社會體制中所起的作用的反思,是不夠深入的。
  • 德國政府歡迎中國宣布碳中和目標: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重要信號
    中新社柏林9月25日電 (記者 彭大偉)針對中國日前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25日表示,德國聯邦政府歡迎中方宣布碳中和目標,將其視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信號。
  • 蘋果、微軟等籤署公開信反對針對LGBTQ群體的新法案
    IT之家3月12日消息 據Macrumors報導,蘋果、微軟、谷歌等40多家公司籤署了一封公開信,反對目前正在美國各地法院審議的幾項針對LGBTQ群體(區別對待)的新法案。IT之家獲悉,該公開信由人權運動起草,其中寫道:這些法案將傷害我們的團隊成員及其家人,剝奪他們機會,並使他們在自己的社區中感到不受歡迎和處於危險之中。因此,我們很難在遵守這些法律的州招募最合格的工作候選人,而這些措施將給已經居住在這些州的僱員的家庭帶來沉重負擔。
  • 柳葉刀:癌症與氣候變化|氣候變化|空氣汙染|柳葉刀|紫外線|肺癌|...
    氣候變化是全世界即將面臨的最大危機之一,有關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也是包括醫學界在內的科學家關注的重點。最大的擔憂是氣候變化對傳染病的影響,以及與營養相關的疾病,而對於慢性病尤其是癌症的影響,人們還知之不多。《柳葉刀》旗下的《腫瘤病學》雜誌最近發文,探討氣候變化與癌症的關係。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二。
  • 記者走訪硬剛豐巢收費的小區 公開信幕後寫手竟是他
    1、一封公開信,有理有據,不卑不亢,邏輯縝密,有較深的行業認知,上海第一個站出來硬剛豐巢快遞櫃收費的小區為何一夜爆紅?這封公開信到底是誰寫的?有何背景?2、記者實地走訪上海中環花苑小區,對話公開信的擬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