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紫禁城角樓
紫禁城角樓位於北京市,是一座四面凸字形平面組合的多角建築,屋頂有三層,上層是縱橫搭交的歇山頂,由兩坡流水的懸山頂與四面坡的廡殿組合而成,因這種屋頂上有九條主要屋脊,所以稱做九脊殿。中層採用勾連搭的做法,用四面抱廈的歇山頂環拱中心的屋頂,猶如眾星拱月。下層簷為一環半坡頂的腰簷,使上兩層的5個屋頂形成一個複合式的整體。集精巧的建築結構和精湛的建築藝術於一身,由於角樓的各部分比例諧調,簷角秀麗,造型玲瓏別致,成為紫禁城的標誌,使人驚奇,讚嘆與敬仰。
2 蘇州盤門
蘇州盤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城西南隅,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05月25日,盤門作為元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3 北京妙應白塔
藏傳佛教系古塔,全名靈通萬壽寶塔,位於北京西城區阜城門內大街路北的妙應寺內。國家重點保護文物。該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標誌,也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
4 河南登封觀星臺
觀星臺,是中國元代的天文臺,是中國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觀星臺位於登封城東南十二公裡的告城鎮周公廟內,距周公測景臺二十米。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由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創建。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是古代建築中用於祭祀、科技及教育活動的最佳典範之一,在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5 皖南民居
皖南民居是風格較為鮮明的地方傳統民居建築,以位於安徽省長江以南山區地域範圍內、以西遞和宏村為代表的古村落,以徽州(今黃山市、績溪縣及江西婺源縣)風格和淮揚風格為代表,徽州民居有強烈的徽州文化特色,其他皖南民居則深刻凸顯其文化過渡地帶風格特徵,與江北,皖北差異較大,今皖北皖中也多模仿此類風格仿製仿古建築。
6 西安慈恩寺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後加蓋至九層,再後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後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
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寺的建築形式隨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華夏文化的典型物證,是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誌性建築。
7 敦煌莫高窟96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8 蘇州拙政園
拙政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始建於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四百多年來,拙政園幾度分合,或為「私人」宅園,或做「金屋」藏嬌,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許多誘人探尋的遺蹟和典故。 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
9 米脂姜氏莊園
姜氏莊園,位於陝西省米脂縣城東15公裡橋河岔鄉劉家峁村,是陝北大財主姜耀祖於清光緒年間投巨資歷時16年親自監修的私宅。姜氏莊園磚、木、石三雕藝術十分講究,整座莊園無處不雕,無處不琢,大至整個建築設計,小到各個微小裝置,都有數不盡的「雕」藝術,這些都充分說明莊主的聰明才智和文化內涵,體現出獨到匠心的建築科技和歷史藝術價值。
10 湟中塔爾寺密宗學院
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創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裡處的湟中縣城魯沙爾鎮。
11 頤和園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裡,佔地約290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12 吐魯番蘇公塔禮拜寺
蘇公塔禮拜寺,始建於清中期,因禮拜寺的宣禮塔名為蘇公塔而得名。是吐魯番市最大的清真寺,也是新疆境內較大的伊斯蘭教禮拜寺之一,室內寬敞,建築莊嚴、古樸、可容納上千人做乃瑪孜。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