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做出吃雞爆款的「新手」公司,卻早已是FPS領域的「巨人」 | 一週遊戲看點

2021-02-26 手遊那點事

「一週遊戲看點」是手遊那點事推出的一週遊戲洞察欄目。

《Apex Legends》成功的背後,是Respawn對遊戲製作理念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這款看起來像MW、TF,玩起來又像PUBG、OW的FPS新作,從春節到現在有多火,相信已經不需要小編再大費周章去說明——上線後達到2500萬玩家的量級,《PUBG》用了半年,《Fortnite》用了半個月,而《Apex Legends》只用了一周。

昨天,Gamasutra又公布了一則新數據,在最近舉行的Twitch Rivals大賽期間,《Apex Legends》的單日累計播放量達到了828萬小時,比《Fortnite》在去年7月創下的峰值記錄還要多120萬小時。目前,《Apex Legends》是Twitch平臺單日累計播放量的紀錄保持者。

《Apex Legends》的成功有目共睹,而且無論是玩家還是從業者,在體驗過那頗高的完成度和新穎的玩法組合之後,都會讚嘆幕後製作團隊的功力。比如在《APEX》上線的第二天,《PUBG》的創意總監Brendan Greene就在推特上稱讚了這遊戲,以及遊戲背後的Respawn。

Greene和Apex官推的互動頗有惺惺相識的感覺

面對「吃雞之父」的讚許,《Apex Legends》官推的回應顯得十分謙虛,稱他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誠然,「吃雞」的出現,確實使近年增長放緩的全球遊戲業再次充滿生機。但實際上,在FPS領域,Respawn又何嘗不是一個「巨人」。

可以說,近十數年來,Respawn及其前身IW在FPS領域的造詣,一直影響至今。

前身 | Infinity Ward

說到Respawn,就不得不提Vince Zampella和Jason West,以及他們的成名作《榮譽勳章:聯合襲擊》。

2015 Games

在成立Infinity Ward之前,Vince Zampella還在「2015 Games」工作。彼時EA來邀請他們開發二戰題材大作《榮譽勳章》PC版,隨後Zampella便籍此機會邀請編程大神Jason West共同開發遊戲。隨後在2001年的E3,《榮譽勳章:聯合襲擊》公布演示,憑著高還原度的諾曼第登陸戰役和電影化的敘事方式,轟動了整個遊戲業界。

《榮譽勳章:聯合襲擊》

2002年初,《榮譽勳章:聯合襲擊》在PC發售後便賣出了超過300萬套,獲得了極高的媒體和玩家評價。由於系列的前兩作都是在主機獨佔,因此並沒有引起範圍足夠廣泛的關注度。可以說,是《榮譽勳章:聯合襲擊》奠定了榮譽勳章系列在FPS領域的地位。

另一方面,遊戲的二戰題材也正好順應了時代,正因為1998上映的經典電影《拯救大兵瑞恩》讓人們感受到二戰的震撼,遊戲在受到了這部電影的啟發後,才選擇了以二戰作為故事背景。

《榮譽勳章:聯合襲擊》殘酷和震撼的戰場

雖然遊戲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製作者們卻沒有獲得相應的報酬。因此,Zampella和West對低下的薪資水平和老闆Tom Kudirka的管理方式越來越不滿,兩人與其它團隊領袖選擇離開2015 Games並鼓動其它員工一起出走。

Vince Zampella & Jason West

離開2015 Games後,二人成立了新公司Infinity Ward(以下簡稱IW),與此同時,許多前同事也追隨二人來到IW。隨後,Zampella和West直接和EA談判,嘗試由IW繼續獨立開發《榮譽勳章》新作。

但由於各種原因,EA最終放棄了談判。然而,EA的最大對手動視,此時卻向IW開出了更好的條件。最後,IW接受了動視的條件,在動視的幫助下開發新作。

Infinite Ward

2003年,IW推出了傳奇FPS遊戲系列「COD」的開山之作——《使命召喚》,奠定了該系列的基礎。隨後的續作更是帶來了「COD」效應,從2009年到2018年,《使命召喚》系列十年間蟬聯美國主機遊戲銷量冠軍。

首部《使命召喚》同為二戰題材

《使命召喚》可以說是《榮譽勳章:聯合突襲》的精神續作,一經問世就獲得極高的評價,成熟的電影化敘事讓遊戲代入感更上一層樓,出色的優化和跨時代的畫質進步,加上新穎的多人聯機對戰玩法,徹底顛覆了當時玩家對傳統第一人稱二戰遊戲的概念。

在開發《使命召喚2》後,IW決定休整一年來考慮未來的方向,不過動視不打算放著「COD」的IP耐心等待IW,動視將只做過主機遊戲移植的Treyarch「趕鴨子上架」般的要求他們開發新作,也因此他們開發的《使命召喚3》是唯一只在主機上運行的系列作。

IW不能忍受動視將「COD」這個品牌,就這樣輕率地交給其他工作室,這給之後IW與動視之間的衝突埋下了伏筆。

黑色行動系列是Treyarch組的「招牌」

革新 |《使命召喚:現代戰爭》

開發完《使命召喚2》之後,IW早已對二戰的題材感到厭倦和無聊,對動視提出新作設定在現代發生的戰爭故事的提議,而動視認為風險太大否決了提議。

然而,IW卻決定採用先斬後奏的方式,瞞著動視秘密進行開發,在遊戲快要成型時再展示給動視高層。雖然《現代戰爭》發售後的成績讓動視無話可說,但還是對IW這種秘而不宣的舉動不滿。

《使命召喚:現代戰爭》

2007年11月,使命召喚系列第4作《使命召喚:現代戰爭》正式發售,將這個系列推向了全新的高度。首先遊戲時代背景從二戰變為虛構的現代戰爭,震撼的次時代畫質,成熟的網絡多人模式,支持54名玩家同時在線遊戲。出色的遊戲品質獲得了E3 2014最佳動作遊戲等諸多獎項。

《現代戰爭》跨時代的畫質

《現代戰爭》就像FPS類遊戲中的一顆核彈,將已經在核心玩家中流行了十幾年的遊戲類型推向了更高的平臺,把《使命召喚》從一個兩三百萬的大作變成了千萬級銷量的傳奇遊戲系列。IW用超越時代的遊戲素質證明了這才是真正的《使命召喚》第三代。

在《使命召喚:現代戰爭》大獲成功後,IW找到動視重新籤署了一份長期聘用協議,以提升對「COD」的掌握力。不過二人沒有發現這個協議中有個「大陷阱」,如果動視將Zampella和West二人解僱,「COD」的控制權將全部歸回動視。

隨著雙方關係的越發緊張,他們在開發和市場銷售方面開始頻發衝突。最終,動視將Zampella和West兩人視為眼中釘,開始計劃著如何將二人踢出局外。

Jason West在2009年E3展示《使命召喚:現代戰爭2》

2009年11月,《使命召喚:現代戰爭2》正式發售,因為前作的鋪墊,《現代戰爭2》受到全球玩家的關注,首月遊戲銷量便突破600萬套,總銷量更是達到驚人的2600萬套。同時也是迄今為止,「COD」系列在IGN評分中最高的一作,達到了9.5分。

但是,在遊戲宣發和籌備期間,Zampella和West秘密去到EA的CEO約翰·裡奇蒂耶羅家中進行了一次商談。這個小動作徹底激怒了動視,2010年3月,動視以「違反協議條款」、「不服從公司管理」等理由將Zampella和West解僱,並拒絕將《現代戰爭2》的銷售分紅髮給二人。

重生 | Respawn Entertainment

「無家可歸」的Zampella和West被多方遊戲廠商拋出橄欖枝,其中就包括EA、育碧和THQ等。但只有EA同意了二人要求掌握遊戲版權和公司獨立的條件,在與EA籤訂了為期3年的合同後,他們獲得了3000萬美元的起始資金,並成立了新公司Respawn Entertainment(重生娛樂)。

Respawn的大合照

另一方面,IW的其它員工在被告知需要留下來開發《現代戰爭3》才能夠獲得前作完整的獎金時,許多不滿動視的核心員工忍無可忍,從動視離職投奔Respawn。

而早在此前,Zampella和West就對動視發起訴訟,要求動視償付他們應得的酬金,而之前在IW跳槽到Respawn的老員工們,也與Zampella和West一起,紛紛加入到這場「戰局」當中。

一直追隨Zampella和West的元老員工Steve Fukuda

此時的Respawn面臨著開發瓶頸和官司糾紛的雙重難題,雖然最終在2012年官司在開庭前達成了和解,但Respawn已經被官司拖累了兩年的時間,嚴重影響了《泰坦天降》的開發。也因為受到官司影響,導致Zampella和West二人關係日益不和,West最終選擇了離開Respawn、離開遊戲界。

回歸 |《泰坦天降》

2014年3月,由於新作在開發階段受到了微軟的支持,為了帶動Xbox One主機的銷量,《泰坦天降》獨佔主機平臺Xbox One和PC發售。隨後,遊戲在E3上斬獲了多個獎項及提名,雖然遊戲銷量遠不及《使命召喚》系列,但也獲得了1000萬套的好成績。

《泰坦天降》

《泰坦天降》展現了設計理念中已有部分和新穎部分的完美結合,小兵設計和傳統的死亡競技的配搭,噴氣背包以及各種機甲戰鬥的結合,加上頗為「跑酷」式的運動邏輯,雖然有著遊戲模式的匱乏,但《泰坦天降》在其他同類FPS遊戲面前贏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收穫了一部分的忠實粉絲。

經歷二戰和現代之後,Respawn把戰場搬到了未來

新作發售後,Respawn便緊接著開始了續作的開發。要知道在開發《泰坦天降》的過程中,因為緩慢的遊戲開發進度,在遊戲發售不斷跳票和資金不足的嚴峻局勢下,Respawn最終被迫選擇砍掉遊戲的單人戰役,將《泰坦天降》變為純聯機的多人遊戲。

但這次有了充足的預算和時間,Respawn終於能夠填補前作沒有單人戰役的遺憾。

《泰坦天降2》

2016年10月,《泰坦天降2》在PS4、Xbox One和PC三個平臺登錄,遊戲雖然有著前作沒有的單人戰役,遊戲口碑也是爆表,但因為EA將發售日選在兩大FPS巨頭《戰地1》和《使命召喚:無限戰爭》之間,導致同期銷量相比前作相差甚遠。

但過硬的遊戲質量,使得玩家們紛紛為《泰坦天降2》感到可惜時。不過,Zampella此前就曾表示對遊戲的銷量看得很開,他相信遊戲品質和時間會證明一切。

如今 |《Apex Hero》

2017年12月,在合作數年後,EA完成了對Respawn的收購。

當時業界普遍猜測Respawn正在開發《泰坦天降3》續作和星球大戰IP的新作。在經歷了前面兩款作品的不溫不火之後,正當大家以為終於要發布《泰坦天降3》時,EA卻悄無聲息的在今年大年初一時上線《Apex Legends》,算得上宣傳的大概就是推特上簡單的幾句話。

TGA主辦人上宣布《Apex英雄》將在超級碗後公布

EA故意選擇不宣傳的方式「宣傳」,怕玩家對遊戲「大逃殺」題材反感,現在讓玩家直接去感受遊戲的好壞。而遊戲的高品質通過直播的展示和玩家的口口相傳,讓越來越多的人玩家認識到《Apex Legends》的魅力。

如今的Vince Zampella

《Apex Legends》的背景設定基於《泰坦天降》系列宇宙的架構上,遊戲保留了一部分《泰坦天降》的移動操作,流傳的「跑酷」移動可以說是一脈相承,同時也完全繼承了《泰坦天降》爽快的射擊手感。《Apex》不單只是站在了吃雞前輩的肩膀上,同時還有泰坦系列的精神傳承。

《星球大戰絕地:墮落教團》

Respawn如今已經在開發星球大戰IP的新作《星球大戰絕地:墮落教團》,未來還可能有《泰坦天降3》,這兩款遊戲能否給玩家一個滿意的答覆,或者給出像《Apex Legends》一樣的驚喜,目前不得而知。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Respown的出品值得我們矚目以待。

相關焦點

  • 遊戲明明做得挺好,公司怎麼就倒閉了呢! | 一週遊戲看點
    「一週遊戲看點」是手遊那點事推出的一週遊戲資訊吐槽欄目。
  • 這款「武俠吃雞」手遊,要撼動傳統吃雞的地位? | 一週遊戲看點
    「一週遊戲看點」是手遊那點事推出的一週遊戲洞察欄目。近日,一款叫《武俠乂》的武俠風吃雞手遊開啟了首測。
  • 中國遊戲產業的作坊時代,正在因「吃雞」之役而終結|遊戲葡萄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拉斯維加斯的職業賭棍們經常伴著這句話血戰一晝夜,天亮了,有的人吃上了雞肉飯,更多的人連今宵落腳何處都不知道。這句仿佛有魔力一樣的句子伴隨著美國夢的興衰浮沉,有人說這是淘金熱時期的名言,也有人說這句話的來源早到不可考。
  • 《荒野行動》驚現新型物理外掛,打電話給客服都說封不了 | 一週遊戲看點
    「一週遊戲看點」是手遊那點事推出的一週遊戲資訊吐槽欄目。
  • 又一個男人被遊戲弄哭了 | 一週遊戲看點
    「一週遊戲看點」是手遊那點事推出的一週遊戲資訊吐槽欄目。
  • 海外市場能否接棒「巨人」遊戲徵途?
    唯一不同的是,巨人是專注的是《徵途》這類傳統網遊,而Playtika則以棋牌類遊戲為主。史玉柱與這家遊戲公司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016年11月,當時巨人網絡借殼世紀遊輪回歸A股已經1年時間,公司名稱還沒改為巨人網絡。此時的巨人網絡整體體量與Playtika相差甚遠,整體營收和淨利潤也遠不及後者,所以那一次驚天收購也被外界稱之為「蛇吞象」。
  • 怎麼能一直吃雞一直爽?144fps+144Hz告訴你結果「幀」香!
    其實,大逃殺類型的遊戲目的非常簡單,不管你是單排還是組隊,你的目標就是成為最後生存下來的那一個人或小隊。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堪稱激烈與瘋狂的遊戲玩法,而對於這一類遊戲來說,臨場的反應時間與遊戲響應時間或許就是你最終能否順利「吃雞」的關鍵所在。談到「吃雞」,或許很多玩家都會認為遊戲中細微的「運氣」因素是不是應該佔據很大一部分的原因?
  • spellbreak新手入坑全攻略指南 新手吃雞超詳細教程
    spellbreak新手入坑全攻略指南 新手吃雞超詳細教程 Spellbreak是一款非常好玩的魔法吃雞遊戲,最近免費發售了,大家都可以進入遊戲玩耍,很多新手玩家加入其中,一些新手還不清楚怎麼玩這款
  • 在叫板Steam之前,Epic Games已經帶來了三次「革新」 | 一週遊戲看點
    「一週遊戲看點」是手遊那點事推出的一週遊戲洞察欄目。
  • 遊戲中的FPS是什麼?FPS越高越好還是越低越好?
    玩過英雄聯盟和其他大型遊戲的玩家都會見過FPS,一般後面都會加上時刻在變動的數值,那麼FPS是什麼意思呢?玩遊戲時FPS低怎麼辦?FPS指的並不是第一人稱射擊遊戲,FPS 是圖像領域中的定義,是指畫面每秒傳輸幀數,通俗來講就是指動畫或視頻的畫面數。
  • 「吃雞」玩家手繪吃雞遊戲攻略圖,新手玩家看了,一目了然!
    哈嘍,大家好我是天天給大家分享吃雞遊戲內容的潤吉。滿是八倍鏡的屋頂八倍鏡在吃雞遊戲中對於我們玩家來說並不陌生,而八倍鏡自從不能在突擊步槍上安裝使用以後,使用八倍鏡的玩家就有所下降,加之六倍鏡的推出,大家都喜歡使用六倍鏡,六倍鏡既可以安裝在狙擊槍上使用,又可以安裝在突擊步槍上使用,所以我們很多玩家寧願要六倍鏡也不要八倍鏡,那麼小夥伴們在吃雞遊戲中搜尋物資裝備的時候
  • 毛子做的爆款硬核FPS遊戲,能否超越絕地求生?
    這款遊戲的開發商叫Battlestate Games,是一個來自俄羅斯的小公司。遊戲從2012年就開始籌備,到2015年正式公布,2017年開始A測,再到最近客戶端加入中文,這才正式進入中國玩家的視野。
  • 這些爆款吃雞小遊戲 是如何成為玩家寵兒的? | 遊戲茶館
    《幾何大逃亡》:簡化核心戰鬥元素  卡通畫風的吃雞小遊戲 《幾何大逃亡》是微信小遊戲平臺上的爆款吃雞小遊戲,《幾何大逃亡》於去年9月1日在微信小遊戲平臺啟動運營,在四個月後其註冊用戶總數就超過了一千萬,日活突破百萬。該遊戲中的角色美術元素來自團隊另一款遊戲《幾何大魔王》,選用的卡牌化的紙箱方塊角色,看起來萌感十足。
  • 你的孩子也「吃雞」了嗎?網易「吃雞」遊戲被控抄襲
    「吃雞」利益鏈「吃雞」恐怕是今年最熱的網絡詞彙之一了。2017年3月,名不見經傳的遊戲開發商Bluehole推出了一款戰術競技類遊戲《絕地求生》,一時之間,火爆全球——該遊戲除獲得G-STAR最高獎項總統獎以及其他五項大獎,還打破了7項吉尼斯紀錄。
  • 上線一周人氣持續攀升 盛大遊戲又出了一款MMO手遊爆款
    近年來,隨著手遊市場中MOBA、SLG、「吃雞」等品類全面開花,MMO手遊的突圍遇到了更強的挑戰。在2018年走向末尾時,3D MMOPRG手遊《光明勇士》自11月21日全平臺公測後,取得了iOS免費榜第一、總榜前三的亮眼成績。這款由盛大遊戲自主研發的萌系超自由冒險手遊,人氣依然持續攀升,在獲得App Store新遊推薦之後,又獲App Store精品推薦。
  • 二次元吃雞手遊《香腸派對》,爆款的射擊遊戲,有何致勝法寶?
    現在「吃雞」遊戲還是最火爆的遊戲類別,之前是在PC端可以玩到很多大作,現在像《使命召喚》都出手遊了,「吃雞」遊戲經過兩年市場的激烈競爭,剩下的都是還是算是已經找到自己定位的,市場已經洗牌了,另外現在市場最大的鵝廠豬廠,一般小眾公司已經沒機會了。
  • 從爆款到品類 關於「吃雞」的未來我們開了下腦洞
    吃雞又見吃雞從 2017 年到 2019 年,遊戲圈突然竄起的爆款始終逃不出「吃雞」這兩個字。「新吃雞」、「泰坦吃雞」而不是本身那個拗口的英文。策略性、隨機性、競技性三個爆款遊戲的核心元素在「吃雞」類遊戲身上找到了近乎完美的結合點,每一次進入場地的路線隨機分布,跳傘的目的地可以自由選擇,各級裝備幾乎完全隨機分布在各個相對固定的資源點,玩家無時無刻都在運用策略和經驗判斷憑藉手中的裝備應該以怎樣的路線前往特定目的地,而縮圈機制又給遊戲的競技性提供充分保證,不管怎麼樣,玩家終歸是要與其他人對決才可能獲得最後勝利的。
  • 《絕地求生》難逃衰落之命,吃雞遊戲邁入中老年?
    吃雞」莫屬了,而最火的遊戲必然是使「吃雞」這一玩法發揚光大的《絕地求生:大逃殺》了。俗話說「樹大招風」,遊戲也是這樣。從《絕地求生:大逃殺》這款遊戲火爆開始,外掛就如影隨形。雖然藍洞官方大力度封禁帳號,但依然只是治標不治本,目前官方對於外掛明顯還沒有合理而有效的治理方法。而且,據「新浪看點」了解,藍洞公司內部可能也跟外掛的利益有著某種聯繫,所以在制止外掛的行動上難以看到成效。對於很多玩家來說,外掛可以輕輕鬆鬆擊潰普通玩家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遊戲體驗。
  • 傳說級外掛公司Bossland進入吃雞,「主播一時爽,玩家火葬場」時代來了?
    Bossland就在近日,Bossland發表聲明,表示已經完成了《絕地求生:大逃殺》相關的外掛開發工作——對,你沒看錯,這家秉承精益求精、專業製作的公司就是地表最強的外掛生產公司,一向以生產優良品質外掛著稱的Bossland這次同樣表示:除了自家的掛以外,其他的吃雞外掛都是渣渣。
  • 巨人網絡間接參股海外遊戲公司Playtika將在納斯達克上市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全球休閒社交遊戲巨頭巨人網絡間接持股的海外遊戲公司Playtika日前公布了在美招股詢價結果,發行價區間為22美元-24美元,融資規模約17.58億美元-19.18億美元。按照24美元計算,加上公司帳上長期有息負債22億美元,本次發行前企業價值約為1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