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中為什麼有那麼多「漢字」?

2021-01-10 騰訊網

[摘要]日本古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到了我國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才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但日本最初是把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的,就是日語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

日本滿大街的漢字,你可能認識,但可能一個都看不懂!

去日本旅遊,少不了泡溫泉,日語稱「泡湯」(つぶれる),在日語中「湯」是「熱水」的意思,不過有些門口掛著一個「湯」,卻表示的是「澡堂」。

中國人在日本,如果不懂日語,估計要歇菜了,一些常見的漢字,在日本的實際意思,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在日本「野菜」(やさい),可不是野生的菜,而是「蔬菜」,而「人參」(にんじん),指的是「胡蘿蔔」。春雨」在日語裡指粉絲,螞蟻上樹就是「麻婆春雨」,」玉子豆腐「也沒有那麼誘人,就是普通的雞蛋豆腐。

你可能會在公共場所看見「泥棒注意」字樣,這就是要你小心小偷;類似的還有「電車痴漢」,就是電車裡的色情狂,也要小心。

再還比如「「稻妻」是閃電,「胡瓜」是黃瓜,「唐辛子」是辣椒,「攜帶」是手機,「改礼口」是檢票口,「床」是地板,「高校」是高中,「映畫」是電影,「名刺」是名片,「運轉」是駕駛,「蛇口」是水龍頭,「娘」是女兒,「宿題」是學生作業,「主人」是丈夫,「人肉」是大蒜。

為什麼會這樣呢?

日本古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到了我國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才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但日本最初是把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的,就是日語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

日本奈良時期的《日本書紀》《古事記》用的是漢式和文,平安時期連朝廷的公文和官方文件,都是用漢式和文寫的。

後來這些漢字後來逐漸演變成假名,「假」即「借」,「名」即「字」。只借用漢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義,所以叫「假名」 ;而那些直接沿用其音、形義的漢字,叫真名。

有研究指出,日本如果都用假名書寫的話,除非有忍耐力,否則沒有人能讀下去,而且閱讀速度會大大下降,一年平均讀完5.3冊書,是完全不可能的。

漢字本質上是形聲義三位一體的文字,日本的假名拋棄了漢字的精髓。

形,漢字本身的形體,它是怎麼寫的;音,這個字形體標示的音節,它念什麼音;義,這個讀能表達出來的意義,它當什麼講。

雖然從古至今,漢字的形體、讀音和意義,都發生了一些的變化,但是漢字的基本性質沒變,現代漢字仍然是形音義的統一體,這也是我們中華文化源源不絕的根本。

2011年,日本文部省進行了一項有關漢字意識的調查,其中在」你對日本漢字抱有什麼樣的看法?"

一問下,72.4的人表示"漢字是書寫日文必不可少的重要文字",其次有60.1%的人認為"漢字有一目了然的作用,更有助於閱讀",還有52.5%的人認為"雖然有文字處理機,還是應該踏踏實實學好漢字"。

日本人在各個階段應該掌握多少漢字合適呢?

日本人在各個階段應該掌握多少漢字合適呢?

二戰後,日本很多學者,甚至主張廢除漢字,公開發表文章稱「日本用漢字傳達了錯誤的信息,所以老百姓不知道事實,做出錯誤的判斷。所以,日本要推廣民主,必須考慮廢除漢字這種惡魔的文字。」

慶幸的是,日本受中國文化影響深遠,普通老百姓對漢字有很高的熟知度,廢除漢字的方案最終沒有實行。

因為廢掉一個字,不只是廢掉一個字而已,你是摒棄了這個字所承載的文化,丟掉了這個字後面一連串的珠寶,那珠寶就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歷史文化。

日本前賢所思所悟而得的學問,也是用漢字留存的,廢棄了漢字,等於割斷了歷史,前人經驗以及學問的傳承。如果廢除了漢字,兩三代人後就看不懂了,還談什麼繼承歷史遺產?

在當今日本,能認識很多漢字的人,能引起周圍人群的尊重。

在日本說到漢字,以及一些基本漢字文化,日本人都毫不猶豫地承認是從中國傳承過來的。他們也為能寫很多漢字的中國人感到欽佩。

在日本不少大學、高中將是否擁有「漢檢」資格證書,作為入學選拔標準之一,甚至國家公務員考試中也會不時來上一段《列子•湯問》或者王安石變法一類的古文題目。

這就是漢字的魅力,日本人不服都不行。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比韓語中的多?漢字在日本和韓國經歷了什麼?
    日語與漢字在歷史上,中國周邊的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家都屬於中華文化圈。早期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所處時代文化落後,有語言卻沒有文字。然而,同時期的中原華夏的文字體系早已完善,甚至可以說十分發達。在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日本最初將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日語中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表示。日本奈良時期的《日本書紀》和《古事記》用的就是這種「漢式和文」;到了平安時期,連朝廷的公文和官方文件,都是用漢式和文寫成的。
  • 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現在就告訴你,其實原因並不難猜
    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現在就告訴你,其實原因並不難猜!日語中有漢字充分說明日語是藉助漢語才完善了其體系的,也就是日語的發音系統是獨立的,而文字系統是以漢字為藍本改造而成的。一、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相對於漢字而言,日本文字的歷史要短很多。
  • 日語中為什麼有很多漢字?含義和中文一樣嗎?
    日本早期只有發聲系統是健全的,並沒有文字書寫方法,為什麼日語中有很多漢字呢?因為日語文字是藉助中國漢字改造而成的,日本接觸中國漢字的途徑很多,最早是中國僧侶帶著經書去到日本,把中國文字留在日本的,這些文字的引進,不僅組成了日本文字的主要骨架,也完善了日語的發音,很多日本字的發音都是根據中國僧人的發音而造的。唐宋時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巔峰,大批量遣唐使造訪,所以現在日語的很多發音還帶有唐音和宋音。
  • 解惑|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有繁體字也有簡體字?你知道嗎?
    前不久在易學國際小語種教育日語N1籤約保過班裡,接到一位初級日語學習小夥伴的題問:為啥這日語中又有簡體字又有繁體字,日本人自己不會混麼?有簡體字有翻譯題還有假名!別說,這個問題可能學日語的小夥伴剛開始的時候都在心中默默問過,當時小編的日語老師告訴我:日本之前進行過一次漢字改革,有一部分漢字就用了現在中國的簡體字,一部分還是保留了繁體字。但是這絲毫沒有解決我心中的疑惑,於是我查閱了很多材料想去搞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不能說以下內容絕對正確,就當是幫大家一起科普一下吧。
  • 教你學日語中漢字,日文無念是什麼意思,對日語漢字有多少了解
    教你學日語中漢字,日文無念是什麼意思,對日語漢字有多少了解 2020-11-18
  • 日文中的漢字大抵與中文的漢字意義相同,日語漢字的讀法技巧
    日文中的漢字大抵與中文的漢字意義相同,以下只列舉不同或非凡者: 近代產生的日文: 汽車(きしゃ):火車 人造人間(じんぞうにんげん):機器人 日語漢字的讀法技巧 日語詞彙
  • 日語有片假名和平假名為什麼還要漢字?
    需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來看一下日語的五十音圖演變史。公元五世紀左右漢字從中國傳到日本,後來日本人依據漢字創造出平假名和片假名,但是字形上有所改變以適於日語的書寫。日語中的平假名本身就是一些中文字的草體書寫而平假名毫無疑問都是我們使用的一些偏旁部首一直對這個問題也帶有極大好奇的我問了下我的日本籍日語老師,他的正統回答也是網上能夠隨意找到的關於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敘述,但是我相信很多沒有學習過日語的普通讀者都不想,也看不太懂那些過於複雜的表達
  • 中國人學日語有優勢?日製漢字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日本,隨處可見的漢字如果中國人到日本旅行,一定會有種熟悉的錯覺,不管是坐落在大街小巷的標語,還是餐廳裡的菜單,都有那麼幾個眼熟的漢字躍然眼前。這常常被當作中國人學習日語的優勢,好像懂點繁體字,那些夾雜著漢字的文章就能猜個大概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日語中的漢字還是你認識的那個漢字嗎?
  • 日本人為什麼能看懂漢字?專家:日語是在漢字基礎上改的文字!
    所以你就單純憑這一點日語的這個基礎,這個基礎都談不上,皮毛都談不上!可是正因為我不是這個專業的,我還有一點優勢,那就是我作為一個外行的人,我看這段歷史的時候,我感興趣的地方興許就是很多和我一樣並不是這個專業的朋友們在歷史在日本文字上感興趣而又看不懂的那一部分。他們要去借鑑一下別的國家的文字,這個聽起來似乎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一個事,但是也未必就那麼簡單。因為我們可以做一個未必恰當的比喻。
  • 日語翻譯公司之日語中的漢字趣談
    眾所周知,日語中有很多漢字(繁體字),我們在日常中雖然聽不懂日語,但在看一些文字性的東西,例如說明書、廣告、視頻字幕時,稍加猜測,也能通過其中的漢字了解大概的內容。不過,有些時候,雖然日語裡的一些漢字和它們在中文裡的樣子一模一樣,但含義卻大相逕庭,所以,不要被它們的表象迷惑哦,它們的真實意思是什麼?答案只有一個!
  • 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中國文字傳入日本之前的許多年,當地人已經生活了很久並有自己的語言,只是沒有文字。中文傳去以後,他們用漢字的發音來標他們說的話,他們對於漢字的理解也是按照他們自己的習慣來的。明治時期,日本學者用漢籍翻譯西歐語言,創造出「經濟」「勞動」「取締」「場合」這些詞語,如今在漢語中廣泛使用。漢字被用於記錄日語,在日本人的手中,逐漸發展出不同於中文漢字的特點。
  • 記不住日語中漢字的讀音?可以試試這些好方法
    很多同學都反映,記不住日語中漢字的讀音,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日語中漢字詞彙的記憶方法,我們一起來學習吧!想要輕鬆有效的記憶漢字詞彙,首先我們需要了解音讀和訓讀。日語漢字的讀音大致分為音讀和訓讀兩種讀法。
  • 日語中的這些漢字,中國人或許都不認識!
    了解日語的同學們都知道,在日語中存在著大量的漢字,就算一點日語也不會的人,去日本旅遊也沒有多大的問題。日本街頭的各種指示牌、宣傳冊上的漢字,就算是日語小白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實際上日本曾在1866年提出過廢止漢字,但是卻無法實行。畢竟漢字在他們語言系統裡已經根深蒂固了。漢字在日本沿用至今,在「常用漢字表」中,目前收錄了2136個字。
  • 漢語與日語有什麼樣的關係?相同的日語漢字發音、詞義是否相同?
    作為大學日語系畢業生,日本語水平通過JLPT(日本語等級能力考試)二級水平(分為五個等級水平,最高一級,最低五級)。在多年學習日語後,本人對日語及日本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下面就日語來源和日本與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繫來談談我的個人看法。
  • 【美麗日語】外國人最中意哪個日語漢字?
    我們不得不承認,字形優美、字義豐富的漢字,既增加了日語的魅力,也給日語學習者帶來了不少麻煩。
  • 初學日語要了解日文漢字和中文漢字的區別
    ‍‍‍‍日語中漢字眾多,關於日語漢字的來歷及演變過程,各種說法與考證不一而足,但其意思與中文意思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日語學習前首先要了解日語漢字和中文漢字的含義與不同
  • 日語五十音圖為什麼叫「假名」?到底有多「假」?有沒有「真名」
    學習日語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學習日語都是從五十音圖開始,五十音圖又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統稱為「假名」,但是日語五十音圖為什麼要叫「假名」呢?到底有多「假」?和假名相對應的有沒有「真名」呢?「假名」在日語裡叫做「仮名」。
  • 日語中那些漢字的讀音與古漢語,和你的方言相似嗎?
    日語中有很多的漢字,這些漢字有時候會給我我們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些讀音就是漢字音讀,音讀又分為吳音、漢音、唐宋音、慣用音等,其中吳音、漢音是最常用的音讀,吳音大部分是有南北朝時期金陵地區傳入日本,漢音是唐朝時期的長安洛陽的日本留學生帶回日本,今天我們就根據古今漢字音的角度來解釋這些漢字吳音
  • 盤點日語中那些一不留神就會寫錯的漢字
    今天老師想聊一聊日語中那些長得非常相似的漢字。中文裡就有許多相似的漢字,比如「日」和「曰」,「己」和「已」,一不留神就會看錯、寫錯。日語裡也是這樣,特別是有些他們獨創的漢字,乍看上去跟中文一樣,其實是另一個字。
  • 盤點日語中可以用漢字表示的「奇葩」外來語!
    大家都知道日語中有許多的外來語單詞,它們都是用片假名書寫的。比如「テレビ」(電視)「ドア」(門)「ベッド」(床)等等。然而你可能不知道,有些外來語單詞是可以用平假名書寫的,甚至它們還有漢字,比如「煙管」「菸草」「釦」「洋燈」,分別是哪些外來語單詞呢,大家能猜到嗎?今天就一起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日語中那些有漢字的外來語單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