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比韓語中的多?漢字在日本和韓國經歷了什麼?

2020-12-18 匯泉翻譯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有漢字,然後才有了「漢字文化圈」。然而,「漢字文化圈」裡的國家和地區對漢字的認識和感情卻是十分的複雜,尤其是日本和韓國。

日語與漢字

在歷史上,中國周邊的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家都屬於中華文化圈。

早期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所處時代文化落後,有語言卻沒有文字。然而,同時期的中原華夏的文字體系早已完善,甚至可以說十分發達。

在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

日本最初將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日語中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表示。日本奈良時期的《日本書紀》和《古事記》用的就是這種「漢式和文」;到了平安時期,連朝廷的公文和官方文件,都是用漢式和文寫成的。

後來這些漢字後來逐漸演變成假名,「假」即「借」,「名」即「字」。只借用漢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義,所以叫「假名」;而那些直接沿用其音、形義的漢字,叫真名。

日本文部省曾經進行過一項有關漢字意識的調查。其中,對於「你對日本漢字抱有什麼樣的看法?」這個問題,72.4%的人表示"漢字是書寫日文必不可少的重要文字";有60.1%的人認為「漢字有一目了然的作用,更有助於閱讀」。

在日本有部分大學和高中還將是否擁有「漢檢」資格證書,作為入學選拔標準之一;甚至國家公務員考試中也會不時來上一段《列子湯問》或者王安石變法一類的古文題目。

很多日本前賢所思所悟而得的學問,也是用漢字留存的,廢棄了漢字,等於割斷了歷史和前人經驗以及學問的傳承。

這也是至今仍然能明顯地從日語之中發現漢字使用痕跡的原因。

韓語與漢字

韓語(朝鮮語)的歷史則更為年輕,誕生至今都不足600年,此前幾乎完全依賴漢字。

但到了現在,韓語基本上好像看不來和漢語有過什麼密切的淵源。

曾長期將漢語作為官方語言的韓國從15世紀開始,進行了三次較大的「去漢字化」運動,但仍沒能將漢字徹底摒棄。

1446年,朝鮮世宗大王頒布《訓民正音》,創造了韓文書寫體系,這算是朝鮮半島第一次去漢字化運動。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以後,韓國在1948年頒布了《韓文專用法案》,禁止公開使用漢字,韓國的官方文字由漢字變成了諺文。

1968年韓國總統樸正熙頒布總統令,要求刪除中小學課本中的一切漢字,禁止中小學生學習漢語。

這三次運動讓韓國的去漢字化進行得比較成功,但這樣也往往使韓國年輕人陷入無法讀懂自己國家歷史的尷尬境地。

因為韓語屬於表音的拼音文字,沒有聲調,在表情達意方面沒有漢語那麼清楚,而且還容易發生誤解。

另外,韓語在理論上有11172個,但是實際上很多發音沒有意義,所以韓國字大概有5000個左右。而常用的就只有2350個左右,所以韓語作為表音文字表達的能力相當有限。

由此就往往造成,很多不同的事物對應的韓語發音可能聽起來都是一樣的,區分度比較低,這就給韓國人造成比較大的困擾。

這一點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還會補充中文名字。

匯泉翻譯,22年專注於語言服務領域。

語言類、翻譯行業話題和乾貨,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日語中為什麼有那麼多「漢字」?
    [摘要]日本古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到了我國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才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但日本最初是把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的,就是日語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日本滿大街的漢字,你可能認識,但可能一個都看不懂!
  • 韓國議員提議要教小孩漢字,去漢字50年後的韓國,為何還要恢復?
    ,那就是我們的鄰邦,日本和韓國,在過往上千年的歷史中,日本和韓國,一直是非常仰慕中原文化的,我們實際上也願意把日韓,看做跟我們是一個大中華,儒家文化圈的,雖然中原帝國,從來沒有統治過日本,但這不妨礙日本,一直歆慕中華文化,而韓國就更不用講了。
  • 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最近,日本學者笹原宏之的作品《日本的漢字》出中文版,作者談道,在日本,漢字的形態豐富多樣,有廣為流傳的錯字,有無人看懂的「幽靈文字」,有特定階層使用的語相文字,也有文學作品中出現的個人造字,還有廣告招牌上的藝術字……日本漢字學家通過大量的數據統計、資料搜集和田野調查,以具體而微的案例進入,探討日本文字中的「漢字問題」。
  • 日本網民:漢字降低了日語的功能性,日本人應該繼續使用漢字嗎?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除了中國,日本也使用漢字。漢字引入日本後,隨著時間的發展,已經融入日本人生活,變得不可或缺。以前朝鮮半島和越南也是使用漢字的國家,但是他們都已經廢除漢字,只剩下日本還堅持在語言中使用漢字。日本歷史上也出現過廢除漢字的聲音,但是均未能成功。
  • 廢漢字換韓文?韓國排斥漢字鬧出過這麼多笑話
    事實上,因韓國自古以來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除了韓國憲法法院的徽章之外,此前,韓國社會漢字元素十分豐富。二戰之後,民族主義的興起讓韓國人開始排斥在朝鮮半島流行了許久的漢字。據悉,1968年,時任韓國總統的樸正熙下令施行韓文教育,將漢字從教育機構和官方文件中徹底抹去。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我留學的時候有幾個韓國朋友,確實他們歷史上都是漢語,為什麼世宗大王威望高,就是因為他創立了韓語,但韓語其實是簡易注音法,不懂的話可以理解成漢語拼音,而且是沒有音調的,那麼就導致大量的韓文單詞不唯一,所以他們身份證上,法律文獻上必須用中文來註解,所以韓語其實是一門未完成的語言。
  • 日語中為什麼有很多漢字?含義和中文一樣嗎?
    日本早期只有發聲系統是健全的,並沒有文字書寫方法,為什麼日語中有很多漢字呢?因為日語文字是藉助中國漢字改造而成的,日本接觸中國漢字的途徑很多,最早是中國僧侶帶著經書去到日本,把中國文字留在日本的,這些文字的引進,不僅組成了日本文字的主要骨架,也完善了日語的發音,很多日本字的發音都是根據中國僧人的發音而造的。唐宋時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巔峰,大批量遣唐使造訪,所以現在日語的很多發音還帶有唐音和宋音。
  • 日文中的漢字大抵與中文的漢字意義相同,日語漢字的讀法技巧
    日文中的漢字大抵與中文的漢字意義相同,以下只列舉不同或非凡者: :山頂 這些漢字由於是日本自創,外國人很難了解其意.
  • 韓國1970年廢除漢字,朝鮮是什麼時候?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幹?
    而韓國是1948年開始逐步廢除漢字的使用,到1970年開始正式廢除漢字,但韓國和朝鮮的問題一樣,也出現了離不開漢字的現象,不得不重新讓年輕人學習漢字,但漢字丟掉簡單,想要重新找回來,那可就不簡單了。至於說朝鮮和韓國在文字方面有什麼共性,那共性可就大了,畢竟,朝鮮和韓國正式獨立建國也不過幾十年的時間,而朝鮮文字的形成,卻經歷了幾百年的時間。下面我們就來聊聊朝鮮文字的前世今生。
  • 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現在就告訴你,其實原因並不難猜
    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現在就告訴你,其實原因並不難猜!日語中有漢字充分說明日語是藉助漢語才完善了其體系的,也就是日語的發音系統是獨立的,而文字系統是以漢字為藍本改造而成的。一、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相對於漢字而言,日本文字的歷史要短很多。
  • 「韓語」這樣記單詞不會忘,用日語單詞巧記韓語單詞(一)
    初學韓語的你,是否覺得單詞難記?有日語基礎,學韓語該很容易,但是感覺韓語也沒有前輩們說的那麼簡單?韓語單詞有的跟漢字發音類似很好記,有的卻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只能死記硬背?跟我一起,趣學韓語單詞,用日語背韓語,以上幾個問題都將不是問題。
  • 用不用漢字?韓國又糾結了,韓國為什麼不自信?
    12月初韓國有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主張「教育用圖書使用韓文書寫,但為了更容易並明確表達含義,可以根據教育部長官的命令在教科書中同時使用漢字」。10名議員之一的國民力量黨金睿智表示,「韓語中有70%的詞彙是漢字詞,因此會漢字對於理解韓文是必須的。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能力,有必要韓漢混用」。
  • 教你學日語中漢字,日文無念是什麼意思,對日語漢字有多少了解
    教你學日語中漢字,日文無念是什麼意思,對日語漢字有多少了解 2020-11-18
  • 解惑|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有繁體字也有簡體字?你知道嗎?
    Ⅰ 日語中漢字的由來首先說到日本漢字,也就是日文中的漢字(かんじ),目前比較公認的一個說法是從公元7世紀左右,隋唐使將佛教文化以及漢字帶入了日本開始,由於當時日本的經書主要是以中國漢字經文為主,所以讀音也是中文的漢字發音。隨後日本開始有一種在中文文中插入一些助詞方便理解的形式開始發展起來,也被稱為「漢文」。
  • 中文漢字和日文漢字有什麼不一樣?
    大概中國人也不知道其實「腺」字也是日本自造的漢字吧,這個字其實是在200年前的江戶時期由宇田川榛齋所創造的字。宇田川造「腺」字,取其「像湧出的泉水一樣的體液」之意,音同「泉」,中國則取發音同「線」。這個字的發音和意義原封不動地傳到了韓國和越南,現在仍在使用。
  • 首份中日韓常用漢字表完成 三國通用808漢字
    日本韓國漢字史已逾千年  古老的漢字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日本和韓國使用漢字的歷史也已超過千年,漢字被視為中日韓三國文化交流的天然紐帶。  1897年,孫中山流亡日本,他結識日本人宮崎滔天。兩人雖然語言不通,但竟能毫無障礙的「筆談」,藉助的就是彼此相熟的漢字。
  • 日本人為什麼沒有放棄漢字?
    一群日本人,為什麼如此賣力地推崇漢字呢,為什麼在原來漢字文化圈的其他國家如越南,韓國紛紛去漢字的時代,漢字卻始終能在日文體系中牢牢佔有一席之地呢?《隋書》中記載倭國「無文字,唯刻木結繩。敬佛法,於百濟求得佛經,始有文字。」日方的史料也確認了這一觀點,漢字典籍是隨佛教經朝鮮半島的百濟國正式傳入日本的。從公元四世紀末到六世紀初,百濟向日本派出多批儒生和僧人傳播儒學和佛教。
  • 日語中的這些漢字,中國人或許都不認識!
    了解日語的同學們都知道,在日語中存在著大量的漢字,就算一點日語也不會的人,去日本旅遊也沒有多大的問題。日本街頭的各種指示牌、宣傳冊上的漢字,就算是日語小白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實際上日本曾在1866年提出過廢止漢字,但是卻無法實行。畢竟漢字在他們語言系統裡已經根深蒂固了。漢字在日本沿用至今,在「常用漢字表」中,目前收錄了2136個字。
  • 初學日語要了解日文漢字和中文漢字的區別
    ‍‍‍‍日語中漢字眾多,關於日語漢字的來歷及演變過程,各種說法與考證不一而足,但其意思與中文意思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日語學習前首先要了解日語漢字和中文漢字的含義與不同
  • 日本人為什麼能看懂漢字?專家:日語是在漢字基礎上改的文字!
    意義的文字,都是我們說的是意思山水,這都是有直直接對應的這麼一個字,那麼還有一點就是我們不能否認的,就是當年日本人對於中華文化的這個崇拜。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來看當時的日本他們需要文字,他們一看隔壁大國有這麼大的一個國家的體量,然後又有那麼好的先進的文化,然後他們的文字用了好幾千年,我們正好缺這個,我們為什麼不能使用它的文字?就把咱們的文字就運用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