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網民:漢字降低了日語的功能性,日本人應該繼續使用漢字嗎?

2021-01-14 騰訊網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除了中國,日本也使用漢字。漢字引入日本後,隨著時間的發展,已經融入日本人生活,變得不可或缺。以前朝鮮半島和越南也是使用漢字的國家,但是他們都已經廢除漢字,只剩下日本還堅持在語言中使用漢字。日本歷史上也出現過廢除漢字的聲音,但是均未能成功。有日本網民發帖吐槽稱,「平假名裡面混用漢字,感覺降低了語言的功能性,日本人應該繼續使用漢字嗎?」。這個問題引發了眾多日本網民的熱議。

日本網民1、漢字を捨て漢字より優れた自らの文字を開発した韓國、漢字と漢字を変形させたキモイ文字を使い続けるジャップ

韓國廢除漢字,開發出自己優秀的文字。而小日本卻在使用漢字以及從漢字變形出來的噁心文字

日本網民2、韓國では同音異義語を取り違えて、コンクリート枕木10萬本がすべて不良品になった

韓國弄錯同音異義詞,導致10萬根混凝土枕木變成了不良品

日本網民3、平仮名だけだと同音異義語を読み分けるのに面倒くさくなるだろが

如果只有平假名的話,閱讀同音異義詞會很麻煩的

日本網民4、キシャのキシャがキシャでキシャした

貴社的記者乘坐汽車(火車)歸社(回公司)了

日本網民5、日本が魔改造した漢字は美しいし日本人にとっては捨てる意味が無い

日本魔改造過的漢字很美,對於日本人來說沒有捨棄的意義

日本網民6、だって表意文字便利だもん

因為表意文字很方便呢

日本網民7、カタカナはなくなってアルファベットになるかな

廢除片假名,變成字母表吧

日本網民8、漢字がなかったら異常に読みにくいだろ

如果沒有漢字的話,會異常難閱讀吧

日本網民9、韓國は表音文字のハングルのせいで同音異義語が區別できず、ハングルだけでは韓國語の學術書が作成不能、漢字捨てたばっかりに韓國は総白痴化

韓國由於表音文字韓文導致無法區分同音異義詞,只有韓文的話,沒法創作韓文學術書籍,廢除漢字後韓國整體白痴化

日本網民10、漢字は殘していいけど、同音異義語はなるべく避けるべき、訓読み重視とか

漢字保留下來也好,不過應該儘量避免同音異義詞,例如重視訓讀

日本網民11、漢字の情報圧縮度合いは驚異的なものがある

漢字的信息壓縮率異常之高

日本網民12、右翼とかアニヲタとか漢字大好きやん

右翼和動畫宅之類的很喜歡漢字呢

日本網民13、そのうち英語が公用語になるだろ

以後英語會變成公用語吧

日本網民14韓國語って防火と放火が同音なんだよね、日本語は韓國語より更に同音異義語が多いから、漢字廃止したら大変なことになる

韓語裡防火和防火的同音,日語比韓國的同音異義詞更多,如果廢除漢字,會非常麻煩

日本網民15、漢字ないとクソ不便だろうな

沒有漢字超級不方便呢

日本網民16、100年後の奴らは分からんが、今突然漢字なくなったら不便すぎる

我不知道100年後會怎麼樣,現在突然廢除漢字會太不方便了

日本網民17、世界的にみてこういう表音文字と表意文字が混在してる言語ってあるの?

從全世界看來,還有日語這種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混用的語言嗎?

日本網民18、中國の漢字が気持ち悪い

中國的漢字很噁心

日本網民19、映畫の字幕見てるとき漢字の素晴らしさを感じる

看到電影的字幕的時候,我感受到了漢字的美妙

日本網民20、漢字は重要な表意文字、その漢字を生かすためにもひらがなとカタカナも重要

漢字是重要的表意文字,為了活用漢字,平假名和片假名也很重要

你說呢?

學好日語,聽讀很重要!一起加入朗讀吧!

相關焦點

  • 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日本文字中夾雜的漢字的意義與在中國語境中的意義相關嗎?我們來看下面這組詞:非常口、激安、老婆、放題、人參、注文。明治時期,日本學者用漢籍翻譯西歐語言,創造出「經濟」「勞動」「取締」「場合」這些詞語,如今在漢語中廣泛使用。漢字被用於記錄日語,在日本人的手中,逐漸發展出不同於中文漢字的特點。有些漢字按照古漢語發音,有些按照日語發音;有些字寫法與漢語相同,意義卻不同;日本人為了方便書寫、表義,甚至創造出新的漢字,稱為「國字」。
  • 日本人為什麼能看懂漢字?專家:日語是在漢字基礎上改的文字!
    的確,當時的日本人,你說讓他自己創造文字不是不行,而改咱們國家的文字,主要是看中了兩點,一種是中國文字和日本的文字,它有共通的地方。意義的文字,都是我們說的是意思山水,這都是有直直接對應的這麼一個字,那麼還有一點就是我們不能否認的,就是當年日本人對於中華文化的這個崇拜。
  • 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比韓語中的多?漢字在日本和韓國經歷了什麼?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有漢字,然後才有了「漢字文化圈」。然而,「漢字文化圈」裡的國家和地區對漢字的認識和感情卻是十分的複雜,尤其是日本和韓國。日語與漢字在歷史上,中國周邊的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家都屬於中華文化圈。早期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所處時代文化落後,有語言卻沒有文字。然而,同時期的中原華夏的文字體系早已完善,甚至可以說十分發達。
  • 漢字在日本人心中有多高級?日本年輕人:不用假名全用漢字高大上
    近些年,在日本年輕人中颳起一場「偽中國語」的旋風,甚是好玩。所謂「偽中國語」就是在日文中不用假名全部使用漢字,但語序還是按照日文的語序。他們覺得全部使用漢字很酷,很高大上,裝作很有學問的樣子很好玩。透過這種心理,我們可以看出漢字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
  • 日本人為什麼沒有放棄漢字?
    漢字的表義功能大大減少,大量漢字成為了標註日語發音的表音文字。但片假名與平假名面世以後,並沒有很快成為主流文字,在武人掌權的幕府時期,又一種日本化的漢字誕生了,那就是候文。候文使用漢字,幾乎不用假名,但是按照日語的語序和語法書寫而成,中國人就不大看得懂了。這種文體因句尾多使用助動詞「候」而得名。
  • 包含大量漢字的日語容易學嗎?
    今日人們談起學習一門第二外語,許多人也都認為日語相較來說更為易學。其實「日語易學」這樣的觀念延續時間已經很久,上溯至清末民初時期,張之洞、梁啓超等人也都曾有過類似的論述。中國人學日語的這份自信,在某種程度上也和日文中包含諸多漢字這一事實有關。
  • 日本先於朝鮮和越南發明文字,為何如今卻堅持使用漢字?
    不過目前,世界上只有兩種語言的官方文字使用漢字,一種是漢語,另一種則是日語,古代漢文化圈的其它國家,有的受西方殖民者影響文字拉丁化了(越南)、有的則是用了自己民族古代給自己語言發明的注音文字代替了漢字(朝鮮、韓國、日本),但是,日語中卻仍然保留了漢字。那麼,為何日文會保留漢字呢?
  • 為何日語有些漢字讀音會和江浙方言很像?吳音是怎麼傳到日本的?
    在日語中,漢字是分為兩種讀法的:音讀和訓讀,所謂音讀,指的是保留該等漢字當初傳入日本時的漢語發音;而訓讀呢,則是使用該等漢字之日本固有同義語彙的讀音。而在音讀當中,有這麼一種發音方式:吳音。熟悉漢音」——《日本紀略》那現代日語中的漢字音主要是什麼呢?因為現代標準日語是以東京話為基礎方言建立起來的,而近代明治維新後,日本人又用漢音於大量創造新詞彙(和製漢語,比如現在什麼化學,政治,社會等詞語,都是和製漢語)。
  • 日語中為什麼有那麼多「漢字」?
    [摘要]日本古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到了我國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才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但日本最初是把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的,就是日語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日本滿大街的漢字,你可能認識,但可能一個都看不懂!
  • 日語中的這些漢字,中國人或許都不認識!
    了解日語的同學們都知道,在日語中存在著大量的漢字,就算一點日語也不會的人,去日本旅遊也沒有多大的問題。日本街頭的各種指示牌、宣傳冊上的漢字,就算是日語小白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實際上日本曾在1866年提出過廢止漢字,但是卻無法實行。畢竟漢字在他們語言系統裡已經根深蒂固了。漢字在日本沿用至今,在「常用漢字表」中,目前收錄了2136個字。
  • 日本增加196個常用漢字
    新華網東京11月30日電(記者  吳谷豐)日本政府30日公布《新常用漢字表》,增加了196個常用漢字。這是日本首次修改《常用漢字表》。日本政府當天公布的《新常用漢字表》增加了憂鬰(漢語簡體的憂鬱)的鬰、完璧中的璧等196個新常用漢字,其中有不少比較難寫的漢字,同時刪除了5個使用頻率不高的常用漢字。《新常用漢字表》中的常用漢字為2136個。
  • 日文沒了漢字會變成什麼樣?有可能取消漢字嗎?
    如果我這樣寫英語,你能讀這個句子嗎?這樣很難閱讀,對吧。所以上面的日語句子是這樣寫的,用漢字「彼の名前は田川です」,平假名就像空格一樣分隔單詞。其實日本曾經也嘗試過日文去漢字的:1800年代日本發現西方國家比中國要好得多,因此他們想學習西方比中國更多。日本人也想更加獨立於中國文化。越來越多的人想擺脫中文,但許多人反對這樣做。
  • 日文中的漢字大抵與中文的漢字意義相同,日語漢字的讀法技巧
    :山頂 這些漢字由於是日本自創,外國人很難了解其意. 日本人將漢字重新組合: 真面目(まじめ):認真 石頭(いしあたま):笨
  • 初學日語要了解日文漢字和中文漢字的區別
    ‍‍‍‍日語中漢字眾多,關於日語漢字的來歷及演變過程,各種說法與考證不一而足,但其意思與中文意思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日語學習前首先要了解日語漢字和中文漢字的含義與不同
  • 日本制定新常用漢字表
    本報東京11月27日電 日本政府日前召開內閣會議,決定在本月30日公布新的常用漢字表。這是日本時隔29年第一次修改常用漢字表。    日語由漢字、平假名和片假名組成,為了規範法律公文以及新聞報導中的漢字以及讓普通國民掌握經常使用的漢字,日本政府在1946年公布了1850個當用漢字。
  • 【美麗日語】外國人最中意哪個日語漢字?
    我們不得不承認,字形優美、字義豐富的漢字,既增加了日語的魅力,也給日語學習者帶來了不少麻煩。
  • 解惑|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有繁體字也有簡體字?你知道嗎?
    前不久在易學國際小語種教育日語N1籤約保過班裡,接到一位初級日語學習小夥伴的題問:為啥這日語中又有簡體字又有繁體字,日本人自己不會混麼?有簡體字有翻譯題還有假名!別說,這個問題可能學日語的小夥伴剛開始的時候都在心中默默問過,當時小編的日語老師告訴我:日本之前進行過一次漢字改革,有一部分漢字就用了現在中國的簡體字,一部分還是保留了繁體字。但是這絲毫沒有解決我心中的疑惑,於是我查閱了很多材料想去搞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不能說以下內容絕對正確,就當是幫大家一起科普一下吧。
  • 日本人也頭大:容易讀錯的日本漢字10選!
    你有過這種尷尬的經歷嗎?因為是不怎麼常用的漢字,所以和別人聊天時把發音讀錯了。
  • 零基礎學習日語_可以從中文漢字入手嗎?
    日語學習對中國人有一定的優勢,怎麼說呢,因為日語中有許多漢字,但是它們的含義與漢字有很大不同。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從漢字入手學日語怎麼學的!小編認為,儘管這些是權威性陳述,但它們不利於日語萌新掌握。小編認為「日語漢字」與中國漢字相比具有以下重要特徵:一、日語中的「漢字」不等於中國的漢字這是日本人長期使用漢字的經驗,結合他們自己的生活需要,按照象形文字以創建非中文的「日語漢字」的方法。
  • 一日本書法家展示,日文起源於漢字的演變過程,讓人目瞪口呆
    這和醫生寫的字有的一比,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很慚愧,我的漢字,沒有一個日本人寫得好,不行,我去哭會兒。其實,這不是我字寫得太難看,只是我寫的是日版漢字,小眾化,不好看懂而已。怪不得老看自己的草書寫得像日文,日語教科書上有寫,平假名是由我大中華的草書演變過去的,片假名是漢字的偏旁部首,所以小夥伴們覺得字一寫得草就像日語是理所當然的啦,漢字是日語的祖先沒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