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經常有人會問「我是不是骨盆前傾」,這類人群中不乏有大量的健身猛男們,由於健身人群的擴大「骨盆前傾」這一概念被過度營銷,背了不少鍋,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他的好基友「骨盆後傾」。
骨盆後傾是指骨盆從中立位發生了整體向後的旋轉,恥骨上端會向後,而恥骨的下端會向前。腰椎前凸角度變小,肩胛骨突出,側面給人以含胸駝背之感。
骨盆後傾的原因
造成骨盆後傾的原因是多種後天因素的結果,大部分是不良生活習慣問題,比如久坐、不良的坐姿(尤其是葛優躺)、坐太軟的沙發、運動方式不恰當、專業訓練過度、運動不足、等導致的。
骨盆後傾的外在表現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站立的時候頭向前伸,脖子被拉長,還會伴有一定程度的圓肩駝背,腰部生理曲度(腰窩)減小或消失,小肚子會特別明顯的向前突,會給人小腹突出、屁股扁平,沒有精氣神的感覺。
如何測試自己是否骨盆後傾雙腳併攏,雙腳、臀部以及肩部貼到牆面,靠牆站立,用手掌去測量腰部與牆面之間的空隙,正常腰部與牆壁之間的距離約可容納一手掌的厚度,如果腰部緊貼牆壁,兩者之間的空隙,手掌難以伸入,那麼則很可能為為骨盆後傾了(相反,如果一掌放入後仍有較大空隙那則是骨盆前傾)。
骨盆後傾的危害
很大一部分人群,骨盆後傾會導致腰椎曲度變直
有研究表明腰椎曲度變直是腰椎自身增加穩定而出現的代償性姿勢 ,可繼發引起關節軟骨損傷和腰神經後支嵌頓, 形成腰腿疼症狀。
由於疼痛的產生,患者本能反應就會避讓疼痛,處在被動體位,這樣就加重了腰椎前突的產生,形成了惡性循環。
更可怕的是,由於生理曲度的消失,腰椎就失去了「天然的」緩衝保護機制,使脊柱腰段的整體剛度增強,腰椎各椎體承受壓力負荷的比例相同或相似且處於較高的水平。
骨盆後傾的早期康復訓練方法
如果你的腰椎有變直的傾向,但還沒出現疼痛,就趕快做下面幾個動作吧
· 動作要領:
a、保持俯臥的姿勢,擺出準備做伏地挺身的姿勢。伸直手臂,在疼痛可以忍受的前提下儘量撐起上半身。
b、將這個姿勢保持2-5秒鐘,然後再回到開始時的姿勢。
c、每次重複這一動作時,儘量使運動的幅度比上一次更大一些。
練習頻率:2~3分鐘/次,2小時做一次 ,在兩個手臂完全伸直時保持2秒鐘。每組15-20次,每天3-4組
屈膝雙腳平放在地上,把泡沫軸放腰椎的正後方
吸氣準備 呼氣的時候把一側腿慢慢的向下放,這時候把腰椎充分的在泡沫軸上伸展開,吸氣還原,呼吸重複另外一側
每組15-20次,每天3-4組
俯臥位屈膝,小腿接近於地面垂直狀態
吸氣準備
呼氣,讓骨盆向前屈髖,下背部收縮,把臀部向上抬起來,
此時應有前側屈髖肌、下背部都在發力
吸氣慢慢放鬆
每組15-20次,每天3-4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