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後傾的康復訓練方法(內附骨盆前後傾測試方法)

2020-12-22 骨科達人雷博士

現在經常有人會問「我是不是骨盆前傾」,這類人群中不乏有大量的健身猛男們,由於健身人群的擴大「骨盆前傾」這一概念被過度營銷,背了不少鍋,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他的好基友「骨盆後傾」。

骨盆後傾是指骨盆從中立位發生了整體向後的旋轉,恥骨上端會向後,而恥骨的下端會向前。腰椎前凸角度變小,肩胛骨突出,側面給人以含胸駝背之感。

骨盆後傾的原因

造成骨盆後傾的原因是多種後天因素的結果,大部分是不良生活習慣問題,比如久坐、不良的坐姿(尤其是葛優躺)、坐太軟的沙發、運動方式不恰當、專業訓練過度、運動不足、等導致的。

骨盆後傾的外在表現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站立的時候頭向前伸,脖子被拉長,還會伴有一定程度的圓肩駝背,腰部生理曲度(腰窩)減小或消失,小肚子會特別明顯的向前突,會給人小腹突出、屁股扁平,沒有精氣神的感覺。

如何測試自己是否骨盆後傾雙腳併攏,雙腳、臀部以及肩部貼到牆面,靠牆站立,用手掌去測量腰部與牆面之間的空隙,正常腰部與牆壁之間的距離約可容納一手掌的厚度,如果腰部緊貼牆壁,兩者之間的空隙,手掌難以伸入,那麼則很可能為為骨盆後傾了(相反,如果一掌放入後仍有較大空隙那則是骨盆前傾)。

骨盆後傾的危害

很大一部分人群,骨盆後傾會導致腰椎曲度變直

有研究表明腰椎曲度變直是腰椎自身增加穩定而出現的代償性姿勢 ,可繼發引起關節軟骨損傷和腰神經後支嵌頓, 形成腰腿疼症狀。

由於疼痛的產生,患者本能反應就會避讓疼痛,處在被動體位,這樣就加重了腰椎前突的產生,形成了惡性循環。

更可怕的是,由於生理曲度的消失,腰椎就失去了「天然的」緩衝保護機制,使脊柱腰段的整體剛度增強,腰椎各椎體承受壓力負荷的比例相同或相似且處於較高的水平。

骨盆後傾的早期康復訓練方法

如果你的腰椎有變直的傾向,但還沒出現疼痛,就趕快做下面幾個動作吧

· 動作要領:

a、保持俯臥的姿勢,擺出準備做伏地挺身的姿勢。伸直手臂,在疼痛可以忍受的前提下儘量撐起上半身。

b、將這個姿勢保持2-5秒鐘,然後再回到開始時的姿勢。

c、每次重複這一動作時,儘量使運動的幅度比上一次更大一些。

練習頻率:2~3分鐘/次,2小時做一次 ,在兩個手臂完全伸直時保持2秒鐘。每組15-20次,每天3-4組

屈膝雙腳平放在地上,把泡沫軸放腰椎的正後方

吸氣準備 呼氣的時候把一側腿慢慢的向下放,這時候把腰椎充分的在泡沫軸上伸展開,吸氣還原,呼吸重複另外一側

每組15-20次,每天3-4組

俯臥位屈膝,小腿接近於地面垂直狀態

吸氣準備

呼氣,讓骨盆向前屈髖,下背部收縮,把臀部向上抬起來,

此時應有前側屈髖肌、下背部都在發力

吸氣慢慢放鬆

每組15-20次,每天3-4組

相關焦點

  • 【體態矯正】骨盆後傾的形成原因與矯正訓練
    如果從側面看你的骨盆,你骨盆的前部比後部高,那你可能就存在骨盆後傾啦。描述骨盆後傾的另一個有效方法就是將你的褲腰帶想像成一個中間放著水的蹺蹺板(依然從側面觀察你的骨盆)。在骨盆位置正常的情況下,水會在中間保持平衡。如果你有骨盆後傾,那麼水朝後滑下來並傾倒(如果骨盆前傾,水會朝前傾倒)。
  • 骨盆前後傾與長短腿的矯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之前我們講了骨盆是人體脊柱的根基(地下室),骨盆如果傾斜(錯位),全身的脊椎就容易失衡腰腿疼痛,坐骨神經痛,腰椎間盤突出,脊椎側彎,高低肩等等都與骨盆傾斜有關係而上期我們講過骨盆的前後傾,很多朋友對照自己做了體態對比:比如小腹突出,腰曲過大,翹臀就是骨盆前傾了,比如臀部扁平,腰曲變直就是骨盆後傾了,其實這種評估是簡單的評估方式,對於有些人可能他沒有翹臀,也沒有腰曲變直,但是他時常會感覺腰痛不舒服,尤其僅僅出現一側疼痛酸脹感!這中人骨盆是不是就沒有問題呢?答案是非也!
  • 新華科普496篇——骨盆後傾的自我矯正
    骨盆(pelvis)是連接人體脊柱和下肢的盆狀骨架,由骨骼、關節、韌帶、肌肉組成。因此它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既可以將體重傳遞到雙下肢,兩側髖關節可作下肢分離運動,同時骨盆也能夠保護內臟器官。那麼一旦相應的肌肉骨骼出現了問題甚至是內臟疾患都會繼發性導致骨盆的姿勢異常以及功能性代償等問題。常見的骨盆位置異常有:骨盆前傾、骨盆後傾、骨盆側傾和骨盆旋轉。
  • 【健康】骨盆後傾,教你正確矯正方法!第二期!
    骨盆後傾最常見的症狀是彎腰駝背、小腹堆積、臀部塌陷。很多骨盆後傾的童鞋還會伴隨有內八字等步態的變化。與大多數身姿問題一樣,骨盆後傾的解決也要從矯正肌力不平衡入手。屈髖肌群的很重要作用是讓大腿靠近軀體,高抬腿就是最好的訓練動作之一。經常做這個動作可以使屈髖肌群變強,不再衰弱,也就能有效地改善骨盆後傾了。
  • 原創/骨盆後傾的檢測以及調整方法
    造成骨盆後傾的原因主要是生活習慣的問題,比如喜歡靠很軟的沙發上睡覺或看電視,上班時的椅子支撐不夠好,運動量不夠,或者運動方式不對等等。如果發現自己的肩頸、腰推常感到酸痛,做很多治療也沒有太大改善時,也許問題就來自於骨盆,而不是疼痛出現的地方。有骨盆後傾的人,腰椎的弧度都會過於平直,所以受力很直接,容易造成椎間盤的壓力,腰部的肌肉也會感到特別吃力。
  • 癱腰平背皆因骨盆後傾,10個動作教你擺正骨盆~
    也正是因為如此,骨盆一旦出現問題,影響會是全身性的。骨盆後傾在了解骨盆後傾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骨盆後伸,骨盆後伸是骨盆的基本動作。在後伸時,腰骶部位會呈現出圓形,恥骨聯合向上抬起,坐骨結節向下移動。骨盆影響全身骨盆後傾同樣影響全身骨盆後傾通常表現為腰椎曲度減少,髖關節伸直,臀部扁平。當骨盆後傾時,腰椎曲度減小,會造成腰椎穩定性下降、腰部疼痛和腰椎退行性病變等情況,同時,為了支撐頭部,引發胸椎代償性彎曲,造成駝背。
  • 骨盆後傾也了解一下?
    說起髂腰肌,最常聽見髂腰肌在「搞事情」的應該就是骨盆前傾和骨盆後傾了。
  • 骨盆後傾!男人要注意,女人更要當心!
    昨天瑜伽人推文骨盆前傾自我修復手冊(精編),有伽人在留言區提及骨盆後傾,今天我們來一一解決。什麼是骨盆後傾?骨盆後傾時,恥骨的上端會向後,而恥骨的下端會向前。腰椎前凸角度變小,胸椎上端接近腰椎的位置也會比較直,肩胛骨突出,側面看起來是一個含胸駝背、挺髖臀下垂的站立姿態,看起來很沒有精神。
  • 骨盆矯正,前傾、後傾、側傾、旋轉,一篇文章全搞定!
    自我檢測★這裡骨盆前傾和骨盆後傾的檢測方法是一樣的找到自己髂前上棘和恥骨聯合的位置,觀察自然站立時髂前上棘和恥骨聯合的相對位置。正常情況下,二者應該處於同一條平行線。如果出現髂前上棘超過恥骨聯合,說明存在骨盆前傾。
  • 骨盆前傾、後傾、左歪、右斜?教您三步「擺正」骨盆!
    動作要領:雙腿跪在墊上,雙膝與髖同寬,雙臂向前伸展,臀部儘量向後靠近腳跟,臉部貼近地面。這個姿勢比較放鬆,可保持30-60秒。動作要領:雙手掐腰,一腿在前,一腿在後,屈膝下蹲,前腿大腿與小腿保持90°,注意膝蓋不超過腳尖,後腿向後伸展。重心前移,下壓髖部,保持10s換方向,重複3次。動作要領:仰臥位,雙腿屈曲,雙手置於腦後(為預防頸部代償還可放於耳旁或胸前),頭部保持正直,然後深吸氣。卷
  • 骨盆前傾的分析評估與糾正訓練
    ,長期形成不良姿勢習慣等,骨盆前傾,骨盆後傾,骨盆旋轉,骨盆側傾等問題接踵而至,很多時候骨盆的位置改變,也會引發其它關節的不適! 使骨盆後傾的肌肉有臀大肌、臀中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腹直肌、腹內外斜肌、腹橫肌。 一旦骨盆前傾的肌群與骨盆後傾的肌群不平衡就會造成骨盆位置變化,一般懷孕、肥胖人群短跑運動員容易出現骨盆前傾;另外平時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包括刻意塌腰、習慣性姿勢為了更明顯的腰臀曲線、久坐等也會加重骨盆。
  • 為了收縮臀部而骨盆後傾?得不償失
    為了訓練出更漂亮的臀部,健身界是煞費苦心的;然而,在追求更高效訓練的同時,很可能會出現一些看似有道理、其實站不住腳的方法論,比如 --- 硬拉或臀推訓練中,發力夾緊臀部、並進行骨盆後傾,能給予臀部肌群更大的刺激。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這個做法錯在哪兒,為什麼我們都應該避免。
  • 骨盆傾斜的康復
    ▶ 燕式平衡:加強大腿後側使骨盆後傾的力量。▶ 反向卷腹:加強下腹部使骨盆後傾的力量。的動作,向上慢慢抬起身體至5-10釐米,使骨盆後傾10次X3組骨盆側傾——長短腿、高低肩從人體結構來說,骨盆處於中間,起著承上啟下。
  • 知足康復—骨盆結構及常見問題,附前傾、後傾的矯正方法
    放鬆完骨盆前後的肌肉之後,我們就像是終於在身體存了一些本錢,把綁住骨盆的肌肉放鬆了。接下來就要做一個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事情:動作控制訓練!!!躺姿下雙腳彎曲,這時候腰椎下方與地板會有個空隙,稱為「腰洞」。(上圖a所示)將骨盆後傾,也就是翹屁股的反動作。
  • 骨盆歪斜、前傾、後傾的分析與康復訓練
    1、站在牆壁前雙手扶牆,單腳站立2、離地的一腳放鬆,前後左右搖晃1分鐘後換腳POINT:這樣做可以放鬆骨盆與背部肌肉骨盆本身承載著生殖系統,撐託著內臟器官,對內分泌系統和生殖系統的影響也不能忽視。造成骨盆後傾的原因是多種後天因素的結果,大部分是生活習慣問題,比如久坐、不良的坐姿(尤其是葛優躺)、運動方式不恰當、訓練過度、運動不足、坐在過軟的沙發上看電視等。
  • 骨盆前傾、後傾、側傾、旋轉,一篇文章全講解!
    骨盆中的骶髂關節和恥骨聯合的運動幅度都極小,也就是說組成骨盆的兩塊髖骨之間的相對運動的幅度很小,這使得骨盆的運動往往是整體運動。具體來說,骨盆可以以兩側髖關節為軸心,能夠產生以下的動作:前傾、後傾、側傾和旋轉。 骨盆的運動通過黏著在骨盆上的肌肉的縮短和拉長完成,不同肌肉的收縮會帶來不同的骨盆運動方向。
  • 骨盆前傾的自我測試和糾正的方法
    這不僅是久坐人群需要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常穿高跟鞋的女性、孕婦、柔韌性很好的人群),經常運動的訓練者也可能受此困擾。骨盆前傾通常默認為「髂前上棘低於髂後上棘超過10度」。現代人都有輕度的骨盆前傾,大家也不必太過焦慮。髂前上棘低於髂後上棘10度以內是正常現象。
  • 3個步驟,還你S曲線好身材:挑戰骨盆後傾
    而在全身各個骨骼中,骨盆的的影響力可謂數一數二。在文章開頭提到的問題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於骨盆的後傾!什麼是骨盆後傾?有哪些危害?想要判斷自己是否骨盆後傾,觀察腰椎曲度是最便捷的方法(骨盆後傾時,腰椎曲度會變小、趨近筆直),但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必要知道自己的髂前上棘(ASIS)與髂後上棘(PSIS)的相對位置。首先我們先看髂前上棘如何定位:
  • 未必,你可能只是骨盆後傾了
    而在訓練過程中,常有人說,我們亞洲人的基因比不上歐美人的基因,很難練出歐美人的完美翹臀身材。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那倒未必,因為就我們目前的生活方式而言,許多人翹臀沒練出來是因為骨盆後傾導致的。那接下來就聊聊骨盆後傾的那些事兒!
  • 難怪看起來癱腰塌背,原來是骨盆後傾!成因與自我鍛鍊
    相對於中立位就是大家熟知的兩個傾斜位置即骨盆前傾與骨盆後傾,它們都是相對於中立位而言的,骨盆前傾在往期的文章中已經闡述過,今天要說的是骨盆後傾。 骨盆後傾時髂前上棘與恥骨形成的三角形平面向後與地面呈一定夾角,骨盆水平面也相應向後傾斜一定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