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菓子(わがしwagashi),也就是日本的點心,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深深受著人們的青睞
和菓子最大的特點就是精緻、唯美。它會根據季節的特點加入代表性的食材,春季的櫻花、秋季的紅葉……與其說是點心,更像是一件料理人獨具匠心的藝術品
根據歷史的有效記載,我們所知曉的日本茶道文化,是由當時日本的遣唐使將中國唐代的飲茶習慣帶回日本的,其中就包括了茶道文化和糕餅技藝,深深地受到日本貴族階層的喜愛
和菓子有許多風雅的名字,像是「朝露」、「月玲子」、「錦玉羹」等,就是由日本的皇戚貴族從和歌中取材命名的
經過了數千年的歷史,日本人早就已經將和菓子與他們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緊緊的結合在一起了
以他們的國花櫻花為例,許多和果子的製作靈感都是取材於此,如:粉嫩的粉紅顏色、花瓣的形狀,甚至是材料上也取用櫻花花瓣或是鹽漬的櫻花葉,所以小小的和菓子代表的其實正是日本人的文化與精神
在日本,和菓子基本上是依附在茶道中副產品,也就是佐茶的茶食
就大類別來區分,和菓子可以分為生菓子和乾菓子兩大主題。生菓子又名主菓子、上升菓子或朝生菓,指早上製作的新鮮糕點。由於保存期限短,一般只能放兩天左右,要趁鮮食用
比起其它和菓子,生菓子格外重視造型變化,因此成為日人送禮用的主角
相對於生菓子的鮮食要求,耐放的幹菓子,為了長久保存,甜度高多了,主要以糖和豆粉壓製成各種造型
在餡料部分,和果子多以紅豆餡、白豆沙餡為主,偶爾也見抹茶餡,季節餡料則有慄子、山芋、梅子、柿子等,加上麵粉、米類(包括糯米、蓬來米),組合成多種變化
一到日本,走進和果子店,絕對讓人眼花繚亂。在日本街頭,和果子店可謂隨處可見
大到知名的連鎖店,小到家族性的特色小店,都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招牌產品
日本各地的土特產也是以點心為主,像是北海道的羊羹,生產大米的新潟則是特產煎餅(仙貝),文化古城京都更是和果子的故鄉
和菓子細說起來可以講上幾天幾夜,下面先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和菓子
採用最高品質的糯米和香甜美味的黃豆粉,精心製成麻糬外皮,內餡則品種非常豐富,有比較傳統的紅豆大福、抹茶大福、糯米皮裡面加入黑豆的黑豆大福,還有結合新食材創新出來的奶油大福、花生醬大福、草莓大福等等,種類多得數不清
最早的羊羹是用羊肉來熬製成羹,再冷卻成凍用以佐餐。其後隨禪宗傳至日本,由於僧人不食肉,於是便用紅豆與麵粉或者葛粉混合後蒸製,故羊羹在日本慢慢演化成為一種以豆類製成的果凍狀食品
隨著茶道的發展,羊羹逐漸成為一道著名的茶點。比較常見的羊羹是慄子羊羹和紅豆羊羹,比較高級的羊羹裡面會吃到整顆的慄子果實
是的,沒有看錯,這就是饅頭,日本人口中的饅頭。當然這種白面發酵方法是從中國傳到日本的,或許日本人覺得白饅頭太過單調,因此在裡面加上了各種餡料
比較有名的三色丸子三兄弟,三種不同的色彩表達三種不同內涵。使用各具特色的內餡,紅色的綠豆餡、白色的紅豆餡、綠色的抹茶餡,三者象徵著櫻花、人與綠色的大地,亦代表天地人萬物。還有沒有餡料的丸子,靠表面的糖汁提味,可以嚐到濃濃的糯米香,口感也非常軟糯Q彈
仙貝這個詞是臺灣人直接音譯過來的,在日語裡面這種和果子就寫作「煎餅」。相信常看日劇以及日本動漫的人並不覺得陌生,煎餅是在日本廣泛受歡迎的一種零食
無論是飯後還是佐茶,這種酥酥脆脆的食物非常受到青睞。日本盛產高質量的大米,所以以米為原料的煎餅隨處可見
比較特別的是一種叫做「醬油煎餅」的和菓子,煎餅烤脆之後在表面刷上一層醬油,吃起來鹹鹹脆脆
還有的上面裹著海苔,有的裡面摻入花生堅果等。總之,煎餅的口味非常豐富
點個「在看」
相信你都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