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開啟辦公收費,再也不能點咖啡蹭一天空調了!

2020-12-12 網際網路新快報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過去星巴克花上三十塊錢就開始蹭一整天的免費空調和免費WIFI進行社交和辦公的經歷。走進星巴克,我們經常能看到各種各樣的人在社交和辦公。這曾經是星巴克的賣點之一,而如今卻被星巴克自己改變了。

作為一個走在行業前沿的品牌,星巴克從來不是老實做咖啡的類型,不管是做貓爪杯等產品還是將星巴克打造成第三社交空間,星巴克總是能給我們帶來驚喜和消費衝動。今年3月,星巴克在日本推出了「SMART LOUNGE」概念店,這是第一家付費辦公咖啡廳。

這家概念店坐落於日本新幹線車站裡,以商務用途為主,由星巴克日本公司和JR East鐵路運營商合作開設。為了滿足顧客多樣的辦公需求,「SMART LOUNGE」設有不同的辦公區,有單人座位區、個人隱私包廂、付費私人包廂以及可供多人商談的共享會議桌。在包間裡有著USB充電孔、電源插座、掛鈎、LED燈、移動電源和WIFI等辦公套配,讓白領們能夠享受到良好的辦公環境。那麼這麼好的辦公環境,星巴克是怎麼收費的呢?

據悉,「SMART LOUNGE」概念店以15分鐘為單位收費,價格在每15分鐘25日元,也就是約15人民幣,用JR East交通卡付費。對於普通辦公族來說,這個價格還是有點小貴的,這樣的價格也就使得大部分人不會長時間停留在店裡,提高了翻盤率。

實際上,星巴克不是第一次推出類似的概念店。近年來,星巴克的概念店已經開設超過了13家,比如星巴克溫室花園店、星巴克新宿御苑店等。這麼大動幹戈地推出各種概念店,源於星巴克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它察覺到,當前的辦公族對於辦公場所有了更多的要求,不再滿足於在公司辦公,也不滿足於在家庭辦公,而更傾向於在"第三社交空間"辦公。另外,對於現在的市場而言,同一個商品不可能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所以必須對消費者人群進行細分,打造不同特色的概念店來滿足多種人群的辦公需求,這樣才有利於將人群牢牢抓在手裡。

隨著瑞幸咖啡的出局,星巴克沒有了強勁的競爭對手,也證明了所謂的新生品牌,如果不能進行創新、不能將客戶群體牢牢抓住、沒有誠信,那麼只不過是曇花一現。在星巴克付費辦公的時代來臨,將來將會有更多的品牌開始主張付費,也會有更多的消費者願意付費,這是一個新的時代。

相關焦點

  • WeWork深陷危機,星巴克付費辦公,共享辦公要變天了!
    點擊播放 GIF 0.0M星巴克「付費辦公」咖啡廳「一杯咖啡蹭一天」的時代,可能要結束啦星巴克誰還沒去星巴克蹭過網絡和工位,沒把星巴克當第三會客、議事廳,沒享受過「一杯咖啡蹭一天」的快樂了?不過最近,星巴克在日本推出了第一家「專為上班族所設計」的辦公咖啡廳——SMART LOUNGE概念店,開始對上班族收費了!這意味著星巴克也開啟了共享辦公模式的嘗試。
  • 星巴克開共享辦公咖啡店,1分鐘1塊錢,有包間有充電器還可以開會
    賣咖啡這件事情,星巴克已經做到了極致,除了賣咖啡能不能幹點別的事情,一直是星巴克很想做的,比如星巴克的在線支付系統,就是星巴克團隊自己做的。我們每一次去星巴克都會發現有一群人,總是帶著電腦在星巴克裡面忙活,不知道是加班還是自由職業者,一杯咖啡30元,可以在星巴克待一天,而且還有免費的WiFi,運氣好個別座位旁邊還有充電接口,比你在家裡開著空調辦公更省錢。於是很多人蹭上了星巴克的這個便利,經常要加班的時候帶著電腦去星巴克辦公,而且辦公效率比你在家裡更高效。
  • 在車站做付費辦公,星巴克沒有對手
    循著輿論的聲音,進一步挖掘發現,星巴克正在嘗試用便利店、小店的邏輯做共享辦公。這一場「打劫」看似偶然,卻也藏著很多必然。星巴克做付費辦公,刺痛了誰?評論區頻繁出現兩個名字:WeWork、瑞幸,一箭雙「瓜」,同時讓共享辦公和咖啡行業感到「扎心」。WeWork至暗。
  • 在車站做付費辦公,星巴克(SBUX.US)沒有對手
    循著輿論的聲音,進一步挖掘發現,星巴克正在嘗試用便利店、小店的邏輯做共享辦公。這一場「打劫」看似偶然,卻也藏著很多必然。星巴克做付費辦公,刺痛了誰?評論區頻繁出現兩個名字:WeWork、瑞幸(LK.US),一箭雙「瓜」,同時讓共享辦公和咖啡行業感到「扎心」。WeWork至暗。
  • 做付費辦公,星巴克一出手就不簡單!
    圖片來源/insideretail.asia消費者約會、讀書、寫作業、發呆都可以走進星巴克,花30元點一杯咖啡,就可以蹭一天,還連著免費wifi,吹著免費空調。不過現在,情況變了。其一,星巴克很早就想結束「一杯咖啡蹭一天的時代」。
  • 星巴克進軍共享辦公領域,動了誰的奶酪?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樣的尷尬時刻,約了朋友之後到早了,沒地去,於是去咖啡廳或者奶茶店點一杯邊喝邊等,有時候甚至乾脆就是在咖啡店結束了會面。但這種「時刻」經常會讓咖啡廳或奶茶店難做,一杯奶茶或者一杯咖啡坐一天對於店家而言實在不是一筆划算的生意。
  • 去星巴克辦公要收費了?這個設計你怎麼看?
    10個座位的多人會議桌妥妥地滿足日常開會了吧~最重要的是無論工作上有多麼不順心在這你隨時可以來杯咖啡冷靜冷靜電源插孔、USB孔防止空間過小,空氣不夠流通還特意設立了空調出風孔因為東京很容易下雨還貼心的設計了放雨傘的地方不過這個膠囊辦公室有個致命的缺點是:不能上網!
  • 1分鐘1塊錢,星巴克到底要賣啥?
    星巴克的線下門店被當做臨時辦公點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衣著靚麗的CBD精英們,真的很喜歡帶著MacBook去星巴克辦公。點一杯拿鐵,一定要再加一個shot(濃縮咖啡),然後再配一個羊角麵包,整個人簡直就是精英的鏡像詮釋。
  • 不喝咖啡,也能去星巴克辦公,1小時16塊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去星巴克辦公了星巴克開始做付費辦公咖啡廳了。近日,它在東京的CBD中心開了全球首家專為上班族設計的咖啡店——SMART LOUNGE。
  • 那些在喜歡在星巴克辦公的人
    咖啡,這個真正意義上的舶來品。直到民國時期才從coffee確認為譯名「咖啡」。1999年1月。北京開設了第一家星巴克,至此,咖啡在中國才逐漸走進了中國普通人的生活!星巴克作為咖啡在中國的代名詞,早期人們對她是陌生的。
  • 最完整的星巴克點單指南!以後點咖啡再也不發愁!
    根據星巴克官方介紹說,星巴克至少有19000種咖啡搭配方法。但是我們在點單的時候店員只會問你三個問題:你需要什麼飲品?有沒有星享卡?需不需要糕點?按照星巴克的說法, 可供選擇這麼多,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怎樣才能喝到自己最喜歡的產品呢?今天小優給大家分享一點乾貨!以後在星巴克點單再也不是只有那幾款可以喝啦!
  • 左巢社區配套再升級,喝咖啡再也不用到星巴克排長隊了!
    「麻煩給我的客戶一杯Starbucks 我喜歡和他放鬆聊合作 而我的咖啡,糖不用太多 這個世界已經因為他甜得過頭~」 左巢社區配套服務再升級,增設星巴克咖啡角,開啟商務辦公
  • 星巴克首家付費辦公咖啡廳來了,WeWork們瑟瑟發抖
    來源:贏商網Winshang引言「一杯咖啡蹭一天」的時代,要結束了。近年來,星巴克熱衷於在日本打造各式主題概念店,透過TA們可以窺見星巴克打造多元場景、俘獲細分人群的秘密。01 為上班族設計的辦公咖啡廳咖啡與電腦,是很多人辦公的兩大標配。
  • 星巴克付費辦公,這個價格你能接受麼?
    相信大部分人去星巴克,不只是為了喝一杯咖啡,而是為了消費那個場景:你可以吹著空調,用著WIFI,聽著音樂,在星巴克約會,辦公,發呆,享受小資時光,甚至可以點一杯咖啡待一天。來星巴克見我吧。但最近,不知道星巴克是不是發覺到,人們來星巴克辦公的需求太強了。佔地185平米的這個辦公咖啡廳,位於新幹線車站內,主打商務屬性。
  • 第三空間集體啞火,星巴克卻推出首家收費辦公咖啡廳,1小時16塊
    01 星巴克首家付費辦公咖啡廳來了近日,星巴克在日本推出第一家「專為上班族所設計」的辦公咖啡廳——「SMART LOUNGE」。其實換句話說——去星巴克辦公,要收費了!此外,既然是注重效率的咖啡店,這裡的咖啡支付都採用一鍵式下單,免去了排隊買單的繁瑣步驟。據JR車站介紹,這樣的辦公空間未來計劃將在日本開設30家。此前星巴克也開設了許多不同場景的咖啡店。
  • 在星巴克用著蘋果電腦的人,是什麼職業?星巴克招募官方氣氛組
    不知道你發現沒有,每每走進星巴克,總有那麼一群人,他們自帶一臺筆記本(而且一定要是輕薄本,蘋果電腦尤其多),不管再困難也要用觸摸板操作,咖啡只能點熱的(熱飲紙杯是彰顯身份的必要條件),接電話的時候手機永遠要用肩和耳朵歪著頭夾著,手在鍵盤上不能停。
  • 星巴克第二杯半價 | 元氣周一用咖啡開啟!
    熱愛咖啡的我們,經歷了一段思而不得的時期。幸好,一切都慢慢回來了。在這個周一,用咖啡,把元氣開啟。細碎的陽光灑到床沿,香醇的氣息漫到房間。被咖啡香氣喚醒,是每個咖啡控夢寐以求的場景。在周一的早晨,喝杯咖啡,是開啟新一周的最好方式。
  • 最美的咖啡——星巴克
    一、星巴克的「第三空間」。星巴克將自己定位為獨立於家庭、工作室以外的「第三空間」,它的目標市場是一群注重享受、休閒的富有小資情調的城市白領。音樂星巴克的音樂已經不單單只是「咖啡伴侶」,星巴克播放的大多數是自己開發的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音樂。
  • 星巴克又放大招,開啟第一家共享辦公門店!
    咖啡店+共享辦公空間 星巴克開新店並不稀奇,但今天要介紹的這家卻和以往的任意一家都有所不同,這家店的出現也許就標誌著星巴克開啟了「共享辦公模式」。
  • 難道我們去星巴克只是喝咖啡
    喝咖啡並非我們國家的正統飲食文化,說是從小就有這個習慣的同學,說實話無論貴賤,我是沒怎麼見過,即使有也大多是後天喜歡上的,但是就跟健身為什麼一定要辦理健身卡一樣,難道大家不可以去室外?根本原因不就是一個社交需求在驅動嗎,星巴克的成功也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