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轉發下:藍色為人體需要的鹼性水,黃色為酸性少喝,看好了再喝,喝健康的水!」
如果這兩天你沒有看到上面這張圖和配文,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微信社交圈是不是不夠廣了.
轉發這則消息給我們的讀者之一,還很貼心的附上了自己的看法:PH值試劑估計是用的溴百裡酚藍(Bromothymol Blue),專業啊,的確應該是溴百裡酚藍,對應不同弱鹼弱酸pH值的顯色情況如下:
那十幾瓶水一字排開的圖,本身就有不少問題,比如拿氣泡水和普通礦泉水放在一起對比,氣泡水裡面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自然就是弱酸性的,這個跟水本身沒什麼關係。喝下去也就是你多吞了口二氧化碳再打嗝出來。
不過分析這個唬人實驗的準確性純屬浪費時間,因為所謂鹼性水,或者鹼性水廠家所吹捧的酸鹼體質論,就是胡扯的偽科學概念。我們再談一次關於鹼性水的問題吧。
農夫山泉是國產飲料公司中我們最喜歡的之一,只有他們知道茶飲料是不該放糖的。不過最開始在廣告裡提到「弱鹼」的礦泉水似乎也是他們,那時候弱鹼性被用來證明水源無汙染。而之後某個照抄農夫山泉廣告詞的土豪公司開始大肆忽悠鹼性水以及酸鹼體質論,各種弱鹼水產品瞬間鋪滿市場。「天然弱鹼水」成了能調節人體酸鹼度的中國特有的稀世珍品。
在弱鹼水的神奇故事中,主要包括以下的這些「新科學」概念:
1,人體內環境應該是弱鹼性,但我們每天吃很多酸性食物,對人體不好;
2,人體血液是鹼性的,一旦變成酸性就會得很多病,什麼癌症啊,白血病人血液都是酸的啊;
3,要調節酸鹼度啊,這樣人才能健康。你看我們弱鹼性水都叫賤…..不對,是鹼的了,喝下去就能中和了;
4,搬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它的健康水標準,其中一條就是要弱鹼性,pH在7.45-8之間;
5,好多專家都說好,好多明星都愛喝.
但4裡躺槍背黑鍋的WHO,在它制定的《飲用水質量指南:飲用水pH值》報告中最後一句是這麼寫的:「沒有健康飲用水的pH推薦值」。
那1-3條呢?人體是否需要鹼性水,喝下去鹼性水就特別神奇的調節體液酸鹼平衡了麼?年輕人,Too Simple,Too Naive。
首先如果遇到有人告訴你人體正常是偏鹼性的或者是中性的人,直接抽回去。人體不同位置的體液pH值是不同的,胃裡是強酸環境,血液是弱鹼,而很多體液像腸液的pH值範圍很大,一會酸一會鹼都可以。人不是鹼性體質,也不是酸性體質,最多算是糾結體質。大部分用酸鹼體質胡扯的商品或者養生文章中,「酸」和「鹼」只是為了更唬人而被隨意抄襲篡改的化學名詞。
血液正常pH是7.35-7.45。的確很多時候對某些病患人群檢測的時候會發現血液pH值降低。但是這種判斷是顛倒因果的,某些病症會導致血液變得更酸性,但不是變酸導致生病。個頭高的人容易撞頭,不是因為多撞頭才長高的。礦泉水公司死活不肯告訴你事情還有一條:如果血液超過7.45,達到很多弱鹼水的pH值,不好意思,去醫院吧,那也是很多病症的表現。
這樣吧,我們權當自己中學生理衛生課都是礦泉水專家教的,人體就是該變鹼性,酸了就完蛋。那怎麼保持「弱鹼性體質」(不加引號說這個詞都覺得挺丟人的)呢?靠喝水?你真不怕折騰。
喝水最多改變一下你的「強酸性胃液」體質,而且IF我們想迅速改變胃液的酸鹼度,喝什麼弱酸弱鹼水都可以,因為稀釋就是最有效的降低胃液酸性的方法。喝1升後,胃液pH值就從1變成2,喝10升?你就撐死了。
但這種只能維持到憋不住上廁所的方法是賺不到錢的。所以就要弱鹼水出面了。這裡面不只有水,還有鹼哦,可以中和你肚子裡的酸。特別科學。那能中和多少呢?
不同弱鹼水裡面的成分有差別,胃裡大約有10-100毫升的胃液,pH值為1左右,相當於0.01-0.001摩爾的氫離子,如果是用碳酸氫根離子為主的鹼性水,估計要喝上幾十升可以中和掉胃酸,如果是喝氫氧根離子為主的鹼性水,那就要更辛苦一些,喝上幾十噸才成。
覺得不想一次撐死,但是要積少成多慢慢調養身體?你身體的功能可不是這麼設計的。當感覺到胃酸減少,你的身體就會自動把這點酸給補回來,不比你喝水慢多少。
再說,真想中和胃酸,幹嘛這麼費勁喝昂貴的奇葩水啊,吃點鹼面放多了的饅頭不就搞定了?鹼性水的原理也就是相當於買點小蘇打(碳酸氫鈉)直接泡水喝。
除非是醫生診斷患有相關消化道疾病,需要調整胃酸的病人外,其他人天天想著中和胃酸不是什麼有意義的事情。人體不是鹼性的,也不需要喝鹼性水。發明「酸鹼體質」的「鹼性水」公司,只是為了改善他們自己的營收,而不是改善你的體質。
發關鍵字「水」或者「飲料」到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一小時爸爸」,可以收到包括下面的這些原創文章:
自來水有餘氯,到底還能不能用啦
解密衝奶粉用水和兒童飲用水的選擇方法
如何科學地喝上安心水
夏天水瓶不能放車裡?叫化學專業的分析一下
千滾水、隔夜水裡有什麼
潔廁塊致癌藍水回吸汙染?怎樣使用才安心
餵水…育兒中的超級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