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前沿】肝臟部分切除後細胞周期再進入同步化的新機制

2020-12-13 澎湃新聞

【學術前沿】肝臟部分切除後細胞周期再進入同步化的新機制

2020-07-14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獲取更多CSCB2020相關資訊

肝切除術是目前治療各種肝臟良惡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肝切除後,肝臟內剩餘的實質細胞及各種細胞因子、生長因子會迅速做出反應,啟動肝臟再生能力,在短時間內即可恢復肝臟正常體積和肝功能。但是如果肝臟再生出現障礙,極易引起肝衰竭,最終導致患者死亡。如何快速地啟動肝臟再生機制,仍然是目前的研究熱點之一。

過去研究表明,肝臟部分切除之後,剩餘肝臟細胞增殖過程受細胞周期影響,從G0期向G1期過渡。所有細胞進入同步化的細胞周期,DNA複製幾乎發生在同一個時間點。但為什麼在切除後的肝臟組織中,細胞周期會重新進入同步化的調控機制並不清楚。

2020年6月,來自浙江大學的彭金榮團隊在Cell Regeneration上發表了題為「Capn3 depletion causes Chk1 and Wee1 accumulation and disrupts synchronization of cell cycle reentry during liver regeneration after partial hepatectomy」的論文,報導了一個新的蛋白對細胞周期重新進入同步化的調控作用。

該研究主要關注半胱氨酸鈣蛋白酶3(Capn3,在斑馬魚中該基因被命名為Capn3b),並製備了敲除Capn3b的斑馬魚模型。雖然敲除Capn3b的斑馬魚可以穩定生存和繁殖,但在一些應激狀態比如不同密度、不同溫度的飼養條件下,敲除Capn3b的胚胎發育是受影響的,表現為身體呈弧形、生長遲緩、肝體比(用於評估肝臟再生的指標)比例失調 (Figure 2)。

當將Capn3b敲除斑馬魚肝臟腹側葉摘除後,一開始其肝臟再生速度遠遠低於野生型,無論是切除區域和深層區域的細胞增殖能力均遠遠弱於野生型;而當野生型肝臟再生基本完成時,同時期的Capn3b敲除肝臟切除區域的細胞才開始啟動再生機制,而深層區域的細胞DNA複製水平仍然很低。這說明在Capn3b敲除的肝臟細胞中,細胞周期再進入不僅延遲,而且並未同步化(Figure 3C-F,Figure 4)。

接下來,作者提取了野生型未處理、野生型肝臟腹側葉摘除、Capn3b敲除型未處理、Capn3b敲除型肝臟腹側葉摘除這四組肝臟細胞的核蛋白,並進行了質譜分析,找到了許多與核仁RNA功能相關的差異蛋白。除此之外,作者鑑定出G2-M檢查點蛋白激素Wee1和上遊調節因子Chk1均存在與Capn3b存在相互作用的區域,且這些相互作用區域從斑馬魚到人是高度保守的。初步推斷Wee1和Chk1與Capn3b在核仁中能夠形成複合體。隨後進一步發現,當肝葉被摘除後,Wee1和Chk1在Capn3b敲除型肝臟組織中大量堆積。這可能是Capn3b敲除引起肝再生延遲的原因之一(Figure 8E-F,Figure 9)。

綜上,該研究揭示了核定位的defi - capn3複合物能夠通過裂解兩種明確的細胞周期負性調節因子Chk1和Wee1在肝切除後的肝臟再生過程中發揮作用,進一步闡明了肝臟再生的分子機理。

彭金榮課題組博士陳峰博士為本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的汪迎春研究員和浙江大學的彭金榮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經費支持。

論文連結:

https://cellregeneration.springeropen.com/articles/10.1186/s13619-020-00049-1

來源: Cell Regeneration

1980-2020

原標題:《【學術前沿】肝臟部分切除後細胞周期再進入同步化的新機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科技前沿】周軍課題組揭示纖毛穩態調控的新機制
    O-乙醯氨基葡萄糖(O-GlcNAc)修飾是一種可以感受外界營養信號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對環境中的葡萄糖濃度極為敏感。葡萄糖進入細胞後,會部分進入氨基己糖生物合成途徑,生成UDP-GlcNAc,進而將糖基連接在蛋白質的絲氨酸或蘇氨酸殘基上,調節蛋白質的生物學功能【1】。
  • 【學術前沿】鍾波組發現MAVS和MITA泛素化修飾的新機制
    病毒感染與複製的過程中產生的病毒核酸,通過結合宿主細胞內的相關模式識別受體(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激活一系列的信號級聯反應,進而誘導I型幹擾素、TNF等細胞因子和促炎因子的表達【1】。
  • 你知道人體各器官細胞的更新周期嗎?
    營養補充是給予身體細胞材料,使用多長時間,也是要看細胞更新需要多長時間。一般情況下 ,人體會在半年內更新掉身體的98%組織的細胞,如果我們在當下做好排毒和給予身體細胞需要的優質的材料,在半年後我們就會收穫一個相對健康嶄新的自己,這是因為我們身上的細胞在不斷進行自我更新。
  • 【學術前沿】衰老乾預研究進展——清除衰老細胞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韓磊老師唱的《向天再借五百年》,歌曲中的「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唱出了我們絕大多數人的心聲。如果Rb被CDKs磷酸化,它便會與E2F家族轉錄因子(E2F 1-3)分離,進入細胞核,促進G1-S期細胞周期轉變所必需的靶基因轉錄。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已經將這個過程進行了簡化,但是應該注意的是該過程可能涉及其他參與者,包括Rb的幾個非E2F靶基因等。p16高度甲基化、突變或缺失導致細胞周期進程失調。p16表達增加與細胞衰老有關。
  • 【學術前沿】Cell 子刊:治療脫髮有望,毛囊幹細胞代謝裡的秘密
    不過,負責生發的毛囊幹細胞通常處在休眠狀態,但會在新一輪生發周期中迅速活化分裂。當相鄰部位受到損傷後,毛囊幹細胞可從原定位的隆突部中遷出並參與損傷部位修復。毛囊是毛髮的基本單位,而毛髮是由毛囊內的細胞生長分化而來。每根毛囊裡面住著一群毛囊幹細胞,提供新的細胞給生長中的毛囊。人毛囊幹細胞屬於成體幹細胞的一種,具有成體幹細胞的共性。人體的許多組織功能依賴於幹細胞的健康活動。
  • 【學術前沿】武漢大學等多單位合作!鍾波/林丹丹/褚倩揭示非小細胞...
    【學術前沿】武漢大學等多單位合作!CCL7缺乏會損害cDC1在TME中的浸潤以及隨後在支氣管引流淋巴結和TME中CD8 +和CD4 + T細胞的擴增,從而促進KP小鼠模型中的腫瘤發展。單獨或與抗PD-1組合使用CCL7進入肺部可顯著抑制腫瘤的發展,並延長KP和KL小鼠的生存期。這些發現表明,CCL7可能作為非小細胞肺癌檢查點免疫療法的生物標誌物和佐劑。
  • 【學術前沿】衰老乾預研究進展——來自幹細胞的miRNA
    有學者提出一種機制,認為成體NSC衰老的部分原因是下丘腦神經幹細胞(htNSCs)分泌的腦脊液中的胞外miRNA減少。有研究進一步證明,用純化的htNSC外泌體來治療老年小鼠,減緩了小鼠的衰老表型,表現為htNSC的增加和衰老相關的炎症的減少。此外,一項對小鼠幹細胞樣的顆粒下層(SGZ)神經前體細胞的研究,發現了時鐘蛋白BMAL1和PER2對成年哺乳動物海馬神經發生的節律性調控。
  • 秋水仙素將細胞分裂阻斷在哪個期?
    紡錘體由微管蛋白組裝而成,是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平均分配到兩極的必要結構。微管是由α、β微管蛋白的異源二聚體及少量微管結合蛋白聚合而成的亞穩定動態結構。秋水仙素化學結構的C環與β微管蛋白的第1~46和214~241胺基酸殘基片段交聯,當結合秋水仙素的β亞基組裝到微管末端後,其他的微管蛋白亞基就很難再於該處進行組裝,從而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破壞微管形成,抑制紡錘體形成並抑制細胞有絲分裂。
  • B肝HBV進入細胞機制和硫酸肝素蛋白多糖
    與硫酸化程度較低的硫酸軟骨素相比,高硫酸化抑制劑能更有效地阻斷B肝病毒與細胞結合。這一結果表明,HBV只與主要存在於肝細胞表面的高硫酸化熱休克蛋白相互作用,而不與內皮細胞和真皮細胞表面硫酸化程度較低的熱休克蛋白相互作用。此外,最近法國研究人員觀察表明,HBV優先結合glypican 5,一種在肝臟中強烈表達的HSPG,這可能部分解釋了HBV的強肝向性作用。
  • 人體細胞多久更新一次 代謝周期是多少.人體器官的保質期有多久?幹細胞助您延緩衰老!
    英國萊斯特皇家醫院的肝臟外科醫生大衛·勞埃德解釋說:「我可以在一次手術中切除患者肝臟的70%,只要2個月的時間,大約90%的肝就會長出來。」但是,酗酒者的軟組織細胞(肝臟的主要細胞)可能會逐漸受損,形成疤痕組織——也就是「硬化」。因此,雖然健康的肝可以不斷自我更新,而硬化損傷是永恆的,有時甚至是致命的。
  • 【科技前沿】張宏團隊揭示自噬調控新機制:IPMK通過抑制轉錄因子...
    蛋白質液-液相分離(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介導細胞內多種無膜細胞器或大分子凝聚體的形成。相分離形成的凝聚體起到分隔細胞組分的作用,從而在空間上保證了不同的細胞功能高效、有序的進行。
  • ACB精品課程筆記:細胞分裂與細胞周期!
    2.1  R點(restriction point)G1期之末是細胞周期的一個關鍵時刻,繼續增殖還是進入靜息(G0)狀態,是由其是否通過該期細胞的RNA含量達到一定的閾值,細胞將通過R點進入S期。另外,G1期專一觸發蛋白(trigger protein/ cyclin D1 )的積累也幫助細胞通過R點。
  • 子宮的作用及子宮切除後的後遺症
    在嬰幼兒時它只有2—3釐米大小,隨著年齡的增長,它的重量及大小都有明顯地增加,未孕的子宮約6—8釐米大,50—70克重,而生育過的子宮可以9一10釐米大,重量在80克以上了。    進入青春期後,子宮內膜出現周期性地脫落,形成月經。婚後,精子通過宮腔在輸卵管與卵子結合受精。受孕後,受精卵在子宮腔內種植、生長及發育。
  • 吳孟超:中國肝臟外科的集大成者
    時至今日,60年來的實踐表明:「五葉四段」理論為肝臟手術奠定了解剖學基礎,長期指導著國際上最大系列的肝臟手術施行,並為此後肝臟新手術的探索如肝臟尾狀葉切除、肝癌局部根治性切除、肝癌的根治等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保障。該理論也成為我國高等醫學院校教材、《黃家駟外科學》等專著的經典內容,得以傳承和廣泛引用。
  • 肝臟離體50分鐘!切除腫瘤,再植回繼續「工作」,這臺手術有點厲害
    半離體肝臟切除手術是指在保留第一肝門門靜脈、完全離斷肝後下腔靜脈的情況下,將肝臟翻轉出體外,經體外低溫灌注後,在冷保存狀態下進行肝臟腫瘤的切除及受累血管結構的切除、修復和重建,最後將剩餘健康的肝臟原位植入患者體內的技術。與全離體肝切除手術相比,因為手術視野受限、空間有限,所以手術複雜性更高,但對於患者來說術後恢復會更好,術後膽道和動脈併發症少。
  • 【學術前沿】上海交通大學王宏林等揭示代謝過程異常加重牛皮癬的...
    【學術前沿】上海交通大學王宏林等揭示代謝過程異常加重牛皮癬的機制 2020-06-30 0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黑色素瘤患者手術切除就算治癒了嗎?
    另一方面,早中期患者發展成為晚期患者的機率達到百分之百,只要發生遠處轉移,病情就迅速惡化,從轉移到死亡周期短的只有幾個月。 很多黑色素瘤患者特別是皮膚型黑色素瘤患者,由於病灶發生在人體的皮膚表面,可以用肉眼或觸摸儘早發現。中國現有的醫學水平,只能是對病灶給予切除。然後,讓患者注射高劑量幹擾素,或是採用化療放療等手段。
  • 動物所發現特異調控卵母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的細胞周期蛋白
    在此過程中,細胞經過一次DNA複製後進行兩次細胞分裂,最終產生單倍體配子。同有絲分裂一樣,減數分裂的精確完成離不開細胞周期蛋白(Cyclins)與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DKs)之間的共同調節。Cyclins的周期性降解與合成以及CDKs激酶活性的動態變化,是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周而復始的重要物質保障。
  • 「小手術」,脾臟「變」肝臟
    記者了解到,南京大學的一項前沿研究為器官移植提供了一項可能的替代方案。南大生命科學學院、醫藥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張峻峰教授、董磊教授與澳門大學王春明教授聯合研究團隊嘗試用一種器官向另一種器官「轉化」的技術策略,在體內將脾臟轉化為有功能的肝臟,這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