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alk丨不斷革新的造車技術讓環保不再是口號

2020-12-21 黑仔說車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家園

環境保護對我們來說尤為重要

在地球日的今天

環保更是大家關注的重要話題

而對馬自達來說

環保,不只是一時興起的口號

是寫進Zoom-Zoom可持續的宣言

環保,不是跟風的噱頭

是寫進企業骨子裡的己任

1環保是馬自達造車歷程中不變的準則

馬自達通過不斷革新造車核心技術,突破過往經驗的束縛,從零開始,全面審視發動機變速箱車身底盤四大核心技術,提升創馳藍天技術。通過提升燃燒和傳動效率,有效降低CO排放,為所有客戶提供人馬一體的駕乘愉悅及卓越的環保安全性能。

馬自達於2007年3月制定了Zoom-Zoom可持續宣言,宣告了馬自達將繼續致力於開發和生產充滿激情,讓人一見傾心,駕乘愉悅,愛不釋手的汽車產品。根據這個宣言,2008年6月馬自達推出了一項計劃,將2015年期間全球銷售的馬自達汽車平均燃油經濟性比2008年改善30%,馬自達做到了!

2018年,馬自達再度發布了「Zoom-Zoom可持續發展宣言2030」,直指全球汽車產業環境的激變,站在更加長遠的視角和高度,通過彰顯馬自達汽車產品「駕乘愉悅」的獨有魅力,為解決當今「地球」、「社會」、「人」三方各自課題的全新挑戰,發布了「Zoom-Zoom可持續發展宣言2030」這一全新技術開發長期願景。

2以不斷推進汽車環保技術為己任

為保護我們共同的地球,馬自達為所有客戶提供人馬一體的駕乘愉悅及卓越的安全環保性能,以「從燃料開採到車輛駕駛(well to wheel)」的全新環保視角,綜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針對各地區的環保性能要求,馬自達將腳踏實地地推進多路徑綜合解決方案。2050年實現企業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減少90%,2030年實現相對2010年減少50%為目標,繼續為廣大車迷朋友們提供具有馬自達獨特價值的產品、技術和服務。

我們堅信以誠信為本,認真研發,踏實前進,一定能夠讓大都市與汽車和諧共存下去。我們汽車界也只有憑藉對環境改善擁有實際效果的技術研發,才能真正的贏回廣大用戶的信賴。

環保不是一條好走的路,而馬自達致力於生態環保事業的多重舉措,從未停止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努力,力求開創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馬自達讓環保不再是口號,不斷突破技術壁壘,實現用戶的身心愉悅和駕駛樂趣,致力於成為與廣大用戶建立起緊密情感紐帶的優質汽車品牌。

相關焦點

  • 馬斯克:這是造車技術的大幅革新
    特斯拉不僅改變了汽車的動力來源,還要革新整個汽車的「結構」!馬斯克預告,柏林的Gigafactory會引入新製程,以及Model Y會有革命性的車體結構,而在今年的電池日(Battery Day)上,會透露車體的相關細節。
  • 知料丨別怪戴森放棄造車,他比「PPT造車」們好太多了
    作者丨邱曉芬 宣布造車失敗後,71歲的詹姆斯·戴森又再一次成為媒體談論的焦點。對許多人來說,這大概又是一個不自量力的「PPT造車」的公司最終迷途知返的故事,這個世界上已經有太多號稱造車又失敗的公司,戴森不是唯一一個,何況他的失敗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很難想像,一家主打產品是吸塵器和吹風機的公司會真的造出一輛車來。
  • 泰州進擊,36臺漢風G7環保渣土車極速交付!
    3月中旬,江蘇省泰州市一個汽貿市場熱鬧非凡,大院內整齊停放著一排排車,一群戴著口罩的卡友們正在滿懷期待地領取新車鑰匙——他們購買的36臺漢風G7環保渣土車終於在這一天交付使用。沒有壯觀的煙火盛宴,也沒有喧鬧的鞭炮齊鳴,這場看似簡單的交車儀式,背後是艱苦的努力與付出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斷了正常的上牌交車節奏。
  • 木材粉碎機,回收廢木料進行再加工,環保不再是一句空口號
    現在由於環保的原因,廢舊的木材不能夠再進行燃燒,不僅對人體有害並且還汙染環境。用木材粉碎機能夠將木材進行粉碎後再加工,可用作制木炭、木板、電廠用料、家具、造紙、有機肥、生物燃料、複合板、食用菌培養等等的質料。這些不僅是很好的生意項目,更是環保項目,一箭雙鵰。
  • 吉林市公安局榮獲全國公安基層「智慧公安我先行」技術革新大賽三...
    吉林市公安局榮獲全國公安基層「智慧公安我先行」技術革新大賽三等獎 2020-01-30 14: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恆大造車背後的三重邏輯
    技術的革新總是緩慢的,在新的消費升級潮來前,新品迭代不及將錯失好局。以老牌房企身份出徵新能源的恆大汽車半路殺出,總結特斯拉創業歷程,從復盤到創新再到追趕流程,恆大將其縮短為兩年。8月份發布6款車型,12月剛過,便傳出路跑消息,商業奇兵可謂神速。
  • velma維爾瑪以技術革新為行業發展帶來「加速度」
    velma維爾瑪以技術革新為行業發展帶來「加速度」 2020-12-04 16:23:53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點擊:
  • 近20萬噸報廢電池或將來臨,純電動汽車環保的口號,還能喊多久?
    近20萬噸報廢電池或將來臨,純電動汽車環保的口號,還能喊多久?近年來,新能源電動汽車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發展非常迅速,而很多車企也嘗到了補貼的甜頭。回顧新能源汽車發展,目前,我國第一批新能源電動車已經瀕臨退役,因此,有專家估計2020年後,近20萬噸的退役新能源汽車電池或將來臨,新能源電動汽車環保的口號,還能喊多久?近20萬噸廢電池,這是一個什麼概念?新能源汽車真的環保嗎?相信這是很多人的疑惑,因為新能源車雖然節約了石油資源,但耗費的是電能,尤其使用期限只有5-8年的電池,退役後一旦處理不好,其汙染程度將出乎意料的嚴重。
  • 蘋果要造車,目前的技術實力如何?
    蘋果要造車,目前的技術實力如何? 李哲 發表於 2021-01-05 17:53:52 "泰坦」項目的失利,曾讓蘋果的造車計劃遭受重創,但蘋果並沒有因此放棄造車的野心,這一次,「Apple Car」再上日程。
  • 美的造車,虛晃一槍
    美的不造車,只想把「空調」賣給車企。
  • 蓄勢待發,恆大''造車''的天時地利與人和
    最近恆大造車的消息不斷,繼拿下40億港幣融資、公布恆馳車標之後,更加重磅的消息傳來——近日恆大汽車位於廣州和上海兩處生產基地全面啟動了試生產,這意味著恆大汽車的全面量產已迎來倒計時。造車以來,恆大似乎從未掩飾過自己的野心:''要用3-5年的時間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領航者。''
  • 蘋果造車,富士康代工?丨C次元
    1月4日,富士康(鴻海集團)與拜騰汽車、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富士康將向拜騰汽車投資2億美元,並且提供其先進位造技術、運營管理經驗和產業鏈資源,爭取在2022年Q1前實現M-Byte的量產。富士康造車?是的,前兩個月鴻海的MIH純電平臺都做了展示。但實際上,大家馬上就會想到,富士康未來是不是要給蘋果汽車代工了?
  • 江門【無煙燒烤車】_科環環保
    江門【無煙燒烤車】,科環環保,佛山市科環環保設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致力於改善空氣品質和餐飲業油煙淨化方案的高新技術環保公司;公司坐落在著名的「廣東四小虎」之一的佛山市南海區,2017年為適應快速的業務增長需求和市場發展需要,通過增資擴股正式改名為佛山市科環環保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 恆大造車「苦盡甘來」
    特斯拉的估值已達到4.7萬億港元,同步增長的,還有市場的質疑——面對業已成熟且仍在不斷完善的燃油車,以及新興的氫燃料汽車,電動汽車必須在資本市場熱情消退前,展現出足夠的競爭力。無口否認,恆大汽車本身是一家飽受爭議的車企,一方面來自母公司的地產標籤,另一方面則因其造車路徑不按常理。
  • 造車技術哪家強?德系與日系造車之間,差距真的有那麼大嗎?
    日本汽車製造技術和德國造車技術誰更強?這個問題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從傳統歷史來看,德國技術歷史更悠久,很多技術研發都是始於此,而日本屬於後起之秀,在汽車工業發達的今天,技術創新和領先方面則超過了德國。歐洲的一些評選機構也認為豐田、本田一直是全球車業技術的領導者,這樣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而是來自事實:像混動、氫動力、動力電池、可變壓縮比、壓燃、熱效率等領先的核心技術都是日本率先研發,而德國則亦趨亦步,特別是新能源方面,和日本汽車工業有很大的差距。實際上,自主國產在新能源方面也遠超德系車。這樣說並不是說歐美德的技術一無是處。
  • 智造2020丨宏山雷射十二月熱點聚焦
    中國鈑金加工技術交流會17日,中國鈑金加工技術發展年會在蘇州舉辦,大約有來自150多名鈑金企業的代表參會。,以專業詮釋雷射智造未來。杭州展廳的開業是響應市場的需求,更是用戶對宏山設備質量與技術的信任。未來,宏山雷射將堅持立足用戶需求,專注用戶服務,與行業、與用戶共同成長。
  • 華為的車企朋友圈,暴露了它「不造車」的野心 | 撩車
    11月25日,華為內部網站心聲社區刊出了一份名為《關於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的內部文件,文件重申: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該文件獲得了任正非的籤發。同時在文末強調「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幹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 工藝不斷革新,裝修吊頂該怎麼做?
    產品呈白色乳液狀,在木方使用前塗刷與木方表面,已達到防火效果,綠色環保、無味。另外,木方採用30*40杉木木方,承重力強;膨脹螺絲使用80*100國標膨脹螺絲,高抗拉設計、高強膨脹擴張。製作方法固定主木龍骨拉吊方,製作平頂天花,所有拉吊受力點要在開口向上的木方上。
  • 華為造車消息引發漲停跌停!任正非:誰再建言造車,調離崗位
    來源:Wind今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公司總裁任正非日前籤發的文件,再次重申: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華為整合智能汽車業務實際上,這兩年,關於華為造車的傳聞一直不斷。早在2019年5月,任正非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外面網傳我們造車,我們不會做的。因為我們的車聯網基本上是世界最主要車企的供應商,將來以車載計算、車載電子為主。
  • 新能源汽車發展情況下 造車新勢力是「後浪」還是未來?
    12月7日,一段30秒的恆大恆馳1路跑的官方視頻,刷屏了朋友圈,這意味著恆大量產車指日可待,朋友圈路跑背後,也是恆大造車資金和技術實力的體現。掌握技術和人才,正是恆大造車的信心和底氣,也是用戶信心的來源。   恆大造車絕不是PPT造車,而是實實在在的造車,不然大費周章的投入,招攬天下英才,是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