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9時,雲南省臨滄市第二人民醫院先後迎來了一場特殊的手術。36歲的俸先生(化名)是臨滄市臨翔區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由於酒精性股骨頭壞死導致喪失勞動能力多年,為家庭帶來了不小的經濟負擔。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協和醫院)對口幫扶醫療團隊在了解患者情況後,在武漢協和醫院掛職臨翔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鄒枕瑋博士的協調聯繫下,決定為俸先生進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這在雲南也是首例。
田洪濤副教授正在為患者進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 圖片來源:武漢協和醫院
術前,武漢協和醫院麻醉與危重病醫學研究所所長姚尚龍團隊對患者實施了超聲引導下腰骶叢及椎旁神經阻滯。隨後,武漢協和醫院骨科副教授田洪濤主刀完成了這場持續50分鐘的手術。據田洪濤介紹,若採取傳統的手術模式,病人完成手術後還需住院觀察7至14天,日間手術不僅大幅縮短了手術等待時間,還能為患者減輕一筆不小的經濟負擔。田洪濤表示,此次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將為患者節省約30%的治療費用。
手術完成4小時後,俸先生已經可以在助行器幫助下獨立行走 圖片來源:武漢協和醫院
當日下午2時12分,俸先生已經可以在助行器的幫助下獨立行走;下午7時,俸先生就可以出院回家接受康復治療了。出院後俸先生還將接受由兩地醫院線上聯合醫療團隊提供的院後管理服務。通過使用武漢協和醫院關節外科自主研發的「關節醫生」APP 以及可穿戴設備,醫生團隊能通過APP獲得患者功能、關節疼痛實時數據,線上同患者及時溝通,指導患者功能康復。
日間手術時間雖短,但患者從入院評估、麻醉評估到複查、隨訪等項目一個都不少。田洪濤解釋到,每一例成功的日間手術,背後都需要一套成熟的質量管理和技術優化流程提供支持。武漢協和醫院田洪濤教授、賈傑博士關節外科團隊經過探索、實踐,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治療路徑與操作規範,並設計開發了完善的院後患者監護康復指導系統。「這種探索得到了非常滿意的結果,平均住院費用下降 21%,藥費下降 43%,效率大幅提升。」田洪濤補充到。
武漢協和醫院正計劃將該套日間手術治療流程引入臨滄市第二人民醫院。「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臨滄市第二人民醫院也是武漢協和醫院健康扶貧的對口幫扶單位,田洪濤表示,以此次手術為契機,武漢協和醫院將為當地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高質量醫療團隊」,助力臨滄人民健康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