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學者預測:中美開戰,中國勝算遠大於美國!原因有三

2020-12-21 騰訊網

近期中美關係是全網討論的熱點。從最早的貿易戰,到新冠肺炎期間中美的輿論交鋒再到美國在南海、香港問題上頻頻觸犯紅線,又慫恿歐洲國家對中國企業的制裁,美國對中國的敵意日益明顯,美國與中國之間的關係緊張程度也達到了近幾年的峰值。關於中美之間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以及中國在可能的軍事衝突中的勝算這兩個問題是大家都在迫切關注的。

那麼,現在小編將總結目前學者有關中美的軍事衝突以及勝算比較的觀點。

首先,中美之間軍事交鋒的可能性有多大?

針對這個問題,最新的觀點來自於美國的社會學家傅高義教授。他是一位中國通,在中美關係研究方面具有絕對的權威性。關於這個問題,學者十分肯定地表示,非常不幸,兩國在之間有很大的武裝衝突可能性。而且,和大家所設想的只是小規模衝突相反,一旦兩國在諸如南海等地區發生摩擦,很有可能就會迅速升級為大規模的正面交鋒,將周圍的國家牽涉進來,最後難以收場。

第二個問題是,如果交戰,中國的勝算有多大?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間,大家一定要認識到的一點是,中美的對抗不僅僅是軍事實力的比較,而是一場關於在區域內的控制權的較量,這不僅涉及了兩個國家的軍備,更重要的還有在國內的動員能力,在區域內的盟友等問題。

那麼,為什麼專家們會說中國的勝算更大呢?原因就在於上面講的幾點。

首先,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是非常嚴重的。美國如果挑起戰爭,不僅是在和中國作對,還是在和美國民眾作對。美國前情報官員就反覆提醒全球網友,不要把正常的、智力成熟的美國人和川普的追隨者混為一談。在3.3億美國人裡,真正想和中國交戰的美國人其實並不多。美國民眾甚至中國的製造業在美國帶給了他們多少惠利,右翼分子的鼓吹很難真正動員他們。

其次,如果中美開戰,最大的戰場將是在美國一直以來都耿耿於懷的印太地區,而在這裡,中國是有明顯的地理優勢的。一是中國本身就是三級階梯的地勢,具有廣闊的戰略縱深,這加大了美國從陸地進入中國的難度。而且,美國如果是從海上進入,將拉出跨越整個太平洋的作戰線,這會是對美國軍力的極大消耗。當年讓拿破崙徹底輸給垂垂老矣的沙俄的,不是沙俄的軍事實力,而是廣闊的西伯利亞和酷寒。要論後勤能力,背靠廣闊國土的中國肯定比美國強。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美國如果真的要拉出這麼長的作戰線,就必須依靠他一直以來部署在印太的軍力,但是美國無法保證他在印太聯盟的那些所謂盟友當中,到底有多少是真正會支持他。學者左希迎就曾經做出預測,在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泰國、韓國這5個國家裡,只有日本和澳大利亞真心實意地想遏制中國,韓國、泰國基本選擇的是兩面下注或者不站隊,更不用說其他東南亞國家了。而菲律賓近年來和中國也在慢慢調整對抗關係。所以說,美國最應該擔心的是,在他需要後勤補給的時候,有多少國家會冒著和中國鬧翻的危險來幫助他。

綜上所述,根據專家的判斷,就算中美真的出現正面軍事衝突,美國獲勝的可能也很小。當然,以上也只是小編選取的部分相關領域的專家觀點,究竟事態將如何發展,還有進一步觀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聽3位美國學者論中美未來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溫燕】無論是11月下旬公布百日施政計劃,明確表示退出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還是連日來挑選準內閣成員的同時不斷對外放話,美國當選總統川普釋放 的政策信息讓外界感受到很大的不確定性,其中也涉及中國。在新政府上臺之前,《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數名美國學者,聽他們談論對未來中美關係發展的看法。環球時報:川普上臺後美中能合作雙贏嗎?
  • 日本官員語出驚人:期盼中美開戰!中國網友:警惕日本再次搞偷襲
    他認為,如果想走出新冠疫情,提振日本的經濟,需要中美兩國進行一場戰爭。「想要短時間內解決眼下的新冠肺炎危機,需要發生一場大型戰爭,比如中國和美國開戰,就會需要大量的金錢,進而拉動經濟快速增長。只有這個方法才能擺脫當前的困境。」恐怕這位日本官員非常懷念韓戰爆發的時代,當時日本作為美軍的後勤基地,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收益,日本戰後經濟騰飛也由此開始。
  • 人大重陽問卷調查百名中國學者,九成受訪者相信:中國能應對好美國...
    7月7日,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中美人文交流課題組獨家在《環球時報》發布問卷調查百名中國學者的中美人文交流系列報告。該課題組近期對國內100名學者進行了電話問卷調查,被訪問學者涉及老中青各個年齡群體,並涵蓋中國10多個省市。報告相關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的中國學者認為,美國的確是在對華發動「新冷戰」,同時,90%以上的中國學者認為,中國有能力應對好美國的「新冷戰」攻勢。
  • 傅高義:中美需要更多有「人情味」的學者
    採訪組:1973 年您跟隨美國科學院代表團第一次訪問中國,當時去了哪些地方?對當時的中國社會印象如何?傅高義:當時去的主要是廣州、上海、蘇州、南京、北京這幾個地方。那時中美開始有科學交流,我們都希望將來會有中國留學生來美國。
  • 中美關係怎麼走?美國學者緊急給拜登出主意,中國外交部坦率發言
    據觀察者網報導,世界著名國際政治學者小約瑟夫·奈呼籲拜登政府摒棄其前任的中美脫鉤戰略。中美關係向來是全球民眾比較關注的熱點之一。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一舉一動都在影響世界的發展。
  • 蔡英文還在指望美國?美退役軍官警告:臺海若開戰,美國將被胖揍
    據美國《國家利益》雜誌8月17日報導,美國陸軍退役中校丹尼爾·戴維斯發表文章稱,臺海一旦開戰,美國將被中國"胖揍一頓"。自蔡英文上臺以來,就一直對著美國搖尾乞憐,無論是美國什麼要求,蔡英文當局都照單全收,而這又為臺灣帶來了什麼呢?
  • 臺灣學者:拜登政府對臺海危機感和敏銳度遠高於川普團隊
    據中評社報導 「臺海局勢與中國周邊安全」研討會12月19日下午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舉行,來自兩岸三地的專家學者就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及臺海局勢進行了深入討論。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教授、原陸委會副主委趙建民認為,川普時期的中美關係變化使得美國對兩岸和解的支持度以及對兩岸衝突的敏感度都有所下降,直接影響到兩岸互信。比如,北京對兩岸的定位受到根本性影響,對兩岸和解政治基礎直接造成削弱的效果,對臺灣藍營希望兩岸和平發展的論述也增加了困難。未來一年拜登政府上臺以後,這個情況將會有所改變。
  • 綠媒:中美必有一戰 中國必敗
    綠媒政論節目只顧喊爽這些綠媒政論節目評析的基本論點有二:一是中美必有一戰,而且中國必敗;二是大陸必然會「武統」臺灣,臺灣必須做好戰爭的準備。而且前述兩項推定「很快」就會出現。然而稍具理性的人都知道,一旦中美開戰,戰場會在哪裡?臺灣能夠置身事外嗎?能像欣賞對岸燦爛的煙火那樣嗎?這些節目的盲點也在於,他們只談中美開戰的「快感」和大陸「武統」的「必敗」,卻從不談任何防止戰爭的方法策略,也避談臺灣地區在中美、兩岸和戰間的智慧與自處之道,更不憂心萬一不幸開戰,可能對臺灣帶來多大、多慘的影響與衝擊!
  • 中美角力美國遲早會打「臺灣牌」 臺學者爆恐怖下場
    [新聞頁-臺海網]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 中美從貿易戰打到科技戰,雙方關係已明顯惡化。臺灣學者認為,臺灣應該不會是熱戰的地點,雖然總是有風險,但臺灣肯定會被捲入,而且美國遲早會打臺灣牌,而且會越打越猛。
  • 學者金燦榮:美國幻想中國當它小跟班,無法接受!
    經過近50年發展,如今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遠遠超過第三國家日本,今年有望突破10萬億人民幣,隨著中國持續發展,整體綜合實力與美國差距仍在縮小。這也讓美國看到了中國發展帶來了壓力感,使得美國對華政策發生根本性轉變,中美競爭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競爭的關係,正因為美國精英階層對中國崛起的錯誤認知,變成競爭成為雙方關係的主流。
  • 中美經濟差距越來越小,如美國繼續衰落,中國將徹底趕超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2020年中美GDP增速分別為1.9%和-4.3%,中國GDP增速將超過美國的6.2%,2018年將遠遠高於3.78%,2019年將高出3.82%。由於2020年增速不好,中國GDP將繼續縮小與美國的差距。以匯率計算,中國今年GDP佔美國70%以上的可能性很大。
  • 伊朗一旦和美國開戰註定兵敗如山倒,事情往往不是想像那麼簡單!
    最近美國在中東的舉動,伊朗政要接連被謀殺,伊朗將矛頭指向了美國和以色列。雖然伊朗表示已經查出了幕後真兇,但是伊朗並沒有向全世界通報。而這是基於伊朗要求拜登上臺後,主動改善與伊朗的關係。可以預測,如果美伊全面開戰,伊朗的結局是:兵敗如山倒。面對美國最先進的第五代戰鬥機、最大的核動力航母戰鬥群、最強大的海空軍體系、最多的盟友,伊朗根本沒有戰鬥力。
  • 美關閉中國領館,中美關係如何發展?俄學者:合作機會減少,但徹底...
    連日來,在美方單方面挑起事端,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後,中美兩國駐對方使領館的「命運」格外受到關注。有中國學者表示,以往美方對我駐美使領館施壓很常見,但這次「直接下手」,性質已完全不同。美國媒體認為,互關總領館事件表明,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關係近年來惡化到「令人擔憂的程度」。還有國際媒體聯想到1999年「炸館事件」後,中美兩國使館如何應對的細節。
  • 世行預測:今年美國GDP增長3.5%,日本增長2.5%,那中國呢?
    之前排名第五的印度跌到了第七,排名第九的巴西跌到了第12名,所以,從第五名到第十名發生了變化,分別為英、法、印、意、加、韓。 從公布的數據來看,累計確診最多的三個國家是美國、印度、巴西,分別達到了2185萬、1039萬、787萬。所以,這三個國家的經濟受疫情影響很大,美國因為體量比較大,所以依舊第一,印度和巴西就被拖累比較嚴重。
  • 傅高義去世,曾對中美關係做出三點判斷
    2019年7月,《華盛頓郵報》發表了題為《與中國為敵適得其反》的百人公開信。該信由史文、傅高義、芮孝儉、董雲裳和傅泰林等長期從事中國問題的美國學者和政策制定人士撰寫。公開信在發表之際取得了百名學者的聯署籤名,此後又有大批學者通過網絡形式繼續籤名。「我們寫這封信的原因,就是要呼籲和中國合作。要積極想辦法合作,避免衝突。」
  • 中美夜市差距有多大?中國夜晚熱鬧非凡,美國 街頭卻像「空城」
    我們知道,中美兩個國家是當今世界上的兩大經濟強國,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中國位於第二。甚至中美在國土面積大小上也相差不了多少,一個第三,一個第四。那這兩個經濟大國,它們的夜市差距又是怎樣的呢?中國的夜市和夜市文化中國的夜市起源非常早。有學者認為,早在西周時期,當時的「夕市」便有了夜市的雛形,最遲在兩漢的時候便已有了夜市。
  • 又給中國「戴高帽」?美軍參謀長:2035年後,中國實力恐超美國
    近年來中美關係一直處於一種緊張狀態。美國多次採取各種手段打壓我國,並向世界散布「中國威脅論」,儼然是把我國當成了美國的頭號競爭對手。近日,我國又「喜提」美軍一長官點名,再次把中國推上了頭版頭條。他聲稱中國正在迅速發展這一領域,美國也應該大力發展相關技術,以保持對華優勢。馬克米利的表態也說明他不認同美國和中國開戰,但是美國也不能在軍事領域和中國拉開差距。他表示出了對美國前景的深深擔憂,這也源於美國五角大樓發布的一則中國軍力報告。
  • 中美關係自由體下落,美防長尋求訪華;讓子彈飛一會兒
    據《環球時報》最新報導稱,美國防部長埃斯珀21日表示,他希望在今年結束之前,以防長的身份首次訪問中國。以便為中美兩國建立危機溝通所需機制,並強化美國「希望在國際體系中公平競爭」 的意願。不過,對於埃斯珀所釋放出來的「善意」,《環球時報》援引一位軍方學者的話報導稱,現在應該「讓子彈飛一會兒」,靜觀其變,看看美國後面的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以判斷埃斯珀的信息是一個「煙霧彈」,還是代表美國的對華新動向。事實上,也難怪中方對於埃斯珀的「善意」普遍持懷疑態度。
  • 美國陸軍退役中校:臺海若開戰,美國將被「胖揍一頓」!
    美國陸軍退役中校:臺海若開戰,美國將被「胖揍一頓」!,曾有過21年從軍經歷並參加過4次實戰的丹尼爾·戴維斯,近日在美國政治軍事評論網站「國家利益」上發表文章,論述美國協防臺灣將付出慘重代價,因此「沒道理在美國利益未受到直接威脅的情況下去承擔戰敗或破產的風險。」
  • 中國怕輸不敢戰?美軍高官口出狂言前,不妨先自問這三個問題
    此外,米利還認為中美不會開戰,因為中國知道自己會輸,並認定中國會在對美開戰問題上膽怯。米利是美國四星上將,是典型的職業軍人,更是國際關係與戰略研究的專家。按理說,米利說話應該靠譜,但他上述的言論實在是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