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二戰戰敗國,又適逢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日本一位官員的出格言論立刻引起中國網友的憤怒,有網友在評論區指出:戰敗幾十年了,日本依然賊心不死。
在8月21日在例行教育委員會上,日本新潟縣燕市教育委員會負責人遠藤浩語出驚人。他認為,如果想走出新冠疫情,提振日本的經濟,需要中美兩國進行一場戰爭。「想要短時間內解決眼下的新冠肺炎危機,需要發生一場大型戰爭,比如中國和美國開戰,就會需要大量的金錢,進而拉動經濟快速增長。只有這個方法才能擺脫當前的困境。」
恐怕這位日本官員非常懷念韓戰爆發的時代,當時日本作為美軍的後勤基地,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收益,日本戰後經濟騰飛也由此開始。
但現在已經是2020年了,日本國內竟然還有人抱殘守缺,以為中美再次開戰能帶給日本一個新的「黃金三十年」。事實上,將日本扭轉國運的機會寄希望與大規模戰爭,這本身也是非常危險的想法。作為一名日本政客,而且還是教育官員,將這種思想灌輸給日本的新一代,貽害更為深遠。
不可否認,韓戰的爆發的確讓戰後的日本得到了發展良機,可是,現在的情況與當年完全不同,決不能簡單類比。
首先,當時全世界只有美國擁有原子彈,美國有能力也有信心將戰爭範圍只局限於朝鮮半島,即便打的再慘烈,也只是一場多國參與的常規局部戰爭。
然而70多年之後的今天,不僅美國擁有核武器,中國也有自己的核武庫,全球核國家的數量也達到了8個。即便中國的核彈頭數量遠低於美國,但也足夠消滅對手。
隨著局勢的變化,今天的中國在綜合國力,尤其是軍事實力方面相比韓戰時代,有了巨大的飛躍,如果中美之間爆發熱戰,筆者認為戰鬥的範圍將遠遠大於當年的韓戰時代,近在咫尺的日本想獨善其身?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搞不好還要再被核平一次也未可知。
其次,遠藤浩的設想應該是日本不介入中美之間的戰爭,自己繼續像當年那樣為美軍搞後勤,安安全全的大發戰爭財。不過他忽略了一個更為重要的事實。今天的日本已被牢牢捆綁在美國的戰車上,即便只爆發常規戰爭,日本也很難「倖免遇難」。
我們可以簡單推演一下——假設開戰,駐衝繩美軍必然要參與,而且是首當其衝,那麼作為反制,火箭軍的東風15,東風-16系列近程彈道飛彈就要對這裡的目標進行「洗地」,衝繩陷落是必然的。
既然衝繩卷進來了,那麼位於日本本土的佐世保、橫須賀以及其他海空軍基地必然也要被波及,「東風快遞」必然要往這些軍事要點反覆投送,削弱美軍的後勤能力,直到徹底失去作戰能力為止。
這還僅僅是理想狀態下的假設,如果再考慮到海軍出動潛艇部隊實施破交作戰,切斷日本與外界的海上物資渠道的話,恐怕日本獲得外部資金,提振經濟的設想只能是一個美麗的泡沫。
關鍵在於,日本國內這樣的頑固政客,遠不止一個遠藤浩。這充分說明,即便是戰爭已結束了75年,靠戰爭賭國的想法依然有著肥沃的土壤。而歷史已多次證明,每逢世界格局大變動之時,日本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抓住機遇,創造機會獲得更多發展空間,而是想靠混亂或者投機來發家。
更加危險的是,日前宣布辭職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最後一次與川普的通話中,擬同意美軍在日本部署中程彈道飛彈,進一步擺脫和平憲法束縛的跡象愈發明顯,對於這種情況,非常值得我們時刻關注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