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款醬料,都記錄著這個國家飲食文化的複雜變遷。
1693年,法國人讓·B·羅伯特(Jean B. Labot)在撰寫《美式航行新群島》時,描述了一種烤全豬,豬肚子裡面塞滿了芳香藥草和香料,烤好肚皮,然後塗上融化的黃油醬、辣椒和鼠尾草,據他所說這是一種從法國家鄉流傳到北美洲的烹調技術,可能是奴隸和克裡奧爾人通過法屬西印度群島傳入新世界的。直到現在,這款配方在一些家庭自製的德克薩斯燒烤醬汁中仍然可以找到。
北美 7 個州的代表燒烤醬,圖片來源:Bear Mountain BBQ
隨著歷史的推進,在法國黃油汁與醋的基礎上,德國的芥末、墨西哥的辣醬、中國的生薑、日本的照燒醬等外來風味,也不斷被吸收到美式燒烤醬配方中。
今天我們整理出 10 款經典美式燒烤醬料,並附上完整配方,它們各自代表著不同州的燒烤風格,也見證著世界各地美食文化在北美土地的融合過程,希望這些跨越山海和歷史的有趣故事,能給你新的啟發。
醋醬
起源
北卡羅萊納州東部
特點
口感薄而鋒利,能直接降低烤肉的油膩感
搭配
豬肉、排骨
北卡羅來納州東部的燒烤醬,與這裡的殖民歷史息息相關,據說是由最早蘇格蘭定居者的非洲奴隸帶來的,因此這種以醋和辣椒簡單調和而成的醬汁也被認為是美國「最古老的燒烤醬料」。
由於醋制醬的配料極為簡單,所以風味反而很強烈,能夠直抵味蕾的敏感地帶,喚醒食慾,同時相比於濃稠的醬料,這種醬汁更具有滲透性,可以用來醃製生肉,也可以刷在烤熟的肉上提味。當地的燒烤一般是將「整頭豬」烤熟,再取下不同部位的肉切碎,或切成薄片,混合成一盤「大雜燴」,直接佐醬食用。
完整配方
配料
蒸餾醋( 杯)、黑胡椒粉(2 茶匙)、紅辣椒碎(1 茶匙)、鹽(1 湯匙)
製作步驟
將所有配料放入廣口瓶中,搖勻,靜置至少 12 小時。
甜辣醬汁
起源
德克薩斯州
特點
濃度較低,一般用於刷在烤肉表皮
搭配
牛肉
對德克薩斯州烤肉文化影響最深的兩大元素,一個是歐洲移民帶來的煙燻技術,另一個就是墨西哥人的調味方式。
美洲辣椒粉和大量的黑胡椒、辣醬油等,構成了墨西哥裔美國人鍾愛的熱辣口感,同時他們不喜歡像美國北方人那樣製作黏稠的醬料,於是儘量稀釋,傳統的德州烤肉汁甚至像湯一樣稀。後來,受堪薩斯城調味料的影響,越來越紅和甜。
完整配方
配料
孜然(1 茶匙)、美洲辣椒粉(1 湯匙)、黑胡椒(1 茶匙)、辣醬油(2 湯匙)、蕃茄醬( 杯)、糖( 杯)、水( 杯)
製作步驟
將所有配料放入鍋中,小火煮沸,即可關火,冷卻後直接用於烤肉調味。
酸甜醬
起源
孟菲斯
特點
味道酸甜平衡,解膩開胃
搭配
烤肋排
作為美國四大地域燒烤風格之一,孟菲斯燒烤最大的特點就是在烹調前不用醬油等液體醃料醃製,而是乾擦上鹽和香料後,直接入烤爐燻烤,烤好以後再佐溼醬料吃。
簡易的烤製法使烤肋排肉質幹香,原汁原味得以凸顯,所以在蘸料的調配上,馥鬱而平衡的酸甜醬尤其適合。
完整配方
配料
植物油(1 湯匙)、洋蔥碎( 杯)、大蒜(4 瓣,切碎)、鹽( 茶匙)、蕃茄醬(2 杯)、黃芥末醬( 杯)、蘋果醋( 杯)、辣椒粉(1 湯匙)、黑胡椒(1 湯匙)、芹菜籽( 茶匙)、蜜糖( 杯)、紅糖( 杯)、伍斯特醬汁(2 湯匙)
製作步驟
在平底鍋中下入洋蔥、大蒜、鹽,中低火炒 5 分鐘,下入其他配料煮製 15 分鐘,直至醬料濃稠,即可關火。
塔塔醬
起源
佛羅裡達州
特點
質地清爽,提升烤魚的鮮美
搭配
烤魚
塔塔醬,與法國的蛋黃醬屬於同一家族,都是以雞蛋、油、醋加香料組成的,這種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古老醬料,與烤魚堪稱絕配,被以烤魚為重要食物的加勒比海地區和佛羅裡達州應用並不奇怪。
佛羅裡達人烤魚的手法和孟菲斯烤排骨如出一轍,也是乾擦香料直接烤,烤好之後再拌上稀薄的塔塔醬、蛋黃醬、奶油奶酪。
完整配方
配料
蛋黃醬( 杯)、蔥頭碎(1 湯匙)、蔥末(1 湯匙)、鹹菜碎(1 湯匙)、刺山柑碎(2 茶匙)、龍蒿杆(1 茶匙)、全穀物粗糧( 茶匙)、鹽(適量)、胡椒粉(適量)
製作步驟
將所有配料混合均勻,移入罐中,在冰箱中冷藏數小時至味道融合。
亞洲風味醬
起源
加利福尼亞
特點
將經典美國食材與傳統亞洲風味結合,融合而百搭
搭配
通用於各種烤物
曾有美食作家說過:「列舉『加州美食』要比定義『加州美食』容易得多。」一語道出加利福尼亞州美食種類和飲食文化的多樣性。15 萬平方英裡的土地,綿延 850 英裡、橫亙 15 個緯度的海岸線,以及多山的地勢,讓這裡的農業生產千姿百態。再加上來自南美、歐洲、亞洲各地的新移民不斷湧入,更是讓加州的飲食越來越多元與融合。
當生薑、醬油、香油這些典型的東方風味代表,融入美式燒烤醬時,十有八九可以確定——它出自加利福尼亞州。
完整配方
配料
蕃茄醬(2 杯)、第戎芥末醬( 杯)、紅糖( 杯)、米醋( 杯)、薑末(2 湯匙)、蔥末( 杯)、辣椒( 杯)、醬油(1 茶匙)、香油(1 茶匙)
製作步驟
將所有配料倒入鍋中,慢火加熱並不時攪拌,待攪拌均勻即可離火,冷卻至室溫便可使用。
曼波醬
起源
芝加哥
特點
酸甜百搭,質地較薄
搭配
烤肉、油炸食物
曼波醬(Mumbo)是由芝加哥餐廳老闆 Argia B. Collins 在上世紀 50 年代研發的,最初在 Wings-n-Things 餐廳供應,隨著越來越受歡迎,開始瓶裝量產。
這款醬料的配方基於傳統的酸甜燒烤醬的味型搭配,加以改良,口感類似於輕薄的蕃茄醬,既可以單獨作為烤物和炸物的蘸料,也可以結合與其他醬汁調和,或根據口味偏好替換配方中的調料比例,非常百變和百搭。
完整配方
配料
蕃茄醬(1 杯)、甘蔗糖漿( 杯)、砂糖( 杯)、白醋( 杯)、水( 杯)、醬油(2 湯匙)、辣醬( 茶匙)、猶太鹽(適量)
製作步驟
將所有原料在鍋中充分混合,開中火加熱並攪拌 15 分鐘關火,待醬料冷卻後即可裝入擠壓瓶中,冷藏保存。
黃醬
起源
南卡羅萊納州
特點
酸甜辛香,具有德式風味
搭配
豬肉、牛肉、火腿、炸雞
從哥倫比亞到查爾斯頓的沿海地區一帶,定居著許多德國人,於是醬料配方裡自然沾染了濃鬱的德國風味。在德國,芥末與豬肉的地位,相當於花生醬和果凍之於美國——因此南卡羅來納州的烤肉醬,是由黃色的芥末醬佔主導的,難怪人們也把這款醬料稱為「卡羅萊納金醬」。
完整配方
配料
黃芥末醬( 杯)、醋( 蘋果醋)、伍斯特郡醬汁(1 湯匙)、辣醬(1 湯匙)、紅糖(3-4 湯匙)、蕃茄醬(1 湯匙)、黑胡椒( 茶匙)
製作步驟
將所有配料放入鍋中攪拌均勻;以中火煮製醬汁,邊煮邊攪拌;當醬汁煮沸,即可改小火慢煮 20-25 分鐘,至醬汁減少為原來的三分之一,便關火,移至廣口容器中,冷藏過夜。
紅醬
起源
堪薩斯城
特點
口感較為濃厚,複合香料風味突出
搭配
牛肉、豬肉、羊肉、排骨、雞肉、火雞、香腸、魚
說堪薩斯城是一個「燒烤之城」毫不為過,在這裡有超過 100 家燒烤餐廳,還會定期舉辦大型燒烤烹飪比賽,其中就包括世界最大的燒烤比賽「美國皇家世界燒烤大賽」。
對燒烤的熱忱,讓堪薩斯燒烤豐富多彩,豬、牛、羊、雞、魚……一切都能拿來烤一烤。堪薩斯燒烤注重幹香濃烈,燒烤前,首先要用香料給食材從裡到外塗抹一遍,搭配的醬料也儘可能濃厚複雜,集合甜、辣,以及各種濃烈風味的香料於一體。
完整配方
配料
番茄醬( 杯)、水 (1 杯)、紅糖( 杯)、蘋果醋( 杯)、糖蜜(2 湯匙)、洋蔥粉(1 大湯匙)、大蒜粉(1 湯匙)、黑胡椒(1 湯匙)、芹菜鹽(1 茶匙)、多香果粉(1 茶匙)
製作步驟
將所有配料放入平底鍋中,中火燒制 5 分鐘,其間不斷攪拌;接著降低火候慢煮 20 分鐘,根據情況偶爾攪拌;燒至醬料濃稠後,將鍋離火,讓醬料冷卻 10 至 15 分鐘,即可食用。
白醬
起源
阿拉巴馬州
特點
口感濃稠香滑,與烤雞是絕配
搭配
雞肉、烤魚
自 1925 年以來,位於阿拉巴馬州迪凱特北部的 Big Bob Gibson 燒烤店,一直是最受當地人歡迎的聚餐場所。這家店以原創的白醬配烤雞而聞名,也讓執著於濃甜味和蕃茄醬的美國人體驗到了新的美味。
完整配方
配料
蛋黃醬(2 杯)、蘋果醋(1 杯)、檸檬汁(2 湯匙)、糖(1 茶匙)、鹽(1 茶匙)、黑胡椒(1 湯匙)、辣芥末醬(1 湯匙)
製作步驟
將蛋黃醬、蘋果醋、檸檬汁混合,攪拌至順滑的奶油狀;加入黑胡椒、鹽、辣椒、芥末醬、糖,攪拌均勻,密封好冷藏至少 30 分鐘。
黑醬
起源
肯塔基州西部
特點
酸香稀薄,適於為多脂的羊肉解膩
搭配
羊肉
在 19 世紀時,肯塔基州曾是全美最大的羊肉生產地,雖然如今這裡的羊肉產量大不如前,但羊肉燒烤的傳統卻被保留了下來。現在,說起肯塔基州西部美食,必會提到烤羊肉配以醋和伍斯特郡醬為主的黑色薄醬汁。
完整配方
配料
水(2 杯)、伍斯特郡醬( 杯)、蒸餾醋( 杯)、白胡椒( 茶匙)、紅糖(1 湯匙)、五香粉( 茶匙)、洋蔥粉( 茶匙)、大蒜粉( 茶匙)、粗粒鹽(1 湯匙)、檸檬汁(1 茶匙)
製作步驟
將所有配料放入鍋中,慢火煮 10 分鐘即可。
除了盛產羔羊肉,肯塔基州還是波本威士忌的故鄉。早在 1783 年,艾文·威廉士在肯塔基州開設了第一家商業釀酒廠,波本威士忌就此誕生了。如今波本威士忌幾乎成為肯塔基州的代名詞,就連製作醬料,也要爭當個 C 位。
威士忌燒烤醬配方
配料
蕃茄醬(2 杯)、紅糖( 杯)、蘋果醋( 杯)、菠蘿汁( 杯)、肯塔基波本威士忌( 杯)、蜜糖(1 湯匙)、伍斯特郡醬(2 茶匙)、辣醬( 茶匙)、鹽(1 茶匙)、黑胡椒粉( 茶匙)
製作步驟
將所有配料放入鍋中,混合均勻,開中低火煮沸,再調小火慢煮 10 分鐘,加熱過程中不斷攪拌,至醬汁濃稠細膩,即可離火,冷卻後可立即使用,或密封好放入冰箱保存,保質期可達 3 周。
看了以上 10 款美式燒烤醬的來歷與製作方法,你對「融合料理」這種 1970 年代才被定義的菜系,有了哪些新的領悟?你認為怎樣的融合才是合理的?快把你的想法留在文章下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