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鉑醫藥(02142.HK)與艾伯維(ABBV.NYSE)在新冠病毒抗體的開發上再進一步。
12月15日,生物製藥公司和鉑醫藥宣布與艾伯維達成合作協議,後者將從和鉑醫藥獲得授權,針對冠狀病毒預防、治療的全人源中和抗體ABBV-47D11開展一期臨床試驗。
這一抗體由和鉑醫藥與荷蘭烏得勒支大學及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共同發現。
據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和鉑醫藥董事長兼CEO王勁松介紹,該公司和烏得勒支大學2019年開始對SARS病毒進行研究。新冠病毒傳播的初期,研究團隊發現SARS抗體有交叉中和新冠病毒的特點,於是以此為方向進行了快速追蹤,從而找到了既對SARS病毒有作用,同時對新冠病毒有非常強中和作用的一株抗體ABBV-47D11。
和鉑醫藥與艾伯維此次的臨床開發授權是雙方之前合作的延展:今年的6月份,艾伯維、和鉑醫藥、荷蘭烏得勒支大學及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就這一抗體的共同開發達成了戰略合作。
艾伯維將先行在美國開展該抗體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研究臨床研究,並擴展至歐洲地區。一期臨床試驗將分三個劑量組,對分布在全球的多個基地的24名患者進行測試,旨在評估ABBV-47D11在COVID-19成年住院人群中單次劑量爬坡中的安全性、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
王勁松表示,一期臨床項目有望在明年5月前完成,順利的話很快會進入下一個臨床環節。根據各方籤署的協議,艾伯維除了負責ABBV-47D11的臨床研究,還將負責該項目在全球範圍內的生產和商業化進程。
王勁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和鉑醫藥將不再參與後續的臨床開發和商業化運作。
艾伯維將為該抗體的權益向和鉑醫藥及烏得勒支大學支付一次性權益轉讓費與特許開發、監管和銷售的階段性費用,以及商業銷售淨額的分級版稅。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參與了該抗體基礎科學部分的研究,未參與艾伯維的授權協議籤署。
目前國際上已有新冠病毒疫苗獲批上市,再生元等公司的新冠抗體療法也得到了批准。「目前仍然有一些人群,比如一線的醫護人員、警察等高危人群可能頻繁接觸潛在病患,需要使用抗體。」王勁松對記者表示,儘管「再生元得到了緊急使用授權,但不可能涵蓋所有病人的需求」。
和鉑醫藥是一家成立於2016年的平臺型藥物研發公司,該公司自身的研發重點是腫瘤免疫及免疫性疾病的創新藥物。同時,和鉑醫藥的全人源轉基因小鼠平臺能夠快速發現和開發有效候選藥物,在與製藥企業、學術機構等開展授權、協同發現等合作過程中獲取收入。
和鉑醫藥目前還沒有推出商業化的藥物產品。過去幾年間,和鉑醫藥的全部收入來自於與第三方籤訂的授權及合作安排,這包括合作方使用其抗體平臺的轉基因小鼠技術而收取的技術許可費;授權使用抗體平臺產生的分子而收取的分子許可費,以及平臺研究費。
和鉑醫藥於今年12月登陸港交所,財報顯示上半年收入607萬美元,目前市值80億港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