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好呀,咚妞又來提醒大家運動啦!
最近天氣轉涼,許多跑不動的「懶人」傾向於選擇另一種方式——快走。據說,這個運動不傷膝蓋,全身都能活動到,比跑步更健康?
今天,咚妞想從心率,功效,適宜人群的角度來給大家分析,一小時5公裡和慢跑30分鐘5km有多大區別~
心率是衡量鍛鍊效果的重要標準。一般來說,快走一小時5公裡,這樣的配速比較慢,所以心率也比較低,一般只能達到熱身心率。也就是最大心率的50%左右。而跑步就不一樣,30分鐘跑5km,速度屬於適中較慢,這樣的速度就能讓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60~70%,步行運動能輕鬆地展開,對於平時運動不足的人來說,快走增進胃腸蠕動改善食慾、防治便秘外,還能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脂,對心腦血管病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但由於慢跑時肌肉同時做了爆發——騰空,騰空——緩衝兩部分,所以提高心肺功能方面,相同速度的慢跑也比快走有效得多。能增強血液循環,改善心功能;改善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的氧供應,使大腦能高效的工作。一天如果有1-2個小時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其中抽出40分鐘左右進行慢跑,不僅會少染疾病,體質也會增強,精力也會日益充沛起來。即便是同等時間的慢跑和快步走,它消耗的熱量也會有所不同。數據顯示,比起慢跑一小時,快走一小時起碼會少消耗一百大卡左右的熱量。大致上,跑步1小時的運動消耗約為500至700千卡,快走1小時則為200至300千卡。所以說,在同等時間的運動情形下,慢跑的燃脂效果要比快走的燃脂效果好。但是對於嚴重肥胖的減肥人士來說,快走絕對是比跑步更安全的選擇,因為它對膝蓋的壓力更小,也不受場合、時間的限制,適合作為減肥初期的運動。就在昨天,新華社北京 《英國運動醫學雜誌》刊載的一項研究表明,跑步與死亡率顯著降低存在相關關係。結果顯示,如果更多人開始跑步,並不需要跑太長距離或者跑太快,也有助於健康,變得更長壽。這可是快走所不具備的功能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