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資訊|隱藏在鬧市區裡的百年石橋,曾見證海絲之路的繁榮昌盛

2020-12-21 百聞每日精選

福州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隱藏在鬧市區裡的百年石橋,曾見證海絲之路的繁榮昌盛

福州城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城市,城市裡水網密布,有100多條縱橫交錯的內河。臺江區瀕臨福州的母親河閩江,自古以來就是東南沿海商貿的主要集散地。在臺江鬧市區裡隱藏著一座百年歷史的石橋。這座石橋的開頭也不小,曾經是商賈雲集之地,也見證了福州海絲之路的光輝歲月。河口萬壽橋又稱小萬壽橋,就在萬壽路上。石橋藏匿在榕樹之中,被鬱鬱蔥蔥的綠色所包圍。福州也被稱為榕城,榕樹在福州城可謂是隨處可見,很多榕樹的年齡都非常大。橋頭兩端各有一棵大榕樹,樹蔭遮蓋橋面,據說這兩棵大榕樹是建橋時種植的。在古時候,這裡被叫做「河渡口」是舊時福州的要道。橋面有望柱、欄板,橋兩端各有石獅子兩隻。清康熙九年,鼓山湧泉寺道霈方丈寫的《河口萬壽橋記》石碑,紀述了建橋始末和捐資人姓名,現在石碑已移藏於山石碑廊。河口萬壽橋見證了福州海絲之路和中琉友好往來,如今萬壽橋已經成為市級保護文物,他見證了福州發展的古往今來,也凝聚著閩人情懷,承載著百年過往歷史,傳遞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2、今日福州防空警報拉響,響徹全市各個角落

防空警報響徹福州上空……為什麼要拉響警報?所有福州人都應該銘記!三個階段,各三分鐘。要居安思危、勿忘國恥!1941年4月18日,侵華日軍對福州輪番轟炸,隨後大舉進攻東南沿海。4月21日,福州第一次淪陷。為紀念福州淪陷日,警示後人勿忘國恥,從2006年起,福州市及其所轄縣市區每年4月21日都試鳴防空警報。戰火,刀光,血淚……時刻警醒著後代。日本侵略軍在福州及其所轄的林森、長樂、福清等地區,實行殘酷的軍事鎮壓,燒殺淫掠,製造了許多駭人聽聞的暴行。我們應該做什麼?我們應該怎麼做?防空襲,這樣做。◆預先警報鳴響時,市民準備個人防護器材,配齊個人防空應急包內的一切急需物品,明確人防工程位置及疏散轉移路線。居室人員要關閉門窗,切斷電源,熄滅爐火,關閉煤氣、液化氣等。◆空襲警報鳴響時,攜帶好個人防護器材和應急包,迅速進入人防工程內或按事先選定的地方疏散或就近隱蔽。◆解除警報鳴響後,有秩序地離開人防工程,清掃衛生、檢查設施。室外人員可以立即進入就近的地下停車場或者地鐵站。以史為鑑,可知興替。勿忘國恥,珍愛和平。

3、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會」的倉山,比鼓浪嶼還精緻

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福州城憑藉其數量眾多且極富特色的文物古蹟而躋身歷史文化城之列。具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的倉山區,因其風格多樣、蔚為大觀的近代建築而成為最具特色的城區之一。倉山,又稱煙臺山,舊時還曾有個好聽叫「梅塢」,不過當地人都習慣叫蒼山。一提到老倉山,大家就會想到洋房,那些淹沒在居民區裡的斑駁的建築。倉山的近代建築可以說是西方建築風格的濃縮,建築及裝飾風格多為東、西歐樣式,如哥德式、羅馬式、洛可可式等。各種建築又以其使用功能而各有特色,這些風格多樣的近代建築雲集倉山,因此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會」。倉山區是歷史上著名的領事館區,這裡曾經有許許多多的西洋老建築,曾經是「洋人」的聚集地。在樂群路8號,煙臺山公園入口處的西部老建築是萬國俱樂部。室內被走廊環繞,室內裝飾精美。佔地面積8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53.7平方米。它被稱為「江南第一大堂」。它模仿哥德式建築。原來屋頂上的一座鐘樓也被稱為「約翰堂」。當時這裡也是外國人在倉山的聚會場所,被稱為國際教堂。

4、4月第3周倉山新房熱搜榜出爐:融創福州府排第一!

相信不少購房者都會在買房時感到迷茫,經常徘徊在幾個樓盤中不知道該選擇哪個樓盤好。4月第3周倉山熱搜樓盤排名榜單發布,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據房天下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4月第3周倉山最受歡迎的樓盤分別是位於南二環大道與南臺大道交匯處的融創福州府、南江濱東大道366號的泰禾福州灣、洪灣路與楊周路交叉口的旭輝·江山雲出、南江濱生態公園旁的榕城·江下圖、洪塘路美麗園旁的融僑·悅江南。其中融創福州府是名副其實的熱搜網紅樓盤,搜索佔比為18%,該樓盤位於南二環大道與南臺大道交匯處,樓盤目前價格為待定,並且樓盤周邊配套豐富,項目周邊有項目臨近總建面約8萬㎡白湖亭萬達廣場北接總建面約10萬㎡大東海商業綜合體同時學生街商圈、一路相望的高蓋山公園堪比紐約中央公園的森氧綠地倉山區委。表:4月第3周倉山關注度TOP10排名。

相關焦點

  • 福州馬尾兩處景點被列為海絲史跡遺產點【組圖】
    臺海網6月6日訊 據「馬尾的事兒」微信公眾號發布 近日,記者獲悉在海上絲綢之路保護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聯席會議期間,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在對海絲申遺城市的各申遺點現場調研評估的基礎上
  • 陳瑞祥: 「鍾」情百年 走在時光裡的美
    陳瑞祥是一名80後青年創業者,用創新思維為傳統行業注入新活力;他是一名國家鐘錶維修技師,在他手裡百年鐘錶煥發新生,他更是一名鐘錶文化傳播者,創建強達鐘錶文化中心,普及鐘錶文化,讓世界看到溫州的工匠精神。鍾情百年,讓我們一起走進時光裡的美。 陳瑞祥是溫州鐘錶百年家族的第3代傳人,三代人世世代代從事鐘錶。
  • 在鬧市區的百年鐘錶店裡,他用一生修補時間
    白天時間,江國良都沉浸在與時間的痴纏裡,這一「痴」就是42年。 江國良的修表手藝傳承於爺爺。上世紀20年代,江國良的爺爺用金條頂下了現在的房子,自住的同時,兼做起了鐘錶生意。 1959年出生的江國良從小跟著爺爺一起生活在這棟老洋房裡,爺爺的手藝慢慢在弄堂打出了名氣,耳濡目染中江國良對鐘錶有了特殊的「感情」。
  • 周末去哪玩:探訪定南佳境初石橋
    而這座歷經百年風雨,至今依然堅韌地橫跨在柱石河上的古橋,當地客家人稱其為初石橋。△遠眺初石橋和柱石村初夏,我們在當地鄉村嚮導的引領下,漫步在樸實的初石橋上,手撫橋上的木欄石磚,感悟它厚重的歷史滄桑。△原始森林裡的花香落滿徑據有關村史記載:初石橋是當年粵北客商進入定南必經的交通要道,該橋建於清朝同治年間(1873年),長16米,寬5米,因橫跨柱石河,且在當地周邊範圍內系第一座用石頭興建的石拱橋而得名初石橋,是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松江這裡的百年古橋,你走過嗎?
    松江這裡的百年古橋,你走過嗎?每逢十,必大慶,這大慶的形式就是做善事為母親祈福祈壽,從母親五十歲開始,每逢十壽慶就為民眾造一座石橋。母親龔氏活到了一百歲,他就出資先後建造了六座石橋。範國俊為賀母壽而出資給鄉民造橋,周圍的百姓當然十分支持。村民自動前來送茶送水做小工,石匠也是精工細作不馬虎,造成的座座石橋質量上佳。
  • 「海絲」路上的文化紐帶
    (林谷隆 攝)  「海絲」文化是福建人解不開的情結。宋代大船、清真古寺、絲絲南音……都是福建人與世界交流融合的見證。如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讓歷史與現實再次激情碰撞,福建人以文化藝術為紐帶,與世界銜接在一起,攜手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讓福建迎來全新機遇。  古老南音的新鄉情  福建的戲曲文化飲譽海內外。
  • 福建堪稱「木構虹拱」的活化石橋廊,被火燒卻見證三朝的歷史!
    福建堪稱「木構虹拱」的活化石橋廊,被火燒卻見證三朝的歷史!中國國內有很多歷史悠久的橋墩,各有各的特色,擁有「木造彩虹拱橋」生化石的橋墩,在中國是罕見的,也是橋界的生化石。餘慶橋見證了清朝、民國和共和國三個社會巨變期,它飽經風霜,但是,在2011年的大火災中卻變成了灰燼,餘慶橋的重建直到2015年才完成,出現在人的眼前,今天,我們走在這座重建的橋上,還能感受到它的大火,但是,曾經的身影,卻一直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中,它是餘慶橋,它是清明上河圖的木造彩虹拱門的活化石!
  • 石橋印務交出傲人「答卷」
    12月的哈爾濱,室外是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冬,哈爾濱城郊一座7500平方米的廠房裡卻是機器轟鳴。印刷、折頁、裁剪、裝訂……高度自動化機械,將原來繁瑣的工序簡化到極致。
  • 2020海絲新生代青少年風採大賽執行錄製服務詢價採購公告
    一、項目基本情況1.項目名稱:2020海絲新生代青少年風採大賽執行錄製服務採購2.採購方式:詢價3.採購內容和要求:詳見採購文件。4.合同履行期限:以合同籤訂時間為準。5.本項目不接受聯合體。
  • 民生路北5裡,鬧市區夾縫生存的老巷
    雖處繁華鬧市區,卻沒有經過精緻修飾。斑駁老舊的外牆,簡易到有些寒磣的小吃攤,瑣碎熱鬧的生活面貌,喧喧嚷嚷的煙火氣息,都在這不足百米的老巷裡一覽無遺。 民生路北五裡作為繁華鬧市裡的生活區,幾十年來變化甚微。歲月的痕跡,只在上世紀的老舊居民樓中留下印記。
  • 茶園美景,消暑勝地,雲山霧裡,美味等你|海絲茶旅
    踏入其中,就好像是踏入了一個自帶空氣清新功能的天然空調裡,實在涼爽。鉛山,建縣於南唐(公元953年),明清時期與上海的松江、江浙的蘇杭、安徽的蕪湖、江西的景德鎮並稱「江南五大手工業中心」,是優質茶葉種植生產的理想之地,已被相關部門劃入國家茶葉產業發展優勢區域。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
  • 海絲博覽會暨海交會線下展銷26日正式啟動
    海絲博覽會暨海交會線下展銷26日正式啟動 東南網記者 林張清 攝 東南網訊(本網記者 林張清)11月26日,原定於今年5月18日舉辦的第三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暨第二十二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以線上線下同展 「四海同福」以饗市民秉承「拓展海絲合作、深化兩岸融合、共享發展機遇」主題,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徽州古城也有「金光穿洞」奇景,一座500年歷史的九孔古石橋
    這是歙縣縣城的一座石橋,歙縣是古徽州的州府,境內歷史古蹟眾多,像這樣的古石橋隨處可見,但是能看到金光穿洞的橋就不多了,也要看運氣吧。徽州古城這座古石橋建於明代萬曆元年,即公元1573年,距今四百多年歷史,比北京頤和園的橋早了一百多年。徽州古城還有很多古石橋,離此橋不遠的太平橋最為著名,建於明弘治年間。這座橋叫萬年橋,建在歙縣縣城北門外的揚之河上。
  • 國家文物局領導蒞臨石獅調研「海絲」申遺考察點
    ­  6月6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帶領調研組一行,在泉州市政府副市長周真平的陪同下,蒞臨我市「海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考察點進行調研。石獅市委書記朱啟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桂森,以及市有關部門、蚶江鎮的負責人等陪同調研。
  • 噱說上海35:方浜上的陸家石橋
    原創 薛理勇 上海門牌研究所1884年上海地圖,沿江北邊的紅色區域是法租界,南面黃色的區域是中國地界,即「華界」,華界和法租界以方浜為界前一陣子,我的一個「群」裡突然出現了一個關於租界時期濱黃浦江處法租界與華界的分界線在原來的「小東門大街
  • 福建首屆「海絲新生代 青少年風採大賽」火線全開,尋找最亮的你!
    情系海絲·逐夢少年 福建省首屆「海絲新生代 青少年風採大賽」 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來自全省各地的選手們也在
  • 聚焦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海絲茶道萬裡飄香
    「海絲茶韻」文藝演出 東南網記者 陳佳麗 攝東南網12月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11月30日,由福建日報社主辦、東南網承辦的「海絲茶道 萬裡飄香」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開幕。與會者希冀,藉助論壇平臺,架起海絲國際合作新橋梁,加強國際茶文化交流互鑑及茶業貿易合作,進一步推動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國際合作。與世界共享東方茶道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是海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建將茶作為「一帶一路」人文交流與經貿合作的重要內容。
  • 廈大海絲一號發射任務成功
    廈大海絲一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海絲一號檔案●體重:約180公斤●波段:C波段●最高解析度:1米●最大成像幅寬:100公裡●是「千裡眼」也是「透視眼」,在太空助力海洋研究東南網12月2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梁靜 通訊員 歐陽桂蓮)昨天中午12時37分,海絲一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2020海絲博覽會 肯德基必勝客以匠心致敬經典
    9月24日,2020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簡稱海絲博覽會)在廣州琶洲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本屆海絲博覽會延續「高水平合作,高質量發展」的主題,首次設立國際品牌展區,展示世界500強和大型跨國公司的企業風採。
  • 《囧囧海絲奇遊記》海絲主題動漫展即日起展出
    活動現場還邀請了小朋友們用繪畫講述海絲故事(東南網記者 馮川葉攝 )展覽現場家長帶著小朋友觀看展覽(東南網記者 馮川葉 攝)東南網12月19日訊(本網記者 馮川葉)今日上午,《JONJON囧囧海絲奇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