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留意 Uglicious Bistro 微博(微博ID:UgliciousBistro)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我們已悄悄上線了 3 款產品,分別是海鹽焦糖黑巧克力布朗尼、巧克力碎片軟曲奇以及海鹽黑巧克力軟曲奇。
第一次售賣我們的線上全國送產品,就像初次上臺演出的孩子一樣,帶著些許的緊張與忐忑,直到我們開始收到越來越多來自大家真切的好評,緊繃的神經才得以放鬆,也讓我們團隊信心加倍為大家帶來更多好產品。
Uglicious Bistro 在以大家目前可見或不可見的速度,快速迭代;每天都在呈現更多的內容。我們也沒想到上線第一周,就遭遇了產能地獄,按目前的產能發貨已經快排到了一周後。新設備將於本周就位開始調試(這樣發貨速度就會快很多),同時新產品也在測試各種細節。
現在正式介紹我們的三款線上全國送產品。
(也可拉到文末,直接查看購買方式)
在開始介紹產品前,先介紹我們的甜點師 Judy。
Judy 畢業於瑞士愷撒裡茲酒店管理學院(Cesar Ritz Colleges Switzerland,師從 Nicole Beckmann(2017 Cacao Barry World Chocolate Masters),後工作於瑞士奢華度假酒店 The Chedi Anermatt,米其林二星主廚 Mansur Memarian 的餐廳。回國後在長沙創立了一偶工作室,負責「主廚的晚宴」等餐飲項目。從小學習藝術的她,對美有著自己獨特的眼光。一次偶然,發現喜愛的烘焙與藝術之間的聯繫後,讓她在甜品製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遠。Judy 希望讓大家感受到甜品
不只是在特殊節日才被想起的食物,它和麵包一樣,可以成為我們每天生活中的那麼一點小確幸。
布朗尼(Brownie)19世紀發源於美國,其名字就是來源於其深褐色(deep-brown)的外表。據說布朗尼的誕生竟是由於一名健忘的廚師忘記在巧克力蛋糕麵糊裡加入泡打粉,而意外獲得了這款美味。自從第一個布朗尼食譜在1897年正式發布後,介於鬆軟蛋糕和酥脆餅乾之間的它,即便沒有法式甜點般精巧靚麗的外表,但也因為不需要過多的儀式感,
隨手拿起的美味,很快融入了美國人的日常生活,每家每戶都有屬於
「自己媽媽味道」的布朗尼。
過於甜膩、厚重,或許是很多朋友對於布朗尼的印象。
對此,我們反覆調整:- 從單一黑巧,單一牛奶巧克力,到黑巧&牛奶巧克力
不同比例的拼配;最終做出這款「
少了美式粗獷厚重,多了幾分細膩潤滑的海鹽焦糖黑巧克力布朗尼」。我們的黑巧克力布朗尼能在
突出可可甘醇濃香的同時,依舊讓你感受到甜點帶來的快感,無論是喜歡黑巧,還是喜歡牛奶巧克力的朋友都能輕易接受的味道。試吃時候大家熱烈的討論著,嘴裡吃完一塊,手已經又默默的伸向下一塊。
海鹽焦糖醬像三明治一樣夾在雙層布朗尼中間,讓整體變的更融合,吃著的時候也不容易把手弄髒。就連家裡長輩試吃了一口後,都自動自覺衝起了咖啡,又來討了一塊。
常溫下的布朗尼輕盈如濃鬱溼潤的巧克力蛋糕,很適合日常傍身的小零食。
微波爐加熱 10 秒,焦糖融化,布朗尼化身成了爆漿的熔巖巧克力蛋糕。拿在手上,點滴滴落手指的焦糖醬讓人食指大動,微熱的蛋糕體變的溼潤綿密,在口中一抿,就化開來了。
冷凍過後直接拿出來吃,綿密絲滑感更凸顯,有那麼點生巧克力的口感,這種吃法也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愛。
追溯曲奇的歷史,最早其實並沒有「曲奇」,曲奇是歸屬於蛋糕這個類別。誰都沒想到曲奇的出現,其實是因為當時沒有恆溫控制器,人們把曲奇麵糊,或者說這款「小蛋糕」用作測試當前的烤箱溫度是否適合烘焙大蛋糕的測試器。
相較於在國內較常見到的脆口或酥香曲奇,我們這次為大家帶來的是
軟糯而帶著些許嚼勁的軟曲奇。常溫下
軟糯的它,在烤箱中
復烤後立馬變的外焦裡嫩,曲奇邊上的厚脆口感與內裡溼潤的強烈對比,讓人吃過之後念念不忘。如果不時想念起酥脆口感的曲奇,我們建議你可以試著把軟曲奇密封放到冰箱的冷藏室,
冷藏過後的軟曲奇變的嘎巴香脆,十分神奇。
軟曲奇與布朗尼一樣,也是一款可以一次滿足大家「三個願望」的小甜品。這期產品主打巧克力系列,因此我們選擇了在兩款經典口味-
巧克力碎片(Chocolate Chips)和海鹽黑巧克力(Sea Salt Dark Chocolate)上進行再創作。為了讓巧克力碎片軟曲奇的黃油香氣來的更加的突出,我們
增加工序製作焦黃油,梅拉德反應讓黃油
增添了絲絲焦香氣息;為了讓大家每口都能吃到令人愉悅又不單調的巧克力碎片,我們不惜下重本加
入足量的,濃度不同的大巧克力片;至於打開盒子的那股醉人的香料氣息,則要歸功於一款進口的
昂貴隱藏原料的加入。對於喜愛黑巧濃鬱可可香氣的朋友,那海鹽黑巧克力軟曲奇就絕對不容錯過。這款軟曲奇的
麵粉使用量比巧克力碎片來的更低,取而代之的是黃油和黑巧量的增加,因此口感來的更鬆軟,特別是加熱後
中間部分的軟熟溼潤度更高,加上表面上那細碎的
法國鹽之花的些許鹹味,讓甜味的韻味來的更悠長。李斯特總說自己想當牧師,古爾德也說自己想當作家,而 Tina chow 則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的美。對於我們 team 選擇將犀牛這種看起來兇猛,實際憨厚的動物,是想要將 Ugly Delicious 這種理念一以貫之的滲透於現在及以後的產品中,隨著我們產品系列的豐富,犀牛也將擁有更多的夥伴,比如樹懶、海豹、河馬等等,最終我們希望組成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我們希望在包裝上延續 Ugly Delicious 的理念。如今
許多產品被過度設計與包裝,實際上並不能帶來更愉悅的體驗,Uglicious Bistro 現在的包裝即將進入 2.0 版本,在目前大家收到的紙盒的基礎上。無論是現在還是之後我們將陸續上線的產品,
包裝我們都會將環保作為重要的因素考慮進來。環保不是又一個大家習以為常的產品銷售概念,而是我們團隊裡每個人都覺得很重要的一件事。氣候變化是可逆的,我們不可能一直無休止向大自然去攫取與無限度的排放。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需要我們每一位都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字節跳動的創始人張一鳴有個理念:Develop a company as aproduct。我覺得更酷的是
Develop a company as your lifestyle。把一家公司當成產品一樣去運營,對於聰明人來講,在腦袋裡觀念一轉就能立馬上手。
但把公司跟自己的生活融合起來,把這家公司做成傳遞更多理念的載體,這個就不是思路的問題,而是需要極強大的心力,我們希望做得更多走得更遠。在前期,直接加 Leilei 或 Titan(直接掃下面二維碼)進行購買即可,藉此機會,我們希望能聽到更多關於來自你們的建議,或者更創新有趣的食用方式。後期我們將會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購買渠道。(除了在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上能找到我們之外,Instagram 上也可以關注 Uglicious Bist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