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麼不爽,孩子怎麼可能開心?三年全職媽媽教你如何找樂子

2020-12-13 陪寶寶讀書

最近在群裡遇到了一位非常不開心的「全職媽媽」,她向我傾訴了老半天自己生活的不如意,比如永遠也忙不完的家務,總是很晚回家的老公,家人的不理解等等。

我問她:「那你能不能讓家人幫忙,給自己放個假呢?」

誰知她說:「哎,其實我婆婆和公公都退休了,可以給我帶孩子,但我還是覺得,孩子要帶在媽媽身邊才能快樂成長。」

其實在我身邊有許許多多這樣「不開心」的媽媽,我們認為寶寶在0-3歲需要媽媽的陪伴,所以不惜放棄自己生命中很多重要的事情,不惜付出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孩子,但忽略了自己的感受。這樣長此以往,得到的結果或許跟我們想得不一樣。

想要寶寶快樂聰明,媽媽開心很重要

有位朋友在產後有很嚴重的抑鬱情緒,我們閨蜜們去探望她時,看到她一個人坐在臥室裡,抱著孩子抹眼淚。見到我們就一直說:「我是個失敗的媽媽,沒有照顧好寶寶。」然而,寶寶在一旁咿咿呀呀的說話,她卻不做回應。其實對於寶寶來說,生活上的照顧固然重要,但「媽媽在身邊」的心理意義更重大。

一方面,媽媽情緒穩定,孩子才能更聰明。

腦科學研究告訴我們,大腦只有當覺得安全的時候,才會開始通過學習刺激神經元的連接。所以寶寶處於一個「他認為安全」的環境時,才會變得更聰明。如果媽媽總是不開心,或者因為小事情發脾氣。或者像那位朋友一樣,心情壓抑表情麻木。那麼寶寶也會覺得有壓力和焦慮,長此以往無論是情商和智商都會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媽媽快樂,家庭氛圍也會變好。

一位粉絲私信我,自從自己放棄很好地工作成為全職媽媽之後,和老公的矛盾也慢慢變多了。之前一點小事兒,現在都能引起爭吵。有時候兩個人吵架,孩子就在旁邊嚇哭了。

我們都知道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如果總是生活在劍拔弩張的氛圍中,無論我們對寶寶照顧的多周到,他的情緒和性格發展都是很容易出問題的。從這個角度上說,倒不如讓自己開心,把家庭氛圍搞搞好。接下來我就結合自己幾年的全職媽媽生涯,跟大家聊聊如何調整心態。

全職媽媽如何讓自己「開心」試試這幾招

在鏘寶出生後,為了更好地陪伴寶寶,我選擇了做全職媽媽。開始確實對生活抱有各種幻想,但是很快就發現,全職媽媽簡直比社畜更艱辛。只有全天24小時照顧過孩子的媽媽才了解,其實累和沒有自己的時間都在其次,內心的焦慮和糾結才是讓我們「不開心」的根源。那麼該怎麼做呢?

第一: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

既然全職媽媽是我們的選擇,那麼就要承受這種生活帶來的所有。之前在群裡遇到很多全職媽媽,她們往往都會說身邊的人對全職媽媽帶有什麼樣的歧視眼光之類的話。每個人都無法代替別人生活,也無法了解別人的處境。選擇全職帶娃既然是衡量過利弊,又何必在乎別人如何看,把自己的生活過好,不才是最重要的嗎?

第二:找到自己的價值

為什麼在全職帶娃後,我們變得更加敏感了呢?我猜這大概來自自我價值感的喪失。簡單來講就是:沒有什麼事兒能證明自己了。因為孩子帶的好不好,這完全是玄學,沒有個幾十年看不出端倪。因此找到自己的價值,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價值感並不一定是要用錢衡量的,但是在內心沒有那麼強大的時候,收入確實是很好的標準,能做點兼職,哪怕只是一點點收入,對心態的調整都有莫大的好處。

第三:把「全職媽媽」當職業

有一天我在給鏘寶讀一個工作的繪本,鏘寶問:「媽媽你的工作是什麼?」我說:「我的工作是把你照顧好啊!」

鏘寶說:「你說得不對,那個不是工作。」

我說:「只要付出時間和勞動,最後還能收穫結果的都是工作。」

或許,在很多全職媽媽心中,都沒有把自己的付出當做是工作吧!正是因為這樣,大家才不會去考慮在固定的時間休息,甚至忽略自己的成就感。這裡有兩個小方法給大家:

1、做「成功日記」:

找一個漂亮的手帳本,記錄自己每天有成就感的事情。比如寶寶今天耍賴討打,我成功地控制住了情緒、藍莓果醬麵包實驗成功、今天中午的飯寶寶都吃完了。

帶娃雖然沒有大成就,但是小成就卻很多,記下來沒事兒看看,就能找到帶娃的「成就感。」

2、每晚設定「媽媽時間」

全職媽媽也需要休息,可以和老公約定,每晚固定時間是「媽媽時間」,這個時候媽媽可以享受不被孩子打擾的自由。比如洗個泡泡浴、看看電視劇等,反正是想做什麼做什麼。給孩子也要確立這種概念,媽媽也有自己的私人空間,特定時間是不能被打擾的。

Cici有話說:

其實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全職媽媽只是我們生命中一段短暫的時光,在這段年時間裡,除了照顧好孩子,還可以用來自我成長。如果管理得好,還可能成為切換職業的「停頓期」。事在人為,讓自己擁有快樂的能力,也是給孩子做了一個好的榜樣。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孩子生病,我成了全家人的攻擊對象。全職媽媽究竟有多難?
    兒子上了幼兒園,我想找工作,卻發現根本沒有一個合適的工作,有想過去幼兒園做保育員,可是兒子生病什麼的也不能請假,兒子也沒有人帶,所以三年時間就這樣過了。三年期間老公都是幾個月才回來一次,每次也就待五六天,我和兒子也習慣了他不在家的日子,這次老公回來能待十幾天。
  • 單身媽媽樂子:養孩子這件事並沒有多難
    在差不多我30歲,我可能重新幹事業的時候,孩子慢慢就大一點了,他可以上幼兒園了,上小學了。如果到30歲我萬一還是眼光這麼高,萬一還是不想結婚,自己想要一個孩子就很難了。現在很多年輕人大學畢業之後都是婚前同居。在這個情況下,女方懷孕的就非常多,每年去醫院打胎的人也非常非常多。在這個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的社會,每天都有新的生命因為法規不準養就被打掉了,其實這是很相悖的。
  • 你的夢想是什麼,媽媽?孩子的話戳進了全職媽媽的心窩
    自己在家做全職媽媽已經好幾年了,其中的心酸我也比較清楚。儘管說忙一點累一點,對她也是無關緊要的,主要是內心的驚慌失措,最能毀掉人的意志。和上個學期一樣,孩子有一篇作文是《我的夢想》,一回到家,孩子就心血來潮地問閨蜜:「媽媽,你的夢想是什麼?」
  • 今年過年很冷清,大人很鬱悶小孩更無聊,我們如何給孩子找樂子?
    然而現實更加殘酷,現在是不只孩子無聊了,大人都鬱悶了,如何破解呢? 怎麼可能,老子還沒樂呵夠呢!於是有的父母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唬住,有的勸解孩子,有的給孩子個pad——玩遊戲、看視頻去吧。 無論勸解還是嚇唬,孩子都不會屈服,很快便會捲土重來。有pad或手機的孩子,倒是能堅持到「最後」。 手機、pad挺管用,在這種場合,它們代替父母,接管了孩子。 這樣好嗎?
  • 全職媽媽有罪嗎?
    直到看到一個寶媽的評論,是和我一樣的境地,後面都是同為全職媽媽的贊同之聲。才發現這樣的狀態不是我一個人。那些所謂的家庭事業兩不誤,要不就是家裡有人幫趁著帶孩子,要不就是真的不差錢,有保姆。像我們這種生活在三四線城市的普通家庭,自己帶孩子大概是最無奈的選擇。因為雙方父母有自己的家庭要養,他們要攢點養老錢無可厚非。出去工作的工資和請保姆的錢差不多。所以只能選擇成為全職媽媽。
  • 「媽媽,你的夢想是什麼?」孩子的話,戳到全職媽媽心窩
    而上個學期,孩子有一次的作文是《我的夢想》,回到家之後,孩子心血來潮問閨蜜:「媽媽,你的夢想是什麼呀?」閨蜜笑著說:「我的夢想就是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在一起呀!」孩子說:「你的夢想不是願望,是你自己的,跟我們沒有關係呀!」閨蜜想了半天,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孩子,而這件事情也讓她陷入了比較低沉的情緒,又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出路問題。
  • 「做全職媽媽後,老公發豐厚年薪給我。」最硬氣全職媽媽曝光經驗
    全職媽媽千千萬,我這位好朋友只是其中一個,她不能代表什麼,也不能完全說明什麼。但我希望,她的故事,能為全體全職媽媽缺失的真實畫像,補上一塊明媚的圖景,就足矣。她為做全職媽媽放棄了什麼?老公從此就當甩手掌柜了麼?全職媽媽怎麼張口跟老公要錢?
  • 張桂反對當全職太太,窮人家的女孩你真當不起全職太太
    談起當時為什麼堅持要辦這麼一個全免費的女子高中,張桂梅說在華坪兒童之家做院長時,遇到幾個孩子的極端案例,如:有一個孩子的媽媽在山裡幹活,摘花椒,一個男人路過時,不知道像幹嘛,沒說話,就拽了這個媽媽的衣服,這個媽媽嚇壞了,就大喊救命啊,聞言而來的山裡人嚇跑了這個男的。可是,這個媽媽回家後覺得好丟臉啊,我被男的摸了,人就上 吊死了。
  • 孩子都上幼兒園了,你咋還不去上班?全職媽媽重返職場沒那麼簡單
    你不是女的?你不想給幫忙帶,兒媳只能自己帶孩子,她還怎麼上班?但畢竟這是人家的家事,我也不好「管得太寬」,就不輕不重的說了句「找工作這事情總得有個過程的,急不來」。但是,大媽並沒有停止這個話題的意思,繼續吐槽道:「自從我過來,就看到她買了一堆的衣服。說是之前的衣服都沒法穿了,要去上班,得先準備幾身上班穿的衣服。
  • 全職媽媽:痛與快樂的二重奏
    的讚賞,以及看到女兒四仰八叉地在床上熟睡的模樣,她甚至可能完全忘記上一秒鐘因為女兒死活不願換尿布時,自己強壓火氣的憋屈。 「別人會說你辛苦,但根本不懂你苦在哪。」 從選擇成為全職媽媽那一刻開始,顏曉玲每天的24小時,便與孩子牢牢綁定在一起。
  • 你的榮耀,永不散場,《全職高手》動畫第三季,還要等幾年?
    《全職高手》動畫第二季於本周五正式完結,這一季動畫怎麼來說給你的感謝如何?到目前為止,12集動畫在騰訊視頻的播放量有4.5億,平臺評分7.8分,豆瓣評分7.3分,不差,算是一份不錯的成績,對此作為《全職高手》動畫的粉絲,你還滿意?
  • 全職媽媽的價值有多大?
    她們的丈夫覺得她們沒用、無能、是寄生蟲,如果用金錢來衡量,就是一個月四千塊錢保姆的價值;她們的同類,同為女人的職場女性,覺得她們失敗、無趣、是需要拯救的對象。最近剛火過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女朋友指著全職太太閨蜜的鼻子罵:你被圈養了這些年,你需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 明明經濟條件不好,孩子也不是沒人帶,你為什麼還要做全職媽媽?
    不得不說,現在的全職媽媽真的越來越多了,總結起來無非就是三大原因:第一,孩子沒人幫忙帶,自己不得不帶;第二,不需賺錢養家,去工作不如留在家帶娃;第三,生娃後工作不好找,寶媽的時間不好安排,被迫留在家裡帶娃。如果你不需要考慮這些因素,還會選擇做全職媽媽嗎?我想大部分寶媽的回答是不會。
  • 平淡生活裡學會找樂子,不是出軌發洩情緒,你是人又不是畜生
    平淡生活就是平淡,無趣,也有些壓抑,學會找點樂子做,給生活一點波浪,波浪過後繼續嚼著平淡過日子。平淡生活和有錢沒錢沒多大關係,和生活方式,節奏相關聯。過的久了就會覺得乏味,逃避不了,只能做一點點改變。出軌就是想找新鮮感衝淡平淡,平淡不是這麼來消化的,它需要建立在道德和原則之上,你對自己沒有約束和動物又有什麼區別。生活本是婆婆媽媽,雞毛蒜皮,雞飛狗跳的日子組成,誰也逃脫不了。
  • 如果沒有賀涵,羅子君該怎麼找工作?
    (Arley 繪圖)最近有個全職媽媽來找我吐槽,說自從當了主婦,就老被人說 「不賺錢,不獨立,靠老公」。明明自己整天看孩子、做輔食、搞衛生、去親子班,已經夠累了,還要被人這麼說,真的很喪!有個美國人專門算過老婆在全職期間的勞動工資折算,包括清潔、做飯、採購、保姆,甚至還有老公的工作助理,大概是七萬美元。如果折算成中國市場,算下來並不比白領的月薪低多少,看看現在請個月嫂多少錢!(案例引用自好奇心研究所-「這世界」全職媽媽一年的勞動值 7 萬美元!)可能有人會說,那乾脆老公也一起辭職創造價值好了。
  • 全職媽媽家裡亂成「垃圾堆」,是又懶又不會帶孩子?答案正好相反
    提起「全職媽媽」,就離不開兩件事:帶孩子和做家務。不論是全職媽媽本人,還是她的家人,都默認了作為全職媽媽,一是要把孩子培(培育)養(照顧)好,二是要包攬大部分的家務活。基於這個「約定俗成」的觀念,如果一個女人做了全職媽媽,那麼,一方面要把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要不然,就成了「你就在家帶個娃還帶不好」),培養的乖巧懂事、聰明伶俐(要不然就是「你專門在家帶孩子,就只管它吃飽穿暖嗎?」),另一方面是要把家裡的所有事情都料理好,寶爸下班回家就能吃上豐富美味的熱菜熱飯,家裡要收拾的乾淨整潔。
  • 新手媽媽:那三年我也曾崩潰大哭
    工作、自己、家庭與孩子,在她心裡反覆權衡。最後一咬牙還是決定,辭掉家裡的阿姨,自己轉做全職媽媽。但是萬萬想不到,「全職媽媽」並不是那麼容易當的。這也許是世上最孤獨的職業了,沒有同事沒有戰友,你始終是一個人在戰鬥。外人覺得你有大把的時間,不用工作就吃喝不愁,其實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每天忙的像一顆陀螺,卻要伸手向人要生活費。樾樾哪怕是感冒發燒,責任也都是她的。
  • 花媽媽:保姆一句話 讓我做了多年全職太太
    一個長期學理的外國男孩是如何通過中國高考及藝考的層層考驗,被中國著名電影藝術學府錄取?「中外合資」家庭的教育方式對他的成長有何幫助?6月29日,馬賽及其母親花映紅女士做客中國經濟網「親子大家談」節目,和網友們進行了交流。
  • 「等孩子上幼兒園,我就能上班」,現實卻逼得全職媽媽不得不低頭
    婚後她一直全職在家帶娃,全部的工作經歷只有畢業後一年的實習經歷。她常常鬱悶地說:「這可真是白讀了研究生。但等我家娃上了幼兒園,我就可以安心上班了!」小娜原本計劃著孩子上了幼兒園就找工作,可是幼兒園的放學時間都比較早,沒有哪份工作能夠那麼早下班,小娜想著再陪孩子三年吧!
  • 全職媽媽合不合理不值得討論,如何讓帶孩子這件事更輕鬆才值得
    而真正應該討論的是,作為一個全職媽媽,如何能讓自己從每天孩子的屎尿屁中「掙脫」出來,如何能讓自己更加輕鬆把更多的經歷放在自己的成長上。開心爸爸的建議是:時間管理。通過她的暢銷書我們不難得出,吉田媽媽的應對方式就是時間管理。她自己在TED演講中也是這樣說的:提升24小時的使用密度,就提升了一個媽媽可能擁有的精彩維度。前段時間,開心爸爸也看了一本書,叫做《超人媽媽的時間管理課》。說的就是全職媽媽的時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