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光對繪畫有哪些影響?快來get色彩與光線的魅力~

2021-03-01 繪客

前段時間我看了Oran豬老師的一篇關於繪畫打光的文章,內容講得超細緻超專業!看完以後收穫滿滿~

然後我就想著把這篇文章也分享給你們,大家一起學習一下~

對於繪畫新手來說,從線稿入門開始,無論你形體、姿態、線稿練到多麼好,最後都是繞不開打光的問題,哪怕你只是想畫黑白漫畫。

而關於打光的學習和教程也很多,其實無非就是——

1、光的方向對人物和畫面的影響。

2、光源的數量對人物和畫面的影響。

3、光的強度對人物和畫面的影響。

但是這些千篇一律的教程,無形中給打光帶來了固化,讓打光顯得套路、模式了。

你要表現某個東西,你就得用某個模式的打光——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打光還有什麼好學的?背下來就可以了。

另一方面,對於新手而言,雖然打光如此固化,但是還是無法靈活運用。

因為許多教程也沒說明白幾件事,就是——

1、在某種情況下,為什麼非要這麼打光?我用另一種不行嗎?打光還有對錯之分?(區別在哪?)

2、主動的打光和寫實的打光之間的衝突,如何理解?(本來環境光已經定了,人物在移動,那麼人物就應該忠實反應光的固定位置,為什麼打光還會變?這不就顯得假了嗎?)

3、為什麼我按照套路打了這個光就是對的?我自己的表達要如何選擇?

所以今天就來聊聊打光的意義。

一、打光套路的矛盾

舉幾個例子,許多打光的套路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像這樣的「頂光」,甚至會被稱為「教父光」,顯示出角色的威嚴和神秘感。

像這樣斜上方打下來的「倫勃朗光」,會在臉上造成一個三角形,讓人物顯得很立體。

而從底部發出的光線,會讓人顯得「恐怖」。

這些例子,耳熟能詳了。

但是——

為什麼頂光能夠給人威嚴?你看上圖,不是也很恐怖?

為什麼倫勃朗光顯得立體?問題在於——其他光就不立體了嗎?你看上圖,光影不明顯人物照樣很立體。

為什麼底光就讓人恐怖?我怎麼覺得上圖還挺好看的呢?

要學會打光,就要先理解這些光為什麼要被使用,以及如何使用。

光感,與人類最原始的認知和情感有關聯,我們要從最原始的感知去體會其意義。

二、打光與人類的感知

首先,威嚴、神秘感、恐怖,這幾種感受是有關聯的,主要就關聯在「神秘感」上。

神秘感代表未知,未知可以引申出驚喜和恐懼。

所以關鍵就在於打光者,如何去拿捏,才能表達出準確的意思。

當你看到墨鏡時,你就會明白了。

墨鏡,就是行走中,粘在臉上的「教父光」:擋住眼睛,會得到神秘感,就這麼簡單。

看不到對方的眼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就無法判斷對方的情緒,所以我們不要去管什麼教父不教父的,眼睛被擋住,是感知的出發點。

有頂光,但是眼睛不被擋住,是上圖這樣的。如果不是我說,乍一看你都不會覺得光線有什麼特別。這裡是往臉上打了補光,中和了頂光的神秘感。

但是,比如墨鏡的例子——如果要用這種角度去解釋打光,其實有點太膚淺了。

同時,用神秘感去概括「眼睛被遮住」,還是有點膚淺,因為神秘感有很多種引申,有時候帥氣,有時候恐怖,有時候隱秘,有時候卻是在表達主人公有苦難言的窘境。

所以你說這叫教父光、壞人光、墨鏡光,統統都很片面,因為你還是無法理解結果為什麼會這樣,而且各種結果中有些還是矛盾的。

所以我們就要增加討論的點——打光的方向。

三、打光方向的意義

我們先不要去談及打光對人物造成了什麼改變,比如擋住了眼睛、鼻子下面一團黑之類的。

我們從打光的方向入手,更純粹地去解析打光的意義,我們才能更加摸透打光的理由。

再回到這張圖。

請思考一下——頂光、底光,最純粹的意義是什麼?

是聚焦、居中、靠近光源(顯得重要)、C位。

那麼,「C位光」的意義就可以按照下圖劃分為兩種:

OK,那麼,我們人類習慣的光源,通常都是在上方的(太陽),所以,從下往上的光就會顯得不尋常。

這也是恐怖的來源。

另一方面,其實那麼多方向的光之中,對於人類而言,只有底光是最不尋常的,所以底光算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光,也是唯一和恐怖聯繫起來的光。

於是我們從光的方向和「眼睛」完善了上面的表: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對於「一個C位的人,它的情感(眼睛)是否明確」的感受。

光,賦予了這個角色C位、強調、著重。

需要注意的是,就算不是上下光,也能夠體現C位,因為C位本身就是站位,是構圖的一個因素,這裡談的是由光賦予的C位的結果。

由光賦予C位的結果——是一種主動感、人為感強烈的感受,所以,上下光通常都比較適合嚴肅的情緒。

為什麼說是主動感人為感強烈?可以參考舞臺聚光燈的感覺。

所以——

像這樣一張治癒的笑容——

也會因為頂光而變得奇怪起來,感覺笑裡藏刀。

因為這個光就是給人感覺陰影中隱藏著什麼想法和動機,嚴肅的時候還好,笑或者哭這種情緒會直接加強這種感覺。

漫畫裡這種「墨鏡黑」的笑容,通常就是表示「看起來在笑其實內心很生氣」。

說到這裡,或許你已經能夠理解打光的意義。

但是其實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插畫師居然用底光去描繪美女,是瘋了嗎?

這叕要談到另一個要素,光的數量和強弱。

上圖美女中,整體光感還是非常充足的——充足到混亂。

同一張畫中有著四面八方的光,只不過臉部的底光強了一些。而且確實不恐怖。

而且,其實前面還有一個因素,我們沒有拿出來談,就是光的距離感(其實也可以說是強弱或集中)。

這張教父光,其實給人感覺光源很近,這也是聚焦感的來由。

還有光源除了上下左右斜方向,還有前後之分,加起來十幾二十個方向,再配上強弱大概可以寫出四五十種主要方向。再加上討論主光和補光的二光源就會出現上百種組合,還有光的顏色……全說完就上千了。

所以,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就不一一解釋。

主要是筆者提供的這個角度,方便大家舉一反三地去理解打光背後的用意。

四、打光的基本理解

我們再次使用這張圖來去做一個整體的列舉,就不一一解釋了。

解題思路,就是前面的內容。

1、所有正方向的打光,比如正上、正下、正左、正右,都帶來一種人為聚焦感,是用光去推C位。

你用這種光,就是要強調這個角色。

如果你用這種光,其實是為了得到某種陰影,那麼你就是希望強調「裡」的情緒。

2、所有斜方向的光,都是代表著「自然」。

先不要去想什麼立體感啊之類的,斜方向的光是最自然的光,幾乎可以用在任何情況,而你為什麼決定用這個角度,可以根據角色而定。

比如說,因為這個角度角色看起來好看,那麼就用它。

斜方向的光代表著自然、合理,平常我們看到這種打光的可能性很高,很常見。

3、正面光代表著友好、清晰(無隱藏和隱喻)。

當你看到一個物體被正面光照著,說明——你此時是背光。

而觀察者背光,這也是最舒服的觀察角度。誰也不會平時沒事去盯著太陽或者燈泡,而是去盯著被光線照亮的地方。

4、真正體現立體感和層次的是「夾光」,也就是有主次的主光和補光,把人物夾住。

這也是電影、歐美漫畫裡最常用的打光,簡直無所不在,隨時能用。

所以,為什麼說倫勃朗光能夠體現人物臉部的立體感?因為它是單光源就能刻畫立體感的方式。

當你不在乎光源數量,那麼要做立體感是灑灑水,就沒什麼好提起的了。

5、寬位光是以「表」帶「裡」,主要描述亮部,陰影只是輔助。

寬位光是指打光在人物比較寬的一側,其實說白了就是正常打光思路。

6、窄位光是以「裡」帶「表」,主要描述暗部,亮部只是輔助。

窄位光雖然說可以讓人物看起來瘦一點,但是實際的意義卻是和寬位光相反的思路,也就是用影子和輪廓去表達。可以更多地表現人物的內心。

7、逆光是意義最複雜的打光方式,因為它不是在人物身上打光,而是把人物打到了光上。所以說到逆光就想「打人」。

有的人說逆光就是輪廓光,這個也是不夠全面的說法。

如果人物打在了光的正前方,其實除了會凸顯輪廓,還會帶來「人物在發光」的感覺。如果光源靠上,就是聖光,神聖感,這其實與前面說的C位的道理類似,只不過方向反了。

另一方面,如上圖這種,雖然逆光但是刺眼光源沒有出現的圖片,很好地解釋了一件事——如果正面光是友好清晰,那麼逆光(背光)就是不友好。

不友好是什麼意思?就是「路人化」,看不清嘛,那就(說明)不重要。

但是通常搞逆光,並不是為了弱化人物,所以畫手和攝影師又會把人物放在C位,注意這裡是構圖擺放的C位,而且如果是單個人物,就更突出了。

所以逆光通常能夠讓人物和環境融合得渾然一體,把人物先抑後揚。而普通的打光和構圖,通常環境都是襯託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說逆光特別複雜,因為它可以玩出很多意義。而在此,你只需要理解筆者的思路,逆光就是路人化、人物弱化、debuff。

沒錯,要玩好打光,就要把buff和debuff都拿在手裡,沒毛病。有時候有些圖就是要先弱化,再強化,比如說——

如上圖,如果沒有這個逆光,再把圖稍微提亮的話,圖反而普通了。

你看到現在很多插畫大神都喜歡畫完了圖以後,蓋一層陰影,再打一個單光源,就是這個道理。在單光源敘事之下,還有一套淡淡的完整的打光,這已經不是雙光源,而是兩套層次的光源。

會玩的,無論buff還是debuff都能上分!

8、光線的強弱也是很複雜的東西,但實際上我們要看的是明暗對比。

這個真的就不細說了,太多太複雜了。

但是主要我們要看的是畫面裡明暗之間的對比感覺,明暗差別大的時候,內容就會犀利起來,明暗差別小的時候,細節就會豐富起來。

有人會問,歐美漫畫裡,為啥經常「黑位」很重,感覺光感強烈。

這可能是一種誤解。黑白歐美漫畫裡沒有網點紙,要表現層次感就只好把黑色用重些。

這其實是歐美和亞洲都相通的技巧。

只不過歐美和亞洲對於光感的喜好不太一樣,所以亞洲黑白漫畫,在沒有網點紙代表「灰色」的時候,會更多使用排線去營造立體感。

灰色多了,明暗對比就弱,層次感就不那麼強,就顯得畫面平。

我們會發現日韓許多藝術作品都比較喜歡中間調,不喜歡過分的明暗對比。如果排線也不可以用,亞洲通常就乾脆放棄光影。

但當大家都排起線的時候,其實觀感差不多,如果硬說差別,日漫的人物畫法本身就有套路,而歐美有時處理角色和背景是一致的(寫實)。

各種藝術家的風格和根源都不一樣,這裡我們不去強行分類,主要來談光感

上色後我們會發現其實歐美漫畫中白色高光其實並不多。

彩色作品中的光感,很大程度上受到「實白」和「實黑」的影響,實白和實黑是最亮和最暗的顏色,決定了畫面光感的上限和下限。

9、當光線有顏色時,其實就是把顏色的情緒導入進來。

暖光冷光、藍光綠光這些有什麼意思,是顏色和情緒的事情了,是另一番套路了。

當把這些混進來後,就可以強行改變人物的原色,人為製造情緒。

但是很多時候,特別是很昏暗的場景裡,導演給人物配一盞紫光或者藍光的燈,多數是為了點綴一下、不要讓暗部太單調而已。

10、有時候打光是為了玩影。

這個就不必多說了。

11、無影光就是個無特指的展示光。

當光比較多,又柔和,人物或者物體就單純剩下自己「表」的一面了。

所以你看TB什麼的大多數都有「白底圖」去展示產品,多數是無影光。

所以C4D現在大行其道。

五、一些容易矛盾的困惑

下面列舉一些容易想不通的打光問題,以便啟發。

1、打光是人為的,主觀的。

有些新手,在畫之前先定好了光源,然後傻乎乎地開始畫人物。

然後人物在光源下顯得很奇怪,而且為了在光源下定陰影,搞得很辛苦。

其實應該先定好你要表達什麼,再用打光去輔助表達,而不是拘泥於寫實。

日常我們拍攝照片,就很土很沒美感,就是因為寫實。繪畫藝術和攝影藝術相通的,應該以內容表達為主,而不是在做物理公式題。

比如上圖,日式動漫很多時候人物的臉部都是有打光的,也就是說無論身體的光影是否需要寫實和符合邏輯,人的臉都是亮的,因為臉上有打光。

同樣如上圖,右邊女孩的衣服如果光影認真搞出來,會亂糟糟的,那麼乾脆就弱化,只留下主要光影。

換句話說——

如果你先定好了場景布光,然後人物在運動中走到一些位置,顯得很難看,別人說你了,你還說沒辦法,這是寫實。這就是本末倒置。

反過來,如果人物走著走著,在說最重要的臺詞時,剛好走到最帥氣的燈光下,這就叫設計,這就叫構思,這就是藝術。

2、補光可以中和很多效果,也是許多矛盾的來源。

還是之前那張底光圖,但是由於光源太多了,所以底光的恐怖效果被中和掉了。

但是對於新手而言,類似這種圖就會疑惑和矛盾起來,而且如果是由新手去畫,也不會選擇底光這種方向。

那麼像這種凌亂的打光,意義何在呢?

用在遊戲人物的展示圖上,還行吧,反正就是凸顯人物,讓人物更立體凸出。

3、敘事的打光,越簡潔越好。

當我們知道光越多,意義就越中和,就和無影光同理。

那麼,當我們不是畫插畫,而是去畫漫畫,或者拍電影,就會發現光越少越好。

當敘事時,打光很多,就成了什麼樣子呢?

就成了最近幾年國產片的樣子。

那天無意中電視上看到一個劇,趕緊上網搜了一下作為素材。

劇情大意是牛棚裡的牛死了,然後人們開始吵架。

為啥筆者要拿來當素材呢,因為當時看到這個畫面簡直有點生氣。

截圖還是暗了一點,當時電視上看到,畫面很亮很亮的。

我就看到這幫人打著婚紗影樓一樣的光,在圍著死去的小牛吵架。

而這是牛棚啊,本來就有頂光,頂光打下來配合吵架的場景,興許還有點意思。可是這裡浪漫得很,在電視上看的時候,人物甚至有點漫反射的模糊輪廓。

導演硬生生把牛棚的頂光關了(片中牛棚的燈真的沒開),自己打了這個影樓光,也許……他覺得這裡人很多看不清吧。

我在電視上看到的感覺大概是上圖這樣的,我家電視沒毛病,聽說很多視頻網站都會給影視劇再修修光和顏色。

相比之下的良心國產劇:

當然,影視的打光和經費、追求有關。

很多時候影視劇一個美白濾鏡下去,是為了掩蓋瑕疵。去掉濾鏡的話,原片可能就跟我們日常手機拍的光感一樣土氣。

很多時候攝影、影視後期,就是為了對拍攝時無法布光的缺陷強化光感。

可是你也不能搞出一個浪漫的牛棚來吧。

總結:要理解和運用打光,就要從最根源去思考。

許多打光教程說的套路是好,但是如果你不從根源去思考,你就無法解決打光的問題。

之所以談這些,就是有很多朋友問我打光、陰影、衣服褶皺陰影這些問題。

我想了很久,我覺得這東西怎麼還要教?而且教他們的過程,就跟講解物理公式一樣。

後來才想明白了,很多新手不會畫(主要是衣服)的陰影,是因為他們思維放不開,教過一次,換一件衣服,又不會了。

為什麼不乾脆不要畫陰影呢?只要改改打光的方向就可以了。

當你懂得打光,你就會發現你會畫陰影了,甚至你可能會發現——

有時候你畫整張圖為的就是這個陰影。

陰影也分主次,不需要全部準確地畫出來。

看到一些大神的,光影複雜的圖,在很多新手眼裡,以為是「色彩複雜」。

越複雜的光影,是對層次越深的理解才能玩出來的,但是基礎樸素的光影,就連電影大師們都還在參悟和實踐,光影並不是越多越好。

很多大神光影色彩漂亮的圖,花裡胡哨的確實很棒,但是其實對於很多新手來說先把臉蛋畫得美才是當前最重要的。


正如攝影三要素有雲,拍照要好看和繪畫是相通的:

1、模特漂亮。2、模特漂亮。3、模特漂亮。

希望有啟發。

看完Oran豬老師這篇關於打光的文章,感覺自己又學到了好多!其實老師不僅講打光講得好,他的條漫講解也超棒!

他的這本《條漫分鏡草圖本》中不僅設計了專用於條漫分鏡草圖的表格,還有條漫分鏡基礎知識可以給你提供參考~

如果你還想學習更多關於繪畫中的光線知識,那這本《色彩與光線 寫實主義繪畫指南》千萬別錯過!

精 / 選 / 閱 / 讀


相關焦點

  • 色彩與光線:寫實主義繪畫指南
    《色彩與光線:寫實主義繪畫指南(珍藏版)》的原版圖書為美國***五星好評圖書。長期榮登美、英、日等國***暢銷榜。已連續60個月位列日本***繪畫類圖書暢銷TOP3,已連續74個月位列美國***繪畫類圖書暢銷TOP5。 2. 本版本為知名藝術類圖書譯者貴哥翻譯的珍藏版,專業術語和畫材名稱均經多方考證,敘述語言也更便於理解。同時採用高級精裝,便於讀者收藏翻閱。 3.
  • 【繪畫教程】水下光影效果怎麼畫?教你水中反射光線的畫法!
    學習繪畫難嗎?想必這些都是繪畫初學者們經常在想的問題吧,就是不知道如何才能學習好繪畫,然後繪畫出自己想要畫的東西那麼今天靈貓課堂就在網絡上收集整理了一些關於水下光影效果怎麼畫?教你水中反射光線的畫法!教程非常簡單,趕緊來看看叭:1、背景使用軟刷子做一個漸變。
  • 他的作品以光線,生命和色彩為主旋律,好看!
    藝術家史蒂夫·亨德森(Steve Henderson)的作品以光線,生命和色彩為主旋律。 關於他的藝術,史蒂夫說:「我尋找繪畫的美麗,作為我們表現飽和色彩的魅力的效果。是的,世界是一個美妙的地方,但它也是我們的家。有和平,在我們這個家中的平靜,安靜,體貼,威嚴,優雅,快樂和希望 - 這就是我要表現和繪畫的。「
  • 亞馬遜排名第一的《色彩與光線》好在哪裡?
    今天介紹一本亞馬遜的暢銷美術教材:《色彩與光線:寫實主義繪畫指南》這本書的作者是詹姆斯·格爾尼(James Gurney
  • 中西方繪畫藝術有哪些區別?
    老子的道法自然,順任自然、自然無為的思想及莊子的天地有大美、與物為春、與物有宜、身與物化的思想。 老子的虛靜寡慾、無為不爭及莊子的「心齋」「坐忘」的人生態度,是構成中國人的自然哲學觀的基礎,並對中國畫創作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這種思想不但體現在繪畫上,甚至也貫通於作詩為文。
  • 《色彩與光線》X《畫出心中所見》
    如果有所謂天賦,那這種天賦也大概是對畫畫這件事兒有持續的熱情。最近讀了《色彩與光線》、《畫出心中所見--查爾斯·雷德水彩大師課》,同時還聽了幾節色彩課。趕緊找本本記下來,省得3秒後就忘記。 為什麼是這兩本書一起讀呢?嗯,坦白講,正好圖書館借到。 兩本書,一本偏向術,一個偏向道。我覺得都不可或缺。術太多容易讓人僵硬,道太多容易讓人虛無。
  • 燭光繪畫大師,打光能手——法國畫家Georges de la Tour簡介
    拉圖爾是17世紀美術史上一位擅長描繪光線與陰影的大師。在藝術史的長河中,他是一位非常神秘的畫家。他在世期間可謂名利雙收,但死後卻默默無聞。他的作品含蓄、靜謐、無論是探討生死或是宗教畫的主題,都帶著一股神秘感。他喜歡表現燭光,那種樸實無華、集中凝練、簡潔概括的形式在當時人們概念的「古典繪畫」中極其少見。
  • 鑑定翡翠原石為什麼要打光,翡翠原石怎麼打光?
    在觀察翡翠原石的過程中,打光是比較常用的方法,基本上敲定是否購買該翡翠原石的主要依據之一。但是鑑定翡翠原石為什麼要打光?翡翠原石怎麼打光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鑑定翡翠原石打光的好處吧!一、鑑定翡翠原石為什麼要打光?
  • 如何提升繪畫色彩感覺?一篇文章教會你配色技巧!
    大家還需要什麼教程,可以在公眾號後臺給我留言 有機會一定會給大家分享的感謝支持~~ 繪畫新手如何提升繪畫色彩感覺?怎樣才能提升繪畫色彩感覺?初學者提升繪畫色彩感覺有哪些技巧?
  • 繪畫小白如何學好色彩搭配?繪畫配色技巧分享
    繪畫小白如何學好色彩搭配?繪畫配色技巧分享!配色是一幅作品裡極重要的一部分,很多時候我們判斷一幅畫的水平,跟它的色彩運用有很大關係。今天微課菌就給大家帶來一組非常詳細的關於色彩搭配的教程。「輕微課」的網站上非常多的繪畫教程、繪畫素材,也有專業的繪畫課程,學繪畫的小夥伴可以去上面找到很多有用的繪畫學習資源哦!色彩的三大要素,色相:所謂色相指的就是色彩的相貌(顏色)區別互相間的差異,對每一種顏色都給予一種稱呼,使我們能呼出其名而知其色,這種區分就稱之為色相。
  • 色彩的絢爛與繽紛的呼吸——季宏偉的繪畫作品賞析
    色彩的絢爛與繽紛的呼吸---談季宏偉的繪畫夏可君繪畫並非物象的報告,繪畫是活的,就如同生命,讓繪畫呼吸起來,保持躍動,而且具有筆觸的節奏,這是繪畫的魅力。藝術家季宏偉之前接受過很好的學院派訓練,也畫過細膩的寫實作品,比如被收藏作品《魏氏莊園》,還有油田系列,都很好地處理了空間結構層次與色度細微的過渡關係,讓色彩與結構非常充分地傳達出了現實對象的空間性,讓一個古蹟獲得了新的感受,其明暗變化的微妙性,色彩在暗色中的細微變化,可以通過光線強弱把觀看者慢慢帶入,繪畫純粹以感覺的變化,色調的過渡性,把物象一步步引導出來,
  • 繪畫是一個心靈的旅程,有繪畫天賦的人,自帶光芒
    對待每一張畫面都要真誠,忠於自己的內心,不要因為一些技巧和譁眾取寵的東西而慢慢的迷失了對本質的探索,畫畫只有真誠才能感動自己,也才有可能感動別人。無香作品之三葉草臨摹過程中,靜物的角度和光線對我們都非常重要,找適合自己的繪畫角度,讓自己挑戰一下不一樣的繪畫效果。
  • 色彩冷暖色運用技巧有哪些?
    色彩冷暖色運用技巧有哪些?這也是美術生比較關注的問題,相信很多美術生都想掌握美術色彩繪畫知識寫生創作學習美術我們不能盲目的學習,一定要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應用能力,同時也要具備美術生專業的素質和素養,那麼我們一起來學習下美術色彩繪畫知識寫生創作吧下面將為大家介紹美術色彩繪畫知識寫生創作的內容,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 【水彩教學】水彩畫色彩的繪畫技法
    諾曼·羅爾作品賞析水彩畫色彩的繪畫技法作者(英)雷.史密斯 郝文建譯供水彩畫愛好者欣賞:切爾西的白房子 1800年 (英 )託馬斯.格廷光線直接照射到透明水彩的薄塗層,沒有著色的白房子創造出一個有感情氣氛的美好景色。託馬斯.格廷(1775--1802)主張描繪自然景色,而不是記錄自然。
  • 繪畫經驗:初學者怎樣畫出強烈的光影效果?
    於是就有了光和影。在圖像中不同的燈影塑造不同情景,相同的面孔百變的心境。打光是一個強大的技術。它不僅使圖像看起來更加立體生動,而且還根據不同的設計、不同的效果給觀眾傳遞不同的信息。學習畫畫的時候光影有多重要就不用小編多說了吧。好的光影可以提升畫面的品質,讓畫面有劇情感,讓畫面更加豐富,內容更加完整。
  • 燈光照明:燈具照明範圍對主體有什麼影響?看看高光與陰影的影響
    對主體的影響有哪些?本文就帶你了解照明範圍、過度、陰影與高光。照明範圍下圖為發光面積較小的光源,離背景越遠,光線越暗,一般適合對較小的主體打光,燈光與主體之間的距離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下圖為發光範圍較大的光源,適合對大型物體補光,如人像、汽車等,可以大面積補光,將燈光改變距離後,一般情況下,光線衰減也在可控範圍之內,理論上來說,拍攝較大的物體時,光源越充足越好。
  • 打光練習,和關於打光的一些想法
    目標是弄一個自己可以隨時查看挑選的效果列表,方便自己以後分頭在不同情況下使用(特別是商稿,因為圖快。想先拿這練習作為開發階段)。「正確」不是我這次的目的。每個頭的上下文狀況也都是怎麼方便怎麼來。這些隱含/隨機設定我下面會提。4. 這個練習本身。先畫了個細化但沒有打光的頭,是為了把細化時間減到最少,把所有精力都擺到打光上。
  • 色彩乾貨來了!美術色彩和生活上的色彩都離不開
    首先上圖或類似的色相環相信很多美術生應該都看過,但它不能包括色彩的全部內容,只是一個基本色彩知識。關於色彩的常用術語和屬性先介紹一下:固有色:在自然光照下呈現的自然顏色,沒有受到強光或者陰影的影響,簡單的說就是物體本身的顏色。
  • 成都:豬肉打光只為「美顏」?售貨員:能看清細節,不會有太大影響
    本文來源:天涯說天下,更多內容請關注原創作者原題/成都:豬肉打光「美顏」,只為好看?售貨員:不影響顧客挑選!天涯說天下,聊聊身邊事。了解社會熱點,解讀大眾生活。歡迎關注,每天為您帶來新鮮事兒,有趣事兒,奇葩事兒,別錯過。
  • 色域繪畫 色彩是種寧靜的聲音
    新一代的現代抽象藝術家試圖將藝術從過多的形上學意義中解放出來,使其成為純粹的視覺體驗,色域繪畫因而被發展出來。色域畫家排拒空間深度的幻象與動態的筆觸,經常運用幾乎覆蓋整個畫布的大片顏料色彩。暗示著它是個大場景的細節圖。他們意圖減低主題與背景之間的分層,而視畫布為一個單一的面。色域繪畫強調繪畫的平坦性,要求繪畫應尊重其平面的特性本質,而不是特意的去創造一個三度空間的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