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最低人均300元,咋還沒食堂好吃

2020-12-21 澎湃新聞

原創 肖瑤 市井望遠鏡

做哪一行

都不能忘了老手藝

——本文作者:肖瑤

➭➭➭

前一陣兒,大V「閒人王昱珩」去吃厲家菜,10人套餐和6瓶啤酒花了3070元。

「如果這也能評『米其林一星』,學校食堂都是『二星』起步了。」這是王昱珩的感受。

「吃最低的標準,要是覺得不值我們也沒有辦法。」這是厲家菜的回應。

▴食客與店鋪之間的觀點分歧

曾幾何時,「宮廷風味」厲家菜打著高端招牌,幾十年來堅持一天只做一桌,常有大批商政貴客、當紅明星光顧,包括金庸、成龍、拳王阿里等風雲人物。

如今的厲家菜套餐從298元/人到2868元/人不等,至於吃什麼,由商家決定。老牌子的傲慢還在,口味卻沒了,就怪不得食客冒火。

除了「確有種乎」的宮廷菜,狗不理包子也翻車了。網友表示,60元的醬肉包「特別膩,沒有真材實料」,38元一屜的豬肉包則「皮厚餡少,麵皮粘牙」。

老字號就像中餐行業的老人,席地坐擁百年家產,本該成為行業領頭人。但總有些倚老賣老之流,令人憤慨。

01 好不好吃,誰說了算?

其實,老字號不好吃,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烹飪就像一門流動的手藝,大至天地水土、萬物食材,小至火候、器具、廚人手法等等,方方面面都在影響一份食物的呈色和質料。哪怕是老牌餐飲,同一款菜做出不同盤的味道,就像驍將也有體乏時,人們不能期待一個人像機器那樣永無差錯。

但總出岔子,就說不過去了。

所以,食評客的存在,就是為了鞭策老品牌保持初心,不辜負公眾的信任,擔得起歷史沿襲的那份文化厚重感。

▴微博截圖

如今我們看到的老字號餐飲大多有著百年以上的歷史,它們既是中華飲食的「寵兒」,也是祖宗。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北京城一度流傳著一首涵蓋幾大知名「老字號」的民謠:頭戴「馬聚源」,腳踩「內聯升」,身穿「瑞蚨祥」,腰纏「四大恆」,足以證明傳統老牌的輝煌和人們對其的熱愛。

今天「翻車」的厲家菜,靠的就是傳統宮廷味道。厲老曾在接受魯豫的採訪中說,由於「厲家菜」製作起來很講究,也很複雜,飯店一大就會降低質量,因此並不想擴大規模,仍保持一張餐桌的現狀。

誰料如今,隨著社會發展、人口激增與市場經濟轉型,諸多「中華老字號」被當作國寶一樣保護起來,獨特的歷史底蘊和百年積累的口碑,讓它們光靠名字本身,就可以吸引一眾本外地食客。

不斷傳承、流變和壯大的老牌飲食,逐漸形成了某座城市獨步天下的標籤。比如上海杏花樓月餅,成都陳麻婆豆腐,廣州陶陶居等等,不一而足。

誠如汪曾祺所言,「四方食事不過一碗煙火」。真正能被歷史記住的食物,終歸要接受平民百姓口味和烹飪的檢驗。

當然,口味本身便是一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對一家餐廳而言,眾口難調,毀譽乃兵家常事。對那些無理取鬧、妄加一詞的評論,公眾和商家大可置之不理。

但無論是厲家菜還是更早的「狗不理」,引爆輿論的那條差評,並不是個別食客的抱怨,而像是駱駝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積累數年的老字號口碑。

▴在10月「翻車」之前,大眾點評上就有不少大V對厲家菜打出差評

人們發現,食客們對狗不理和厲家菜的不滿,早就已積壓到一定程度,只是過去都未曾被重視罷了。

盛世歡娛中,一人在聲淚齊下,他可能在喊冤,也可能在譁眾取寵。

但如果千萬條類似的聲音都被淹沒,那麼這盛世究竟是否乃虛妄表象,一目了然。

02 老字號的新困局

不可否認的是,存活到今時今日的老字號的確不容易。

▴據商務部、阿里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被認定的「中華老字號」數量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萬多家減少至目前的1128家,其中僅10%的企業盈利

在計劃經濟時代,老字號以合格的口味,保障著大部分老百姓的生存所需。他們秉承著對食物的「責任感」,用一種味道串起幾代人,跟隨著時代走過一波又一波的風浪。

在傳統文化裡,烹飪是一門手藝,既是「手」,也是「藝」。有時候,所謂「傳承」其實就倆字:講究。

2019年,央視播出了一檔專門記載中華老字號手藝的六集紀錄片,講述我國幾家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老牌餐飲故事。

比如,百年前的烤鴨王全聚德,流傳下來的三十多道程序的鴨坯製作,掛爐烤鴨灌湯,要達到不多一滴不少一毫,廚師需要掌控好鴨坯和炭火之間「玄妙的距離」。

▴烤鴨

什剎海邊的「烤肉季」也擁有百年歷史,烤肉的炙子要由3x3的鋼條編制,筷子要用標準的六道木,如今市面上基本買不到。器具的講究,保證了烤肉能保留果木的香氣;食肉亦有姿勢,一足立地,一足踞小木凳,一群人圍著火爐持著燎肉,旁列酒樽,梅蘭芳將這種豪爽的吃法取名為「武吃」。

最講究的是切肉工序,老師傅說,「一片肉切完後,『啪』一下往報紙上一摔,還能看到報紙上的字,肉才算是切好了。」規模化、工業化以後,機器切肉對肉質的口感影響很大,但這也是在競爭洪流中將品牌保留下來且保持壯大的必經之路。

▴《中華老字號》紀錄片截圖

還有,成都聞名百年的「夫妻肺片」,自1958年在提督西街首開業時,第一家「夫妻肺片」就設有專門的小秤,一角二角的份量都賣。

調料輕重和分量多少是相得益彰的。早晨,顧客舌苔較厚,對味道不太敏感,調料就厚一些;中午比較餓了,涼粉吃得多,味道就應該清淡一些;晚上要減少辣味,鹹味也要合適。通過對分量和味道的精細拿捏,「夫妻肺片」才得以留名且留「味」。

食物是藝術,對待藝術,急功近利和心浮氣盛都是大忌。

就算一份餐飲文化擁有足夠底氣「吃老本」,這兒的「本」也該是那本菜譜,而不是那張牌匾。依靠講故事、營造氛圍,或許可以從歷史走到現在,但未必能從現在走向未來。

▴夫妻肺片

保障老字號「口味壟斷權」的除了獨門絕藝,還有相對高昂的價錢。

在自由市場上,價錢一定程度上喻含著價值,已被認可的品牌則代表著一定的信任值、質量保障。為了守住傳統地位和口碑,老字號設立一定的價格門檻,也是在競爭洪流中對自身質量和品牌保持自信的一種底氣。

在今天的市場上,「食靠衣裝」的邏輯的確比比皆是。就像星巴克的咖啡豆品的確上乘,但價格或許不至於比其他咖啡廳高出好幾倍。星巴克的傲氣,就在於穩定的質量和咖啡廳「第三空間」的服務性消費成本。

▴星巴克更像是城市中的另類辦公空間

但這並不能套用在承襲於歷史、靠信任和手藝牢基固本的傳統餐飲上。老字號越來越貴,也越來越「傲」,這份傲氣,必定是建立在口味而非「口碑」之上的。

隨著時代洪流推動消費升級,一部分多年前創建的「老字號」企業先後經歷公私合營並實現國有化,另有一部分傳統老字號,則由於沒有從根本上轉變經營模式,仍然保持著「天下僅此一家」的自滿,更沒有在流變中將手藝保存完好,便留下諸如店大欺客、價高質次等弊病。

所謂的「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只適用於對老百姓而言天方夜譚的紫禁城,卻不適用於透明的自由市場。

因此,厲家菜商家用「最低檔次套餐就這樣」作為對差評的回應,才讓人有了股「恨鐵不成鋼」的憤懣。大家最不願意看到的,是老人們固步自封,最終導致傳統手藝的徹底衰亡。

03 保護那個「美食家」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美食家」的存在,應該被保護和鼓勵。

網際網路時代,口味和口碑一起變得透明了,味道的話語權遞交給了食客而非講故事的人。

▴《孤獨的美食家》截圖

當「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傳播邏輯已被改寫,不靠口碑積累、不靠公眾檢驗,老字號打出再響亮的口號,也阻止不了食客喊出自己心中肯定或否定的一票,用實打實的質量給所謂品牌、名聲「祛魅」。

這是個被速度追趕著的時代,食物在口中停留的時間越來越少,真正坐下來好好品嘗一份食物,對待食物的欲望越來越膨脹,沉下心品嘗食物的味覺卻被工業制調味品、快餐式飲食文化磨削得越來越萎縮。

而那些調動所有感官,用盡傳神生動的文字為一盤菜寫評論的人,就算只有短短140字,只要足夠中肯、真誠,也算得上是當代「食評」了。

畢竟,無論哪個時代,人間都需要「味道」。

▴1976年法國電影《美食家》L'aile ou la cuisse

作家陸文夫曾在《美食家》裡描寫一位名叫朱自治的蘇州老饕,「吃了四十多年飯,從來就不是為填飽肚皮,而是為了吃點味道」。至少「吃菜要吃心,吃魚要吃尾,吃蛋不吃黃,吃肉不吃肥」。

當代國際美食品牌的泰鬥「米其林」不惜高昂成本評介世界美食,我國這些年也開始重視民間尋味,悉心描摹「舌尖上的中國」。

中餐以歷史悠久、脈絡源遠流長聞名世界,除了菜系複雜、手藝考究以外,一種傳統食物背後往往包含著超出餐食本身的文化底蘊、時代氣質和痕跡。

這些,都需要對食物有責任心和敬意的手藝人,和對食物有追求的美食家,缺一不可。

所以,無論是商家還是公眾,都應該明白,食客的「苛刻」背後,傳遞出的是一種對品牌的信賴,和一種對過往品質的青睞,如果辜負這份「苛責」,等待老字號的,也許只剩下「老」了。

還是一句話:做哪一行,都不能忘了老手藝。

排版 | 井底蛙

原標題:《老字號最低人均300元,咋還沒食堂好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搬到麻湧的潮汕食堂!風味套餐人均最低僅27!
    在這種要哈氣取暖的冬日裡,親朋好友圍一桌,來一份熱氣騰騰的風味套餐再舒適不過,最低人均僅27哦!♥原價225元,現180元♥適合4~6人,人均最低30元蔬菜、鮮蝦、白貝、牛肉、雞肉、牛肉丸、粿條,打邊爐幾大件全齊啦
  • 食堂就等於湊合吃?那是你沒去過這些人均不過百的高性價比美味食堂
    也像一場久別重逢,趁彼此都還沒消失,多留些美好記憶可好?如果只是不好吃就算了,一個不高興,大媽還會端出綠豆炒橘子,辣椒炒月餅這樣的黑暗料理……但,今天要說的食堂,一個個都人價格也很親民,東西超美味~講真,廣電食堂的牛肉麵和土豆餅一直是小編不能忘記的美食,好吃是理所當然的不然我也不會一直惦記著,但是好吃的同時還超級便宜實惠!有幾次蹭朋友的工作卡去廣電食堂掃蕩了一翻,從未如此羨慕貴集團的員工啊!
  • 3000元一桌的「宮廷菜」被噴上熱搜 店家:沒辦法
    (原標題:3000元一桌的「宮廷菜」被噴上熱搜,店家說沒辦法) 近日
  • 人均25元起的10㎡網紅食堂,1個人就能打卡!
    成都人均25元起的10平米小店需要自己動手的小熊刨冰姜食堂同款四季炸物鍋還有一個人也能吃的泰式小火鍋……人均:25元起小熊紅豆刨冰奧、四季炸物鍋泰式小火鍋、蘇格蘭炸蛋……10份韓式炒年糕夏至來了因為忘記預定沒能點到土豆脊骨鍋,點了另一個安東燉雞,土豆燉雞肉上面配了一塊拉麵餅。
  • 從30元到300元,辣麼多小而美的魔都食堂你都知道嗎?
    壽喜鍋的味道真的也非常的妙,甜甜的,很入口,加上裡面還有很多配菜,牛肉、娃娃菜、保心丸子也很Q彈,還有個應該是魚丸,除了正常分量的烏冬外,還適當的加了一些粉絲。【美味區域】長樂路683號【人均】120元
  • 廣州老字號美食攻略|地道好吃還便宜
    於是我抱著誠懇的心向我的老廣同事請教「廣州到底有哪些老字號美食地道又便宜?」招牌菜『脆皮豬手』皮脆肉嫩,再搭配解膩小能手--芥末醬,好吃到停不下來!人均:43地址:多寶路296-298號推薦菜:雲吞麵、蜜汁燒臘NO.5【達楊原味燉品】廣東人出了名的愛喝湯,燉湯更是位列老廣最愛的湯水之首,而達楊作為屹立三十多年的燉湯老字號店鋪
  • 這家老字號膨脹了,人均16吃肉飽,還非常非常非常乾淨到反光!
    乾淨到反光的老字號粉麵店藏身東山小巷,傳統西關味道一份五寶面,吃肉吃到飽一份三星湯,料比湯還多吃肉飽的五寶面第一眼看菜單,還以為是五寶雲吞麵。沒想到這裡的五寶,指的是牛腩、牛筋、豬腸、豬手和炸魚皮。但這並不意味著麵條不好吃,麵條是正宗竹升面,爽口彈牙,加上韭黃提香,口感一流。
  • 人均10元的網紅小吃,撐爆北京人的胃!
    北京城裡好吃實惠、人均10元的美食趕緊收藏有時間就去吃個遍~北京孩子童年的味道因著茶莊老字號的名頭,總覺得比外面店鋪的飲料添加劑更少、喝著更放心些~其他推薦:茉莉花茶、太妃奶茶、茶味兒冰淇淋地址:王府井大街186號2層(王府井大街店)人均:8元
  • 四川一高校食堂開火鍋窗口 人均30元左右就能吃飽
    四川一高校食堂開火鍋窗口 人均30元左右就能吃飽 2020-09-18 16:26: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米其林北京摘星餐廳人均消費最高1775元,京味美食為何難摘星?
    此外,兩家餐廳還分別斬獲今年新設立的服務獎和綠星獎。新京報記者 張明璇 攝新京報記者根據大眾點評對今年的摘星餐廳做了價格梳理,其中三星的新榮記(新源南路)人均消費為1017元,京兆尹為1055元。在獲得二星的2家餐廳中,繼續保持兩星的屋裡廂人均消費為370元。
  • 米其林北京榜單引熱議:人均消費最高1775元,京味美食難摘星
    在獲得二星的2家餐廳中,繼續保持兩星的屋裡廂人均消費為370元。而位於麗思卡爾頓酒店、主營官府菜的京季首度上榜就摘得二星,人均消費高達1775元,成為北京版指南星級餐廳中人均消費最高的一家餐廳。 在26家一星餐廳中,人均消費超過千元的有5家,人均消費在800元-1000元的有2家,人均500元-800元的有7家,人均300元-500元的有6家,人均300元以下的6家。 新京報記者發現,人均消費超過千元和800元-1000元區間的餐廳,多集中在四星和五星級酒店,主要菜係為官府菜、義大利菜、蘇浙菜、粵菜、素食。
  • 大阪6家高性價比老字號烤肉店 人均最低200+
    回顧門 但是烤肉癮依然還沒消去,這次繼續與大家分享大阪6家同樣是高性價比的老字號烤肉店,再來一次大口大口吃肉的雲體驗。 1 萬両 南森町店 「萬両」是在大阪擁有多家分店的連鎖烤肉店,店鋪的食材需求也非常大,老闆採購牛肉就索性直接一整頭牛買下來。
  • 小怪找來了魔都65家深夜食堂,人均100元吃到撐!整個夏天就靠它們啦!
    壽寧路小龍蝦一條街上的老字號,肉質還蠻嫩的,而且還有黃哦,微麻微辣,吃起來真的是唇齒留香!新店主打四川正宗的麻辣香鍋和串串香,好吃哦~單雙號嗨啤燒烤串吧黃浦區淮海東路99號新尚數碼廣場3F-E1021 63332328營業時間:11:00-4:00人均:83元
  • 北京15家好吃不貴的小食堂,約起來~
    各種文藝小食堂總是最溫暖的選擇:這些店的裝潢不豪華但別致,食物樸實卻美味,花費不多就可以吃得很豐盛。穿街走巷一起去覓食,兩個人的關係也更加親近。對於這個你想要好好維護感情的人,請用這麼一句話開始約飯邀請:我知道有家小館子,東西好吃還不貴。你什麼時候請我去吃?或者我請你,也可以啊!
  • 杭州這所高校食堂火了!人均10元,還有著全下沙顏值槓槓的食堂小哥
    在鳥籠的附近還掛著許多小白鴿>和東西好不好吃是一樣的看各人的口味那我們就公平競爭好了理工食堂選美大賽!這份誠意滿滿的炸雞飯只要10元因為這個食堂小女生都能幸福的依偎在男生懷抱裡!理工同學的素質也是極高的大三學長紛紛讓剛入學的新生妹子先點菜並給她們推薦好吃的!理工食堂還有另一個大亮點就是食堂中的活動室
  • 武漢版深夜食堂!24小時營業的10大叼角小店,每一家都值得收藏!
    《深夜食堂》中國版在眾多人翹首期盼下撲街了。日版「深夜食堂」之所以打動人,是因為它通過平凡的食物,安撫一顆顆被塵世困擾的焦躁心靈。今天就來聊聊武漢版「深夜食堂」吧,說說那些24小時營業的叼角小店。走的是平民風,吃的是大眾味。或許其中你們都曾去過,或許那些味道你聽名字就能回憶起…
  • 天津300年歷史的名小吃,是當地人的早餐食堂,來晚了蹲在門口吃
    這道菜已經有三百年歷史了,據說是乾隆下江南時期,坐船路過天津時要吃早餐,那時候一般都是吃山東煎餅,乾坤覺得太幹了,煎餅老闆就把煎餅撕在水裡加鹽加油,沒想到乾隆覺得很好吃,還給了賞銀300兩。因為老闆叫做郭八,所以這道菜就叫做鍋巴菜,送賞銀時要說大福來了,全稱就叫做大福來鍋巴菜。
  • 好吃不貴の魔都日式小食堂,這15家我不說你一定找不到!
    比如我司出門右轉200米那家,我們路過半年了,都沒發現,吃過一次,就又去了八九十幾回...地址:華山路486-1號電話:021-62109156人均:213元6.中江食堂日本料理「上班族午間食堂好去處」
  • 最低4蚊!18家平價老字號告訴你,什麼叫地道的廣州美食!
    而吃老字號,則是直達城市美味的命門所在。大抵味覺也常比人情來的忠誠,讓人念念不忘。後臺也有很多催著吃貨妹出個「廣州值得吃的老字號指南」,那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吃貨妹給大伙兒指指路,告訴你那些便宜又好吃的廣州美食都在哪兒。
  • 湛江老字號美食你還記得多少?元旦假期一次吃個夠!
    這些老字號你還記得多少?在可以睡懶覺的周末,你約晨練你可能會被打,但如果你說約周記的拉粉,兄dei,那是妥妥的沒問題!只是走近,就會讓飄出來的咖喱香味吸引到移不開腳步,這裡的魚蛋、魚腐、牛肉丸、牛筋丸、芝士丸……都超好吃哦,彈牙味濃。口味有辣有唔辣~還可以多種混合,一次吃到全部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