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
你總要面對這個世界,這個平凡的世界。
書名: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遙
【奮鬥】
是貧窮,是熱愛
是探索,是首詩
出版時間:1986年12月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創造的中國文學史上的神話,它不僅是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更是激勵了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
小說全景式地展現了中國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城鄉社會生活,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以整個社會的變遷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的人物,成功地塑造了孫少安和孫少平這些為生活默默承受著人生苦難、為夢想不斷拼搏奮鬥的人。
在這裡,人性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苦難與拼搏,痛苦與歡樂,親情、友情和愛情的浸染,紛繁地交織在一起。儘管路遙寫的是苦難,但給人的永遠是希望,是溫暖。太多太多的人,在孫少安、孫少平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路遙給平凡的我們帶來希望、勇氣和光亮,他讓我們知道,我們是誰,可以走多遠。
start
《平凡的世界》作者其人
路遙,本名王衛國,出生於陝北山區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父母無力供養他,七歲時就把他過繼給了伯父。伯父家也是一貧如洗,因為貧窮,無法排遣的飢餓感充斥著路遙的身體。那時實在沒東西可吃,飢腸轆轆的路遙甚至餓得跑到曠野裡嚎叫,然後去地裡翻酸棗、野菜、草根……只要不苦的、沒毒的,都往肚子裡填。某種意義上,是那片土地養活了他。所以路遙對土地的愛是原始的、發自內心的。
村裡人知道路遙讀書有天分,為了讓他有機會上學,全村人忍著飢餓,把救命的糧食分出半碗,塞進他口袋——正是靠著同鄉人這種無私淳樸的愛,路遙的精神和生命才得以支撐下來。
1973年,路遙被推選到延安大學中文系讀書。大學期間,路遙制訂了嚴密的學習計劃,系統閱讀了大量中外文學名著。他經常買個餅子,鑽進閱覽室,就不出來了。從那時起他就開始搞文學創作。1988年他完成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一舉成名。
路遙受到的是農民文化的影響,他的寫作素材基本來自農村生活,他始終認定自己「是一個農民血統的兒子」,是「既帶著『農村味』 又帶著『城市味』的人」,他堅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許在於創作的過程,而不在於那個結果」。
思與用
路遙的童年是在貧困中度過的,但是艱難的生活並沒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讓他愈挫愈勇,抓緊分分秒秒的時間閱讀,堅定執著地追尋心中的文學樂土。適用話題:磨礪鑄就成功、執著追夢、生活是創作之源等。
《平凡的世界》作品深讀
孫少平:不囿於現實,不溺於浪漫
孫少平出生在黃土高原的一個普通的小山村,三代人擠在一間破窯洞裡。他在縣城讀高中,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連學校最便宜的丙菜都吃不起。高中畢業後,他不甘心做一個安分守己的莊稼人,渴望去遠方尋找自己想要的生活,於是選擇漂泊。為了生存,他幹起了攬工活,儘管滿身傷痕累累,也堅決不回頭。晚上在大家熟睡後,他如饑似渴地挑燈夜讀,開拓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境界。
後來他在煤礦場上班,煤礦場的工作危險且辛苦,他吃苦耐勞,非常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然而,善解人意的戀人田曉霞卻在抗洪救災中意外身亡,他自己也因在礦難中捨身救人毀了容。但是,他沒有被生活的黑暗吞噬、擊垮,而是沉著冷靜面對現實,把黑暗當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師父王世才不幸遇難後,他一直陪伴師娘惠英左右,以堅強勇敢、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影響著惠英,讓她從黑暗裡走出來,重新開始新的生活。這就是極其平凡的少平,無論生活給了他怎樣的磨難或幸福,他都能保持本心,堅守著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用奮鬥書寫無悔人生。
思與用
孫少平是一個有著浪漫思想的人,書籍給予了他廣闊的思考空間。他不甘心自己的生命一直卑微著,竭力想擺脫窮苦的困境,靠自己的力量去遠方追尋新的天地。雖然命運讓他嘗盡辛酸苦楚,但是他卻達到了一個人格升華和精神成熟的境界。適用話題:不甘平凡、奮鬥的人生最美、閱讀的力量、逐夢遠方等。
孫少安:平凡是常態,奮鬥則不凡
相對於孫少平的遠方追夢,孫少安可以說是一個為家庭犧牲自我的人。家庭貧困,他為減輕父親負擔主動輟學回家幫忙。為了這個家,他擔起重任,沒有屈服於命運,18歲就因吃苦耐勞被推選為生產隊隊長,並用十年時間,從一個生產隊隊長到開起自己的磚窯,整個家庭也從物質的貧乏走向富裕。無論曾經家裡光景多麼「爛包」,他從未顯露出對家庭的厭惡和嫌棄,他對全家老少所表現出來的責任感令人肅然起敬。
他放棄了青梅竹馬的戀人田潤葉,最終選擇了不要彩禮、和他身份相當的賀秀蓮,這是基於家庭的考慮,更是務實的一面。婚後,他和妻子奔著共同的理想目標,一步一步將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正因為他的犧牲,他的家才有了堅實的依靠。家庭是孫少安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他的喜怒哀樂都在這個家裡,在他的眼裡,家裡好就是他好,家庭大於個人,他願意為這個家付出所有。他的仁愛擔當,他的家庭責任感,令我們動容。
思與用
孫少安身上有一種向上向善的堅實力量,他的目標不像弟弟一樣在遠方,他以集體和家庭利益為重,犧牲個人的幸福,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在農村的改革浪潮中做了一名實幹家。世界的舞臺很大,可是在一方小小天地裡,也可以活出精彩。適用話題:責任擔當、奮鬥則不凡、小世界大舞臺等。
溫情的世界,人間的亮光
一直以來,《平凡的世界》都被稱作勵志的經典。但是,書裡面湧動著的人間溫情,深深打動著我們。田曉霞以她體貼入微的方式,從精神到物質上都給予少平無盡的關愛。她給少平書報看,請少平吃飯,給少平送被褥,那張「不要見怪,不要見外」的字條,既照顧了少平的自尊,又顯示了親近的距離。
少平去黃原打工,在僱主陽溝大隊書記家裡,得到了書記夫人的關照;少平在大牙灣煤礦,更是得到了師父王世才一家如親人一般的呵護……少平在人間享受到了溫情,他也把自身的正能量和溫暖給了別人——他救了跛女侯玉英的命;他不計較郝紅梅對他的負心,解偷竊手帕的郝紅梅於危難之中;他為救工友自己卻毀了容……
小說的次要人物,也傳遞著延綿不絕的愛。田潤生不惜離家出走,奔赴落難的郝紅梅的家,用自己孱弱的身軀撐起孤兒寡母的一片天。為此,路遙寫道:「在我們親愛的大地上,有多少樸素的花朵默默地開放在荒山野地裡。這花朵沒有人注目。也許唯有自身才憐愛自身的芬芳。可是,在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中,在這平凡的世界裡,也有多少絢麗的生命之花在悄然地開放而並不為我們所知啊!」
思與用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書中的人物,不止一次地令我們潸然淚下,他們在不完美的世界裡溫情地活著,讓世間的苦難貧窮、失落痛苦,在脈脈的人間溫情的照耀之下,逐漸消失。適用話題:世間溫情、情感的力量、愛的陽光穿透苦難等。
精彩書摘
◆經典片段一
他已經不像剛入學那樣,老是等別人打完飯才去取那兩個黑饃;他漸漸拋棄了這種虛榮或者說自卑,大大方方站在隊列中取他的飯。班裡有幾個家裡光景好的同學,甚至成了喜歡他的朋友,有時候他們還背著他給他訂一份乙菜呢。孫少平已經隱約地認識到,一個人要活得有意思,不僅是吃好的和穿好的,還應該具備許許多多他現在也不能全部說清楚的東西。當然,一想起家庭的貧困和自己生活的寒酸,他心裡仍然發慌。但這一切和剛開始時已經完全不同了。
賞析
我們在人生追求中,應堅守自我,用一顆明淨的心去觀察、對待人和事,堅守人性的真善美。就像可愛可敬的孫少平,在追求自我價值的時候,依然堅守著自身優秀的精神品質,他寬厚、質樸、以誠待人,他的靈魂純真高潔,讓平凡的人生追求顯得那麼不平凡。
◆經典片段二
是的!不論怎樣,他還得在這條新闖出的道路上頑強地走下去;一切都才剛剛開始,他的心不能亂!這麼大的事業,如果集中不起精力,搞倒塌了,那後果不堪設想!決不能鬆勁!他還應該像往常一樣,精神抖擻地跳上這輛生活的馬車,坐在駕轅的位置上,繃緊全身的肌肉和神經,吆喝著,吶喊著,繼續走向前去……孫少安迅速地捲起了一支旱菸卷。他鼻子口裡噴著煙霧,扯開腳步匆匆地向他的磚廠走去;他遠遠地看見,頭上攏著白羊肚子毛巾的妻子,已經立在一堵藍色的磚牆旁等待他了。
賞析
情緒需要發洩,生活也還要繼續,孫少安絕不能被生活擊倒,一大家人都需要他擔起責任,無窮的鬥志激勵著孫少安,「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作者這句話在孫少安身上得到了極致的體現。孫少安的拼搏精神在任何時代、任何環境中都是值得學習的,正是這種精神造就了孫少安的「成功」,也完美地傳達了路遙「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的主題。
——本文選自《瘋狂作文·素材控》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