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了(創作者)近三十年的(高三)教學經驗,它準確把握了高考命題意圖,順應了時代發展脈搏,針對高中生作文常見問題,摸索出一些操作性強、可以快速提升寫作水平的套路、捷徑,分享給眾師生,希望有助於正奮戰在高考路上的考生們衝刺滿分。為了便於大家了解本書內容,謹把五大特色介紹如下:
1.直擊高考考點。本書涵蓋了20個話題,都是歷年各卷高考作文的熱門,可從中總結命題規律,預測來年設題方向,學習借鑑滿分作文。
2提供名言素材。名言警句,是歷經時間洗滌而不朽的勵志箴言,熟讀之,細思之,巧用之,具有以一當十的功效:言簡意賅,畫龍點睛,增強說服力、可信度、哲理性。
3.結構實用有效。一個亮麗的開頭,一個豐盈圓潤的主體,一個餘味無窮的結尾,足以打動閱卷者。
4.字數合理分配。100字開鳳頭,700字寫主體(豬肚),100字結豹尾,這是高考作文最合理的安排。
5.名師傾情指導。在如何審題、立意、開頭、寫主體、結尾等方面給予了巧妙點撥,細心研究,虛心借鑑,可輕鬆寫一篇立意深遠、結構清晰、語言驚人的高考作文。
不怕題目出彩、開頭驚豔、正文豐滿、結尾精巧的來吧,不怕語言優美、思想深刻、內容充實、素材新鮮、用例典範、行文變幻、完美無缺的,來吧!來,來,來,走進它 ,愛上它,不釋手,難忘懷,只恨相見太晚!幸虧今日擁有!
改革背景下的高考作文——路在何方?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受疫情影響,這本作文書如懷胎十月的嬰兒般終於平安落地與諸位見面啦。春夏之交萬物復甦,這是一個美好的季節;中、高考卻姍姍來遲,這又將是一個令人焦慮不安的時期。無論如何都希望它能幫上大家,尤其在迎戰的路上助你一臂之力。在過去的一年裡,國家對教育教學做了全方位的規範與整頓,表現最為突出的當屬對語文教改的重視和投入。語文學科不僅擔負著文化的傳承更關乎同學們未來人生的發展,故能力提升、素質養成才是學習的基點、目標。同學們也應該順應當前形勢,在平時訓練尤其是為高考衝刺的寫作複習中做好以下三點。
首先,我們說說素材積累方面。
新高考背景下,我們的高中作文訓練多以議論為主吧,那同學們是否熟悉寫作必須遵循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9字方針呢?這一個中心,指的就是中心論點;兩個基本點:一是論據典型新穎,二是多角度多側面論證。一篇優秀的議論文應該給閱卷老師一種耳目全新的感覺,所以同學們應該多儲備些富有時代氣息的素材。
高考中有助於獲取高分的四個評判標準,同學們了解嗎?可別搖頭或者一臉茫然啊!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每一位同學都應該成竹在胸了如指掌才對。不就是豐富的內容、深刻的思想、精美的語言、新穎的結構嗎?我想於同學而言你最拿手或擅長的也首推內容(素材)吧。話說至此同學可能會苦笑說:我準備了很多,可就是派不上用場,偶爾用上了分數也沒見漲。那老師問你,你的素材夠新、夠典型嗎?分量足、含金量高嗎?不會又是生搬硬套那些老掉牙、被人嚼爛了的古人事例吧?老師在此書中給大家備足了乾糧——鮮活實用的素材段,也示範了諸多用例方法。簡單回顧一下不外乎兩種:點例和排例。所謂點例,可以解讀為詳細敘述典型事例的方式。「排例」,望字生義,便是通過排比鋪陳的手段把一些(3到5個)典型事例疊加。若兩種方法組合後形成「點面結合」,讓內容既有深度(點例)又有廣度(排例),那是最理想不過的了。何為鮮活素材呢?比如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真善美的鐘南山、李蘭娟院士,引領時代潮流的正能量——感動中國人物呂保民、最美扶貧支邊幹部段玉平等等;另外同學們也要關注那些一時間備受矚目的國際大事,以及一夜間爆紅並被廣泛刷屏的信息,比如輿論焦點——當下疫情,新春熱詞——網課直播為主的線上教學、頂級流量達人李子柒現象等等。
其次,聊聊令大家可望而不可及的思想方面。
不知道同學們是否解讀過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全國新課標卷(細則)裡關於發展等級評分部分第一點是這樣表述的:深刻:①透過現象看本質②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係③觀點具有啟發作用。深刻的前提是「思想」,無思想何來深刻?所以要做到有深度,第一要務是具備思考的能力。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棵會思想的蘆葦,一個會思想的人,是不會被這個世界輕易左右了的,在思考中抵達內心的寧靜和豐富。根據帕氏觀點來探究「思想」一詞,他強調堅守、獨特和個性,而非人云亦云、鸚鵡學舌、邯鄲學步、西施效顰似的追隨、模仿、套用。如果一個人缺少主見,只會隨聲附和,拾人牙慧,就算不上真正的有思想。與社會幾乎絕緣的校園生活必會使得我們視野狹窄,見聞淺陋,思想受限。表現在語文學習方面就是素養不高,閱讀量不夠,理解能力差。於寫作比較突出的問題是論證不夠充分,流於簡單。問題的解決當然需要假以時日,多聽多讀多背多練是唯一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常見思想深刻的方法是由現象看本質,由果溯因,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在此特別強調一種讓思想深刻起來的輕鬆便利之法——對比。對比的類型主要有三種:(1)不同事物或者現象間的橫向對比,突出不同點;(2)圍繞一個對象從時空、心態、感悟等多側面進行前後對照,可以縱向對比變化,或者欲揚先抑,先強調某些方面不足,再求逆轉之功效;(3)通過想像或虛擬方式對某一現象假設對照,以求分析透徹理解深入。
最後,談談形式方面的技巧。
不知道同學們是否有關注各省市高考題的意識。從近五年的高考作文題型來看,基本保持每年一變樣,每次有創新。出題者絕不簡單照搬、重複、承襲上一年,更不會拘泥、固定、套用以往設題類型和模式。《易經》上說: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孫子兵法》除了告訴我們「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不打無準備之仗」外,還說:「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而取勝者,謂之神。」指揮作戰最重要的法則是要能夠適應變化的情況,制定相應的對敵策略,以期克敵制勝。
對於高考我們耳熟能詳的說法是「無硝煙的戰場」,一定意義而言,試卷或者出題者就是我們的對手、敵人,他們會想盡辦法難為同學們,所以,一定要做好萬全準備,以求隨機應變,靈活自如,否則,慌亂不安、手足無措狀態下極易功虧一簣,導致人生遭遇滑鐵盧。正所謂「有備無患」,放到學習裡就是「全面無憂!」不能因為考了時評類,就拘泥於此視角,更不可因為這兩年考了書信或者演講稿便執著於這一方向。管中窺豹只見一斑式的學習容易出現考場上遇新後的傻眼、蒙圈。豐富多彩的寫作素材,豈可一概而論為虛無?變化多姿的結構模式,豈可一以貫之為無用?多種多樣的表達方式和體裁,豈可厚此薄彼盲目武斷地主觀取捨?我們的語文課,是作為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最直接的傳承載體,豈可急功近利?更莫要主觀臆測、片面絕對、獨斷專行。請同學們記住,我們的表達方式有五種:(1)敘述(2)描寫(3)抒情(4)議論(5)說明;請同學們熟悉,我們的文體形式,也有五類:記敘文、散文、議論文、說明文、應用文。
高三了,時間再緊也得力求面面俱到,可以有所則重,決不可偏廢其一,更不能以撞大運或者押題、賭博的心態對某些內容做完全徹底地「斷舍離」。孩子們,無論多新的試題都相當於麵條和方便麵的關係,表面或一眼看去不同,內裡卻性質一樣。如何把出乎意料的新奇轉換為舊知,這是複習的重點更是掌握的難點。比如漫畫作文,其實就是材料作文的變體,區別僅在於一個表達方式是圖畫,另一個是文字形式。遇到漫畫作文時切莫因為恐慌而自亂陣腳,其實只需多來一步,把圖轉變成文字即可。漫畫作文是材料作文的變式,至於演講稿或者書信更簡單直接了,先按照平時習慣想好怎麼寫,然後遵循體例穿衣戴帽即可。
總之,在「苟日新,日日新」的高考改革大背景下,我們的日常學習也要與時俱進,既要明章法,讓寫作有法可依,又善於激活思維,提升應變能力,唯此才能適應新高考形勢下的大變革小變通,奪取作文高分,最終高考取勝、金榜題名!
古詩文閱讀教學:文言文+詩歌鑑賞複習
現代文閱讀教學兼小小說欣賞:馬蹄鐵
寫作:如何與時間相處,體現不同的人生態度,也考驗人的能力
2020年高考,我們時刻準備著
送給2020屆考生:勵志學姐分享高三複習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