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黃鱔賽人參!吃黃鱔的6個好處和4個禁忌都需了解

2020-12-11 食品科技網

端午節不僅僅吃粽子,有些地方還有吃「五紅五黃」的習俗,黃鱔就是「五黃」之一。端午前後,在溝渠、小河以及田埂邊的泥洞或石縫中,都可以抓到黃鱔。古人講究「不時不食」,而這個時節的黃鱔最肥美、肉質最嫩,不僅吃起來味道好,對身體也有較好的滋補效果,所以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的說法。那麼,吃黃鱔有哪些好處,吃黃鱔需要注意什麼呢?

黃鱔

黃鱔的營養價值

黃鱔,民間稱鱔魚,與泥鰍、甲魚、烏龜並稱「四大河鮮」。黃鱔肉嫩味鮮,口感軟滑無刺,全身只有一根三稜刺,營養價值甚高。據測定,每100克黃鱔含蛋白質18克、脂肪1.4克、膽固醇126毫克、維生素A50微克、胡蘿蔔素1.4微克、視黃醇78微克、維生素E1.34毫克、核黃素0.98毫克、硫胺素0.06毫克、鉀263毫克、鈉70.2毫克、鈣42毫克、鎂18毫克、鐵2.5毫克、錳2.22毫克、鋅1.97毫克、磷206毫克、銅0.05毫克、硒34.56微克。除此之外,黃鱔中還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

吃鱔魚的好處

1、增強腦力

黃鱔中富含DHA和卵磷脂,它們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美國的一項試驗研究資料表明,經常攝取卵磷脂,可讓記憶力提高20%。故而食用黃鱔可以起到滋補大腦、增強記憶力的作用。另外,黃鱔中所含的脂肪大部分都屬於不飽和脂肪酸,這類脂肪對促進腦力發育有幫助,並且還有助於延緩老年人記憶力衰退。

黃鱔

2、滋補身體

黃鱔中的蛋白質含量高達18%,屬於高蛋白質食物。蛋白質是人體免疫力的基石,合理補充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有利於細胞的生長更新和代謝,同時可以增強體魄。所以,在病後、產後等虛弱時節適量食用黃鱔,能夠促進身體恢復,是較為理想的滋補品。

3、調節血糖

黃鱔中含有一種特殊物質——鱔魚素,這種成分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等功效。另有研究發現,鱔魚素能夠幫助胰島調節血糖,有利於機體穩定血糖,加之黃鱔中的膽固醇和脂肪含量極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黃鱔

4、保護視力

黃鱔中也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它是維持正常的視覺、黏膜上皮細胞的完整必需的成分。所以,食用黃鱔還能起到增強視力、改善或預防夜盲症的作用。

5、提昇陽氣

《本草綱目》記載,黃鱔有補血、補氣、除風溼等功效。中醫認為,端午前後為一年中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候,陽氣不足的人在這個時節適當吃些黃鱔,可以提昇陽氣,起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6、促進骨骼發育

黃鱔中還含有豐富的磷元素,這種礦物質是除鈣以外,體內含量較多的一種微量元素,對皮膚、骨骼和免疫系統等都有重要影響。人體內如果缺乏磷,可能導致佝僂病、骨骼鈣化等問題。

鱔魚片

吃黃鱔的注意事項

1、上火的人不宜吃黃鱔

黃鱔是溫補性很強的食物,能夠補氣養血。但是對於有炎症或上火的人群,則不宜食用,以免「火上澆油」。

2、黃鱔要煮熟了才吃

首先,寄生在黃鱔體內的寄生蟲很多,如果是爆炒鱔魚絲或鱔魚片,未燒熟煮透,這些寄生蟲沒有被殺死,人食用後就會被感染。所以,烹飪黃鱔時應多加熱一會兒,一般需要在100℃的高溫下煮4~5分鐘。

其次,黃鱔的血液有毒,誤食的話會損害口腔及消化道黏膜並對其產生刺激,嚴重的還會損壞人的神經系統。但這種毒素不耐熱,煮熟後就沒有毒性了。

黃鱔

3、不宜過量食用

黃鱔一次不能吃太多,否則會引起消化不良,還可能誘發舊疾。

4、部分人群不宜食用

從中醫來說,黃鱔屬於動風食品,患有瘙癢性皮膚病、支氣管炎、疥瘡等疾病的人不宜吃。

小編提醒:食物是人體的營養來源,每一種食物中有各種不同含量的營養素,沒有哪一種食物可以滿足人體的全部營養需求,沒有十全十美的食物,也沒有一無是處的食物。各種食物營養特點不同,必須合理搭配才能營養全面,營養均衡是健康的基礎,所以我們提倡:科學認識食品,膳食均衡保健。

相關焦點

  • 黃鱔賽人參,滋補鱔魚9種饞人做法!!
    「黃鱔賽人參」,黃鱔生於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
  • 吃黃鱔對我們的眼睛有好處哦~黃鱔的這些功效你了解嗎?
    正確處理好黃鱔的話 在夏季吃些黃鱔 對健體是非常有幫助的 夏季吃點黃鱔是真的不錯的選擇,而且黃鱔的做法多樣,可爆炒也可以油炸,煮飯等等,非常的鮮美!
  • 給你一盆黃鱔飯,一個夏天都吃不膩~
    關注並標星「小v吃貨團」每天晚上小v帶你遇見原產地新鮮美食聽說江南有一句俗語:小暑黃鱔賽人參小v來了廣東之後,特別迷黃鱔飯,焦香的鍋巴、甜軟的肉、幹香的血,醬汁把軟硬剛好的米飯攪拌勻亭,撒上香氣逼人的細蔥花和香菜葉,用個大勺子,往嘴裡猛塞一大口……
  • 黃鱔一天一個價,養殖戶閉著眼都能掙大錢,批發商天天賣斷貨!
    但說實話,黃鱔這個品種的養殖難度真不是一般的大,其中的風險性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黃鱔是老百姓非常認可的一種大補品種,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端午節前後很多地方要吃「五黃」,其中一個就是黃鱔。黃鱔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首先黃鱔富含DHA和卵磷脂,二者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其次,黃鱔特含「鱔魚素」,具有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的作用,且所含脂肪極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此外黃鱔還富含維生素A,能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可以說黃鱔不僅肉嫩味鮮,而且營養價值高,無論是家庭食用還是在餐館裡,黃鱔都是很上檔次的一道菜。
  • 黃鱔湯的功效與作用
    黃鱔又叫鱔魚,是一種生活在稻田、池塘、河渠等地方的肉食性魚類,黃鱔的身體一般比較細長,並且形如蛇類,但身上沒有魚鱗,身體的顏色隨著環境的不同而不同
  • 炒黃鱔時加點它,黃鱔又鮮又嫩,吃起來一點都不腥
    炒黃鱔好吃又營養,很多人為了吃一頓炒黃鱔專門去飯店裡點一份打包帶回家,黃鱔肉質鮮美而且刺很少,重點是黃鱔很補鈣,因此有不少老人說吃黃鱔營養豐富,
  • 吃黃鱔,做生猛男女
    也難怪我奶奶以前老說我爸和大伯小時候跟個黃鱔一樣,夏天赤條條的在玄武湖裡遊泳,要幹活的時候一個也找不到。黃鱔是南方的特產,這跟它習性有關。但鱔魚總體來說還算是不挑的,生命力較頑強,南方的水稻田和泥塘裡今天都還能看見不少。因為無處不在,南方拿黃鱔做的菜餚不可謂不多,基本把陽春白雪下裡巴人全佔了。
  • 炒黃鱔時,別著急放油下鍋炒!這一步不能少,黃鱔又香又嫩又不腥
    ,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且黃鱔除了好吃之外,它的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的,裡面含有了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質以及多種維生素,甚至還有賽人參的說法,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一般黃鱔常用的烹飪手法就是爆炒和燉煮,但要說最受歡迎的還是爆炒,經過爆炒後的黃鱔又香又嫩,還沒有土腥味。相信吃過黃鱔的朋友都知道,因為黃鱔長期生長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等淤泥地方,所以導致黃鱔本身帶有很重的土腥味,所以想要黃鱔炒出來好吃,清洗黃鱔是非常關鍵的。炒黃鱔時,別著急放油下鍋炒!
  • 專家話你知,黃鱔個頭肥美的原因竟然是這個~~~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些傳言讓不少街坊吃的時候都吃得提心弔膽...       這樣看來,養殖戶添加主要成分為雌激素的避孕藥反而會得不償失,而之所以平常看到的養殖黃鱔比野生的個頭肥大,主要是因為養殖的黃鱔飼料充足、少運動的緣故。(以上數據來源於:廣東廣播電視臺今日最新聞)其實鱔魚和人參一樣,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大暑前後黃鱔肥美,滋補作用也最強。
  • 【海錯圖愛情筆記】黃鱔這魚瓜大,亂倫就算了,遊泳還能淹死.
    一般養黃鱔水深在20~30釐米左右,少了就幹,多了就悶。現實中多數終成眷屬的愛情,看起來都是以「淡」告圓滿的。淡得各有千秋,有一種叫失去性別。有次我與一對老友夫婦去吃蘇州朱鴻興麵館,男人的澆頭依然是鱔絲。我不太喜歡跟傳統的老夫老妻以及他們年幼的孩子一起出來吃飯,有個致命的原因:我看女人,由明媚動人的少女,長成相夫教子幹事業的金剛俠。男人呢?在呢,活的。
  • 【黃鱔做法】收羅全國各地黃鱔菜餚
    6.加入冬眠的黃鱔,蓋上鍋蓋03 這裡黃鱔就一分為二了,頭那邊是連著背部的,可以直接吃了。開口那邊就是腹部,腸子就在那裡面,用手把腸子取出來就可以吃肉了。還有一大條的黑色的是黃鱔血,可以吃的。黃鱔的補血功能很不錯。 吃盤鱔,食有訣:用筷夾著頭,順頸去下口,撕下腸和頭,嘴裡龍擺尾,連骨咽下喉。從醫學上講,這種食法滋補性大。【粳米鱔飯】益氣補血,健脾養胃。適用於氣血虧虛、病後虛損、貧血、消瘦等症。
  • 水稻田裡的黃鱔,不吃草,它們吃什麼呢?
    俗話說,常吃鱔魚,勝過人參。鱔魚的肉質是真的鮮美,它沒有普通魚身上的細刺,食用非常的方便,而且黃鱔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而它含有的脂肪又是很少的,這樣來看它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的食品;黃鱔它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能夠有效地增進視力,這又是我們讀書人必吃的食品了。
  • 人稱「水中人參」,長相似黃鱔卻更珍貴,一斤可賣500元
    黃鱔很多農村娃都不陌生,畢竟它的食用口感比較高,吃起來美味可口,營養成分高,吃多了會流鼻血,因市場的經濟價值高,一斤可賣30-50元,不少農村人都會去捕捉,這樣就可以賣出不錯的收入,有經驗的一天賺300元很是正常。
  • 多倫多黃鱔飯圖鑑.
    但是從味道和做法的講究,臺山黃鱔飯一直保持了最原始和傳統的瓦煲方法,在配料上根據現代都市人的口味不斷創新和改進,使臺山黃鱔飯在眾多流派中脫穎而出,成為普羅大眾追棒的廣東美食之一。以上內容來自於「百度百科」 Dong Kee Chinese Restaurant說起多倫多的黃鱔飯,首當其衝的就是ta們家。
  • 黃鱔頭可以吃嗎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並回複數字8了解詳情黃鱔頭可以吃嗎1、黃鱔的介紹體細長如蛇,前段圓,向後漸側扁,尾部尖細。體長24~40釐米。頭圓,其高較體高為大。吻端尖,唇發達,下唇尤其肥厚。上下頜與口蓋骨上都有細齒。
  • 為什麼有人說:蛇吃黃鱔,找死!因為黃鱔喜歡亂鑽嗎?
    第一句話很好理解,由於它倆體型相似,都是以長著稱,所以人們才說蛇吃黃鱔是在比長短。第二句的意思就是,蛇吃了黃鱔會死?要麼被憋死?要麼被鑽死?(黃鱔喜歡亂鑽) 這句話看起來頗有爭議。因為我們知道蛇能吞下比自己大體型大很多的生物,而且蛇有著很強的消化能力,胃裡的胃酸甚至能溶解掉動物的骨頭,所以我們看到蛇吃東西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直接吞下,然後在胃裡慢慢笑話,而且我們也見過大蛇吞小蛇的場景,蛇依然沒事,因此這句話還是有待商榷。
  • 端午又叫「五月黃」,除了吃粽子,還要吃「五黃」,寓意好運安康
    粽子作為端午節的主角,關於南北鹹甜粽之爭的話題熱度每年都居高不下。南方偏愛鹹香可口的鹹粽,而北方恰恰與之相反,喜歡南方人一向鍾愛的軟糯香甜的甜粽。除了粽子之外,還有茶葉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而在江蘇、浙江一帶區域,還有吃「五黃」的習俗,而端午又叫做「五月黃」就因此而得名,所以除了吃粽子之外,還要吃「五黃」,寓意好運安康。
  • 炒黃鱔時,萬萬別直接下油鍋,如果少了這一步,又腥又不鮮嫩!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至於黃鱔,相信大家並不會感到陌生,因為黃鱔還有另外一個稱號,在生活中大家都喜歡叫它為鱔魚,因為體型頭粗尾細,表面並沒有任何鱗片,而是有一種粘液保護,看起來比較滑溜溜,但是經過烹飪之後肉質鮮美細嫩,非常美味。
  • 農村人經常說:蛇吃黃鱔大家死,黃鱔真的有這麼厲害嘛?
    這句話還是比較有意思的,作為一個農村人,可以說是從小就聽過這句話,這黃鱔到底有什麼厲害的呢?都說蛇的天敵是老鷹,但是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即使是在農村,老鷹也並不常見,所以這蛇幾乎是沒有天敵的,完全就是一個小霸王。小到青蛙雞蛋,大到老鼠,只要是蛇能吞下的,幾乎沒有不吃的,這樣一個小霸王怎麼就不能吃黃鱔了呢?
  • 小暑食它賽人參, 肉都不如它----青椒榨菜炒鱔絲
    民間素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黃鱔,肉嫩味鮮,富含蛋白質、脂肪,還含有磷、鈣、鐵、多種維生素和尼克酸等營養成分,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優良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