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後尤其是大病,很多病友身體虛弱,為了病好得快都會大補特補,補充很多高營養的食物或保健品。遇到的很多腎病病友們起初也存在這樣的想法。特別是存在大量蛋白尿症狀的腎友,擔心營養缺乏,往往無意中吃很多高蛋白的食物。
這是很常見誤區!腎病發生後腎功能受損雖然會導致免疫力的下降,但不能只看一面,要考慮到腎功能整體情況,為減輕腎臟代謝的代謝負擔,飲食上反而要做「減法」,選擇一些「優質」的食物,改掉對腎不利的飲食習慣。
有些腎友具體的不知道怎麼做「減法」,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反而很苦惱。其實主要是這4類食物要做減法!
含蛋白高的食物——減蛋白
有部分腎友不解,為什麼蛋白尿都漏出了很多蛋白,還要低蛋白飲食?身體能扛得住嗎?減少高蛋白食物的攝入主要是相對於平時攝入蛋白質過剩的患者來說的,如果說腎病之前就吃得比較清淡,飲食搭配合理,沒必太多調整,主要根據蛋白尿的情況微調就行。
當腎小球濾過率受損後,蛋白會持續漏出,一味的補充太多蛋白只會越漏越多,只能吸收小部分,浪費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會加重蛋白尿,進而加速腎功能的損害,恰恰適得其反。
因此考慮到對蛋白質吸收利用,同時避免蛋白尿波動,腎友們要選擇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比如肉蛋奶豆類食物,主食可以用藕粉、麥澱粉、低蛋白米等於常吃的主食替換吃,這樣吃少量的食物也能補充充足的蛋白質,對穩定病更有利。
含鹽分高的食物——減鈉鹽
平時大家可能不注意,多數人都偏愛「重口味」飲食,包括吃的過鹹、過油膩、還有辛辣刺激的食物。這些類食物中都一個特點就是含鹽分超標。比如鹹菜、醃肉、火鍋等常吃的食物,還有辣條、薯片、糕點等零食都屬於。
普通人每天攝入鹽5g是上限,對於腎友來說無論是否有水腫、高血壓的情況,都建議攝入3g以下,出於對腎臟的考慮,清淡飲食更有助於體內水鈉的循環,減輕瀦留,水腫、高血壓的症狀穩定住,腎臟也就能得到喘息,對腎功能的損害也會減輕。
但低鹽飲食不等於完全不吃鹽,就是把飲食口味變淡點,這點不難理解。
含鉀高的食物——減鉀元素
腎功能不全後期,多數病友開始出現血鉀升高的情況,必須要重視含鉀高的食物的攝入量。
高血鉀的危害除了腎臟還有心臟,這裡不多說。低鉀飲食主要儘量攝入100g食物含鉀量低於250mg的食物,含鉀量低於150mg的食物基本不限制,具體可以看下圖:
對病情無利的藥物——減腎負擔
除了食物,入口的還有一類食物:保健品。保健品如蛋白粉、魚油、維生素等是腎友們常吃補充營養的食物之一。但其實這些東西並非適合所有腎病患者,吃多了反而有害處,比如蛋白粉主要是健身人士用的,腎友們平時消耗蛋白質很少,完全不需要吃。魚油目前只是對IgA腎病有一定治療效果,並不適合所有腎病。維生素多吃點蔬菜水果就行了。
肆意吃一些保健品,如果再含有各種添加劑,對腎臟就不保健了,而是傷害了。
腎病治療要想食療發揮作用,必須記住「2優」,選擇優質的營養,搭配優質的食物。舉個例子如酒喝了對身體沒什麼好處,就是「劣質」的食物,也不屬於優質的營養。如雞蛋,含有豐富蛋白質、鈣鐵鋅等元素,滿足「雙優」食物的選擇。
(註:文章圖片來源見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