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肩周炎又叫五十肩?

2020-12-26 澎湃新聞

為什麼肩周炎又叫五十肩?

2020-10-21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人衛健康 人衛健康

肩周炎的全稱是肩關節周圍炎,是肩關節周圍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無菌性炎症。炎症導致關節內外粘連,從而影響肩關節的活動。本病好發於50歲左右的人,女性多見,故又稱五十肩。因患病以後,肩關節不能運動,仿佛被凍結或凝固,故稱凍結肩,肩凝症。

肩周炎的發病原因

肩周炎大多發生在50歲以上中老年人中,是由於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等所產生的慢性致傷力或上肢外傷後肩部固定過久,肩周組織繼發萎縮、粘連;還有部分患者是因為頸椎病或心、肺、膽道疾病發生的肩部牽涉痛,因原發病長期不愈導致肩部肌肉持續性痙攣、缺血,從而形成炎性病灶,轉變為真正的肩周炎。

肩周炎的治療

目前對於肩周炎尚無特效療法,主要是保守治療。常用治療方法有口服消炎鎮痛藥、物理治療、痛點局部封閉、按摩推拿、自我按摩等。同時,患者應進行關節功能練習,包括主動與被動外展、旋轉、伸屈及環轉運動。當肩痛明顯減輕而關節仍然僵硬時,可在全麻下手法松解,以恢復關節活動範圍。

有些患者只要疼痛稍有緩解,就會立即停止物理康復治療或藥物治療。如此,病灶處的炎症或損傷可能只恢復了一部分,很容易在短期內反覆發作,因此理療或藥物治療應持續較長一段時間。

專業的按摩的確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但並不能除根。不恰當的手法只會弄巧成拙,容易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損傷,因此不建議手法力度過大的按摩。

肩周炎的預防

01

加強體育鍛鍊

加強體育鍛鍊是預防和治療肩周炎的有效方法。加強肩關節肌肉的鍛鍊可以預防和延緩肩周炎的發生和發展。據調查,在肩關節肌肉發達、力量大的人群中,肩周炎發作的機率較低,所以肩關節周圍韌帶、肌肉的鍛鍊強大,對於肩周炎的治療恢復有著重要的意義。

02

重視防寒保暖

受涼常是肩周炎的誘發因素,因此為了預防肩周炎,中老年人應重視防寒保暖。一旦著涼也要及時治療,切忌拖延不治。

03

保持正確姿勢

無論是伏案寫字,或者是對著電腦操作,還是低頭做手工,都要保持正確的姿勢。如果姿勢不正確,我們的身體就會處於一種很彆扭的狀態,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很多毛病,像腰椎間盤突出、生理曲度消失等,肩周炎也是。

04

避免肩膀部外傷

外傷也可以引起肩周炎,稱為創傷後肩周炎。因此平時應儘量避免肩膀部外傷。假如不小心受傷,也要去醫院進行正規治療,不要延誤。

05

患病後需增加活動量

未患肩周炎時要控制活動量,患了肩周炎時倒要提倡活動。在不會引起肩部明顯疼痛的前提下,每天都應當堅持進行肩周運動,比如儘可能地伸手摸高,兩手放後背努力去勾手指等等,努力使粘連的關節內外能夠活動開來。

肩周炎的功能鍛鍊

常練習肩周炎保健操,有助於您在生活中隨時隨地可以進行鍛鍊,更好地幫助治療肩周炎。只要堅持進行鍛鍊,就能為治療肩周炎起到更好的輔助效果。

01

趴牆

正面趴在一堵空牆上,患者雙臂緊貼牆上,手指帶動手臂逐漸向上做爬牆的動作。保持身體的穩定,儘量讓雙臂向上爬得高一些、更高一些,直到感覺疼痛,不能向上。這可作為肩周炎患者的一項日常鍛鍊。

02

搓背

肩周炎患臂從背後下側摸背,往往兩手臂都很難互相摸到,這時可以用一條毛巾連接兩臂,如同搓背一樣來回移動。

03

畫圈

雙腳直立,雙手下垂,找一個中心點,進行畫圈運動,正畫40次,反畫40次,兩臂各畫一遍,每天1次。

04

拉手

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並向上牽拉。

05

旋肩

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後畫圈,幅度由小到大,反覆數遍。

最後提醒大家,在進行治療肩周炎的同時,不但要堅持不懈的鍛鍊,也要注意培養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幫助您遠離肩周炎。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從骨至筋——骨科醫生對你說》

作者:郭樹章

看到下面的「閱讀原文」了嗎,點擊一下為人衛健康投上寶貴的一票吧,只需一步無更多操作!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為什麼肩周炎又叫五十肩?》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肩周炎--五十肩的調理方法
    實際上,這是患上了肩周炎的徵兆。生活當中,50歲左右的中年人是此病的高發群體,且女性發病率要高於男性。可以說一旦患上肩周炎,是十分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部分症狀較嚴重的患者,有時候連梳頭、舉手等簡單的動作都不能做好。五十肩大約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是「急性期」。症狀為紅腫熱痛、肩部疼痛,患者常因疼痛而不敢進行主動式活動,但被動式活動度尚可。
  • 「五十肩」就是我們常說的肩周炎,教你運動操
    罐兒哥電話:15004001801「五十肩」就是我們常說的肩周炎,也叫做凝肩,因為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所以叫做「五十肩」。專家介紹:中醫認為,肩周炎與感受風寒有關,常稱為「漏肩風」。肩周炎的發生與氣血不足,復加慢性勞損,感受風寒或肩部外傷引起,導致肩部經筋脈絡痺阻失和瘀滯不通。今天專家 就要來介紹一個方法,來對付這惱人的肩周炎。
  • 「四十腰,五十肩,六十耳」一套簡單動作專治肩周炎
    四十腰、五十肩、六十耳,這似乎是老生常談的諺語,但從中醫血脈運行觀點來看,這一點也沒錯
  • 神秘的五十肩
    五十肩(肩周炎)正式學術名字為-adhesive capsulitis。又稱為冰凍肩-Frozen shoulder。意思就是肩膀的關節像強力膠一樣黏起來了。因此肩膀正常的活動範圍無法進行。五十肩做相關檢查,看起來也一切正常~無論是X光檢查、超聲波檢查、CT、磁共振,來詳細地看肩膀的各條肌腱韌帶,幾乎全部都沒什麼」大問題」!怪哉!但並不是五十肩,做這些醫學檢查就沒必要~還是要辨別是否五十肩有合併肌腱鈣化、肌腱斷裂的問題。五十肩恢復過程,必經過三個階段。凍結期、冰凍期、解凍期,而且無一例外。在醫學上很少有這麼特別的疾病,如此的廣泛發生且知名。
  • 五十肩的成因及正確治療
    人到中老年,經常被肩膀沉疼所困擾,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五十肩」。   首先要給大家強調一下,肩和膀是兩個概念。          肩是平的一塊,膀是圓的那塊。             合起來叫「肩膀」。「五十肩」怎麼造成的?在這裡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五十肩絕對是從三十歲以後就開始造成了,「五十肩」初期肩膀裡面出現的那種粘連、死結會引起肩膀的各種不適感覺。
  • 醫話「五十肩」
    很多在我這就診的中老年患者,經常會提及一種常見病症——「五十肩」。所謂五十肩就是肩周炎,又稱冷凝肩、冰凍肩,西醫學名為「黏連性肩關節囊炎」,這幾個叫法很形象:肌肉、肌腱等各種組織黏連在一起,原本靈活的關節,就像凍住了一樣,動不了了。其主要是肩膀關鍵囊的組織沾黏發炎造成的,導致手抬不起來,舉不高,往上舉只能約略舉高90至100度,女性患者無法做對側梳頭,背後扣胸罩的動作。
  • 肩周炎又稱五十肩,患上了就疼痛不已,這幾種原因會導致肩周炎
    導語:因為現在社會更加的發達了,人們常見的功能做方式也逐漸的從站著演變成了坐著,長時間的坐著或者是長時間的堅持不正確的坐姿,也導致了現在患上肩周炎的人越來越多了,一旦患上了肩周炎就會導致肩膀處出現比較劇烈疼痛感,這種疼痛感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是可以被緩解的,想要及時的預防和治療肩周炎就需要了解一下關於肩周炎的相關知識
  • 五十肩到底是什麼?
    你聽過「五十肩」的說法?據統計,約有80%的成年人都曾有過不同程度的肩痛經歷。然而,大多數患者選擇忍,這常常會延誤治療,導致病情加重。「五十肩」,顧名思義就是人到了50歲肩會出問題。它是肩周炎的一種,多數為慢性發作,主要表現為肩部的疼痛、酸麻以及肩部活動受限,一般出現在一側肩部。
  • 原來是五十肩在作怪
    Bra不僅有保護乳房、矯正胸型、防止乳房下垂和塑形作用,還有一個一直被大家忽略的隱秘功能——幫助大家發現「五十肩」。好奇為啥叫「五十肩」?光從這個名字大家就可以看出端倪了,數字「五十」是該病的常見發病年齡,「肩」是發病部位。其實它還有一個名字叫「肩周炎」,這麼一說大家都恍然大悟了吧。肯定有很多年輕女性就會說:「我還年輕,現在說這些早了點」。
  • 「五天」治癒「五十肩」
    何為五十肩?五十肩主要指肩周炎,肩周炎好發於50歲左右的中年人,故稱為五十肩。
  • 五十肩(肩周炎)的剋星,這個穴位可以解決肩膀不舒服,辦公一族的福音
    之前看電視的時候,看到一個養生節目講到中醫穴位治療50肩的。
  • 肩周炎俗稱:凝肩或冰凍肩,它最「怕」拔罐!
    肩周炎俗稱凝肩、冰凍肩、五十肩。
  • 肩周炎,取肩井穴、肩貞穴、肩髃穴和肩髎穴!
    肩周炎主要表現為肩關節周圍疼痛、僵硬,所以也被稱為五十肩漏肩風等。嚴重時則會出現肩關節活動不利、手臂後背、上舉、梳頭等動作受限,尤其是睡覺時疼痛感會更加嚴重。對付肩周炎,我們可以選取肩井穴、肩貞穴、肩髃穴和肩髎穴,這幾個穴位都處於肩臂部位,如果配合使用,對於肩周炎、肩部不舉疼痛等症效果非常明顯。肩井穴的功效,在昨天的文章當中曾經有過詳細的闡述,這裡就不再多做介紹了。下面主要給大家介紹肩貞穴、肩髃穴和肩髎穴這幾個穴位。肩貞穴穴位歸屬經絡:手太陽小腸經。
  • 年紀不大,為什麼會有五十肩?肩周炎的影響因素是什麼?
    肩周炎是現在比較頻發的問題,特別是中老年女性,會更容易發生。出現問題以後,帶給身體的痛苦也是很多,簡直是坐立難安,每次發作的時候,都會感覺後背是緊繃的,動一動就覺得疼痛。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上班族坐的時間比較長,年紀不大,也出現了肩周炎。
  • 肩痛就是肩周炎?3個動作教你自測!
    日常生活,越來越多的人沉迷手機、電腦,導致經常出現肩背疼痛的症狀,以為自己患上了肩周炎。怎樣判斷是不是肩周炎?如何有效預防?這些知識點記好啦!1關於肩周炎,這些知識要了解肩周炎其實是肩關節周圍炎的簡稱,是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發生損傷而引起的廣泛性無菌性炎症。肩周炎的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且多發生在50歲左右的人身上,所以又叫「五十肩」。
  • 神秘的五十肩是什麼?如何改善效果好?
    五十肩,也是我們經常說的肩周炎——肩關節周圍炎。又稱為「凝肩」。意思就是肩膀的關節像用強力膠一樣黏起來了,因此肩膀正常的活動範圍無法進行,肩膀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病症。因好發於40-60歲左右的中年人,因此又俗稱為"五十肩"。
  • "五十肩"怎麼辦?不同肩疼的應對方法不同!
    "五十肩"怎麼辦?不同肩疼的應對方法不同!澎湃號·政務 家裡有中老年人的,肯定對「五十肩
  • 五十多歲男子長期肩膀疼,是肩周炎還是頸椎病?看看醫生怎麼說
    」她回答:「五十好幾了,好長一段時間天天用墊子包肩,夏天肩部也不敢吹風而且他還會頭暈。醫生,這是頸椎病嗎? 」我根據她說的症狀診斷:「你的父親有可能患上了肩周炎而不是頸椎病,不過我還是建議你把人帶來醫院做個檢查更好些。
  • 肩膀問題用腿解決,艾灸這個穴位,巧治「五十肩」!
    肌腱、韌帶雖老舊,但還不至於到損壞的程度,倘若有受傷、發炎現象時,肩膀往往會因疼痛不敢活動,而使得肩關節逐漸有粘黏現象;粘黏越嚴重,活動範圍越不靈活,肩膀越覺得僵硬,這就是俗稱的「五十肩」。五十肩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肩周炎,肩周炎又稱為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凍結肩、漏風肩、凝肩等,是指肩關節周圍組織包括肌肉、肌腱、滑囊及關節囊的慢性損傷性炎症,以肩部酸重及活動受限、僵直為主要臨床症狀。
  • 什麼是「五十肩」?
    肩膀方面異常情況,對人們的身體會造成非常大影響,其中又以中老年人最突出,在研究肩膀病變的時候,有個問題十分明顯,那就是「五十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