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人衛健康 人衛健康
肩周炎的全稱是肩關節周圍炎,是肩關節周圍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無菌性炎症。炎症導致關節內外粘連,從而影響肩關節的活動。本病好發於50歲左右的人,女性多見,故又稱五十肩。因患病以後,肩關節不能運動,仿佛被凍結或凝固,故稱凍結肩,肩凝症。
肩周炎的發病原因
肩周炎大多發生在50歲以上中老年人中,是由於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等所產生的慢性致傷力或上肢外傷後肩部固定過久,肩周組織繼發萎縮、粘連;還有部分患者是因為頸椎病或心、肺、膽道疾病發生的肩部牽涉痛,因原發病長期不愈導致肩部肌肉持續性痙攣、缺血,從而形成炎性病灶,轉變為真正的肩周炎。
肩周炎的治療
目前對於肩周炎尚無特效療法,主要是保守治療。常用治療方法有口服消炎鎮痛藥、物理治療、痛點局部封閉、按摩推拿、自我按摩等。同時,患者應進行關節功能練習,包括主動與被動外展、旋轉、伸屈及環轉運動。當肩痛明顯減輕而關節仍然僵硬時,可在全麻下手法松解,以恢復關節活動範圍。
有些患者只要疼痛稍有緩解,就會立即停止物理康復治療或藥物治療。如此,病灶處的炎症或損傷可能只恢復了一部分,很容易在短期內反覆發作,因此理療或藥物治療應持續較長一段時間。
專業的按摩的確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但並不能除根。不恰當的手法只會弄巧成拙,容易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損傷,因此不建議手法力度過大的按摩。
肩周炎的預防
01
加強體育鍛鍊
加強體育鍛鍊是預防和治療肩周炎的有效方法。加強肩關節肌肉的鍛鍊可以預防和延緩肩周炎的發生和發展。據調查,在肩關節肌肉發達、力量大的人群中,肩周炎發作的機率較低,所以肩關節周圍韌帶、肌肉的鍛鍊強大,對於肩周炎的治療恢復有著重要的意義。
02
重視防寒保暖
受涼常是肩周炎的誘發因素,因此為了預防肩周炎,中老年人應重視防寒保暖。一旦著涼也要及時治療,切忌拖延不治。
03
保持正確姿勢
無論是伏案寫字,或者是對著電腦操作,還是低頭做手工,都要保持正確的姿勢。如果姿勢不正確,我們的身體就會處於一種很彆扭的狀態,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很多毛病,像腰椎間盤突出、生理曲度消失等,肩周炎也是。
04
避免肩膀部外傷
外傷也可以引起肩周炎,稱為創傷後肩周炎。因此平時應儘量避免肩膀部外傷。假如不小心受傷,也要去醫院進行正規治療,不要延誤。
05
患病後需增加活動量
未患肩周炎時要控制活動量,患了肩周炎時倒要提倡活動。在不會引起肩部明顯疼痛的前提下,每天都應當堅持進行肩周運動,比如儘可能地伸手摸高,兩手放後背努力去勾手指等等,努力使粘連的關節內外能夠活動開來。
肩周炎的功能鍛鍊
常練習肩周炎保健操,有助於您在生活中隨時隨地可以進行鍛鍊,更好地幫助治療肩周炎。只要堅持進行鍛鍊,就能為治療肩周炎起到更好的輔助效果。
01
趴牆
正面趴在一堵空牆上,患者雙臂緊貼牆上,手指帶動手臂逐漸向上做爬牆的動作。保持身體的穩定,儘量讓雙臂向上爬得高一些、更高一些,直到感覺疼痛,不能向上。這可作為肩周炎患者的一項日常鍛鍊。
02
搓背
肩周炎患臂從背後下側摸背,往往兩手臂都很難互相摸到,這時可以用一條毛巾連接兩臂,如同搓背一樣來回移動。
03
畫圈
雙腳直立,雙手下垂,找一個中心點,進行畫圈運動,正畫40次,反畫40次,兩臂各畫一遍,每天1次。
04
拉手
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並向上牽拉。
05
旋肩
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後畫圈,幅度由小到大,反覆數遍。
最後提醒大家,在進行治療肩周炎的同時,不但要堅持不懈的鍛鍊,也要注意培養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幫助您遠離肩周炎。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從骨至筋——骨科醫生對你說》
作者:郭樹章
看到下面的「閱讀原文」了嗎,點擊一下為人衛健康投上寶貴的一票吧,只需一步無更多操作!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為什麼肩周炎又叫五十肩?》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