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保險有前途嗎?我們採訪了6位保險經紀人……

2020-12-21 金融界

來源:銳公司

作者:馬冬 梁坤

這是一群「90後」保險經紀人不斷突破自己,向陽而生的合輯,也是一群「90後」不斷自我精進,跳出思維定式,並影響更多人的故事。他們堅定,他們執著;他們勇敢,他們成熟;他們乘風破浪,他們披荊斬棘,他們很「燃」。

以「為愛前行,重塑價值」為主題的第五屆國際保險節暨2019年度保險名家頒獎盛典於8月7日在上海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保險行業高管、從業者代表及知名學者、企業家、社會名流等都匯集在這裡。

在央視主持人李紅、任魯豫的報幕聲中,明亞保險經紀人、資深銷售總監盛夏再次整理了衣領,將話筒在手裡攥了又攥。這並不是他第一次上臺演講,但今天意義非凡。

「大家好,我分享的主題是《90後新生代的新思維與新模式》……」

現場強烈的燈光投射在他的臉上,勾勒出清晰的輪廓,眼神裡透露出幹練與自信。看著臺下席位上影影綽綽的觀眾,他的腦海裡出現了短暫的空白,那一瞬間,許多過往像紀錄片一樣,一幀一幀清晰地回放著……這一刻,正是他人生的「盛夏」。

像舞臺上的他這樣能獨當一面的生力軍,明亞還有很多,正如《商界》記者本文中採訪到的6位優秀且年輕的保險經紀人:盛夏、傅超、許明亮、陳輝煌、陳露、于振華。

這家16歲的企業,正式進入了「群星閃耀」的時代。

破與立,敲開另一扇大門

「不好意思,我平常的聲音不是這樣的」。

接受採訪前,傅超剛剛結束了她一整天的公開課錄製。就在此前兩天,她為團隊做了16個小時培訓。面對記者提問,她用略微沙啞的聲音說 :「不累,習慣了,能被需要我很開心。」情緒飽滿且富有張力。

這個「元氣滿滿」的湘妹子今年剛滿30歲。2年前,她帶著對事業的不滿足,對既定軌跡的懷疑,和對更多可能性的追求來到明亞,這成了她人生中的裡程碑事件—從零開始、嶄露頭角、組建團隊、階層躍遷,通通都在這2年中實現,且遠超她當年的期待。與之相比,今天的30歲反而不是一個涇渭分明的轉折。

與古代小而穩固的世界相比,「三十而立」已經被時代賦予新的內涵。當今的生活更快,更浮躁,更容易讓人焦慮和迷失,在這樣的大時代裡錨定自身,並不容易。

加入保險行業是30歲的盛夏對格子間裡機械工作和低收入的反抗。3年前,在親友的質疑聲中,盛夏選擇離開體制,憑著一腔孤勇闖入當時不被看好的保險經紀行業,敲開了人生中的另一扇大門。

他知道,豪情壯志不是萬能的通行證。從頭開始的他,嘗試用自媒體去連結一個個陌生的客戶群體和團隊成員。對於盛夏來說,骨子裡更多的是倔強和踏實 :早上6點開始學習保險知識,編輯公眾號,做方案,與客戶溝通,一直工作到晚上12點,這樣的雞血時光維持了近半年。雖然有苦和累,但這正是盛夏的賽道。

往後的時間裡,保險經紀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明亞上海分公司也進入了高度發展時期。

盛夏正是在這時完成了逆襲:1 年晉升銷售經理、2 年晉升銷售總監、所在團隊連續幾年成為上海冠軍團隊。

每份成績的背後,都是經紀人超乎常人的努力和付出。

明亞有個特別的理念: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闆。

入職開始,陳露就把自己當成大平臺裡的創業者,這個不認命的母親,對客戶服務的細緻程度,堪比照顧自己兩個孩子的日常。

生活就是所有選擇的總和。自從做了保險經紀人,他們免去了考勤打卡,沒有了任務壓力,需要在高度自律下,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與節奏。沒有靠山,就得讓自己成為最大的靠山。這群「90後」相信,只要前進得足夠快,焦慮、困惑就會被甩在身後。

優秀的自己 最好的產品

今年27歲的許明亮尚未畢業時就在機緣巧合下跨進保險行業。他是受訪的這6個年輕人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卻也是入職最早的一個。

這4年來的奮鬥甘苦,折射出明亞從蟄伏到崛起的每一個瞬間。

與許明亮溝通是很舒適的一件事。書生氣很濃的他語調平穩、思路清晰、話語中透露著真誠和理性。在他看來,經紀人行業唯一的缺點是「不太好做」。

經紀人沒有發展上限,但淘汰率也很高。有人在此順利實現夢想 , 也有人尚在掙扎 ;一路上布滿了尋夢者的歡笑 , 也充斥著離開者的頹喪,正是這些考驗淬鍊出了真金。

積累客戶,是經紀人最大的難題。

許明亮提出了一個「影響力法則」,他認為,能做好經紀人的,都是能建立足夠影響力的人。

當今,網絡平臺已成為經紀人們展業的最重要渠道。通過朋友圈、公眾號和知乎等平臺進行高質量的內容輸出,塑造自己專業可信的形象,是他們工作的重要內容,更是他們從人群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保險是個知識體系相當龐雜的行業,經紀人必須終身學習,做個精通保險、法律、醫學等門類知識的全才。

在「輸出倒逼輸入」的學習心法下,許明亮將心理學專業知識運用在保險中,獨創出「來訪者中心需求分析法」,讓客戶體驗到更貼心、舒適的服務。

其實,明亞作為業內公認的人才高地,像這樣能提煉自己方法論的「高人」還有很多,這些「通關秘籍」在內部分享會中互相借鑑、啟發,實現正向循環。

在對新人的培訓中,「專業」成了陳輝煌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從外行到專業,從新人到資深,對曾騎行川藏線的陳輝煌而言,這是另一個賽道的跋涉,路上有看不完的風景。

2016年,在國外商學院金融專業就讀的他,經過長時間的考察 , 決定棄學從保。就像當初愛上騎行,是因為它的速度與陳輝煌步調一致 ;而選擇明亞,是因為二者有著相吻合的氣質,在追求專業和卓越的道路上,催生出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

「只要客戶有需求就可以隨時找我」。

談及這幾年的經歷,陳輝煌坦言,客戶讓自己對待每件事都更有耐心和毅力,追求極致成了他的服務準則。

談及市面上很多不合理的保險配置案例,陳露常為客戶感到惋惜。「你見過買了8 份百萬醫療,保額總共1600萬元的客戶嗎?其中另外7份完全是浪費錢。你見過給孩子買了一年一萬多元的保險,卻不加投保人豁免,爸媽完全裸奔的家庭嗎?」

2年前,陳露躬身入局,就是希望更多人買保險時不踩坑。「我服務過的客戶,投保的每一分錢都要用在刀刃上。」

陳露明白,保險業的使命是幫助客戶規避風險,底色溫暖純良。這個行業最考驗的是從業者的專業聲量與溫度。大浪淘沙之下,任何產品都可能被快速更新迭代的世界遺忘,而時刻做一個優秀的經紀人,就是他們手中與時間抗爭的最好「產品」。

儘管每一次服務,細緻入微的陳露都會努力為客戶提供最優方案,但還有很多消費者沒有專屬於自己家庭的經紀人,這是陳露的遺憾,更是她前行的動力。

「也許努力的過程很平淡,但等你達成目標以後回頭看,會覺得自己這一路很值得。」陳露覺得,加入明亞後的自己可以勇敢走出自我舒適區,在一件件有挑戰性的案例中「點燃」自己。那一刻,她明白了自己所做事業的另一層含義—超越功利取向,為了更大的目標而努力。

同在佛山公司的傅超曾在朋友圈調查客戶對自己的印象,結果「親和」「專業」「靠譜」「真實走心」成了最高頻的詞。這些特質隨著她的文字表達出來,又給她帶回了隔著屏幕的信任。

她說,因為疫情的關係,上半年她只見了6個客戶,沒想到業績反而提升了。「我沒有給自己留後路」,靠著這份拼搏,6個人中入職最晚的傅超,卻成了業績最好的那一個。

通常來說,經紀人每天要面對很多瑣碎的諮詢,這些一遍遍的重複問題是工作機械枯燥的證據,但在于振華這裡,卻是被客戶需要和信任的表徵。

「客戶的諮詢我一般都能做到秒回」,她說,業績就是用這些認真揣摩過的細節堆起來的,沒有捷徑,只憑一股子認真勁兒。

入職以來,于振華漸漸懂得了生命的意義,幫助更多人去消除恐懼、抵禦風險,連結更多的人讓自己更有價值,這時,一切雜亂的聲音也都寂靜下來。

青春無問西東,奮鬥自成芳華

「在我這裡,客戶只需要核對並籤字。」于振華說,節省客戶認知成本,在客戶需要的時候站在他身邊,正是保險經紀人的核心價值,更是融進明亞人血脈筋骨的文化和擔當。

加入明亞之初,很多親友覺得于振華在冒險。可人生的每一種選擇不都是冒險嗎?

從外界的質疑到認可,從單槍匹馬到擁有自己的團隊,這兩條劇情的發展脈絡中,于振華很知足,也知其不足。

知足是因為,于振華憑著韌勁兒和事必躬親的態度,在明亞找到了適合自己生存和發展的那方水土,收穫了成就和榮譽。知不足則是因為她知道,這一行不斷有高手加入,不能停下奮進的腳步。

當代人的焦慮來源無非兩種 :一是對財富的嚮往,二是認同感與歸屬感的危機。他們需要擁抱物質生活,更追求精神世界。

許明亮說,「明亞的服務不以利益為導向,我們能憑良心說真話」。明亞為經紀人提供了一個精神原點和成長空間,這種獲得感不僅來自於收入的提高,更是對經紀人價值的體現。

這種「良心、專業、熱情」的原則,照亮了前行的路,也照亮了無數溫暖的故事。

去年,傅超在湖南老家布置弟弟的新房時,得知一位客戶不幸患甲狀腺癌。「她在電話另一邊的絕望和抽泣讓我特別心疼。」 這是傅超理賠的第一單重疾險,她至今仍清晰地記得每個細節。

耐心安撫客戶後,她馬上聯繫熟人諮詢當地最好的腫瘤醫院和醫生,整理從預約就診到出院複查的所有流程,幫助客戶處理報案到理賠各環節的事務。傅超還在提前準備好的材料中夾進一張她手寫的 「致理賠老師的信」,寫明客戶出險過程,提高理賠效率,充分展現出一名保險經紀人的專業素養和人文關懷。

傅超曾問盛夏,現在做總監有什麼感覺?他的回答是 :「總監這個名頭不重要。」

盛夏對最初的場景記憶猶新 :分公司尚未建立起成熟的培訓體系和團隊成長機制。當時有一個非常認真的同事,每天最早到最晚離開,一年到頭都沒什麼進展,著急的內勤問,誰來幫幫他。「我來吧。」雖然那時候盛夏也是新人,但敢於說「我來」。沒有培訓使自己做培訓,沒有體系就建體系,讓更多人找到組織和能量。

慢慢地,團隊的人越聚越多,就像燎原之火,從幾個人到幾十人到上百人。

那時候盛夏不知道這叫做領袖,但是他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很熱血的事,一件很想去做的事情。

在明亞,如果說個體的努力是點與點之間的奮鬥,點所附著的線是團隊的力量,線所織就的面則是明亞的力量。明亞賦予了每個個體成長的環境、開闊的眼界和相匹配的榮耀,他們努力的價值被成倍放大。

這批「90後」,有著前所未有的自由,也有著無處安放的焦慮。在這個節點周圍,匯聚了很多重要的人生時刻 :買房、結婚、生子,每一個都是巨大的責任和壓力。這6位「90後」保險經紀人,在浪潮裡並沒有被擊垮,反而將信念和熱忱視為自己乘風破浪的鎧甲,讓「燃系青年」的能量噴薄而出,在不確定中找準了自己的最優解。

與浩瀚的星河相比,他們是渺小的。但,他們在「成為有影響力的人」這條道路上不斷探索,此刻,站在新的人生節點上,他們燃出了青春範。

舞臺上年輕且堅毅的臉,自信地分享著自己對來路的感懷,對明天的憧憬,在燈光和無數觀眾眼神的聚焦下變得火熱。往昔的瞬間在腦海裡閃回又迅速抽離。回到幕後的盛夏,拿著獎盃與證書,在休息室發了一條朋友圈 :很榮幸受邀作為嘉賓分享,和楊瀾老師站在同一舞臺,明天將會是更好的開始……

相關焦點

  • 保險經紀人的學習和培訓是怎麼樣的?
    以下明亞保險經紀人是指明亞保險經紀金輝營業部,明亞保險經紀金輝營業部目前所轄人員90+,人數不算多,不算超級大團隊,所以基本上每個人的每個問題都能被關注到。保險經紀人是需要系統性的輔導和作業訓練的。保險經紀人最終是要看中長期利益和對客戶的服務相結合。
  • 疫情之後,圖羚保險科技正掀起一場保險創新!
    經歷這次疫情,很多家庭突然意識到了保險的重要性,這種對"人生無常"的體察,幾乎刺痛了每個被卷進疫情旋渦的人。沒有誰能預測明天的生活會發生哪些意外,因為人生的風險無處不在。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降低意外對自己生活的影響,而保險,是最明智的上上策:用今天的錢籌劃明天的生活!
  • 螞蟻騰訊能賣保險嗎?朋友圈可以賣保險嗎?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
    界面新聞採訪多位保險業內資深人士,整理出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的七大重點:重點一: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究竟為何?對於保險中介機構而言,《辦法》則對其做了更為詳細的劃分:保險中介機構則包括保險代理人(不含個人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保險公估人。其中,保險代理人(不含個人保險代理人)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和依法獲得保險代理業務許可的網際網路企業。需要的注意的是,保險中介機構需要全國性牌照方可獲批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 文藝奶爸轉行賣保險,是生活所迫還是另有隱情?
    這期間有過選品瑕疵,不知情下賣給了自己的朋友,最後連解釋都顯得無比蒼白,只好閉嘴,後果自己咽下。最終我又回到了熟悉的廣告行業。安東尼闖進生活,並不在我們的計劃之中。安東尼生下來6斤6兩,身長48cm,算是蠻標準的。但他經常大哭,排除了飢餓,冷熱和其他可能的原因之後,醫生說是腸脹氣,要等他的腸道發育相對成熟就好了。
  • 內向型人格能做好保險銷售嗎?
    現為明亞保險經紀資深合伙人,善曉保險事務所聯合創始人,持續多年MDRT百萬圓桌會員,COT超級會員。廣分十佳經紀人,最佳銷售經理。像我喜歡獨處,冷淡慢熱,不善於社交和融入陌生環境,不喜歡熱鬧,不會帶動氣氛,不熱情不雞血...這一切,確實沒有影響我成為一枚做得還不錯的保險經紀人,甚至團隊leader。
  • 你知道保險的重要性嗎?她用自身的故事告訴我們保險的重要性!
    01 通過父親的事明白保險的重要性自2010年起,深知保險重要性的她,一直在做一件偉大的事情——以一個癌症患者的身份,為保險界展開多場演講,用自己的故事,告訴普羅大眾,保險到底有多重要。02 覺得保險只要是買了就行然而當她開始癌症治療時,卻發現這份9年前購買的保險,保額遠遠不夠治療費用高。此前,多位壽險從業人員建議她加保,但是她都拒絕了。她說:「我準時交保費,自認已盡了投保人的義務,覺得買保險這件事已是『完成了』。
  • 保險是騙人的嗎?保險到底有沒有用
    「你好,我是XX保險公司的推銷員,這裡有一份非常適合您的保險,可以讓您花一筆小錢就可以享受一輩子的超額返還,同時還帶有終身身故保障,需要了解下嗎?」「砰!」「大姐,您聽我說!」「買前亂承諾,買後不能賠」這種事時有發生,我們努力工作攢下的錢本想給未來一個保證,結果卻被保險業務員的信口開河所忽悠。
  • 做有溫度的保險,眾安保險榮獲中國財經風雲榜品牌號召力保險公司
    有溫度的保險鑄就「國民醫保」品牌   中國財經風雲榜是由中國財經網絡門戶和訊網2003年發起、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SEEC)等機構聯合主辦的大型評選活動多年來,眾安始終為用戶提供有溫度的保險。隨著用戶規模的擴大,這份溫暖也將逐漸傳遞至千家萬戶,而這也正是眾安品牌號召力所在。   後疫情時代保險科技創新, 眾安提供行業方案   頒獎儀式當天,眾安保險CTO康德勝也代表眾安參與了保險峰會的圓桌會議。
  • 朋友圈賣保險有了「緊箍咒」
    如今打開微信朋友圉,總能看到賣保險產品的內容,還有保險公司代理人組建的微信群,每天的活躍度也很高,加上直播平臺、短視頻,這些都成為保險銷售的新型渠道。那麼,這些銷售渠道都合法嗎?出了問題有解決通道嗎?網際網路保險有了明確定義據了解,一直以來,業界對網際網路保險的界定爭論很多。
  • 明亞保險經紀楊臣:未來5年公司將達4萬經紀人 年新單標保50億元
    北京保險中介行業協會秘書長陶立新、全國保險專業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郝演蘇、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究中心主任王緒瑾受邀出席,並發表致辭演講。《今日保險》雜誌社社長王安受邀出席,同時本期的《今日保險》刊出了明亞的專題報導。出席慶典的還有來自80餘家保險公司的200多位嘉賓代表,以及中國銀行保險報、金融時報、騰訊、金融界等20多家媒體的記者。
  • 網際網路保險和傳統線下保險有什麼區別
    近幾年網際網路保險發展迅猛,很多高性價比的產品都由一些不太知名的保險公司推出,而習慣了線下買保險的我們,出於本能又總是對線上保險半信半疑,那麼網際網路保險到底靠不靠譜,和傳統線下保險又有哪些區別呢?首先保險公司從成立到監管再到破產都有一套嚴格的制度,確保我們被保險人的利益不受損失,對註冊資本、股東盈利能力和信譽有苛刻的要求,成立時要求先提取註冊資本的20%作為清償債務的保證金其次在監管上也會限制資金的使用,確保有充足的資金可賠付,每個季度嚴查一遍償付能力
  • 太平保險怎麼樣靠譜嗎
    太平保險怎麼樣靠譜嗎?有的投保者會提出這樣的疑問,太平保險成立的時間久遠,總部是位於中國香港,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太平保險吧。操作方法01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憑藉2017年度營業收入1730億元人民幣成功上榜,位列第465位。
  • 「百萬醫療保險」被整頓 還值得買嗎
    號稱幾百元買到幾百萬保額,「百萬醫療保險」被整頓「一年只需要交幾百塊錢,就能獲得幾百萬的保額,進口藥、自費藥都能報銷,就醫享受綠色通道。」在不少網際網路保險銷售平臺,號稱「百萬醫療保險」的短期健康險,憑藉保費低、保額高、線上購買等特點,迅速受到年輕消費者的追捧。最近監管部門對這類短期健康險出手了。
  • 小雨傘保險平正規嗎?上面的保險能不能買?
    保險條款根本不是人看的!保險套路太深了!這是很多人對保險的第一印象。保險條款晦澀難懂、消費者和保險公司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對稱。這也是很多人不願意買保險的一大原因。於是,出現了另外一群人。他們不服務於保險公司,只是為消費者提供購買建議、理賠幫助。這些人,就是保險經紀人。
  • 做保險的女人,竟然有這麼多優點?!
    1、做保險的女人不愛在家嘮叨找做保險的女人當老婆真好。所有男人不是都嫌棄女人嘮叨嗎?一個女人一天要講800個單詞,如果你的女人是做保險的,他每天有600個單詞和客戶講了,100個單詞和同事講了,還是有100個單詞用在了大小會議上。恭喜你,回到家裡你那詞窮語盡的女人絕對會很安靜。
  • 疫情下800萬保險經紀人:賣不過網際網路平臺,為保底薪自掏腰包
    「每天不停私聊這些寶媽們,她們很關心保險,問題很多,但最後都沒消息了。」按照正常的節奏,林瀟會約客戶在線下見面,細緻耐心地講解保險產品,但疫情來了,所有線下的活動都必須暫停。2個月的時間,林瀟聊了幾十位客戶,卻只賣出了10份單價不高的醫療險。
  • 為什麼大家都買美國保險?美國保險有什麼好處?什麼人適合買美國保險
    哪些人適合購買美國保險我們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購買美國保險,為什麼都都選擇跨境美國保險?美國保險有什麼優勢嗎?據說利用美國保險可以進行個人稅務籌劃!什麼?購買美國保險竟然能節稅?哪些人適合購買美國保險呢?
  • 小雨傘保險光耀: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基於用戶使用邏輯
    小雨傘保險成立於2015年,對於為何成立小雨傘保險,光耀坦然回復,自己開始創業的時候,只是計劃做一個交易平臺,因為行業在積累了4年的時間,已經足夠成熟。而由於買保險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最終選擇網際網路保險這個創業賽道。「2013年微信支付付發布,2014年春節數億用戶快速地使用了微信支付。
  • 還能在朋友圈賣保險嗎?聽聽官方怎麼說
    代理人(不含個人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保險公估人。四是不得代辦投保手續;五是不得有代收保費等行為。  要點五:朋友圈還能賣保險嗎?  能。但是有嚴格的條件限制。  當前,除了保險公司以及中介機構以外,保險機構從業人員普遍通過微信朋友圈、公眾號、微信群、微博、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參與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宣傳,《辦法》同樣對於個人代理人也做了規定。
  • 英國留學保險必須買嗎?
    有很多同學在為出國留學做最後準備的時候,都會對留學保險產生疑問。留學保險重要嗎?留學保險到底有沒有必要購買?英國不強制要求留學生購買保險,也就是說不購買保險並不影響申請大學或籤證的辦理。英國的國民福利之一是免費的醫療服務,留學生、學生家屬或赴英工作人員如果在英國居住或學習時間超過6個月,就可以免費享受國家健康體系的服務。專家建議留學生到達學校後,可先辦理一份6個月的短期保險,並儘快到學校的健康中心註冊一個醫療卡。6個月後可憑卡就醫,看病和處方是免費的,藥錢則需自己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