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海經》中的山神形象與祭祀文化,看《山海經》的杜撰性

2021-01-14 大和尚演果

讀《山海經》給人印象最深的有兩點,一是奇形怪狀的動物很多,每個山上都有山神,二

每個山系講完後,必講到祭祀山神的方法。

看來,山神很厲害,祭祀很重要。山神的作用應是統管山上的動物,而《山海經》中諸山上不乏奇異怪誕的動物,這些動物還不乏神奇的能力。出則大旱,大水,大疫等諸災害,也有出則帶來大豐收的。所以,祭祀就很重要,給山神送禮,讓他約束好自己的手下,別給人類添麻煩。

那麼山神都長什麼樣?絕對令人大失所望,山神多形象怪誕不經,無疑皆兇神惡剎。這些神還是少招惹為好,保持良好的關係,這是人類祭祀的智慧。祭祀怎麼做,有什麼要求?《山海經》中皆有備述。這篇文章,我們重點來談談山神的形象和祭祀的文化。

一、諸山神形象,完全是一場基因變異的災難性後果。

諸山皆有神,諸神皆不同。然大概不出基因混雜與變異兩種情況。要麼動物雜配,要麼人與動物雜配。要麼變異,多頭,多足,多尾,多翼,多種組合與不同。

南山第一山

鵲山

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

《南次二經》之首,其神狀皆龍身而鳥首。

《南次三以》之首,其神皆龍身而人面。

《西山經》中《西次二經》之首,凡十山,其十神者,皆人面而馬身。其七神皆人面牛身,四足一臂,操杖以行,是為飛獸之神。崑崙之丘,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西水行四百裡曰流沙,二百裡至於蠃母之山。神長乘司之,是天之九德。其神狀如人而[犭勺]尾。又西三百五十裡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又西三百五十裡曰天山。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維帝江也。《西次三經》之首,崇吾之山至於翼望之山,凡二十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裡。其神狀皆羊身人面。

《西山經》中,人面馬身神,人面牛身神,羊身人面神。

陸吾神:有面虎身,九條尾巴。

西王母:狀如人,

豹尾虎齒。

《北山經》中,人面蛇身神,蛇身人面神,馬身人面神,彘身八足神。

《東山經》中,人身龍首神,獸身人面神,人身羊角神。

《中山經》中,人面鳥身神,獸身人面神,豕身人面神,鳥身人面神,馬身龍首神,鳥身龍首神

諸山神集齊,大家仔細觀察,無非人獸,獸獸基因混雜與變異。由此觀察,作者也是有點神思枯竭,想不出什麼新花樣了。

我們仔細去看其他一些野獸啊,也無非如此,最多組合的複雜一點。所以我個人覺得,《山海經》中的神獸之類,多為杜撰,即無實物,亦非傳說。

二、關於山神的祭祀文化

《西山經》中第一列山系,祭祀華山,太牢,祭祀羭次山時,前行最隆重的大社禮,是所有祭祀中記錄最為詳細,規模最大的。

凡《西經》之首,自錢來之山至於隗山,凡十九山,二千九百五十七裡。華山冢也,其祠之禮:太牢。羭山神也,祠之用燭,齋百日以百犧,瘞用百瑜,湯其酒百樽,嬰以百珪百璧。其餘十七山之屬,皆毛[牛全],用一羊祠之。燭者百草之未灰,白席採等純之。

太牢:牛、羊、

豕三牲具備謂之太牢。這裡講到,祭祀華山才用到太牢,而華山是《西經》之首,眾山之宗。

祭祀羭次山最隆重。廟堂之中,燭火通明,將一百頭牲畜齋祭一百天,並與一百塊美玉一起埋葬。同時還要擺列一百杯燙熱的酒,酒杯上系一百塊珪玉,一百塊璧玉。

祭祀其他山神時,就更簡單了。用一隻純色的羊,放在白色兼五彩鑲邊的蓆子上,用未燃盡的百草灰照明。

各山系介紹完後,都有祭祀的說明。仔細研究,無非這幾樣。牲畜,公雞,母雞,狗,玉器,稻米糧食,酒,火燭,白葦席。

地點:在廟堂中,在野外,築高臺,或挖深坑,鋪白茅或白葦席。

方法無非三種:不殺,扔在山中,殺死供奉,埋到地裡。

還有燔燒,烤熟了,也有不燔燒,生的。稻米也是一樣。

還有各種組合,有用一種稻米,有用多種糧食,或一種都不用。有用一種牲畜,或用多種,再與其他燔燒和祭祀方法進行組合。不一而足。

輔助的除了擊打音樂,還有舞蹈,叫喊聲。

《中山經》中有也有相關的記載:

凡薄山之首,自苟林之山至於陽虛之山,凡十六山,二千九百八十二裡。升山冢也,其祠禮,太牢,嬰用吉玉。首山[鬼申]也,其祠用[禾餘]、黑犧、太牢之具、蘗釀、幹舞、置鼓,嬰用一璧。屍水,合天也,肥牲祠之,用一黑犬於上用一雌雞於下,[乞刂]一牝羊,獻血。嬰用吉玉,採之,饗之。

從《山海經》中的祭祀文化看,再到後世,《左傳》,《春秋》,《史記》中記錄的祭祀文化來看,大同小異,只是變化了程序,步驟更規範複雜,祭祀物品製作更精美,音節舞蹈更華麗。

祭祀文化中的心理根源,無非是將自然災難歸於山神,以人的視角想像山神的需求。神也好吃,就用最好的牲畜供奉,山神也愛美,就送美玉,山神也寂寞,後來發展有供奉童男童女的。山神的級別高,權力就大,就多送點,小山神權力小,就少供奉點。完全是從人的需要來臆測神的需要,以人的感情來臆測神的感情。期望通過這種祭祀,賄賂神,讓神少降災難,多賜祥瑞。我想人的這種想法,神怕也不會接受。

《山海經》以奇瑰怪誕著稱,幾千年來,人們不斷研究,有人認為只是傳說,有人認為是實錄,只是後來山形地貌發生了變化。但是,從《山海經》中記錄的山神形像和祭祀文化來看,想像成分較大。

相關焦點

  • 山海經|讓人震撼的山神祭祀之禮
    今天來看看西山一經中記載的山神和祭祀山神的禮儀。從錢來山到騩山,也就是從錢來山到青海的日月山,《山海經》西山一經中一共記載了十九座山,全長兩千二百五十七裡。這些山中最大的山神就住在華山之上。哈哈,扯遠了,趕緊來看祭祀華山神的禮儀吧:祭祀華山神用的是太牢之禮。什麼是太牢呢?太牢就是祭祀的時候把牛、羊、豬三種祭祀的動物都備齊,是比較隆重的大祭。華山的山神是大山神,所以要用太牢之禮。我還見過一家祭祀祖先的禮儀,供桌上擺放著牛頭、羊頭、豬頭,還有各種饅頭和水果,也是大祭祀,比較隆重的儀式。
  • 山海經|不同的山神,古人用不同的儀式祭祀
    《山海經》讀到今天,西次二經就讀完了。西次二經中共記錄了十七座山的山形,它們的地貌以及這些山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生活在山上的動物和植物,還有那豐富的礦產資源。今天讀西次二經中的最後一篇文章,祭祀山神的儀式。凡西次二經之首,自鈐山至於萊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裡。
  • 山海經西方山系的山神都是用什麼來祭祀的?
    祭祀是華夏禮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禮儀中主要部分,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對象分為三類:天神、地祇、人神。天神稱祀,地祇稱祭,宗廟稱享。祭祀的對象就是神靈,神靈的產生是有其發展過程的,天上的風雲變幻、日月運行,地上的山石樹木、飛禽走獸,都被視為有神靈主宰,於是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
  • 山海經,西山山系第二山系,山神竟是牛頭馬面的原型?
    西山山系第二山系,一共有十七座山,這十七座山上的異獸不多。 在女床山上有鸞鳥,鸞鳥長的像野雞,身上長著五彩斑斕的羽毛,鸞鳥是一種祥瑞,只有天下太平的時候才會出現。
  • 魯迅愛不釋手的《山海經》是誰寫的?是人、是神還是外星人?
    魯迅在《阿長與山海經》中說,他最愛的寶書是《山海經》:但那是我最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賈平凹在創作《老生》時,反覆翻看《山海經》,他說:「如果你讀進去,它就特別有意思,你詳細分析每一個字的時候,就發現中國人的思維、中國人文化的源頭,都在《山海經》裡。」《山海經》全書十八卷,約31000字。
  • 《山海經》中南方三大山系描述的山神都是什麼形態?
    《山海經·南山經》:「凡鵲山之首,自招搖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裡,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山海經·南山經》:「凡南次二山之首,自櫃山至於漆吳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裡。其神狀皆龍身而鳥首。」
  • 《山海經》如何界定文化的基本特徵和精神的價值取向?
    然而在《山海經》的怪物中,有珍貴的歷史信息許多,他不僅為「中華文化一元中心觀」提供了古老空間模型,而且對我國乃至世界亞洲的文化和宗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讓我們通過對《山海經》中生與死的理解來分析《山海經》如何構建文化的基本特徵和精神價值取向?
  • 《山海經》中的西王母是什麼形象?
    我們可以發現,其中刻畫了大量神話內容及神怪形象,多取材於《山海經》,如西王母、女媧、日月神話、風雨雷虹、河伯、女魃,或與《山海經》中的描述一脈相承,如龍、鳳、虎、熊、神荼鬱壘等。以下便對這些神怪分別在《山海經》與漢畫像石中的形象進行比較研究,以觀察《山海經》中的神怪形象的流變過程。
  • 《山海經》:諸觀山海,如是神說
    燒香的細節就不用贅述,印象比較深的是,我擠在燒香的大部隊中問老媽拜的到底是什麼神,老媽卻笑著說她怎麼知道,反正只要神知道有這麼一家人向他祈福就行。我抬頭望著幾個菩薩,分不清到底有什麼不同。燒香回來的第二天,我年前心心念念的山海經終於到了,撕開包裝,硬皮彩頁,書很好,看著就很舒心。
  • 關於《山海經》與日本 「妖怪文化」的對照研究
    一、《山海經》簡析 《山海經》是始著於先秦時期的一部記錄中國古代歷史、神話傳說、地理、動植物、巫術、藥物、民間風俗、礦物、祭祀等等多種資料的小百科全書。
  • 《山海經》:神話故事中的女性形象之美及對後世的意義
    《山海經》作為一部包羅萬象的古代奇書,具有民俗、歷史、科學、文學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它共有十八卷,記載了約40個邦國,550座山,300條水道,100多位歷史人物,400多個神怪畏獸。《山海經》由《山經》和《海經》組成。
  • 《山海經》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神戰力排名揭秘,你覺得哪只最強?
    但其實在《山海經》中還描述了四季之神——春神句芒、夏神祝融、秋神蓐收、冬神禺疆。四季神加上土神后土,這五位又分別具有五行屬性的能力,也逐漸被後世人稱為五行之神。 五行之神的存在在古代非常重要,每年都會受到古代人們的祭祀活動.這些五行之神分別是:東方木神句芒、南方火神祝融、西方金神蓐收、北方水神共工/玄冥、中央土神后土。
  • 《山海經》:日本百鬼夜行的文化始祖,中華全科文明的藝術寶庫
    《山海經》是一部記載中國古代國神話、地理、植物、動物、礦物、物產、巫術、宗教、醫藥、民俗、民族的著作,其反映的文化現象地負海涵、包羅萬匯。書中豐富的奇珍異獸,神話傳說,不但對後世諸如《聊齋》這樣怪談小說的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還影響到了其他國家的文化,其中就包括日本的「妖怪文化」。
  • 《山海經》中四大行為可疑的古神,一看就有秘密
    比如經過很多專家研究,發現《山海經》中的很多內容,可以在現實中找到原型。但也有很多內容,讓人覺得過於離奇、荒誕,不明所以。今天就說一說,《山海經》中四大行為可疑的古神,一看就有秘密。據《山海經·海內經》記載。有神焉,人首蛇身,長如轅,左右有首,名曰延維,人主得而饗食之,伯天下。說這個延維蛇身,長著兩顆人頭,《山海經》中有大量人首蛇身的古神,但兩個頭的還是比較少見的。而最奇特的是,諸侯像延維祭祀食物,就可以稱霸天下。反過來說,就是延維可以幫助人打天下?不過應該是靠智力,畢竟兩顆頭。
  • 十二生肖圖騰,是根據《山海經》伴生的?十分可能
    《山海經·山經》成書早於十二生肖,《山海經·山經》的山神動物共歸納為9種,分別是鳥、龍、馬、豬、蛇、獸、牛、羊、虎,與生肖動物大部分重合,《山海經·山經》對山神動物的選擇奠定了選擇生肖動物的基礎很多學者都認為,「古代中國人在狩獵和畜牧活動中逐漸熟悉了動物對象,化敬畏為親近,在各氏族融合的過程中,某些氏族崇拜的動物得到共同接受
  • 從《山海經》看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人首蛇身形象
    作為以神話為主流,包羅萬千學科種類的,被尊為一部奇書的《山海經》而言,其間描述有大量的荒誕離奇的人或事,而蛇也在其中佔據一席之地。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人首蛇身的女媧、伏羲等。其實細心觀察,自古以來,好像我們中國的遠古神話傳說中的「神」或是「神人」等為人們所崇敬的、比較有社會影響力的神話傳說中人物其形象大抵都為「人獸蛇身」。
  • 《山海經》中的「奇山」,距中原16670裡,後被證實是金字塔
    袁珂先生曾在《山海經校注》中說:「吾國古籍,瑰偉瑰奇之最者,莫《山海經》若。《山海經》匪特使地之權輿,乃神話之淵府」山海經作為我國上古第一奇書,一直備受爭議。對於其中記載的事物也是一直都有爭論,《山海經》是我國志怪古籍,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
  • 《山海經》中的五大神鳥,你聽說過幾個?
    山海經是戰國時期至漢初著成的一本奇書,與《易經》《黃帝內經》並稱為上古三大奇書,書中記載了各種各樣的奇珍異獸,今天我們來看看其中的五大神鳥。二、龍首鳥身神據說鵲山山系共有十座山,這十座山分別都有各自的山神,並且山神的形狀都是鳥身龍頭,人們祭祀山神的時候,需要把帶毛的動物與美玉一起埋進地裡。
  • 復生的畫家畫出了《山海經》的人物形象,網友都說:「太像了」
    很多人對古老而神秘的中國文化感到好奇,其中以中華文化為代表的書籍像易經,山海經等只有一少部分人在看在研究,而大部分人已經看不懂這些內容了,這些遺留下來的書籍離我們太遙遠了。而在1900年,發生的一件事情讓我們有對這些古老而神秘的書籍記載的內容有了新的認識。
  • 《山海經》|中國最具想像力的奇書!
    《捉妖記》裡的小妖王胡巴;《大魚海棠》裡的帝江、白澤、貔貅;《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的九尾白狐;《長城》中的怪獸軍團;《花千骨》中的上古十方神器;《大聖歸來》中的大肉蟲「混沌」……這些年,我們在影視劇裡見到的大部分妖怪,並非編劇想像力的產物,而是源自同一本妖怪參考書——《山海經》首先,咱們來看看《山海經》裡的妖怪哦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