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重鎮」甘肅臨夏特色美食攻略

2020-12-17 聚愛美食

臨夏市位於甘肅省西南部,是臨夏回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州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距省會蘭州117公裡,屬蘭州一小時經濟圈範疇。來到臨夏,體驗秀美風光旅遊景點外,還有就是挑戰舌尖味蕾的盛宴。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說道包子,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上班路上來不及的早餐首選,在這裡,要介紹的是河州包子。面子好又餡子棒的河州包子成名那可是很早的,包好蒸熟,上桌前淋上椒油,看上去油黃面白,晶瑩剔透,吃起來更是清爽可口,味美實惠。餡子中的主菜可隨季節不同而變化,如冬季用韭黃,春季用韭菜,夏季用韭苔,秋季用地大(地耷),四季統用胡蘿蔔。由於社會進步,交通發達,人流和商流頻繁,東南沿海的海鮮流入西北,所以現時有些家中在餡子中也適量加入蝦米、蝦仁、雞精等以增鮮味。河州包子皮薄、餡鮮、形美、實惠價廉、鮮美可口。

手抓羊肉是臨夏頗具代表性的一道名吃。有一種流傳「說起手抓,想起臨夏」、「客人來了,不吃頓手抓,枉來臨夏」……所以手抓羊肉幾乎成了河州飲食文化的代表。據考證,臨夏古稱「枹罕」,河州羊又稱「棧羊」,曾是朝廷貢品,「棧罕赤髓羯羊肉」,歷來出名。東鄉族自治縣山大溝深,乾旱少雨,牧草含水量少,肥壯,富有營養,因而東鄉羊肉膘肥肉嫩,肉質纖維少且細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微量無素,久食能增強抵抗力及免疫功能,具有補腎健體、補脾健胃、美容養顏、延年益壽等作用。手抓羊肉一般帶骨,多切成條形或塊狀,因直接用手抓食而得名。

享譽四方的「桶子肉」。因裝入木桶沿街叫賣而得名。多選用羊胸叉、肋條和後腿肉製作,將精肉剖開,潛入肥肉,使其肥瘦相當,然後用旺火煮沸,加入調料改用小火燉爛,裝入特製的木桶內,使肉中的水分不致蒸發,以保持軟硬適度。

髮菜與「發財」諧音,黑色,它叫做髮菜,但其實和菜沒有一點關係,臨夏的髮菜湯,不論是宴請賓客,還是過年過節,都是餐桌上必點的菜餚。而這道菜只有臨夏有,從做法到吃法都是獨一無二,是屬於臨夏人的「專利」。這種因為長得類似人類頭髮的小東西,其實是一種菌類,叫做髮狀念珠藻。在臨夏這邊,髮菜作為當之無愧的開席菜,在沒有特殊要求的話,這道菜絕對是第一個上桌的,從字面上看,是為了討個「彩頭」

糖盒盒是臨夏回族特產,外形小巧美觀,有時在宴席比較多的情況下,用專用木質模具打壓,表面有喜字等花紋,形似月餅,美觀豪華,既耐看又好吃,以甜味為主。

發子面腸製作工藝與火腿有異曲同工之處,發子和面腸是用兩種不同材料的羊雜和麵粉灌制而成,外部包裝均用新鮮羊腸發子將新鮮羊心、羊肺、羊肉剁碎,拌以蔥、油、調味品,撒以適量麵粉,製成餡子,裝入羊肥腸中,入火蒸好後,切段入盤。面腸以麵粉為主料,配以調味品,灌入羊小腸中,放入蒸籠約蒸15分鐘,中間須針刺洩氣,以防破裂,熟後切段入盤。按臨夏習慣,發子面腸為一道菜,盤底放面腸,上面放發子。放入辣椒油、蒜泥、味醋即可享用。發子色澤暗紅,面腸通體白淨,配以鮮紅的辣椒油,色澤亮麗,風味獨特。

臨夏的扣丸子發源於中國傳統名菜四喜丸子,傳統意義上的四喜是:金榜題名時、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和久旱逢甘霖。在繼承與創新的過程中,臨夏的扣丸子具有了更多的祝福,一份扣丸子奉上,滿滿都是心意。

油炸果是臨夏地區的穆斯林婦女精心製作的一種工藝獨特、造型奇麗、圖案清晰、用料考究、香甜脆酥、頗為可口的傳統油炸食品。

牛雜割性熱,是冬日裡驅寒的早餐佳品,當然現在秋意漸濃天氣漸漸寒涼,吃一點牛雜割驅驅寒氣也是很棒的選擇。吃牛雜割,講究「腮肉肚梁子,蹄盤油葫蘆」,腮肉肌理細膩,燎颳得皮色黃而狀似海參,食時滋潤道;肚梁子厚達半寸,洗淨煮熟後潔白如玉,快刀切來,片薄如魷魚;蹄筋,晶瑩剔透像琥珀;油葫蘆(也就是牛賁門),煮時將脂肪翻進裡面,樣子像金色的葫蘆,故而得名。碗內放入雜割,再薄薄地割上一片油葫蘆,放在浮頭,舀入湯,打上香菜蔥花,紅綠黃白相間,令人胃口大開。

相關焦點

  • 花兒臨夏·在河之州「河湟文旅杯」花兒大獎賽在和政縣圓滿落幕
    12月20日中午,為期三天的花兒臨夏·在河之州「河湟文旅杯」花兒大獎賽在和政縣法臺山景區圓滿落幕。經過為期兩天的激烈角逐,花兒歌手們激情演唱,發揮出了自己的最佳實力,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與歡呼。臨夏被譽為是「中國花兒之鄉」,花兒又被人們稱為「西北之魂」、「西北的百科全書」、「是活著的《詩經》」。此次花兒大獎賽旨在傳承、弘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歌「花兒」,發掘傳唱「臨夏花兒」,弘揚臨夏精神,展現臨夏形象,提升「花兒臨夏·在河之州」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 ...甘肅】甘肅臨夏推「體育+」融合發展:昔日「破落戶」成「模範生」
    9月初,甘肅臨夏州臨夏市舉辦廣場舞大賽展演。圖為舞蹈演員拍攝記錄精彩瞬間。閆姣 攝「以前的窮,現在無法想像。吃穿都短缺,哪裡有錢建體育場?」在臨夏市北濱河東路健身步道一隅,記者看到一「健身驛站」,設有平步機、大轉輪、太極輪等,設備先進,顯眼處標有心率、卡路裡、步次數等內容的標識牌,且每個健身器材都有防雨設施,民眾在雨天也可鍛鍊運動。此外,臨夏市還設有健身中心、運動廣場等,運動場所較前些年大幅增加。年逾六旬的郝永萍,是臨夏市人,跳廣場舞已有8年時間。
  • 一位廈門記者眼中的臨夏市
    廈門的小夥伴第一反應:戈壁、荒漠、乾旱……在沒有到達甘肅臨夏之前,我也是這麼想的。可當我真正踏上臨夏這片土地,發現我徹底的錯了。其實這樸實無華的土地,意想不到的美總是這樣不經意的接踵而至。熱情好客的臨夏人民、古色古香的八坊十三巷和東公館、久遠先民的彩陶文化、秀麗壯觀的西北田園風光、回味無窮的蓋碗茶和手抓羊肉……美人、美景、美食,原來這才是真正的臨夏。
  • 甘肅地方特色美食驚豔馬來西亞
    甘肅地方特色美食驚豔馬來西亞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劉健)記者1月23日從蘭州市有關方面獲悉,日前,「2020歡樂春節——行走的年夜飯走進馬來西亞」活動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活動以甘肅優質食材為主要原料,突出絲路飲食文化主題,呈現了中國西北的地道美食,贏得馬來西亞方面的廣泛讚譽。為傳播優秀的中華美食文化,2015年在原文化部外聯局的指導下,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啟動了「行走的年夜飯」活動。
  • 海東河湟新區雙創特色載體第一批特色科技項目評審會在海東科技園...
    海東河湟新區雙創特色載體第一批特色科技項目評審會在海東科技園順利舉行 2020-12-12 1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速看,來甘肅白銀市有哪些必吃的特色美食,以下三種就夠了!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種白銀市的特色美食。山藥攪團山藥攪團是中國白銀地區著名的漢族特色小吃,定義為「用面攪成的漿糊」,本是藏族麵食品,藏族"少年"中唱到,"油潑辣子油潑蒜,熱熱的吃上個攪團。"形象地描繪了吃攪團的情形。在西北,有一種說法:誰家娶的媳婦兒賢不賢惠,是要看看她打的攪團光不光或筯道不筯道。
  • 夜色下的甘肅臨夏八坊十三巷:昔日棚戶區變「閃亮」商圈
    八坊十三巷融合了磚雕、木刻、彩繪,被稱之為臨夏市的城市民俗文化名片,也是民族建築藝術「大觀園」。圖為八坊十三巷內的磚雕作品。 馬玉林 攝圖為航拍鏡頭下的八坊十三巷其中一條街巷。 李大鵬 攝夜幕降臨,八坊十三巷依舊人來人往。
  • 甘肅臨夏八坊十三巷:消失的棚戶區與興起的商圈
    (資料圖)臨夏市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蘭州5月8日電 (艾慶龍 馬琳 李彬)在甘肅臨夏州臨夏市的八坊十三巷內,13條街巷將昔日棚戶區劃分成大小不一的塊狀區域,各類商鋪有序排列。年過七旬馬胡飛耶側臥在床上,看著電視,見證著街巷變化;34歲的蘭州市民馬洪波走在青石板路上,踏進開張已有1個月的工筆畫畫坊,尋覓著商業機遇。
  • 臨夏美食 串街走巷 讓味蕾綻放
    臨夏美食 串街走巷,讓味蕾綻放「美食之都」。浪遍了隴原大地,提到各市縣的風味,我認為,臨夏擔得起這個評價。臨夏是一個既溫暖又讓人感到幸福的地方,這兒的美食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濃鬱的田園風情,和一股撩人的來自街巷的煙火氣息……美食因人而生動,更讓人著迷的是臨夏人的淳樸和熱情,他們單純的笑臉、熱情的性格、待客的周到,讓人像回到家裡一樣。串街走巷,讓味蕾綻放,不管你對食物多麼挑剔,在臨夏,總有你中意的味道。
  • 甘肅地名為何都起的那麼好聽?這5地,讓人瞬間有種歷史穿越感
    甘肅有數不清的美景,吃不夠的美食,來到甘肅你會發現,甘肅還有個特色,那就是甘肅的許多地名特別好聽,大多有大氣磅礴,讓人瞬間穿越到漢武盛世之感。下面是筆者認為最為好聽的5地名稱,看你有沒有同感。1、武威市看到這個名稱,你是不是第一想到「威武」這個詞?
  • 甘肅臨夏興起冰雪經濟:引客體驗滑雪 感受優美雪景
    中新網蘭州12月20日電(記者馮志軍楊豔敏)近年來,擁有「春遲秋早,冬長夏短」高原氣候特徵的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冰雪經濟悄然興起。連日來,除絡繹不絕的周邊民眾利用周末前往臨夏州和政縣法臺山景區松鳴巖國際滑雪場「玩雪」外,還吸引來自全國各地34支代表隊伍百餘選手,角逐4個項目的冠軍。
  • 河湟清風徐徐來 文明東區入畫來
    7月18日,西寧河湟文化旅遊藝術節?第三屆青海地方特色小吃展暨西寧美食節城東分會場在歡樂的氣氛中拉開了帷幕。 連日來,城東區這座和諧、文明的「幸福城」得到了實踐檢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同時,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要得以滿足,為了讓百姓過上真正「豐收」的好日子,城東區各族幹部群眾再一次挽起衣袖,以一系列文旅活動帶動群眾生產、生活蓬勃升騰。
  • 五彩紛呈的民族風情畫卷——臨夏
    離開西安沿著連霍高速返回西寧,由於擔心蘭州段堵車,所以改道走隴西,經渭源縣,到臨夏市,然後翻越達力加山返回西寧市。這樣一來避免碰上蘭州段堵車;二來可以去臨夏吃小吃;三來可以到八坊十三巷轉轉,順便買一些土特產帶回去。喜歡臨夏,更喜歡臨夏風味小吃。
  • 西寧河湟文化旅遊藝術節最全活動安排
    活動地點:新千國際廣場、中發源城市廣場 活動內容:在新千國際廣場設置主會場,同時開啟中發源城市廣場、新千絲路風情街夜市、尼羅美食城等美食街區,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美食文化,通過打造美食秀活動,彰顯城東區美食精華,打造城東區美食品牌,弘揚城東區非物質遺產美食文化。
  • 【舌尖上的臨夏】美食故事
    【舌尖上的臨夏】美食故事 2020-12-03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臨夏推5條旅遊線路 邀重慶市民沿山順水自駕遊
    今(20)日,「交響絲路·如意甘肅·花兒臨夏」旅遊推介會在重慶舉行。臨夏回族自治州推介了豐富多樣的旅遊資源,並推出5條精品旅遊路線,邀重慶市民感受清涼臨夏。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位於黃河上遊、甘肅省中部西南面,是絲綢之路南線上的重要節點,是西北地區通往甘南草原、九寨溝的必經之地。臨夏天然旅遊資源富集,在臨夏州委、州政府的支持下,如今已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的旅遊休閒度假地。
  • 甘肅100個網紅旅行地名單
    7月25日,甘肅省文旅廳重磅發布了【甘肅100個網紅打卡地名單】都包括啥?景區景點、美麗鄉村、自駕遊露營基地、特色小鎮、文化藝術場館、紅色旅遊、商業小吃街、最美古鎮8個方面。快快收藏名單吧,甘肅100個網紅打卡地名單,看看你都去過幾個啦?
  • 【人文臨夏】大禹導河積石(三)
    [丁新.中國文明的起源與諸夏認同的產生[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6:51.]他還認為:「馬家窯文化的起源本身就是一個迷,因為,馬家窯文化所在的河湟流域本身沒有文化基礎能夠發展出馬家窯文化……在仰韶文化消失的那個時間範圍內,有一支繼承著仰韶文化的人群在今天甘肅南部黃河上遊的湟水流域紮下根來,並發展出了馬家窯文化,這是非常可能的。馬家窯文化從仰韶文化而來,在學界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 豐收節裡話發展|臨夏馬家莊把馬具賣到哈薩克斯坦、韓國 又辦起...
    臨夏市南龍鎮馬家莊村馬術遊樂城內駿馬奔騰  每日甘肅網臨夏9月22日訊(記者王佔東)2018年中秋小長假第一天,臨夏市南龍鎮馬家莊村馬術遊樂城內駿馬奔騰、騎射如風、鍋莊輕盈、載歌載舞樂聲悠揚中,馬家莊村黨總支書記馬源來提高嗓門充滿興奮地向每日甘肅網記者說:「我們馬家莊村的馬具現在都賣到哈薩克斯坦、韓國等多個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