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睡覺前,多跟孩子說這兩句「廢話」,娃長大想不優秀都難

2020-12-21 好孕

文|好孕姐

為人父母,都有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所以,現在的父母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就比如輔導作業,父母比孩子還要焦慮,基本上每晚都要上演河東獅吼。

我表姐家兒子今年9歲了,每晚寫作業都要表姐坐到跟前看著,就這還磨磨蹭蹭寫到十一點。表姐很發愁,別人家孩子不用管不用吼,每天不用父母怎麼操心,就很優秀。為什麼自己家兒子就這麼難管呢?

其實,我表姐是忽略了跟兒子良性溝通。就比如,每晚睡覺前,多跟孩子說以下這兩句「廢話」,娃長大想不優秀都難。

寶貝,你今天過得怎麼樣?開心不開心?

這句話,看似是一句再平常不過的話,甚至會被人當成可說可不說的「廢話」,其實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至關重要。因為,這說明父母想要跟孩子溝通交流,想要了解孩子今天發生了什麼,想知道孩子內心開心不開心,有沒有什麼心事。

而一旦這句問話成為一種習慣,孩子和父母就會形成一種默契,即:每晚睡前談談心,不光是輔導作業和進行教育。這樣,孩子聽到父母的關心,內心裡會非常溫暖,覺得父母就算管教自己再嚴厲,也是關心自己的。而父母,也可以通過問孩子:「寶貝,你今天過得怎麼樣?開心不開心?」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訓練他自我表達的能力,更能鼓勵孩子有事別憋在心裡。

很多父母都說,羨慕別人家父母和孩子「母慈子孝」,相處融洽,像朋友一樣。其實,都是在點滴交流中積累的。父母如果不懂跟孩子溝通交流,不了解孩子,又怎麼能夠跟孩子做朋友呢?所以,每晚睡前,注意跟孩子說上一句這樣的「廢話」,不僅增進親子關係,也有助於孩子心理健康,長大更優秀。

不管你優秀不優秀,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現在的教育,都是父母在攀比,父母經歷過社會的現實,總希望給孩子提供更優質的教育資源,讓他們多學點東西,以後走入社會,不至於吃苦,不至於處處碰壁。但是,父母這種期望,有時候也是一種焦慮,會讓孩子壓力很大。

我一個朋友,總是要求孩子好好學習,每次考試成績必須拿前五名,一次達不到,她就會大發脾氣。所以,她家孩子每次考試完,都心驚肉跳,生怕考不好。有一次,孩子還跟我說:「我好好學習是為了讓媽媽開心,讓媽媽更愛我。因為我害怕自己不優秀了,媽媽就不愛我了。」

其實,哪有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呢?媽媽緊張孩子學習,也是希望孩子以後有出息。但是,有愛不表達,就容易讓孩子誤解媽媽的愛。所以,每晚睡前,跟孩子說一句:「不管你優秀不優秀,爸爸媽媽永遠愛你。」不僅可以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愛,更可以為孩子減壓。孩子心理健康,內心有愛,長大才會是一個優秀的人。

【話題討論:家長們,這兩句「廢話」,你睡前跟孩子說過嗎?

相關焦點

  • 「慢慢來,我們等你」,父母經常跟孩子說這3句話,想不優秀都難
    很多父母都在問,孩子應該怎樣教育?如何做讓孩子更自信?其實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家長自身的素質修養很重要。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優秀的孩子背後,一般都有一個會說話的父母。
  • 孩子小時候能和這5種人睡覺,將來會更優秀,這是娃的福氣
    「這個寒假,家裡最忙的是兒子,好像放假的是我和孩子他爸。」明明媽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為什麼孩子會如此自律呢?其實這都得益於他之前的生活經歷。在上小學之前,明明都是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老人早睡早起。爺爺每天早上還會帶著孩子一起鍛鍊,小明明要麼是學爺爺像模像樣地打太極,要麼是跑步。
  • 那個願意跟你說「廢話」的人,一定很愛你
    他要是認真地看電視,老婆就會嫌棄他跟一個大爺一樣,不知道幹點家務,也不知道幫忙檢查孩子作業;他在看書,老婆就和他說那些鄰裡的八卦,而且她也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他要上班,來不及吃早餐,老婆就能拿這一件事說半天,不吃早餐沒力氣,不吃早餐胃會壞,不吃早餐工作沒精神;總之說十句話沒一句話說在點子上,通常一句話可以說完的事情,她卻要扯出一堆有的沒的廢話,簡直沒完沒了的。
  • 三歲前孩子跟誰睡,就是誰的娃!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小寶貝,都被爸爸媽媽以及爺爺奶奶捧在手心裡長大。當然,現在很多年輕父母的經濟壓力比較大,他們在上班後都會把孩子託付給老人來照顧。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寶寶和誰待的時間越長感情就會越深厚,尤其是晚上跟著誰睡,就有可能和誰更親。而年齡越小的孩子,這樣的現象越明顯。
  • 娃遇到3種媽,再聰明也難成才!遇到這3類媽,娃想不優秀都難
    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在優生優育的同時,對孩子的教育也要科學對待。 但是,我經常接到一些父母的留言和疑問。很多媽媽說,自己培養孩子真的非常辛苦,對孩子要求也非常嚴格,可為什麼孩子一點都不懂事,跟其他孩子相比明顯有差距呢?也有的父母說,我和他爸爸都是非常勤快利索的人,可是孩子怎麼就這麼懶呢?真不像是我生的孩子。
  • 睡前堅持對孩子說這兩句話,看似簡單,卻能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陪伴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充足的陪伴能讓孩子感受到愛與陪伴,內心充實溫暖,是建立一生安全感與幸福感的基礎。但現實是,許多家庭夫妻倆都上班,從早到晚,很少能有時間陪伴孩子。在吃完飯後,家長收拾完家務可以陪孩子一同玩耍、做遊戲,投入到與孩子的互動中,這種高質量的陪伴可以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爸媽心中很重要,足以彌補白天的陪伴不足。等到孩子入睡前,家長可以與孩子溝通心事,了解他一天的動態與心情。睡前對孩子講下面兩句話,並給孩子來一個深深的晚安吻,能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 多跟孩子說「廢話」,也是衡量親子關係的重要指標,家長要當回事
    多跟孩子說「廢話」,也是衡量親子關係的重要指標,家長要當回事我女兒今年10歲了,在讀小學4年級,每天放學我去接她,她一看到我,就會跟我嘮嘮叨叨,說在學校裡的新鮮事:和同桌聽課的時候說話了,今天學校的飯太好吃了,都沒有吃夠
  • 孩子被說兩句就哭了?這不是「玻璃心」,是父母的問題
    上周,鄰居吐槽她家的孩子太喜歡哭了,每次說她兩句,就哭得稀裡譁啦,好像全世界都背叛她了一樣。生活中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他們聽不得批評,有的孩子只是被吼了兩句,就哇地哭了起來。首先孩子「說兩句就哭」肯定不是天生的,其主要原因還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
  • 跟貓一起長大的孩子,呼吸的空氣都是甜的
    一般新生兒家庭是老人家搶著帶娃,Yasyu萬萬沒想到她家居然是貓搶著帶娃。這是Toro,一隻10kg重的緬因貓,體型碩大威風凜凜。Toro是2010年出生的,妹妹麻衣醬出生時他其實已經兩歲了,雖然已經不是一歲的小孩子了,但Toro覺得自己還是個寶寶,第一次當哥哥有點不太習慣。
  • 為什麼孩子不聽話?因為你說了太多廢話!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對於大人的話慢慢能聽懂了,為娘的開始期待,哇,終於可以交流啦。但萬萬沒想到,根本不是你想要的那種交流。聽是能聽懂了,但根本不照辦有木有?完全當耳旁風有木有?甚至聽懂了也裝不懂有木有?為啥明明懂了,就是不從?恐怕是因為你說了太多廢話!
  • 哄孩子睡覺太難了?寶媽可以試試這7個妙招,讓娃一覺睡到天亮
    對於3個月以下的,一睡覺就容易哭鬧的寶寶來說,這招非常好用。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睡覺也不會那麼容易被吵醒了,慢慢的撤掉襁褓即可。在聲音上下手不同的聲音對娃睡眠是可以提供很大幫助的,具體有以下幾種。1)催眠曲這個我們都熟悉,無論是給娃哼唱的還是播放的「搖籃曲」、「催眠曲」、「晚安曲」等等,都能一定程度給予孩子安全感,助娃入睡。不過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對於音樂的敏感也不同,父母儘量嘗試找到最適合孩子的。
  • 為什麼不能打孩子?有一種情況該打就打,娃可能長大後更優秀
    有的父母認為肌膚止痛能讓娃長記性,不打不成器,而有的父母則認為簡單粗暴的體罰只會破壞親子關係,到底要不要打呢?3、親子關係的差異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內心要麼恐懼,要麼就是怨恨,很難與父母親暱,很少跟爸爸媽媽撒嬌,親子之間總是隔著一道牆。如果孩子長期在父母身上得不到尊重和理解,會逐漸對父母失去信賴,孩子容易產生孤獨感、無助感,親子關係會慢慢疏遠。
  • 睡覺前,和孩子聊天還是講故事?很多家長都做錯了
    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可謂是下了很多功夫,而關於睡覺前跟孩子聊天還是講故事,可能大部分人認為講故事是最好的,其實則不然,最近,美國兒童專家的研究打破了我們的想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多大的孩子最難帶?相信能熬過這4個最難帶階段的寶媽都是王者!
    媽媽跟女兒說話,幾乎都要靠喊叫。女兒脾氣又很糟糕,稍有不順心,就會大哭大鬧。最嚴重的時候,女兒一生氣,竟然撿起頭髮就吃,被人阻止後,還會不分好賴去咬人胳膊。當媽媽的氣得要命,感慨「帶娃太頭疼」。萬般無奈下,媽媽還帶女兒去看了醫生。結果指出,爸媽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導致了孩子的敏感和焦慮。
  • 中年婦女優秀不優秀,主要看娃!
    你不胖?風韻猶存?其實,這些廢話就如同,我們對一個幼兒園小朋友說「你已經長大了怎麼還不懂事?」一樣,徒勞無功。就要幹活,而且什麼做飯煮菜的事都是我一個做,但是吃飯從來不等我,都是是他們先吃了,然後我再吃,還被婆婆嫌棄說我吃飯慢,沒教養之類的,婆婆說我的時候老公也不會站出來為我說話,回到家就說好話哄我,這也是我一直沒有離婚的原因之一。
  • 「上課認真聽講」是句正確的廢話,對娃沒效果,精明的父母這樣
    為此,兩位爸爸坐在一起交流起孩子的學習問題,小智爸爸說:「這孩子哪兒都好,就是學習不行,我每天送他上學都要囑咐他上課認真聽講,老師也找過我,可這孩子怎麼一點長進沒有呢?」
  • 從不睡枕頭的孩子,和從小睡枕頭的娃,長大有啥差異?父母要知道
    可就算是這樣,不少新手爸媽還是踩了不少的「坑」,等孩子長大後,問題顯現出來,這時後悔已經遲了。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就是有關娃的睡姿了,提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說寶寶和「枕頭」了。那麼,從小就睡枕頭的孩子,和小時候從不睡枕頭的孩子長大有啥差異?
  • 6歲前,家長讓娃經歷這4個「第一次」,孩子更加獨立有擔當
    在孩子6歲之前,性格形成關鍵期的階段,我建議父母要狠心一點,讓娃去經歷這4個「第一次」,如果不能遇到,父母也要創造機會讓孩子去經歷,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好性格,讓孩子未來更加獨立,更加有擔當。後來我讀了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書,我才知道兒童早期通過動作發展思維的,所以動手能力強的孩子,頭腦也相對更加靈活。孩子頭腦靈活自然學習成績會更優秀,將來就業率也更高,自然犯罪率更低。所以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朱棣文曾說過:「很難想像哪些只會念書,連煎蛋、煮蛋都不會的孩子,會懂怎麼做實驗」!
  • 9歲女孩每晚睡覺都被親媽用膠布封嘴,沒想到也是這個原因...
    醫生說,要糾正齙牙,首先要改變孩子的呼吸習慣,如果不及時矯正,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醜。雖然我知道小川晚上睡覺戴著不舒服,有時候吞咽口水都很費勁,但是,每晚還會要求他戴上。還好,小川自己覺得沒什麼,每次都會乖乖戴上。
  • 有這「3種特徵」的爸爸,很難養出優秀孩子,你家娃有同款爸爸嗎
    反之,如果爸爸們有這3種特徵,那麼很難教養出優秀的孩子,快來看看你家娃有沒有同款爸爸。 所以如果爸爸經常用肢體暴力毆打妻子或者孩子,或者是用語言暴力來羞辱、辱罵孩子,都有可能讓孩子陷入到「暴力循環」中。 有暴力傾向的爸爸不僅無法教育出優秀的孩子,甚至還有可能毀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