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可讓中國餐飲更好走向世界,怎樣分餐合理、簡單、高大上?

2020-12-22 美妞兒的記事本

分餐可讓中國餐飲更好走向世界,怎樣分餐合理、簡單、高大上?

從古到今,中國都是分餐的,現在為什麼不分餐,是因為中國的餐桌文化正在慢慢形成。無論是談事還是談情說愛,國人都聚在餐桌前談心,一是氣氛好,二是酒量自然大。因此基本都是大家坐在一起,你們一句我一句的交流感情。

以前外出就餐用公筷都會提示用餐者,但很多賓館或飯店,都有提供,但多少人用,這是習慣的養成,使用公筷的目的是為了避免交叉感染,但說實話比較麻煩。

分餐似乎是現在的潮流,以後的人更注重飲食文化,所以要做好產品搭配,既有營養又有新意,通過網紅經濟提升店鋪影響力。快餐、自助餐等中國的飲食,其實已是自己的分餐,要保正、正餐、大菜的顏色、形狀完整的菜餚,採用公共分食餐具即可,西餐也不全是單人餐,同樣的,大菜、宴菜,主要是改善用餐習慣。

按照中國的傳統,大家聚在一起吃各種各樣的食物,無論是親人、朋友還是陌生人,只要涉及到吃,都要先坐一桌開始享受。但許多人卻忽略了一個問題,即隱形危害健康行為。因此題主提到分餐,那麼咕咚是非常贊同的。分餐制不僅能有效地避免某些疾病,還能讓人充分享受到美味佳餚。

首先談到一些疾病,最明顯、最突出的是幽門螺桿菌感染,這一問題在今天確實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以此為例,很多人都是看不見、甚至是完全沒有意識地受到感染。儘管說有些人不痛,但也有一些人因為這種症狀而造成不可逆轉的身體傷害。並且這種疾病的傳播效率很高,大多是由於飲食餐具引起的,並且容易反覆,所以這就突出了分餐的重要性。

接著講合理分餐和高大上,首先要讓大家普及一下分餐的具體含義和真正益處,讓大家慢慢地接受它,也就是要普及觀念。相信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大家都會習慣分餐的好處。講高大上的話,那就是從健康、節儉出發,要知道,分餐與自助很相似,能直接讓大家避免浪費,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從這個角度出發,自然就高大上了!

什麼是高大上,印度不就是抓飯麼?是不是缺少筷子,我們的國人崇洋媚外已經忘記了自己的文化,我永遠支持我們的家庭聚餐。傳染疾病,是不是要不結婚,男女不相愛,生孩子要用機器代替,母嬰也會傳染疾病,高則人用不接觸,低則人吃一頓飯不值,我愛祖國的一切好與壞,國外的月亮不圓。

有些朋友分享他們的觀點:

不要把它分開來,因為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特點,不能為了迎合別人而丟掉自己的特點,我們中國人喜歡那種合家團圓,聚在一起覺得熱鬧。即使是感染了病毒,我們仍然應當受到尊敬,我們應當尊重自然,愛護自然,這樣我們才能得到自然的幫助,

但為什麼國外很受歡迎的分餐制到了中國就不行了,還有一些原因:

一、套餐,有些國外餐品會定製個人套餐,每份菜品數量較少,這樣一個人也能品嘗到許多菜品,但中國呢,一上來就大眾化,一個人一道菜一碗飯未必吃得完

二、有專人分餐,有些國外餐館提供分餐服務,讓您方便就餐不必擔心餐具問題,而中國呢,端上來的服務員就走了。

在此次疫情爆發期間,如果實行分餐制確實沒有問題,但能否長期維持,還需要時間來驗證,同時分餐是否合理、簡單,高不高這就需要從服務、餐具上面入手,通過這方面的夜晚。分餐制僅僅是餐桌禮儀上的一種改變,實際上與走向世界並無多大關係。

並且分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對食物的浪費,所以在有些情況下分餐實際上是非常必要的。再者,怎樣分餐合理,最合理的肯定是在數量上吃多少拿多少,拿到什麼就吃什麼,在質量上,分配個人喜歡的食物,能讓人有滿意的用餐體驗,至於大眾化,那就要看菜式和擺盤。

相關焦點

  • 分餐新「食」尚 推行難在哪
    店內,在消費者按安全距離落座後,服務員拿上了一套顏色不一樣的餐具並提醒「歡迎就餐時使用公勺公筷。」 「我們營業這麼多年一直都備有公勺公筷,以前是顧客需要時才提供,最近在顧客用餐前就主動提供。」該餐廳經理助理王琦說。 4月8日12時,位於石家莊市裕華東路的金山餃子富強店,一間可容納10人的包間內,5名顧客分隔就座,服務員上菜時為每道菜都配了一雙公筷。
  • 你是否願意分餐而食——疫情之下中國家庭用餐方式調查
    在山東濟南,考慮到家中孩子年幼,更容易感染病菌,市民張雅萍一家也在疫情期間選擇分餐,至今已經堅持兩個來月。「分餐可以降低交叉感染風險,還可以合理、定量搭配,保證營養又不浪費,能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實際上,這不是家庭分餐第一次成為熱點。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之後,社會就曾興起分餐熱。只不過,這次家庭分餐引起的討論,似乎比上一次更為熱烈。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支持分餐制」「文明餐桌·公筷行動」「宅家吃飯你會用公勺公筷嗎」等話題引發億萬網民持續關注討論。一些地方政府也在倡導分餐。
  • 家庭如何實行正確分餐
    說起分餐大家可能不太贊同,圍桌同坐、相互夾菜是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人們在飯桌上的交流,圍桌而食,共享佳餚,其樂融融。然而,在共享美食時,我們有可能不小心「共享」了危險。而且合理的分餐制還可更科學的把握家庭成員攝取的營養質量,更有利於控制飲食,更好地調節口味,也能幫助節約糧食,避免浪費。那麼如何操作呢?
  • 中國人最初都是分餐吃飯,為什麼現在是圍在一起共同吃飯呢
    分餐制的歷史無疑可上溯到史前時代,中國人的飲食文化如何從「分餐制」過渡到「會食制」、最後又為何演變成今日的「合餐制」,這種傳統的分餐制一直都是傳統餐飲文化的主流。那時候我們席地而坐,在席地上吃飯就叫宴席,最尊貴的位置叫主席,吃完飯叫退席。那時候吃飯跪在席上各吃各的,這就是分餐制。
  • 「上菜直接放置兩雙筷子」,全面推進餐飲服務單位分餐公筷使用
    最近,雲南多部門聯合制定了《雲南省餐飲服務單位分餐公筷工作方案》和倡議書,全面推進餐飲服務單位分餐公筷工作,推動勤儉、節約、文明的新餐飲消費習慣。《方案》提出:在全省所有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託幼機構和各級各類學校全面推行分餐制;鼓勵飯店、餐館提供分餐服務並在醒目位置設置"分餐分食,公勺公筷"宣傳提示;向餐飲行業發出主動備公筷、每桌有公筷、夾菜用公筷、人人用公勺公筷、處處用公勺公筷、謹防飛沫傳播、設立桌長制度等倡議。
  • 文明分餐到胃更要到位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合餐制由來已久,奉為主流。圍桌合餐被國人認為可以營造團圓的氛圍、增強真摯的感情。而說到分餐,很多人都會犯嘀咕,雖在一張桌子上,但是各端各的盤子,各吃各的食物,難免造成人與人感情上的疏離,遠比不上齊聚一堂、觥籌交錯的其樂融融。  然而,從人民衛生健康這個角度講,傳統的桌食、堂食弊端很明顯。
  • 北京多家老字號餐館推分餐服務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3月9日,北京烹飪協會、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聯合發布《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議書》,推行公筷公勺行動。新京報記者走訪部分餐飲企業了解到,在提倡發出之前,部分老字號的正餐店,都會為消費者提供公筷公勺服務,一些餐飲企業的包間裡,也有服務員為食客分餐的服務。
  • 疫情催生分餐制|分餐|龍山文化遺址|公筷
    我國分餐制歷史很悠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研究員王仁湘在一項考古中發現,在山西襄汾陶寺龍山文化遺址中,出土了一些用於飲食的木案。這些木案平面多呈長方形,長約1米,寬約30釐米,木案下方有木條做的支架,高度僅15釐米左右。木案出土時,案上還放有多種酒具。在遺址中還發現了與木案形狀相近的木俎,也是長方形,略小於木案。俎上放有石刀、豬排或豬蹄等,這應是放置祭祀牲畜的祭俎。
  • 年夜飯怎樣吃才安全? 分餐、公筷、訂外賣成最新風尚
    年夜飯怎樣吃才安全?分餐、公筷、訂外賣成最新風尚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陸妍思  2021-01-16 除了要求掃碼、測溫、戴口罩成為進入餐飲門店的標配動作外,分餐位上、公筷公勺也成為新風尚。
  • 太原:公筷公勺用起來 分餐成為新常態
    「分餐制」這種與中國傳統餐桌文化相反的就餐方式,市民的認同度如何呢?連日來,山西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公夾、公筷、公勺擺上飯店餐桌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太原市越來越多的飯店恢復堂食。陸續開門迎客的大小飯店,觥籌交錯、歡聲笑語,讓城市又有了煙火氣。
  • 正宗腊味煲仔飯做法,20分鐘飯菜一起上,網友:分餐合理,get!
    孩子開學了,這上學累得真不止是老師,做爸媽的也是累得慌,一天來回接送四遍,離學校遠一些的,這一整天的時間就折騰在接送小孩上了。開學了幾天,就累了幾天,腰都要疼了,接送孩子管做飯,時間就是這樣消耗掉的,看看那些二胎媽媽,更是辛苦!
  • 分餐不分愛!擁抱健康用餐方式,南京已有家庭在行動
    記者採訪發現,南京市文明辦等多部門發出「公筷行動」倡議後,一方面,部分家庭就餐還存在著「分餐顯得生分」「不習慣公筷公勺」等觀念;但另一方面,也有家庭正在改變就餐模式,積極擁抱「分餐制」。疫情之問:親朋相聚,你分餐嗎?疫情防控期間,隨著媒體的廣泛宣傳和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對分餐、使用公筷公勺等健康餐飲方式的要求不斷提升。
  • 便於分餐享受美味的標準化健康火鍋產品問世
    便於分餐享受美味的標準化健康火鍋產品問世——山東谷承遠成功創意研發出「草緣食尚」火煱發布時間: 2020-04-30 15:08:45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隨著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控深入,人們對分餐、外賣、半成品後加工等餐飲方式更加需求,餐飲安全、餐飲健康、餐飲營養成為大眾的共同關注。
  • 北京同和居、鴻賓樓等多家老字號餐館推分餐服務
    原標題:北京多家老字號餐館推分餐服務 來源:新京報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3月9日,北京烹飪協會、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聯合發布《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議書》,推行公筷公勺行動。新京報記者走訪部分餐飲企業了解到,在提倡發出之前,部分老字號的正餐店,都會為消費者提供公筷公勺服務,一些餐飲企業的包間裡,也有服務員為食客分餐的服務。北京部分老字號正餐提供公筷公勺華天旗下老字號同和居、同春園、地安門馬凱餐廳、惠豐餃子樓等提供正餐的老字號門店,多年前就有提供公筷公勺服務。
  • 為了我們的健康,推行「公筷母匙」和分餐
    中國,這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著經歷時間長河而沉澱下來的,燦爛的傳統文化。其中就有著琳琅滿目的美食,以及富有深刻內涵的就餐禮儀。例如,筷子的使用,在中華文化圈,被普遍使用;合餐制,被視為家人團圓的象徵;另外桌椅位置的擺放、「主客陪」席位座次、酒文化等等,在這片遼闊的大地上,精彩紛呈的展現著。然而,現代醫學和養生專家們提示,我們沿襲了整個文明的合餐制也許並不科學。
  • 蘭州市確保公筷公勺分餐夾全覆蓋 推動文明餐桌暨健康分餐行動
    摘要:日前,甘肅省蘭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布了《推動文明餐桌暨公筷公勺分餐夾健康分餐行動的通告》,張貼公筷公勺文明用餐宣傳畫、杜絕鋪張浪費、推進「光碟行動」、「文明餐桌」的落實,讓健康分餐行動 深入人心。
  • 古人用餐方式:從分餐如何演變成合餐?承載了中華文明延續的秘密
    從商朝開始,人們用餐就實行了分餐制度,這個分餐制度有區別於遠古人,不是根據生產狀況和食物多少來定的,而在當時,這種分餐是一種禮儀思想表現,也就是出現嚴格的貴賤等級之分,這個時候的分食具備了完善的政治和社會意義。《禮記》中記載,當晚輩和長輩一起吃飯的時候,六十歲的老人可分得三盤菜,七十歲老人可分得四盤菜,八十歲可分得五盤菜,用此表明尊敬長者。
  • 分餐減肥法真的有效嗎
    核心提示:分餐減肥法是真的有效的,因為每一次吃東西都吃的相對較少,而餓了之後可以再吃,這樣不會讓胃裡因為很空而健康度下降,而分餐減肥法還能控制熱量的攝入,因為每次吃飯都吃的很少的情況下,吸收的脂肪和熱量就不會很多,這樣脂肪隨吃隨代謝,就不會沉積在身體中。
  • 北京市衛健委:提倡公筷分餐,應教會和鼓勵兒童儘早獨立進食
    落實《首都市民衛生健康公約》,提倡公筷分餐,可有效避免經口傳播疾病。分餐制是指餐飲服務人員或消費者通過使用公用餐具分配食品,使用個人餐具進食的就餐方式,分餐形式主要有餐位分餐、臺面分餐、服務臺分餐、自助餐分餐等;公筷制是指就餐場合,使用公用的筷子或勺、叉進行分餐。市民朋友不僅是在外就餐時候要分餐公筷,在家的時候也提倡用公筷公勺。
  • 古人也分餐!是時候拾起這個千年「約飯」傳統了
    古人也分餐! 可實際上 中國才是世界上最早進行分餐制的國家 早在先秦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