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是人類維持生命、生長發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質基礎,國民營養事關國民素質提高和經濟社會發展。
由於經濟水平的發展,居民膳食中預包裝食品(註:預先定量包裝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消費的佔比越來越高,隨著國民的營養健康意識日益提高,消費者也越來越關注營養標籤。
在食物的採購過程中,很多人不免要買到許多包裝食品,目前市面上包裝商品琳琅滿目、種類繁多,那麼我們如何在眾多的商品中通過查看營養標籤選擇到既能滿足日常營養需要,又更健康的食品呢?一起來看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官方說法吧!
人類自古以來在索取食物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找維持生命存在的奧秘——營養素,如大米是由什麼組成?蔬菜為什麼是綠色?紅薯為什麼甜等等。因為食物中含有大量營養物質,比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等,在這個大家庭裡,每個成員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同為基體健康保駕護航!
目前,我國食品營養標籤主要存在一個消費者對營養標籤的認知問題。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吃進去的食物就是在為人體補充營養,而我們可以通過營養標籤,來進一步了解這些食物的營養成分。食物的營養標籤會告訴你食物裡都含有什麼,並且幫助你合理選擇食品,這對膳食營養平衡和身體健康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營養標籤還可以告訴我們很多信息,營養成分表不僅可以標示能量和核心營養素,也可以標示出更多的營養成分。其中,營養成分表中最關鍵的數值是NRV%,即每100克或100毫升或1份食物中營養素含量佔每日所需營養素參考值(NRV)的百分比。
食物營養含量的高低,該如何辨別呢?我們經常會在某些產品上,發現類似「高、低、含有、富含」等字樣,這些都是用來幫助我們迅速選購食品的標識。不僅如此,營養成分表裡的成分含量水平是有嚴格要求的,都是通過實驗室檢測,或者根據食品原料及其配料比計算得來的。
我們攝入身體的營養成分對我們又有哪些好處呢?營養標籤可以幫助我們在購物時參照它來搭配,每種食材都有它的營養偏向,攝入充足的營養,保證身體的健康。比如水果和蔬菜主要提供的是維生素,和植物營養素類;堅果主要提供各種礦物質和不飽和脂肪酸等。所以食物要搭配食用,互相彌補不足,才是最好的膳食模式!如果盲目進食,很可能導致「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的發生,所以大家在購物時,一定要注意營養標籤的標示,學會讀懂它,就可以幫你實現營養的多樣性和均衡攝入,幫你遠離慢性病。
統計數據顯示,慢性病死亡人數在我國總死亡中佔80%,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例如高鹽、高糖、高油及不當膳食是當前慢性病發展的主要因素。食品革命的時代已經來臨,消費者購買食品不再只是吃飽,更重要的是注重飲食的合理搭配,吃出健康。如果你再盲目購買,長此下去,各種慢性病就離你不遠了。
立刻改變飲食習慣吧,健康飲食從識別營養標籤開始!
來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