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籤變了,如何選擇才健康

2020-12-12 騰訊網

點擊左上方「平安秀峰」關注更多~

近年來,我國居民營養健康狀況明顯改善,但仍面臨營養不足與過剩並存、營養相關疾病多發等問題。為落實國務院《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精神,推進合理膳食行動實施,國家衛健委加快落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以下簡稱《標籤通則》)修訂工作。

當你在超市的貨架前滿懷欣喜地挑選那些包裝精美,香氣濃鬱的食品時,可曾想過你都吃了什麼?你都該吃多少?當我們面對食品包裝上「低脂」、「低鹽」、「無糖」之類的字樣時,是否能明白其真正的含義?

下面,我們來共同學習一下營養標籤相關知識,學會科學地選擇食品,給自己和家人的營養和健康築起一道防護屏障。

什麼是營養標籤?

營養標籤應該怎麼看?

營養標籤是向消費者提供的有關食品營養信息和特性的說明,可以幫助消費者合理選擇預包裝食品。新的營養標籤主要內容包括營養成分表、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

營養成分表是對食品中營養成分名稱、含量和所佔營養素參考值(NRV)百分比進行標示的規範性表格。其中,能量和一些與人體健康關係尤為密切的營養素,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等,需要在所有預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籤中強制性標示。

NRV是一組專用於營養標籤中,表示人體一天中應攝入的營養素量的參考值。通過計算預包裝食品中所含的營養素量佔營養素參考值的比值,可以了解該營養素能夠滿足人體每天需要的程度。

營養聲稱是對食品營養特性的描述和聲明,包括營養成分的含量聲稱。含量聲稱是描述食品中能量或營養成分含量水平高低的聲稱,當含量水平超過或低於參考值時,可以使用「含有」「高」「低」或「無」等進行標示,例如「高鈣奶粉」「無糖」「低鈉」「富含維生素C」等。此時,消費者可以根據這些營養標籤信息合理選擇適合自身健康需要的食品。

營養成分功能聲稱,是對某營養成分能夠維持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描述。比如,對於含有鈣的預包裝食品,可以在營養標籤中標示「鈣有助於骨骼和牙齒更健康」,這樣的聲稱有利於消費者進一步理解食品中營養素的生理作用。

新通則亮點多多

修改術語定義,碳水化合物計算更精確

新版徵求意見稿中,刪除原來的核心營養素的定義,同時增補了能量、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定義,並完善了能量及碳水化合物的計算公式,將前期標準問答中的部分內容完善到標準文本中了,相比現行標準,修改後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更精確。因此按修改後的碳水化合物計算的能量也更精確。

增加可選擇標識的營養成分

修訂後的營養標籤標準充分考量了全民公共健康問題,強制增加了糖、飽和脂肪酸等與全民營養健康重大相關的成分標示;同時,鼓勵企業在自願性標識中,對鹽、糖和油的含量作出聲明,使用「中國居民膳食寶塔圖形」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核心信息。

允許進行圖形化及文字化標識

為了規範企業生產,同時方便消費者對營養標籤的識別和理解,指導消費者健康選擇,修訂後的《標籤通則》對標籤格式、文字大小、營養聲稱等方面都明確規定了標註方法,包裝正面也允許採用圖形、文字等方式對營養素含量補充說明。對能量的描述可以使用卡、千卡、卡路裡進行文字說明;對鈉的描述可以使用鹽、低鹽等文字表達。

調整允許誤差範圍,明確能量計算方法

修訂後的《標籤通則》還對NRV進行重新修訂,與2014年中國營養學會的中國膳食參考攝入量的推薦標準保持了較好一致性。部分營養素的允許誤差判斷值、營養聲稱條件和描述等也得以修訂。修訂後的《標籤通則》對豁免食品的描述也更清晰化,與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及相關標準等,在定義、成分標示和劑量使用等的銜接性方面進行了較好匹配。

如何藉助營養標籤選擇食品

低於多少是低鈉或無鈉鹽?

食品中的鈉是以各種形式存在的含鈉化合物的總和。一般情況下人體不會缺鈉,相反由於膳食習慣問題,我國居民的鈉攝入量遠遠超過需要量,成為導致高血壓的一個主要因素。為引導人們選擇鈉含量較低食物,營養標籤可根據食品鈉含量聲稱「低鈉(低鹽)」、「無鈉(無鹽)」。我國規定,低鈉食品的要求是鈉含量≤120mg/100g(或100ml),無鈉食品的要求是鈉含量≤5mg/100g(或100ml)。為了預防高血壓,我們大家應該吃清淡少鹽的膳食,儘量不要選擇鈉含量很高的食品。

如何選擇低脂食品?

脂肪是人體必需營養素之一,它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是產能的三大營養素,具有為人體提供必需脂肪酸,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等生理功能。但是,過量的脂肪攝入容易導致肥胖等慢性病的發生。根據我國標準規定,脂肪含量不高於3g/100g(或1.5g/100ml)的產品可以聲稱低脂。肥胖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和脂性腹瀉患者等人群建議儘量選擇低脂食品。

不同的人群應關註標籤上的哪些內容?

給孩子買食品,建議首先關注蛋白質含量,比如買奶類及其製品,每100g產品中蛋白質含量在2.3g以上,那肯定是奶或者是調製乳、發酵乳,如果蛋白質只有1.0g或者更低,那麼就不是奶,是含乳飲料。

給成年人買食物,建議關注能量、脂肪和鈉這三項內容,比如買肉罐頭或者買熟肉製品,重點要關注脂肪和鈉,尤其鈉含量是不是特別高;買餅乾,看總的能量和脂肪含量則比較重要,買飲料,需要看一下能量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給老年人買食物,建議重點關注蛋白質、鈉和鈣含量。現在許多老年人過於擔心脂肪攝入過高,經常選擇脂肪低的食物而忽略了對蛋白質含量的關注,建議選擇食物同時注意蛋白質含量;鈣含量高的食品,尤其奶類中鈣吸收率也高,建議經常選購;此外老年人不宜攝入過多的鈉,注意少吃醬類等產品。

有效實施營養標籤意義重大

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司長劉金峰認為,有效實施營養標籤通則意義重大,一是有利於宣傳普及食品營養知識,可以加強對個人和家庭的營養和膳食指導。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可以通過閱讀營養標籤,有意識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例如,有的人為了控制體重而注意食品中脂肪和能量的水平,有的人為保持體重或預防腸道疾病會關注食品中膳食纖維的含量。通過實施營養標籤,提示脂肪、糖和鈉等含量,可以提高消費者的營養健康意識,調整膳食結構和健康水平,以此鼓勵全社會參與到減鹽、減油、減糖的行動中來」。

二是有利於規範企業正確標示營養標籤,促進食品產業健康發展。「有了營養標籤,需要將產品的營養成分含量告知消費者,企業在研發、生產食品時,就需要對此加以考量,從這個意義上講,也是引導企業不斷進行產品優化升級的有效措施」。

劉金峰表示,接下來,國家衛健委將按照合理膳食行動的要求,紮實推進營養標籤標準修訂工作。「增加蔗糖等糖的強制標識,鼓勵企業進行『低糖』或者『無糖』的聲稱,積極推動在食品包裝上使用『包裝正面標識(FOP)』信息,幫助消費者快速選擇健康食品」。

除了預包裝食品,國家衛健委還將進一步關注在外就餐人群,推進在餐飲食品上標註營養信息的工作。根據合理膳食行動的要求,鼓勵餐飲業、集體食堂向消費者提供營養標識。劉金峰說:「我委正在研究制定《餐飲食品營養標識指南》,這是一項推薦性標準,鼓勵在每份餐飲食品上標示能量、鈉(食鹽)和脂肪以及其他營養成分含量。目前,該指南已經完成文本的起草和社會意見徵集工作,將進一步進行修改完善。希望這項標準的制定,可以從規範餐飲食品營養信息的標識方面進一步推進合理膳食行動,提示居民減少每日食用油、鹽、糖的攝入量。」

▌來源:地評線

相關焦點

  • 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籤變了,你看得懂嗎
    「由於經濟水平的發展,居民膳食中預包裝食品(預先定量包裝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記者注)消費的佔比越來越高,隨著公眾的營養健康意識日益提高,消費者也越來越關注營養標籤。因此,對預包裝食品上的營養標籤加強管理,顯得越來越重要。」健康中國行動之合理膳食行動副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司長劉金峰對記者說。
  • 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籤,你看懂了嗎?
    生活中,我們被各式各樣包裝的食品環繞。當我們對琳琅滿目的食品進行挑選時,是否有關注過食品的標籤,尤其是食品的營養標籤?即使我們注意到了食品的營養標籤,我們是否能夠看懂呢?什麼是營養標籤?營養標籤是預包裝食品標籤的一部分,是預包裝食品標籤上向消費者提供食品營養信息和特性的說明,包括「營養成分表」、「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 28050-2011)對相關內容均作出了規定。怎麼看營養成分表?
  • 食品營養標籤日益複雜,哪一款才有利於我們吃得更健康?
    鑑於營養科學在飲食與心臟病等慢性疾病之間關聯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於2016年5月發布了有關包裝食品的新的營養成分標籤規則,這將有助於消費者在選擇食品時做出明智的選擇。自今年1月1日起,年銷售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製造商必須改用新標籤。年銷售額低於1000萬美元的製造商最晚需於2021年1月1日前改用新標籤。
  • 如何讀懂標籤的食品安全和營養信息
    A根據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2011)(下稱GB 7718-2011)的定義,食品標籤是指「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圖形、符號及一切說明物」,食品標籤的主要用途是向消費者提供食品的組成、特徵等各種相關信息,包括與食品安全和營養相關的信息。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常見問題解答(上)
    因此,若企業在產品標籤上標示「含有某營養成分」或類似用語屬於營養聲稱範疇。只有當營養成分含量達到標準要求的「含有」的聲稱要求時,才可以在產品標籤上宣稱「含有」。  4.產品外包裝上是否可以對原料進行營養聲稱,如果可以,需要標註營養成分表嗎?如何標註?
  • 讀懂營養標籤,科學選擇食物,遠離慢性疾病!
    由於經濟水平的發展,居民膳食中預包裝食品(註:預先定量包裝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消費的佔比越來越高,隨著國民的營養健康意識日益提高,消費者也越來越關注營養標籤。
  • 如何看懂食品標籤的營養成分表?
    今天收到在英國學習的YJ同學的幾個問題:食品背後的營養表到底該如何去看呢?我如何確定食品中的脂肪是健康的還是不健康的?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常見問題解答(中)
    有一款產品膳食纖維含量為90%,幾乎不含蛋白質、脂肪、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但是其能量計算出來遠遠超過170kJ/100g,而本標準規定,能量小於170kJ/100g的產品才是低能量食品,與產品特性不符  答: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和低能量食品是兩個概念,不能簡單劃等號。應參照本標準進行營養聲稱。
  • 護膚品看成分表,食品保健品的營養標籤同樣重要
    相信各位愛美的粉絲都養成了買護膚品看成分表的好習慣,對於食品、保健品,除了看成分表以外還有一個東西也值得一看,就是營養標籤。有些人覺得太專業了看不懂,尤其是有些海淘回來的還是外文標籤,看著就頭大,其實營養標籤並不複雜,看懂了不僅可以幫我們合理膳食,避開不健康的食物,還可以幫我們計算保健品的攝入。
  • 食品營養標籤審核要點及常見風險問題處理
    除以下豁免標示營養標籤的產品類別外,其他產品需要強制標示營養標籤。需要強制標示營養標籤的產品,營養成分表是必須標示的內容,營養聲稱和功能聲稱由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可選擇標示。 下面將結合食品安全法的司法判例、執法實務、按照審核步驟,逐項闡述食品營養標籤的審核要點及實務中常見的法律問題處理。
  • 進口食品包裝、標籤、配料、名稱、添加劑的標準大全
    人們在購買包裝食品時會看到外包裝上印有各種文字或圖形,可是有多少人真正關注過這些內容,又有多少人知道食品標籤的定義?食品標籤的定義在我國GB 7718-2011中有明確規定:食品標籤是指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圖形、符號等一切說明物。
  • 想變美變健康 你得學會看營養成分表
    我們在超市選購商品時,會發現幾乎所有食品包裝背面都有一個表格——「營養成分表」。消費者到底如何看懂這個表格呢?營養成分表主要標註了食品中不同營養素的含量和營養素參考值。我國主要採用的「4+1」的模式對營養素進行標註,「4」是指核心營養素,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1」是指能量,這五大項與我國居民的營養相關問題和慢性疾病密切相關。除此之外,食品廠家還可以自行選擇是否標示其他營養成分,比如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類別。營養成分表的前兩列很容易看懂。
  • 想變美變健康,你得學會看營養成分表
    我們在超市選購商品時,會發現幾乎所有食品包裝背面都有一個表格——「營養成分表」。消費者到底如何看懂這個表格呢?營養成分表主要標註了食品中不同營養素的含量和營養素參考值。我國主要採用的「4+1」的模式對營養素進行標註,「4」是指核心營養素,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1」是指能量,這五大項與我國居民的營養相關問題和慢性疾病密切相關。除此之外,食品廠家還可以自行選擇是否標示其他營養成分,比如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類別。
  • 食品標籤裡的「秘密」
    眾所周知,在選購食品時要注意查看標籤,大多數人會選擇看產品名稱、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廠家信息,但只看這些並不夠。你買的食品健康嗎?各種認證標誌表示什麼?進口食品看不懂標籤怎麼辦?今天我們一起來解讀食品標籤裡的重要信息。
  • 寵物食品的3大發展趨勢:食品健康、保健以及包裝的可持續性使用
    貓咪食品緊隨狗狗食品的發展趨勢,這很大程度上是由寵物主人的態度所決定。無論是養貓還是養狗,只要是有寵物的人都會認為他們的寵物是家庭的一部分。這種觀念會影響到在給寵物購買商品時的選擇。第一、「健康、營養、美味」成為寵主挑選食品的重要因素 「作為製造商,我們不斷監控寵物食品和零食的所有趨勢,」 美國營養品公司客戶品牌和廠商高級副總裁SteveMills說。「我們看到寵物主人在為他們的寵物選擇食品的時候更注重天然、成分標籤等,像給自己選擇食品一樣。
  • 奉新縣開展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採集工作
    食物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其營養價值不僅關乎人民的健康保障,也是制定健康服務政策和提供基本社會保障的先決條件。隨著農業生產、食品工業和相關經濟貿易的發展,如何準確描述食物營養與膳食模式的變遷,從營養需求的角度把握食物供給與經濟命脈的關係,預測營養攝入與疾病防控的風險效益,都離不開食物成分數據。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生活需求,為落實《健康中國 2030 規劃綱要》有關任務部署,以為精準營養及針對不同群體的個性化健康指導提供適宜信息、數據和參數。奉新縣疾控中心開展中國食物成分監測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採集工作。
  • 文字發布在食品包裝物上,是廣告還是標籤?如何查處?
    一般情況下,食品經營中,判斷構成虛假廣告還是標籤虛假是比較容易區別,因為廣告和標籤兩種不同的載體,廣告的表現形式也更為豐富多彩。可能會發生混淆的主要是一種情況,就是文字廣告發布在食品包裝物上,是廣告還是標籤需要區分。
  • 減肥為什麼一定要懂食物營養標籤?
    你確定你吃的真的是健康產品嗎?無糖、全麥、0脂肪……只看這些包裝上的大字有時候真讓人誤會不淺!各大廠家為了讓你覺得吃下去的食品沒那麼容易胖,可謂費盡心機,花樣百出。那食品包裝究竟該怎麼看呢?在這胖科想問問大家平時都是怎麼買東西的呢?
  • 食品包裝上的這些套路,你都識破了嗎?
    ▼買回去整個人都懵了,真假商標太具迷惑性了……實際上,還有一些看起來健康,其實卻沒什麼用的「標籤」也在迷惑著你的眼。標籤一:不含防腐劑不含防腐劑就可以是我們喜歡的「純天然」嗎?它還可能有抗氧化劑、香精、發色劑、增鮮劑……其實,很多食品根本就不需要防腐劑,比如一些含鹽和糖極高的食品,大量的鹽和糖起到防腐劑的作用,比如罐頭。還有一些極幹的食品,在沒有水的環境,細菌沒法繁殖,如方便麵、掛麵等。而且,不含防腐劑就健康嗎?
  • 食品包裝正面標識 | 只需一眼,鹽油糖含量輕鬆掌握
    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面對營養成分表裡的各種數字、指標,要看明白確實有些難度,不但需要時間做計算,還需要提前做功課,弄懂數字背後的意義。如果有一個讓人能一眼就看懂、迅速get食品健康程度的標籤,簡直就是購物救星呀!有沒有這樣的標籤呢?當然!它的名字就叫「食品包裝正面標識」。它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如何幫助大家做好食品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