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如何讀懂標籤的食品安全和營養信息

2020-12-26 澎湃新聞

點擊標題下「藍色微信名」可快速關注

Q1

什麼是食品標籤?

A

根據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2011)(下稱GB 7718-2011)的定義,食品標籤是指「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圖形、符號及一切說明物」,食品標籤的主要用途是向消費者提供食品的組成、特徵等各種相關信息,包括與食品安全和營養相關的信息。

Q2

食品標籤應當標示哪些信息?

A

根據GB7718-2011的要求,食品標籤主要應當標示以下基本信息:食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和規格、生產者和(或)經營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繫方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貯存條件、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標準代號等。通過這些信息的標識,可以告知消費者所購食品與食品安全有關的信息,如配料表可以幫助消費者清楚自己所吃的食物由哪些配料構成,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可以提醒消費者所購食品的食用期限,貯存條件可以幫助消費者掌握正確的食品保藏方式,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也很重要,可以幫助消費者了解該食品是否是合法生產的。

Q3

什麼是營養標籤?

A

食品除了按照GB 7718-2011標示以上基本信息,有的食品還應當向消費者提供該食品與營養有關的信息和特性,這就是營養標籤。為了加強對營養標籤的監督管理,國家衛生健康委(原國家衛生部)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 28050-2011)(下稱GB 28050-2011)。

Q4

營養標籤應當標示哪些信息?

A

營養標籤主要標示兩類與食品營養有關的信息:

一是營養成分表,是標有食品營養成分名稱、含量和佔營養素參考值(NRV)百分比的規範性表格。如下表所示。

二是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營養聲稱是對食品營養特性的描述和聲明,如能量水平、蛋白質含量水平;營養成分功能聲稱是對營養成分生理功能等作用的描述,如說「鈣有助於骨骼和牙齒更健康」,這就屬於營養成分功能聲稱。

Q5營養標籤中必須要標示出來的營養物質有哪些?

A

我們現在看到的營養成分表中,「1+4」不能少。這裡說的「1+4」是指營養成分表中必須要標示的一些內容。「1」指的是能量,在食品營養標籤必須要標食品的能量值,以及佔能量NRV的百分比。「4」是指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等四個核心營養素的含量以及分別佔每個核心營養素NRV的百分比。這四個核心營養素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攝入過少可造成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但若長期攝入過量,則易引致肥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發生。

Q6

什麼是NRV?如何看懂和使用NRV?

A

營養素參考值(NRV)是一組專用於營養標籤中,表示一天中應攝入的營養素量的參考值,通過計算預包裝食品中所含的營養素量佔營養素參考值的比值,可以了解該營養素能夠滿足每天需要的程度,以利於膳食搭配,促進膳食平衡。

以脂肪為例,比如某一個食品,營養成分表中的脂肪含量為30克/100克,這裡的「30克」對於我們來說是高了還是低了,消費者無法知道,但如果用NRV%來表示,則很好理解。吃100克這種食品,大概能滿足我們一天所需脂肪的50%,其他含脂肪多的食物就不要多吃,或者這種食品少吃,保證每日食物營養成分的攝入平衡。

Q7

營養標籤中營養成分標示「低」、「高」、「富含」的依據是什麼?

A

營養標籤可以對食品中能量和營養成分的含量水平高低進行含量聲稱,當含量水平超過或低於設置的參考值時,即可以使用「含有」、「高」、「低」或「無」等進行標示,例如「高鈣奶粉」,「無糖」、「低鈉」、「富含維生素C」等食品。此時消費者可以根據這些營養標籤信息合理選擇適合自身健康需要的食品。

Q8

哪些食品可以不標示營養標籤?

A

根據GB 28050-2011規定,有些預包裝食品可以被豁免強制標識營養標籤:一是食品的營養素含量波動大的,如生鮮食品;二是包裝小,不能滿足營養標籤內容的,如包裝總表面積≤100cm2或最大表面面積≤20cm2的預包裝食品;三是食用量小、對機體營養素的攝入貢獻較小的預包裝食品,如飲料酒類、包裝飲用水、每日食用量≤10g或10mL的。

但符合以上條件的預包裝食品,如果有以下情形,則應當按照GB 28050-2011的要求,強制標註營養標籤:例如,企業自願選擇標識營養標籤的;標籤中有任何營養信息(如「蛋白質≥3.3%」等)的;或標籤中有營養聲稱或營養成分功能聲稱的。

Q9

標籤和營養標籤的作用

A

當消費者選擇和購買食品時,標籤和營養標籤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一是保障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當你購買食物時,不僅知道它的生產日期、生產廠家等信息,也了解了所含有的成分有哪些,由此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科學合理選擇食品。第二是指導消費者合理選擇食品,比如糖尿病人在選擇食物時,可以參考營養標籤中糖、碳水化合物等指標,選擇含糖低或無糖的食品;而高血壓病人要特別關注「鈉」的含量,可以選擇標示「低鈉」的食品。

作者系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普宣傳和風險交流專家組成員、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 劉愛東

來源: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發布單位:中國工商出版社 新媒體部(數字出版部)

注重交流執法經驗

關注消費維權動態

同護市場公平正義

共觀市場經濟大潮

權威●專業

半月沙龍微信

①複製「微信號或ID」,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號碼關注。

②點擊微信右上角的「+」,會出現「添加朋友」,進入「查找公眾號」,

輸入公眾號「市場監管半月沙龍」,即可找到。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乾貨!如何讀懂標籤的食品安全和營養信息》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一圖讀懂 | 食品標籤到底怎麼看?
    一圖讀懂 | 食品標籤到底怎麼看?在選購食品的時候,你知道食品標籤應該怎麼看嗎?食品標籤上包含了哪些重要信息?營養成分表的信息你都讀得懂嗎?為積極貫徹健康中國戰略,深入推進《健康上海行動》,引導公眾樹立均衡膳食的理念並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提升健康素養,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製作推出膳食營養系列內容,教你一圖讀懂這些健康知識,在享受美食的同時get健康!圖文支持: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原標題:《一圖讀懂 | 食品標籤到底怎麼看?》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常見問題解答(中)
    然而GB13432—20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通則》中4.3.3的類似表述是:能量或營養成分的標示數值可通過產品檢測或原料計算獲得。在產品保質期內,能量和營養成分的實際含量不應低於標示值的80%,並應符合相應產品標準的要求。兩個標準中,「允許誤差範圍」和「實際含量」是一個意思嗎?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常見問題解答(上)
    答:根據GB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條款規定,營養聲稱是指對食品營養特性的描述和聲明,包括含量聲稱和比較聲稱。其中含量聲稱是指描述食品中能量或營養成分含量水平的聲稱,聲稱用語包括「含有」、「高」、「低」、「無」、「富含」等。
  • 讀懂營養標籤,科學選擇食物,遠離慢性疾病!
    在食物的採購過程中,很多人不免要買到許多包裝食品,目前市面上包裝商品琳琅滿目、種類繁多,那麼我們如何在眾多的商品中通過查看營養標籤選擇到既能滿足日常營養需要,又更健康的食品呢?一起來看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官方說法吧!
  • 六步讀懂嬰幼兒配方乳粉標籤
    一款好的、適合嬰幼兒個體成長的奶粉,既有營養又好吸收,讓寶寶吃了身體強健、茁壯成長。然而,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不知該如何挑選。對此,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開展的食品安全消費提示項目,邀請業界權威專家給予了科學的解答。消費者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可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讀懂乳粉標籤。
  • 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籤變了,如何選擇才健康
    為落實國務院《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精神,推進合理膳食行動實施,國家衛健委加快落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以下簡稱《標籤通則》)修訂工作。 營養標籤是向消費者提供的有關食品營養信息和特性的說明,可以幫助消費者合理選擇預包裝食品。新的營養標籤主要內容包括營養成分表、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
  • 對待食品安全問題不能想當然
    他認為這違反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的規定,將銷售商和生產商都告上法庭,要求退還購物款並10倍賠償。法院一審二審均支持了袁某的訴訟請求。該案除了提醒商家和消費者對於產品尤其是食品的保質期要格外重視外,還將食品標籤的重要性凸顯出來:關於預包裝食品標籤有許多細節規定,每個細節都要注意到、搞準確,不能想當然、大概齊。
  • 讀懂食品標籤:為什麼食用油比一般食品能量高很多?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1g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在體內可產生約17kJ能量,而1g脂肪則能產生約37kJ能量,也就是說同等重量的脂肪約是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2.2倍。食用油的營養成分相對比較單一,主要營養成分是脂肪,一般脂肪含量在99%以上,而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極低。因此計算下來100g食用油的能量高達3700kJ。而其他食品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水分等,能量含量遠沒有脂肪高。兩茶勺烹調油所含的能量就可以相當於半小碗米飯了。
  • 專家教你讀懂保健食品標籤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李可基教授提醒消費者:看保健食品標籤和說明書是科學選購、合理食用保健食品的重要參考依據,消費者一定要學會看保健食品標籤。  讀懂保健食品標籤很重要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發布的《中國消費者食品標籤認知及使用狀況調研報告》顯示,我國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不會合理利用標籤信息來選購食品。  「食品標籤是承載食品信息的重要載體,是消費者購買食品的重要參考,準確規範的食品標籤才能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李可基說。
  • 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籤變了,你看得懂嗎
    近年來,我國居民營養健康狀況明顯改善,但仍面臨營養不足與過剩並存、營養相關疾病多發等問題。為落實國務院《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精神,推進合理膳食行動實施,國家衛健委加快落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以下簡稱《標籤通則》)修訂工作。
  • 奉新縣開展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採集工作
    食物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其營養價值不僅關乎人民的健康保障,也是制定健康服務政策和提供基本社會保障的先決條件。隨著農業生產、食品工業和相關經濟貿易的發展,如何準確描述食物營養與膳食模式的變遷,從營養需求的角度把握食物供給與經濟命脈的關係,預測營養攝入與疾病防控的風險效益,都離不開食物成分數據。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生活需求,為落實《健康中國 2030 規劃綱要》有關任務部署,以為精準營養及針對不同群體的個性化健康指導提供適宜信息、數據和參數。奉新縣疾控中心開展中國食物成分監測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採集工作。
  • 食品營養標籤審核要點及常見風險問題處理
    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對標籤標註有規定的,應從其規定。營養標籤是食品標籤的重要組成部分。預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籤包括兩類,即,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和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的營養標籤。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解讀之一:範圍與定義
    食品標籤是指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圖形、符號及一切說明物,是向消費者傳遞產品信息的載體。做好預包裝食品標籤管理,即是維護消費者權益、保障行業健康發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實現食品安全科學管理的需求。我國對食品標籤的管理通過法律、法規和標準及其他技術性法規文件來實現的。
  • 如何看懂食品標籤的營養成分表?
    今天收到在英國學習的YJ同學的幾個問題:食品背後的營養表到底該如何去看呢?我如何確定食品中的脂肪是健康的還是不健康的?
  • 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籤,你看懂了嗎?
    生活中,我們被各式各樣包裝的食品環繞。當我們對琳琅滿目的食品進行挑選時,是否有關注過食品的標籤,尤其是食品的營養標籤?即使我們注意到了食品的營養標籤,我們是否能夠看懂呢?什麼是營養標籤?營養標籤是預包裝食品標籤的一部分,是預包裝食品標籤上向消費者提供食品營養信息和特性的說明,包括「營養成分表」、「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 28050-2011)對相關內容均作出了規定。怎麼看營養成分表?
  • 讓營養標籤
    發揮「食品說明書」作用---大眾衛生報數字報刊平臺
    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有關負責人透露,為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營養和健康需求,我國將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簡稱《標籤通則》)進行修訂,目前已進入官方徵求意見階段。修訂後的《標籤通則》將強制企業標示與全民營養健康相關的成分,如糖、飽和脂肪酸等。
  • 食品標籤裡的「秘密」
    眾所周知,在選購食品時要注意查看標籤,大多數人會選擇看產品名稱、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廠家信息,但只看這些並不夠。你買的食品健康嗎?各種認證標誌表示什麼?進口食品看不懂標籤怎麼辦?今天我們一起來解讀食品標籤裡的重要信息。
  • 嘉士利、康力公司多批次食品樣品營養標籤-鈉項目不合格
    廣東嘉士利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芝麻梳打餅乾(生產日期2020-04-22,規格型號200g/包),營養標籤-鈉項目不合格。檢出值為601 mg/100g,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為≤標示值的120%(標示值:358 mg/100g)。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解讀之二:基本要求
    預包裝食品標籤是生產經營者向消費者介紹、展示食品最為直接的途徑,是消費者購買產品時參考的重要因素,也是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根據GB 7718-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以下簡稱「GB 7718」),直接向消費者提供的預包裝食品標籤標示應包括食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和規格、生產者和(或)經銷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繫方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貯存條件、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標準代號及其他需要標示的內容。除了強制標識內容外,基本要求也同樣需引起重視。
  • 有機食品營養更豐富,食用更安全?聽聽營養師怎麼說
    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發生,有數據統計,平均每天全國約有62.3起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其中,與消費者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肉製品、蔬菜、水果以及酒和飲料類是爆發食品安全事件最多的食品類別。這一現象促使有機食品的市場越來越廣,有機食品消費者認為,有機食品的營養以及安全都在傳統食品之上,那到底是不是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