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古人聞之色變的嶺南「瘴氣」,竟催生出一個火了幾百年寶藏?

2021-01-19 瀟湘名醫

提到中藥,你首先想到什麼?

味苦?外形怪?名字奇特?

一種「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

的確,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

佛山被稱為「嶺南中成藥之鄉」

如今南海區有個丹灶鎮

正是因東晉醫學家葛洪

曾在這裡結灶煉丹而得名

這恐怕是關於佛山中醫藥最早的傳說

2015年,中國藥學家屠呦呦

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今年,中醫藥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

發揮大功效,再次揚名海內外

疫情期間,佛山南海籍名醫、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帶領醫學團隊研發的「流感病毒中藥預防方」,源源不斷地送往湖北武漢抗疫一線;中國首個治療新冠肺炎的中藥「化溼敗毒顆粒」,其生產基地就是位於佛山南海的廣東一方製藥有限公司。

這絕不是巧合。不只新冠肺炎疫情,佛山中醫藥還曾在歷史上的數次抗疫中屢立大功。佛山人從明代開始制中成藥,如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明清時期,佛山中成藥就遠銷海內外,直至今天,很多佛山中成藥老品牌依然暢銷不衰。

▲中醫藥紀錄片《懸壺嶺南》截圖

今天,咱們就來「八一八」

佛山中醫藥的「舊日繁華」

談「瘴」色變:嶺南醫藥業的起步

漢晉唐宋時期,嶺南地區因「瘴氣」「瘴疫」而聞名。瘴氣指山林中蒸鬱致病的惡濁之氣,它頻頻出現古人對嶺南的聯想裡。但與其說瘴氣是一種氣體,不如說是一個概念,一個符號,是對南方溼熱環境下各致病因素的統稱。

古代人們只要聽到這個詞,就往往臉色大變。這是因為在唐宋以前,嶺南人口較多集中在粵北山林地帶,蚊蟲等傳染病媒介多,疾病傳播速度十分迅速,因此「瘴疫」的情況也多發。

正是因為「瘴疫」多發,以及隨著嶺南地區的開發,人們抵禦疾病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這時,中原的醫學得以不斷傳入,嶺南的醫藥業開始逐步發展,並出現了較高水平的「醫生」。

漸成規範:中醫醫學機構成立

宋元時期,嶺南地區開始出現一些醫藥設施,主要集中在廣州,用於收容病人,惠濟軍民。

明代,醫藥事業開始受到朝廷重視。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詔天下普設「醫學」,並派專職人員負責。當時佛山各縣相繼設立醫學官職,如高明縣、順德縣均有記載。

不過,由於發展政策的不完善,明代各地的醫學機構很大程度上流於形式。但這並沒有影響嶺南中醫藥的發展,社會上知曉醫學知識的人增多,專職醫生的水平不斷提高,醫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

▲清康熙《順德縣誌》記載專司醫學的官員(來源:佛山市地方志辦)

中成藥崛起:從小作坊到行銷全國

明清時期,佛山中成藥業開始迅速崛起。當時的商業環境也比較發達,一些中成藥產品從地方的小作坊起步,發展到行銷全國。梁仲弘、馮了性、黃祥華、李眾勝堂、源吉林......這些中成藥老字號老佛山人至今耳熟能詳。

▲民國《佛山忠義鄉志》所列出的眾多中成藥商號(來源:佛山市地方志辦)

中成藥業的崛起,帶動了中藥藥材行業的興旺。佛山成為了南方中藥材的貿易重鎮,民國《佛山忠義鄉志·實業志》有記載:光緒年間佛山有參茸店數家,生藥材店10多家,熟藥店40多家,西土藥材行數家。

▲佛山中成藥業的祖鋪老號眾多,清乾隆年間,僅是200米的豆豉巷,從事藥業的就有27家。

西學東漸,受到衝擊

晚清民國時期,西學東漸帶來了各種新生事物,中醫傳統文化也受到一定影響。1931年,為了適應近代衛生行政發展的要求,南海縣開始實施中醫考試,這對推動中醫行業的規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

▲南海縣中醫師公會證書(來源:《佛山中醫藥文化》)

新時代,新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鼓勵私人開診的醫生逐步走上合作化的道路,組織聯合診所。1951年7月,佛山市成立中西醫藥聯合委員會,在蓮花路附近設一間聯合診所。至1954年,佛山市中西醫生已組成了17間聯合診所。

1956年,以馮德瑜、李廣海、彭玉林三位醫生為首的汾寧、健康、同仁三間聯合診所組成聯合診所,現在的佛山市中醫院由此而來。

▲1955年,佛山召開首屆中醫代表會議南海縣中醫師公會證書(來源:《佛山中醫藥文化》)

目前,佛山共有34家中藥生產企業(含中藥飲片生產企業24家),5家醫療機構製劑中心。2019年,全市醫藥製造業實現產值172.09億元,增加值55.36億元,增加值同比增長15.7%。

如今,佛山提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重點突出服務體系建設、中醫藥人才培養、產業現代化、預防保健、開放發展等「五大領域」,通過打造「五大高地」,大力發展中醫藥衛生事業,加快建設全國中醫藥強市,推動佛山中醫藥走向世界。

佛山新聞網綜合整理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佛山市地方志辦、廣東中醫藥、健康佛山

編輯:黃賽

審校:陳婉萍、王駿

【來源:佛山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令古人聞之色變的南方瘴氣,究竟是什麼?
    令古人聞之色變的南方瘴氣,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中國南方溼熱山林裡因動植物腐敗而產生的能致病的有毒氣體,而實際上的瘴氣不止有毒氣體,還包括各種熱帶和亞熱帶流行疾病。由於古人對熱帶病的了解不夠深入,就認為這些疾病是由看得見的氣體所引起的。
  • 能令美軍德軍聞之色變?
    能令美軍膽寒,讓德軍聞之色變?喀秋莎是前蘇聯在1939年定型成功生產的一種多軌自行火箭炮,但喀秋莎並不是它的正式名稱,當時這款新式武器在蘇聯是屬於機密,大多數蘇軍也不知道這款武器的名稱。1941年7月,在弗列羅夫和兩位設計者的指揮下,首批卡秋莎火箭炮在蘇聯斯摩稜斯克附近的阿爾沙城外參加了對敵作戰,當時在喀秋莎的萬箭齊發之下,便打得德軍丟魂喪膽,傷亡慘重,就連其軍用列車和鐵路樞紐站都化為一片廢墟。德軍也因此異常震驚,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神秘的武器,更不知其為何物!
  • 《尋妖記·長相思》:瘴氣之谷(一)
    雷聲不算大,也不算突然,可就是這麼一聲沉悶不驚的雷鳴,竟叫整個山谷都為之震動起來。雷聲過後,跟著便是一陣地動山搖....陶弘景聞此異動,頓時便警覺起來,因為他注意到這雷聲之中似乎挾帶有一股極其強烈的憤怒,一股難以抑制的悲恨。陶弘景趕忙抬頭向天上望去,可天空之上,哪裡有半團雷雲?只有昏黃的瘴氣籠罩在穹頂之下,遮天蔽日、無邊無際。
  • 司馬遷是如何知道幾百上千年古人對話的?答案令你不得不佩服
    可是讀了《史記》才明白,哦,原來歷史書,也可以將一個個人物的故事像傳記一樣記載下來。再把這些人物的故事放在一起,這便編成了歷史。司馬遷真是天才式的史學家!《史記》上至炎黃,下到漢武帝元年,三千多年的歷史,井井有條地記錄下來。司馬遷是如何做到的?在無任何文獻參考的情況下,司馬遷又是如何知道幾百年前甚至幾千年前的古人對話的呢?
  • 一個令唐代所有皇帝頭疼的問題:人人都不願當地方官,哪怕是刺史
    有唐一代,綿歷近三百年,諸帝雖賢昏不一,但都被一個共同的問題所困擾:官員們削尖了腦袋,都要在中央朝廷當官,而不願出任地方官,哪怕是擔任刺史這樣的一方大員,都不大情願。有一個著名的例子,玄宗開元年間,揚州採訪使班景倩,被調任為大理寺少卿,途經大梁,汴州刺史倪若水為之餞行,「立望其行塵,久之乃返」,謂屬下曰:「班生此行,何異登仙!」汴州地處中原,倪若水亦頗有政績,連他都認為從地方入職中央是「登仙」之事,可見當時官員對京官的熱衷。
  • 武則天發明「玉女登梯」,名字聽著非常好聽,卻令女子聞之色變!
    武則天發明「玉女登梯」,名字聽著非常有仙氣,卻令女子聞之色變文/大國鑑史 圖/來源網絡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曾有很多非常殘酷的刑罰
  • 《尋妖記·長相思》:瘴氣之谷(三)
    可天蠶乃是由嫘祖的神衣所織成,蘊有無上靈氣,他們自命不凡,不甘為人類所役使,淪落凡間之後、不肯吐絲結繭,反而與人類發生了諸多矛盾,到最後竟爆發了一場人蠶大戰,天蠶以毒為武器,許多民眾因之被毒死。這個謊言並不高明、甚至可以說是錯漏百出,若是小桑的父母真的是有苦衷而不能陪伴在她身邊,那也應是尋一個好人家來照顧她,而不是將其丟在荒郊野外、任其自生自滅。他們無聲無息地離開小桑的身邊,要麼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愛小桑、只是把她當作禍根、當作罪孽;要麼就是因為他們突然遭遇了什麼大難,甚至當時可能就是死前的最後一刻,根本就來不及安置自己的女兒。
  • 這五種病是古人最害怕的,一旦得了這種病,半邊身子就算是入了土!
    當人的體表溫度下降時,新陳代謝就會變慢,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以及修復能力都會相應的變得不好,繼而容易生病。當生病後,由於修復能力變弱,即使是小病也不容易治癒。這種情況對於老人來說,就更是雪上加霜了,本身年紀大,免疫力和新陳代謝都比較弱,所以,一旦得病,哪怕是一點小病也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徵兆。好在,在科學技術相當發達的今天,很多疾病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癒了。
  • 輻射是一樣令人聞之色變的東西,喝茶竟也能防輻射?
    輻射是一樣令人聞之色變的東西,吃什麼穿什麼可以防輻射也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小約也打算借著這個話題,和大家聊一聊什麼是輻射,什麼樣的輻射是有害的。無論是人體本身,還是房屋電器,天上的太陽,更是一個超級大的輻射源。因此,我們一定要先有基本概念,一是萬事萬物都帶輻射,二是只有有害輻射需要防護。我們並不需要「談輻射色變」。那麼如何區分生活中容易遇到的、需要避免的輻射源呢?先做個讓大家安心的總結,日常生活中,只要不作死去明顯標註了「核輻射」的地方,並不會遇到什麼危害到身體安全的輻射源。
  • 範冰冰用的「寶藏」面膜火了,堪稱外掛,李佳琦:用2年了
    範冰冰用的「寶藏」面膜火了,堪稱外掛,李佳琦:用2年了最近範冰冰曬出一款面膜非常的火爆,這款面膜就像包裝就像果凍似的,是一款酒糟面膜,手感很柔軟,但敷在臉上很舒服,揉起來不會覺得不舒服。而你仔細聞會有一股淡淡的酒香,特別的好聞,敷到臉上後你會覺得特別的舒爽,不會有特別過激的反應。
  • 【王亞鳳】嶺南佳果
    那玉白澄澈中透出烏黑瞳仁,呆滯時是囚龍哀傷的眼,流光時是遊龍靈動的眼,思歸時,又幻作小龍女天真純淨的眸子……入口,冰甜,沁涼,直讓你覺得啖了神物,比起荔枝,更不辭長臥嶺南了!      長女初生就深知龍眼之妙,周歲斷乳時,若枕邊早擱上一捧龍眼則罷,若無,你且等著,給你啼哭個撕心裂肺地動山搖,非得要作母親的妥協了不成。
  • 外地人「聞之色變」的折耳根,教你2種做法,吃著不臭,好處多!
    下文轉載自作者:冰檸檬加水記得前段時間,國家公布了抗疫「一省包一市」的方案,全國各省的人們紛紛向湖北伸出了援手,大家捐錢的捐錢,捐物的捐物,還有各個省派來的優秀的醫護人員……這份心意,令每一個湖北人動容,銘記在心,永不敢忘。我們看到了國家舉全國之力抗疫的堅毅,相信一定能戰勝病毒。
  • 古人賞花有哪些講究? 聞花"香"將花卉分成九品
    比如,如何觀「色」?如何聞「香」?如何品「姿」、如何賞「韻」?此外,還有專門的《花歷》記載了不同月份看哪些不同的花…… 觀花「色」:花色絕美為「豔」 劉禹錫詩云:「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古人賞花首先是看花之色。玫瑰的紅,菊花的黃,玉蘭的白……無不令人賞心悅目,古人稱之為「養眼」。
  • 陰陽師瘴氣結晶怎麼獲得 瘴氣結晶有什麼用
    陰陽師瘴氣結晶獲得方法是最新麓海歸途活動資源,玩家們能夠在活動中獲取瘴氣結晶喔,那麼陰陽師瘴氣結晶怎麼獲得、瘴氣結晶有什麼用呢,跑跑車手遊網為大家帶來介紹吧。 陰陽師2020周年慶活動時間表:《陰陽師2020周年慶活動時間表 陰陽師2020周年慶是哪天》 陰陽師麓海歸途活動攻略:《陰陽師麓海歸途活動怎麼玩 麓海歸途陣容搭配攻略》 常駐開放的白天地圖成為虛之嶼,玩家們在其中探索可以獲得瘴氣結晶,捐獻給4顆御神木,能夠恢復生命,抵禦傍晚惡靈進攻。
  • 又是一年豐收時:看到這些誘人的嶺南荔枝,你流口水了嗎?
    『嶺南的荔枝熟了』 似火的盛夏,炎熱中附帶著一絲甘甜,這一絲甘甜莫過於那紅橙飽滿的荔枝了。 六月的嶺南,田間裡、山坡上、道路旁,滿眼都是荔枝樹,成熟的荔枝掛滿枝頭。紅紅的一片,透過溫暖的陽光,襯著天邊的雲彩,仿佛飛焰欲紅天,紅雲蓋天地般,讓人云深不知處。那片紅雲會一直飄到七八月份,故有「嶺南盛夏荔枝丹」之稱。
  • 古人的洗髮用品竟與現代不謀而合,不由讚嘆祖先的智慧!
    「人之髮膚,受之父母」,在古人看來人的毛髮和皮膚一樣是身體的一部分,是父母賜予的,不能輕易損害,否則人體內的氣就會隨受損的傷口流出從而影響壽命。其實古人遠比我們想像的要睿智,據相關典籍記載在古代貴族人一般用淘米水洗髮。據現代醫學研究淘米水有很強的去汙能力,其中是淘米水中的鉀會分解皮膚上的油和汙垢從而達到去屑止癢的效果。不僅如此淘米水中的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美白皮膚,加速皮膚新陳代謝。古人除了用淘米水洗髮之外也會用來清洗皮膚,不得不說淘米水確實是個好東西。
  • 廣東佛山清暉園:嶺南四大名園之首,中國十大名園之一
    清暉園原門清暉園名字的由來:一說為取唐詩人孟郊的「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因龍應時之子,翰林龍廷槐辭官南歸,築園奉母。一說為靈感來源於南朝詩人謝靈運的「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清暉園的特點:1、嶺南園林佔地面積小,故又稱「嶺南庭園」。園林不僅是遊覽觀光場所,更是生活場所,宅邸與園林融為一體,廳堂、居室、亭榭,閣樓布局緊湊,空間聯繫巧妙,形成園中園,景中景的特色。此園因布局的緊湊,遊覽其中會有目不暇接之感。
  • 必須佩服古人的智慧
    中國是一個有著優秀文化沉澱的文明古國,五千多年的歷史,誕生了許多的民間俗語。雖然不比詩詞那般文採飛揚,但是也蘊含了很多的生活大道理,比如「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少不入川川,指的是天府之國四川。
  • 這些「寶藏」化妝品,「年齡」最老的竟有一百多歲!
    最初是在東京銀座開西藥房的~1897年他們以醫學處方為基礎推出紅色蜜露化妝水這款世紀之水,暢銷一百多年它的初始包裝是這樣噠~>妙巴黎獨創性的將粉與水混合併放在模具中烘焙乾燥處理圓盒的顏色即色號在那個年代成為巴黎女性的必備單品其中「玫瑰紅」至今仍備受追捧!
  • 古人煉丹都煉出了啥?有2個聞名世界的東西,一個黑的,一個白的
    煉丹,是古人為追求「長生」而煉製丹藥的方術,最初起源於道教。一般來說,丹術分為內丹術和外丹術,一個是以人體為「丹爐」,通過修鍊氣功達到長生不老的目的;另一個則是通過秘法對礦物、藥草進行燒煉,服食之後會補充體內「陽氣」,同樣會達到與修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