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化妝品傍上「同仁堂」

2021-01-07 環球網

名牌老字號北京同仁堂,居然也有假貨明目張胆冒充。近日,陝西省西安市有消費者向記者反映,在市場上有標有「同仁堂」圖案標識的化妝品銷售,懷疑是假貨。記者購買部分化妝品進行了調查,經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同仁堂公司)陝西代理商,即專門銷售「同仁堂」化妝品的陝西呈霖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呈霖醫藥公司)業務員鑑別,認定均為假冒的「同仁堂」產品。

市場——

化妝品標稱同仁堂研製

5月初,記者來到西安市規模比較大的西北國亨日化商城。在該商城多家日化品批發部,記者見到了各種標有「同仁堂」圖案標識的面貼膜,有「醫聖」美白、補水、祛斑等功能的面貼膜,均標稱北京同仁堂護膚研究院研製,價格每盒(一盒10貼)7元至15元不等,另一種標有「同仁堂」圖案標識的「國藥草本」面貼膜價格都是15元/盒以上。

在一家日化品批發部,當記者提出要買十幾盒標有「同仁堂」圖案標識的「國藥草本」面貼膜時,經營者稱,買得多的話可按批發價格優惠到12元/盒(10片裝)。當記者要求再優惠點兒時,經營者說:「這已經是最低價了,在零售店一片都賣3元多,一盒要30多元呢。」

隨後,記者來到西安市最大的日用品批發市場——康復路丹尼爾商城,在該商城一層天虹化妝品經銷部,記者看到店裡除了有標有「同仁堂」圖案標識的「醫聖」面貼膜外,還有鼻貼膜、睡眠面膜等,另外還有標稱北京同仁堂護膚研究院研製的「一枝春」面貼膜。

真相——

山寨貨盜用同仁堂標識

記者登錄北京同仁堂公司官方網站,看到該公司的公開聲明:「我集團公司以及下屬子公司未以任何形式設立北京同仁堂護膚研究院、北京同仁堂護膚研究中心、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製藥廠新品研發推廣中心等機構,也未以任何形式授權或監製其他公司生產

藥品、化妝品。凡以以上名義標註生產或監製的藥品、化妝品等產品均系假冒同仁堂產品,且同仁堂集團旗下的化妝品均使用『同仁堂』註冊商標,產地都在北京,生產廠家只有兩家,即北京同仁堂麥爾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同仁堂化妝品有限公司」,並列出了部分與北京同仁堂無關的產品,其中就有「標註為『北京同仁堂護膚研究院』、『北京同仁堂護膚研究中心』研製或監製的『醫聖』面貼膜、『一洗黑』洗髮露、『一枝春』中藥面貼膜等。」

記者將自己購買的上述化妝品送至呈霖醫藥公司鑑別。該公司的業務員仔細查看後,告訴記者:「這些品牌的面貼膜都是假貨,首先是標稱生產廠家有假,『同仁堂』面貼膜的生產廠家沒有北京同仁堂護膚研究院。二是商標不一樣,『醫聖』等不是北京同仁堂公司旗下品牌。」

北京同仁堂麥爾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駐陝西市場的負責人王強告訴記者,在陝西省榆林市、渭南市、漢中市的許多藥店或超市,均看到過假冒的同仁堂產品,有的假冒產品連生產批號都沒有,安全隱患極大。通過實驗室分析檢測,這些假貨的配方及用料低劣,為了達到美白祛斑效果,產品中添加了大量鉛、汞,化學酸類物質等違禁成分,對人體的肝腎損傷極為嚴重。

建議——

多部門聯合打「李鬼」

記者了解到,2009年,西安市工商局蓮湖分局針對假冒同仁堂產品進行過一次整治行動,收繳了一批假冒產品並進行銷毀,對一些經銷商進行了嚴厲處罰,孰料時隔兩年後,假冒同仁堂化妝品又一次在西安市場出現。

呈霖醫藥公司認為,假貨橫行的原因在於假貨給商家帶來的利潤是正規渠道的貨源所無法相比的,希望有關部門,甚至普通的消費者都把打假落實在行動上,對作假者施以嚴懲。

西安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馬世群認為,打假是一個需要多方面共同參與的綜合工程,應建立一個打假聯合機構,各政府職能部門、消費者協會、行業協會、警方等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優勢互補,合力打假。

相關焦點

  • 「頭條」起訴「油條」,山寨品牌愛傍大款割韭菜?
    「今日油條」上了今日頭條近日,#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商標侵權#高掛熱搜榜。今日油條門店 / 來源:網絡一家名為今日油條的店鋪火爆網絡,該店鋪裝修、logo與今日頭條極度相似,於是今日頭條將其背後公司告上法庭。
  • 「蜂蜜門」背後的同仁堂:新產品超7成為化妝品食品等
    12月17日,新京報記者實地走訪了北京同仁堂兩家門店。兩家門店除了出售藥品和蜂蜜之外,還陳列了不少化妝品、保健酒類、涼茶等,有的產品還是委託別的廠家生產的。  據同仁堂官網介紹,近20年,同仁堂開發新產品679個,其中藥品176個,保健食品92個,食品288個,化妝品123個。其中後三項合計佔新開發產品的74.07%,這或意味著,同仁堂多元化擴張迅猛。
  • 山寨品牌傍名牌讓人防不勝防 "美國紅牛"是個啥?
    然而記者走訪發現,在農村的商貿市場,一些包裝相似的山寨商品混雜在正品當中,令人難以察覺。消費者稍不留意就上了山寨商品的圈套,令人防不勝防。據悉,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已就此展開相關調查。  在這家超市的元朗品牌蛋卷的專屬貨柜上,一款外觀及包裝極其相似的山寨商品混在正品當中。該款山寨商品和正品相比,外觀設計幾無異樣,包裝相同,但是「元朗」二字中間還藏了一個「旺」字,品牌名為「元旺朗」。  這些山寨商品和正品的相似度之高,連銷售人員都難以分辨出來。在向記者介紹時,銷售人員連同山寨商品一併介紹成元朗品牌。
  • 手袋銷售商「傍名牌」 山寨「LONGCHAMP」手袋70元一個
    昨日,東莞市工商局官網公布了一批雙打案件,其中手袋銷售商「傍名牌」侵犯商標專用權案比較突出,「LONGCHAMP」、「CHANEL」等國際知名品牌頻頻被「克隆」成廉價商品,最低七八十元就可以買到一個。手袋銷售商「傍名牌」市工商局昨日公布的雙打案件信息顯示,有多個服裝店低價購進「LONGCHAMP」手袋直接銷售,侵犯商標專用權。
  • 六個核桃等飲料品牌被「蹭流量」 山寨傍名牌如何破?
    在這些品牌知名度響徹中國甚至衝出世界之餘,知名飲料品牌被山寨現象也是屢見不鮮。山寨傍名牌不僅在飲料界肆虐,而且蔓延至各個領域,這使得不少消費者中招。想吃康師傅,買到手的竟是「康帥傅」;想喝六個核桃,拿到的卻是「六大核桃」,買可口可樂一個不留神就可能帶回「可喜可樂」………..
  • 一個字母之差山寨化妝品傍大牌 稱「絕對保真」
    日前,位於山西路附近的一處「大品牌化妝品」專賣店就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睞。而記者暗訪發現,這些所謂「大品牌」化妝品價格低廉、包裝精良,但是這些其實只是「山寨貨」。攤主還坦言,誰還能把每個品牌化妝品的LOGO字母順序都爛熟於心啊……  讀者反映  580元買6瓶山寨「歐萊雅」  「我真是走了眼啊,也怪現在的山寨化妝品做得太逼真,就差一個字母,根本不好辨認真假。」
  • 打「擦邊球」 瘋狂「傍名牌」 誰火仿誰 為啥國內山寨產品這樣狂
    10月15號,話題#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衝上了微博熱搜,閱讀量已超1億次。一時之間,今日頭條和今日油條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而對於社會上熱議的「碰瓷」一事,今日油條的老闆回答的著實讓人尷尬。
  • 「南京同仁堂」再被傍名牌?系廣東省陽春市信德生物產阿膠燕窩糕
    商品詳情展示頁面多處宣傳「南京同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南京同仁堂」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呈上下兩排排列,且「南京同仁堂」字體較大,頁面中亦展示帶有「南京同仁堂」牌匾的實體店鋪照片等。該淘寶店鋪工商亮照,顯示梅隆公司的營業執照信息。
  • 從手機到6億化妝品走私,水貨、山寨一直是華強北解不開的情結
    而這些手機之所以這麼便宜,一方面是這裡面有部分水貨,也就是走私貨,這些手機都是通過不正規的渠道進來的,他們沒有交關稅,這樣他們的進貨成本就比較低,因此可以以較低的價格售賣到市場上。而這些水貨手機其實跟行貨差不多,只是因為沒有通過正規的海關進口,所以沒有中文標識而已。
  • 「傍名牌」傍上癮?別怪我沒提醒你,傍多必被抓!
    最近有不法商家扮起「李鬼」大肆使用這些相近廣告語進行宣傳搞起了「山寨」旅拍近日,鉑爵旅拍文化集團有限公司突然接到不少消費者投訴,反映他們在某網際網路平臺上訂購的「鉑爵」服務體驗極差。原來,思明區一家名為「伯爵」的婚紗攝影公司在多個網際網路電商平臺上大量使用「伯爵全球旅拍」、「伯爵旅拍」、「想去哪拍就去哪拍」等字眼進行誤導宣傳。該山寨公司因與鉑爵旅拍文化集團有限公司的公司名稱、註冊商標、廣告宣傳語高度近似,導致不少消費者上當受騙。
  • 「寶島眼鏡」 (連鎖)多為山寨店 品牌混亂「傍名牌」現象愈演愈烈
    劉女士無奈向記者表示,自己選擇 「寶島眼鏡」 是因為看中了它的品牌口碑,沒想到光顧了多次的 「寶島眼鏡」 竟然是一家 「山寨店」 。山寨店的全稱是 「寶島眼鏡(連鎖)」記者根據劉女士提供的地址來到位於北京豐臺區的 「寶島眼鏡」店,發現 「山寨店」 和 「正宗店」 門臉上確實都寫著寶島眼鏡,不過其中一家後綴 「(連鎖)」 二字,兩家店的店員服裝、工牌和櫃檯上也都赫然寫著
  • 造價7000萬 同仁堂開了養生咖啡店
    也就是說2018年起,同仁堂就已經開始降速,2019年則出現降檔下滑。在二級市場,同仁堂也是自2018年5月間創下階段高點後,一路下滑,至今股價接近腰斬。  「要麼上天堂,要麼煮青蛙」,三年前,一位投資者對同仁堂做出了這樣的股價走勢預判。而今來看,這家老字號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刻。
  • 山寨飲料「巴荔水」來路不明 質量安全難保障
    利益當前,就有人敢鋌而走險,市場上不時會冒出魚目混珠的山寨飲料,其手段都是在企業名字、品牌名字、包裝等方面做文章,大多是用形近字來迷惑消費者,不少消費者就因為沒留神,中了山寨飲料的招。近日記者就接到不少消費者爆料,「在超市買了一瓶「巴荔水」氣泡水飲料,喝下去味道不對,感覺像是水加香精勾兌而成,於是預感買到了山寨飲品」吳小姐表示。
  • 同仁堂的招牌要砸了!
    在天眼查上,同仁堂被標識為高新企業。天眼妹表示之前還真是沒想到,同仁堂這種老牌中藥企業還能成為高新企業,是在炮製中藥上作出了什麼創新嗎?但在天眼妹翻閱了同仁堂近三年來的年報,卻發現了一些蹊蹺之處。除了蜂蜜,海參,2001年,同仁堂還和香港華美集團合資設立麥爾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試水藥妝;2005年,與香港同興集團合資成立同仁堂化妝品有限公司,進軍日化藥妝。此後,還不斷依託子公司,切入保健品、茶飲料、食品等大健康消費領域。
  • 【北京同仁堂】養生|舌尖上的同仁堂阿膠--美味吃法
    阿膠與人參、鹿茸並稱「滋補三大寶",現代研究證實,阿膠對女性的延緩衰老、養顏美容、調經安胎、止血補血、安神助眠有著巨大功效;阿膠也是孕婦的首先補血食品。第二名:阿膠燉粥便捷指數:*****美味指數:*****上榜理由:五穀雜糧的膳食纖維搭配高蛋白高營養的的阿膠是均衡營養的完美搭配。讓阿膠變得更好消化。操作簡單,五技術含量。
  • 造價7000萬,同仁堂開了養生咖啡店
    當前,這一業務在同仁堂內部已經被視為最有增長潛力的板塊。 「其實這兩家已經開設的門店賺不賺錢不重要,只要能起到引流效果,目的就達到了。」該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 於是,知嘛健康門店的打造上,同仁堂極盡其奢。當記者走進知嘛健康雙井店門店,進門撲面而來中藥氣息。
  • 又上熱搜了!同仁堂推出網紅中藥咖啡
    據了解,同仁堂的咖啡和一般咖啡店店內出售的咖啡不一樣,同仁堂推出的是中西結合的一系列養生中藥咖啡,包括枸杞拿鐵、益母草玫瑰拿鐵、山楂陳皮美式等。媒體報導,目前這幾款中藥咖啡已成為網紅爆款,在銷量上每日都能賣出上千杯。
  • 「N字鞋」之爭落槌:遏制「傍名牌」須將治理關口前移
    (4月17日 中國消費者報)與此前的中國喬丹侵權案一樣,該事件是國內企業「傍名牌」的真實寫照。從源頭上看,這跟新百倫在進入中國市場前沒有充分進行智慧財產權布局有關。倘若申請商標在先,事情的走向或許大有不同。退一步講,遇到商標被蹭熱度和「傍名牌」的情況,品牌權利人應第一時間聘請律師進行大規模維權,新百倫無疑也錯過了此一時間窗口。
  • 大潤發一而再再而三被山寨,何時能結束?
    相信大家所處的城市都有一個山寨的「大潤發」,真假的「大潤發」看著確實十分相似,山寨「大潤發」的招牌主要突顯「大潤發」三個字,而把後面的瑪特,時代,葉波等等幾個字縮小旁邊容易被忽略的地方。近日,嘉興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大潤發」狀告「大潤發時代」侵害商標權糾紛案件。
  • 同仁堂賣咖啡,老字號也玩起了新零售
    從運營藥房到創辦養老院、從專業製藥到進軍化妝品行業……如果說這些「新」業務並沒有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那麼這次的「枸杞拿鐵」、「羅漢果美式」想必足夠吸引年輕人的目光了。而且,這次同仁堂搭配網紅店鋪的裝修風格來發展咖啡業務,可以說是老字號的年輕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品牌達到引流的效果,但同仁堂的野心遠不止於此。